•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創新接受度與行動學習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創新接受度與行動學習之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教師創新接受度的相關理論,透過文獻資料分析創新接受度與 行動學習間的關聯性。瞭解教師使用行動載具於教學現場中之接受度,以及透過 行動學習運用行動載具於教育上之相關研究。

一、創新接受度之相關理論

創新接受度(Innovativeness)是指面對新的外在刺激與變革,所持之態度或 所能採取的程度。Rogers(1983)提出個人對於創新的特性認知會有所不同,其 採取接納新事物的速度因人而異,進而提出創新事物的五項特性,有助於用來解 釋使用者接受度或決定使用新科技的過程,分別如下:

1、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當得知新科技能帶來比以往更快的效率 時,其本身的接受度相對而來會提高。

2、相容性(Compatibility):當面臨新事物的刺激時,能與自身的經驗、觀 點、需求達到一致時,即為相容性。相容性越高,其創新接受度亦高。

3、複雜性(Complexity):新事物使用的複雜性會影響使用者的意願,複雜 性越低則接接受度高;反之,複雜性高則會使接受度降低。

4、可試用性(Trialability):此新的事物能趨近可試用者,對於使用者而言 是能瞭解其使用後的利益與風險,則被接受的程度將會提高。

5、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在使用新事物或新方法時,能清楚看見成效 與變化,則能提高此事物或方法被接受的程度。

陳嘉彌(1997)提出當教師或是學校團體面對一項新的教學科技時,例如:

網路教學、教學科技站等等,乃至以往所使用投影片、幻燈片教學媒體。面對新 的教學媒介時,常會出現焦慮、接受、遲疑或抗拒的態度傾向。而行動載具(Mobile devices)的出現,勢必也會讓現場教師產生不同的看法與建議,間接影響使用行 動載具融入教學的意願。

二、行動學習之相關研究

Brabazon(2007)指出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是種跨越地域限制,著 重在可以將學習方式轉換為隨時隨地可進行的教學方式。讓教學的方式可以更加 的多元便利,能夠即時獲取新知識的產生。行動學習亦可以縮寫成 M-Learning、

MLearning 或 mLearning。換句話來說,行動學習就是消除一般不可攜帶裝置的 機動性之地域限制,若是透過行動載具而進行的教學方式,便可稱之為行動學習。

Park(2011)提出支援行動學習的科技有下列幾項:1、智慧型手機;2、app 程 式;3、平板電腦;4、電子書閱讀器;5、聲音檔播放器(例如:iPod);6、手 持遊戲器;7、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及其它可攜戴式的科技工具

(WearableTechnology)。上述科技產品及行動載具會持續成長茁壯,在介面的使 用上日益更新,最重要的是仍需要搭配無線網路或行動上網等環境,讓這些可攜 式的行動裝置發揮到最大的效能。隨著越來越多資訊科技的支援,學習者與教學 工具、學習者與教學內容、學習者與教學社群或其它傳授相關知識的角色,所產 生的關係逐漸不同,不再是上對下的教授模式,而是可以互相教學相長的學習情 境。楊啟明(2014)認為行動學習在不同社會、不同的群體中仍有不同的意涵,

雖然行動學習與線上學習、遠距教學等等模式相關,但明顯不同之處在於行動學 習可以全面性的學習及使用行動載具學習。而行動學習的便利性,也讓教學場所 更加的多元化、立即性,行動載具的輔助,也大幅提升了學習的效果。

行動載具的普及化,也讓學習不僅侷限在教室內,更能延伸至戶外或是同儕 間的學習互動。蔡俊廷(2015)將行動載具融入數學單元的教學裡,透過軟體的 使用能立即和學生互動,提供教學回饋與多元化的課程,是較能吸引學生的專注 力。吳昶成(2015)因電腦資訊時代的來臨與網際網路通訊的蓬勃演進,學習的 模式和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早期的遠距教學(Distance Learning),學習者必 須到遠距教室中參加學習課程,而教學者則能透過遠距教學設備同時授課。接著 又發展出數位學習平臺(E-Learning)等教學界面,讓學習者可以利用個人電腦

展為筆記型電腦(Notebook),此時,學習者可攜帶這些行動載具學習新知,同 時也是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的開端。

近年來,行動載具多元發展與網路環境的日趨益進,幾乎是人手一機,甚至 是擁有多項的行動載具隨側在身邊,也因為網路的加入讓獲取資訊的速度是隨手 可得的。而學校、教學教場已逐漸發展行動學習環境,主要是可以在任何時間、

地點,無論是利用瑣碎的時間或是課堂的學習環境,都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活動。

行動學習連接行動載具的學習平臺之內容也需要漸進改變,才得以符合行動學習 的內容。綜合以上,行動學習結合行動載具的教學所獲得的成效分析如下:

1、能夠立即得到學習回饋:因行動載具的即時性,學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 得到資訊的解答,且能隨時隨地的進行搜尋,提升了雙方互動的回饋性。

2、透過行動載具,能增進同儕間的合作:在行動學習的環境中,同儕、師 生可利用彼此間的互動,得到良好的教學相長效果。

3、在行動學習中,可即時得到社群或軟體的支援:行動學習可以結合電腦 裝置來搭配課程,行動載具與電腦裝置會增加行動學習的便利性。

4、建立真實的學習環境與探索過程:取代以往無法觸及獲取得的資源,透 過真實的影像或連結,建立學習探索的過程,有助於立即性的紀錄學習 過程,以便進行課程活動後的檢討與反思。

5、在行動學習的情境中,能引起自主學習的動機:個人可依照自己的興趣 與喜愛選擇適合的行動載具,在行動學習的情境中引起學習動機。

6、學習不再受限於時間、空間:行動學習結合行動載具時即可隨時隨地的 探索新知,時間、空間有更多的選擇,能立即性的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7、針對不同的學習者,能有更多元化的選擇:學習者能選擇自己的喜愛的 學習項目,讓學習興趣融入自身的經驗,使學習更有趣。

8、學習方式不再是一對一,能加入團體、社群更廣泛的族群:以往的一對 一教學往往無法透過討論得到不同的見解,行動學習能讓更多不同專長

三、創新接受度應用於行動學習之相關研究

行動學習對於以往傳統式的教學,無疑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而新議題與新 方法的出現,也帶來教學現場中不同的聲音與思考,如何提高教師使用行動載具 於行動學習中,也是大家可以思考的面向。

郭璟儀(2014)針對國小教師創新接受度以及行動學習融入教學的現況做為 探究,欲瞭解臺北市、新北市兩縣市的國小教師使用行動學習模式融入教學的關 注程度,並深入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創新接受度得分越高的個體,

對於新觀念或事物的接受程度越高,接受改變的意願也會越高。黃莘丰(2015)

認為因網際網路的普及、無線上網密集以及行動載具之技術提升,讓大家對於資 訊的取得不再受到限制且更為方便更新。進而如此,結合行動載具與數位行動資 訊概念的「行動學習(M-learning)」便隨之誕生。此研究將行動學習視為教學創 新的方法,瞭解教師所能接受的程度多寡。此外,結合數位學習與行動載具特點,

利用無線網路打破時間、空間上之限制,且能與同儕、教師間進行即時性的互動。

隨著世代的交替,近來年的研究者也將行動學習融入在自身的工作中,更能 清楚的看見教師的創新接受度。戴錦雲(2016)說明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與各 式各樣行動載具的發展,為教育面創造了多元化的學習模式與創新的教學方法,

將行動載具應用於教學上已然是未來學習的趨勢。李岱容(2016)指出所服務的 學校於 102 學年度初次參與雲世代行動學習計畫,至今建置雲教室等學習空間,

校內參與的教師人數持續增加。校長支持與行政人員的付出亦是影響推廣成敗的 關鍵。另外,參與教師之創新接受度高,喜歡嘗試新事物,積極參與相關研習。

綜觀以上,個體在面對新事物時所能接受的程度,會受個人主觀經驗、時間 與喜好程度間接影響對於新事物所接受的速度。同樣地,因應時代的不同,行動 學習的產生與行動載具的精進,也間接影響了此時代教師所能接受於課堂中的程 度。能夠瞭解教師對於新科技的創新接受度,有助於在使用行動載具時的依據,

對於新資訊科技的應用及未來發展,皆是重大的影響。首先能瞭解某項新的行動

知道教師的接受程度,在此領域研究上仍有待於創新接受度高的教師協助探討,

對教學及新知的傳播皆功不可沒。最後,進而激發創造出更多便利與實用性高的 行動載具,融入在行動學習中,普及科技資訊是未來很重要的議題。因應資訊時 代的快速更迭,須符合現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從教師的創新接受度中,來探 討教師使用於行動學習的相關議題,是非常值得研究與深入探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