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創新教學意涵與理念探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鼓勵學校利害關係人參與變革的計畫。

5. 提供變革所需之配套措施,包括專業進修協助成員技術更新、促進教師 專業成長、提升學校行政人員的專業能力。

6. 善用群體力量建立領導團隊,營造學習型組織的校園氣氛,型塑共享 的學校組織文化。

7. 建立完善獎懲機制,公開表揚有功人員,鼓勵成員創新作為並 建立 讓成員願意付出的公平制度。

8. 組織變革之領導重點隨變革歷程階段隨時進行調整。

第三節 教師創新教學意涵與理念探究

壹、教師創新教學的意涵

隨著全球化的時代到來,科技日新月異,學生能否適應未來的能力逐漸被重 視,隨之而來的是人類對創新的注目。我國自 1996 年行政院教育改革總諮議報 告書中為創造力教育拉開序幕(陳佩英、焦傳金,2009),在教育體系上以「創 造力」為主要發展方向,認為使學生具備「創造力」的能力是重要的培育方針,

直到 2000 年才逐漸引入「創新」的概念,與創造力不同的是,「創新」是由個體 或是其他團體所提出之一種新的概念、想法或是目標,且相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

此概念或想法是從未使用過的(Rogers,1995)。廣義的創新能力包含創造力、創新 機制與創業精神,其中之創造力乃創新的知識基礎,而創新是創造力的具體實踐

(教育部,2003),創新是發揮創造力,將原有不適用之部分去除,並創造出新 的事物或觀念,以提升工作效能(黃雅琳,2009),即創意必須透過創造力發展 而來。

欲改變教學成效前,應先對教師創新教學有所定義,方能有所行動,學者毛 連塭(1998)提出創意教學就是教師為了激發及助長學生創造行為的一種有計畫 的教學模式,洪中明(2000)則指出教師之創新教學乃教師能運用創意,將舊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得知識並讓學生在品格及人格上產生質變,形成兼具認知、情 意、技能的優秀公民(洪中明,2000),適應學生的心智發展的同時,亦須引起 學生學習動機形成有意義的學習,教師可透過運用新奇的教學取向、方法、教具 或視訊媒體,以有效地達成教育目標(林偉文,2002),可見教師具備創新能力 之重要性,採取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教師透過調整或改變教學策略以提升 教學目標及教學效能,利用創新教學,不但可以協助教師得到成就感,更可以使 教師達到自我實現,同時亦使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張世忠(2002)進一步提出 教學創新必須能因時制宜改變教學方式,以新穎的教學理念,運用知識,並藉由 能提高學生學習動機之適宜教具或教學媒體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激發個人 潛能(吳雪華,2006),使學生產生創意思考,並因應學生間之個別差異而創新 教學方法,除了不斷進修外。教師能否藉由革新傳統教學方式、是否具備創新教 學的能力或具創新教學的行為已成為能否達成或成就教育改革目標的重要關鍵

(林定蔚,2008)。除了經由創意環境的建構外,透過創新的教材教法(馬世驊,

2007),將創意轉化為可運用之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材教具、創新教學評量

(余徹鵬,2012;范熾文、張阿靈,2013;高苙騰,2010;黃中良,2014;顏逸 鴻,2015)及教學設備、教學情境(余徹鵬,2012;姚麗英,2014)同時亦須注 重營造多元彈性的學習環境以因應學生的個別需求的教學行為(李叔真,2010;

蔡俊傑、劉威德、羅鴻仁,2012),將這些教學歷程設計成能彈性、因應學生個 別需求運用的教學行為,即一套完整有系統的教師創新教學模式。

創新教學之目的在於達成教育最終目標,即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並引發學生 更高的學習興趣,獲得更高學習效益的一個完整學習歷程(余徹鵬,2012;范熾 文、張阿靈,2013;姚麗英,2014;馬世驊,2007;高苙騰,2010;黃中良,2014)。

綜合各研究者所言,本研究所稱之教師創新教學係指教師透過創造新穎的教 學方法、利用創新的教學內容結合多元的評量方式並經由創意的情境營造,激發 學生個人潛能及學習動機,進而提高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貳、教師創新教學的構面

教師創新教學的最終目的乃在提高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為了解教 師應具備何種能力,才能有效進行創新教學,以下將進行教師創新教學的構面分 析。

教學要達到創新的境界,首要的工作須先掌握教學的原理和原則,以基本的 教學理念及精熟教學的基本實施要領,求取創新教學(單文經,2002),吳清山

(2002)則認為教師創新教學乃教師透過多元活潑的教學方式和多樣豐富的教學 內容,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林偉文(2002)亦指出教師透過新奇的教學取向、

方法、教具或視訊媒體,以有效地達成教育目標,吳雪華(2006)則主張教師創 新教學應具備前瞻思維的能力、擁有知識創新的能力、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靈 活變換教學方法的能力以及善用多元評量的能力做為評估教師是否具備創新教 學能力的依據。陳佩英、焦傳金(2009)指出教師專業發展包含積極建立合作團 隊、增進專業知能及提升教案與教學的創新能力,認為團隊文化及成員會影響教 師之教學創新能力,因此情境營造有其必要性,且 Zhu(2013)的研究亦認為僅僅 只有學校設施先進或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創新是不夠的,學校文化環境的創 新變化在教育創新中發揮重要功能,因此,培育、建立和創新情境營造是促進教 育創新至關重要的推動著力點。

而黃雅琳(2009)更以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指出創新教學的層面包含教學活 動的創新、教學策略的創新及教學評量的創新,提出教學的一般模式中,教學評 量亦是創新焦點的一環,李叔真(2010)則主張創新教學行為除須具創新的教學 方法及創新的評量方式外,更應包含班級的經營與管理,教師透過注重學習氛圍 的情境營造,形塑良好學習氣氛以促進師生情誼,更能促進學生自治的能力。高 苙騰(2010)整合教師創新教學內涵後,將其分成六大層面,包含一、透過班級 經營以提供學生富創意學習的空間與氣氛;二、教師能提供滿足學生個別需求的 學習內容;三、以新穎或獨創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發學習的意願、激發學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環境佈置;五、教師設計學生作業時能發揮創意,讓學生多元展現學習成果;六、

評量方式:多元評量方式能滿足學生個別差異。蔡俊傑等人(2012)認為教師應 具備能設計兼具開放性與統整性的課程內容,採取能引導學生思考及探索的教學 策略,而在學生學習成效方面更應以多元的評量工具與方法加以啟發學生潛能。

姚麗英(2014)認為隨著教育改革的來臨,教師應拋棄傳統學校教育的包袱,接 觸新的教學理念、理論及方法,透過教學理念的創新使教學展現新意,替教學注 入活力,顏逸鴻(2015)則認為教師透過省思、分享與學習,使教學理念保有創 新思維,以引導教學的進行。余徹鵬(2012)則認為教學理念及教師專業能力之 構面已體現於教學方法、課程教材、評量方式與情境營造中,因此不納入研究構 面之建立,茲統整各研究者對教師創新教學之研究層面如 2-3 所示。

根據表 2-3 國內外研究對教師創新教學研究層面顯示,大部分的研究多以「教 學方法」、「教學內容」、「評量方式」與「情境營造」等四個構面,故本研究以此 四個構面做為教師創新教學之層面,採取余徹鵬(2012)之教師創新教學量表,

內容分為「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評量方式」與「情境營造」等四大構面。

一、教學方法

開發創新的教學方法策略來進行教學,以促進師生人際互動與交流。

二、教學內容

教師彈性規劃課程,創用各種教材或科技設施及教室設備來輔助課程的進行 以使學生學習更有效率與效果。

三、評量方式

教師採用多元與創新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成效。

四、情境營造

教師利用教學環境的改變並搭配多樣性的活動以及親善的班級氣氛,以激勵 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效果。

張仁家、黃毓琦、凃雅玲,2007;黃中良,2014; Ritchhart, 2004; Simplico, 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 教學方面

1. 磨練和增強教師的技能、知識,提高教師教學品質

透過自我成長、教學觀察、協同教學、同儕教練、行動研究等多種教學方式 及利用教師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以新的方式來完成熟悉的任務,有助於促進 教師增強自身教學能力,並能主動思考可能遇見之問題

2. 教師得到成就感,進而達到自我實現

教師透過增強自身教學能力,以新穎的教學方法、創新的教學內容、多元的 評量方式及創意的情境營造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從中獲得工作成就感,滿足自我 實現的需求。

(二) 學生方面

1.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判斷、問題解決的多元生活能力

有別於傳統教學模式,教師透過創新使學生在多樣性的活動以及親善的班級 氣氛中得到多元學習經驗,使學生能適應環境挑戰,引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 翻轉世界,養成學生獨立思考判斷、解決問題的多元生活能力,使學生在品格及 人格上產生質變,形成兼具認知、情意、技能的優秀公民。

2. 激發學生個人潛能及學習動機

教師透過適宜教具或教學媒體形成多元活潑的教學方式、多樣豐富的教學內 容、多元的評量方式及創意的情境營造型塑創新教學行為激發學生個人潛能及促 進學生學習動機。

教師透過適宜教具或教學媒體形成多元活潑的教學方式、多樣豐富的教學內 容、多元的評量方式及創意的情境營造型塑創新教學行為激發學生個人潛能及促 進學生學習動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