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對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教師對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

本研究第三個研究目的在瞭解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 度看法及不同背景變項間之差異情形。

本節分兩部分來分析,一是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現 況之分析,二是不同背景變項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差 異分析。

一、對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現況分析

統計中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平均數、標 準差與排序如表 4-39 所示。排序依序為:第 1 是第 1 題「教師自我評鑑檢核」

其平均數為 3.10,第 2 是第 2 題「教學觀察」其平均數為 3.03,第 3 是第 3 題

「教師教學檔案」其平均數為 2.96,第 4 是第 7 題「學生的學習成就」其平均數 為 2.94,第 5 是第 8 題「學生的意見反應」其平均數為 2.93,第 6 是第 4 題「晤 談教師」其平均數為 2.92,第 7 是第 9 題「家長的意見反應」其平均數為 2.84,

第 8 是第 6 題 「教師任教學科能力測驗」 其平均數為 2.74,排序最後是第 5 題 「教 師教育專業能力測驗」其平均數為 2.71。

由表 4-39 可知,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量 表得分中,其平均數介於 3.10~3.49 的有教學觀察(3.10)、教師自我評鑑檢核

(3.14),結果顯示國小教師對於上述兩種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為「中等偏高」

的程度。而平均數介於 2.6~3.09 的有教師教育專業能力測驗(2.71)、教師任 教學科能力測驗(2.74)、家長的意見反應(2.84)、晤談教師(2.92)、學生 的意見反應(2.93)、學生的學習成就(2.94)與教師教學檔案(2.96),結果 顯示國小教師對於上述七種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表達為「中等」的程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部地區國小教師對於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重要性看法 上以「教師自我評鑑檢核」及「教學觀察」獲得 88.0%以上教師的認同,推究其

原因,希望以最簡便不會耽誤太多教學工作的「教師自我評鑑檢核」方式,來檢 視自己在檢核表所列之的優缺,作為持續或改進與修正的參據;另一方面,教師 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希望透過「教學觀察」可以將自己的教學理念、方式與 策略一一呈現出來。

排序在第三與第四的為「教師教學檔案」與「學生的學習成就」,推究其原 因,教師對於「教師教學檔案」方面,由於時代變遷快速,資訊的汰換亦一日千 里,但教師對於本身各種教學檔案、參考文件等需要加以整理保存與建檔,可以 利用電腦來存取與燒錄,作為自己教學上的參考或與同儕分享之用;「學生的學 習成就」一直以來就是家長評定教師教學優劣最直接的依據,學生學習成就佳,

教師本身亦會肯定自己的教學理念與策略,反之則必須修正與改進。

排序在第五、六的為「學生的意見反應」及「晤談教師」兩項,由於時代的 變遷,民意高漲,教師亦必須尊重學生對於教師自己在教學與級務處理上之意見 表達;在「晤談教師」方面,可能教師認為以晤談方式較無法評定教師在教學上 之實際表現,因為有些教師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公平與客觀上較無法 讓教師信服。

對於排序在第七「家長意見反應」方面,由於目前教育生態的變化,家長教 育程度提高,對於教育秉持不同理念,時常會與學校教師意見或理念相左,因此 學校教師必須時時提高警覺,對於教學必須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怠慢與疏失。

排序在最後的兩項「教師任教學科能力測驗」、「教師教育專業能力測驗」

兩項,推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師認為本身教學素養能力在任教之初已獲檢定與肯 定,因此認為不需要再花費時間、經費與人力來檢測任教學科與教育專業能力。

相對地,利用教學觀察、教師自我評鑑檢核的內部評鑑方式,對於教師而言較為 簡單、客觀、可行,而且壓力與衝擊亦較小。

許峰維(2005)針對彰化縣教師對實施專業評鑑意見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教 師最贊同以「教室觀察」、「班級經營紀錄」、「自我評鑑檢核紀錄」作為主要

評鑑資料蒐集方式,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學者張德銳(1992b)在「國民小學教 師評鑑之研究」的調查發現國小教師認為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以學生作業抽 閱、教室教學觀察、教師晤談及文件紀錄審查等四種方式為主。陳聖謨(1997)

在「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制度之態度研究」發現國小教師認為教師評鑑資料收集 方式以檢視教師參與專業活動的檔案紀錄、學生意見調查及家長意見調查比率較 高。陳怡君(2003)針對台北市、台中縣、高雄市、屏東市國小教師在「國民小 學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發現教師認為評鑑資料蒐集方式以「教室觀察」、「教 師晤談」、「教師教學檔案」、「問卷調查」為主,「學生學習成就」最不受到 支持,部分教師不贊成「學生學習成就」,可能是覺得學生學習成就相關文件未 能全部反應真實情況,及對問卷調查的準確與真實性仍心存疑慮。朱芳謀(2004)

針對屏東縣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結果顯示,教師評鑑資料搜集以訪談 教師、教室觀察教師表現與訪談學生家長獲得較高支持,而教學檔案方式則是得 到最低支持度。陳世穎(2007)針對台中縣市國小教師對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態度之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蒐集教師評鑑資料方式態度以「教師晤談」方式的接 受度最高,而以「教師專業知能測驗」之接受度為最低。以上幾位研究者之研究 結果與本研究結果有差異。

推究本研究結果原因,可能是教師比較信任自我評鑑與認同自己的教育理 念,因為只有自己才是最瞭解自己教學及級務工作表現的優缺點,希望自己擁有 專業自省的空間,透過自我評鑑檢核方式找到自我缺失,而且最主要原因是比較 沒有壓力。然而排序在後面的兩個變項,勾選不接受與非常不接受合計百分比在 33%以上,表示有不少教師對於以教師專業能力與任教學科能力測驗作為教師評 鑑資料蒐集的方式其公平與客觀性有很大的疑慮。

表 4-39 教師對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平均數排序與百分比分析

題目名稱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填答接受與非常接受 次數總和百分比 (%)

接受度

1.教師自我評鑑檢核 3.14 .58 1 89.9 中等偏高 2.教學觀察 3.10 .60 2 88.0 中等偏高 3.教師教學檔案 2.96 .69 3 86.2 中等 4.晤談教師 2.92 .63 6 83.1 中等 5.教師教育專業能力測驗 2.71 .72 9 66.7 中等 6.教師任教學科能力測驗 2.74 .72 8 68.9 中等 7.學生的學習成就 2.94 .64 4 85.7 中等 8.學生的意見反應 2.93 .62 5 84.2 中等 9.家長的意見反應 2.84 .66 7 77.7 中等

註:平均數小於 2.59 為偏低;平均數 2.6~3.09 為中等;平均數在 3.1~3.59 為中等偏高:平均數大於 3.6 為高度。

二、不同背景變項國小教師對於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差異比較

(一)不同性別國小教師對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差異比較

統計男女教師對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如表 4-40。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之教師對於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 法在教師教學檔案(t= 2.82,p<.01)、晤談教師(t= 2.26,p<.05)、教育 專業能力測驗(t= 2.45,p<.05)與任教學科能力測驗(t= 2.47,p<.05)等 看法接受度上是男性教師接受度高於女性教師。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學校中擔任 行政工作者以男性居多,因為職責所需,與評鑑業務或訊息的接觸機會較多,對 於教學檔案的蒐集、整理與歸納較容易達成。對於「晤談教師」部份更由於男性 教師較勇於表達己見,因此接受以「晤談」作為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看法。另 外男姓教師接受以「教育專業能力測驗」與「任教學科能力測驗」作為教師評鑑 資料蒐集方式,這可能是男性教師認為以教育專業或任教學科能力測驗較其他蒐 集方式簡便,不像其它項目繁雜,因而促成男性與女性的認同度有所差異。林榮

彩(2002)研究結果指出高雄市之男性教育人員比女性教育人員在以「教師教學 檔案評量」、「教學觀摩及教室觀察」及「調查問卷」作為對教師專業評鑑蒐集 資料的方式,覺得更為贊成。

陳怡君(2002)研究指出台北市、台中縣、高雄市、台東縣四縣市之女性教 師對「學生學習成就」比男性教師更覺得重要。由以上之分析可得知,本研究假 設3-1獲得統計上部份的支持。

表 4-40 不同性別教師對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 t 考驗分析摘要

資料蒐集方式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教師自我評鑑檢核 男 241 3.16 .71 1.75

女 463 3.07 .53

教學觀察 男 241 3.07 .69 1.33 女 463 3.01 .55

教師教學檔案 男 241 3.05 .78 2.82 **

女 463 2.89 .62

晤談教師 男 241 3.01 .66 2.26 * 女 463 2.90 .61

教師教育專業能力測驗 男 241 2.80 .77 2.45 * 女 463 2.66 .69

教師任教學科能力測驗 男 241 2.83 .79 2.47 * 女 463 2.69 .68

學生的學習成就 男 241 2.99 .69 1.41 女 463 2.92 .61

學生的意見反應 男 241 2.93 .71 -0.11 女 463 2.94 .57

家長的意見反應 男 241 2.84 .77 0.00 女 463 2.84 .59

*p <.05.**p <.01.

(二)不同背景變項國小教師對「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差異比較

為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學校地區、

服務地區、學校規模)國小教師對「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的差異情形,以 整體題目的平均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等來分析,茲說明如下:

1.不同年齡教師對於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差異比較

統計不同年齡教師對資料蒐集方式接受度看法之平均數、標準差及變異數分 析摘要如表 4-41。

由表 4-41 可知,不同年齡教師對教師自我評鑑檢核(F=3.13,p<.05)、

教學觀察(F=3.08,p<.05)、教學檔案(F=4.57,p<.01)、學生的學習成 就(F=6.41,p<.001)、學生的意見反應(F=4.48,p<.001)、家長的件反 應(F=3.01,p<.05)等項目得分,其平均數差異經變異數分析結果,都達到 顯著差異。經 Scheffé 法比較結果,教師自我評鑑檢核與家長的意見反應項目未 能發現各年齡組別間有顯著之差異。在教學觀察、教師教學檔案、學生的意見反

教學觀察(F=3.08,p<.05)、教學檔案(F=4.57,p<.01)、學生的學習成 就(F=6.41,p<.001)、學生的意見反應(F=4.48,p<.001)、家長的件反 應(F=3.01,p<.05)等項目得分,其平均數差異經變異數分析結果,都達到 顯著差異。經 Scheffé 法比較結果,教師自我評鑑檢核與家長的意見反應項目未 能發現各年齡組別間有顯著之差異。在教學觀察、教師教學檔案、學生的意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