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之探討

一、壓力的意義

壓力(stress)一詞是源於拉丁文的”stringere”,意思是「拉緊」或「緊 拉」之意。壓力的概念最早被用在物理學和工程學上,它的操作性定義為「單位 面積所承受的力」。W.Cannon 於 1932 年首先將壓力的概念應用到生物學上,用來 描述個

體強烈情緒影響生理功能(陳青勇,2001)。 H.Selye 於 1956 年最早將「壓力」引 入社會科學領域加以探究,他將壓力界定為「個體為滿足身體需求,在體內所產 生非預期的反應」,後來壓力一詞更被廣泛地應用在其他領域上(吳明宗,2012)。

張春興(1996)認為壓力是個人面對具有威脅性刺激情境中,一時無法消除 威脅,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之感受。Albertson 和 Kagan(1989)認為壓力 是由個體知覺環境的要求產生威脅所興起生理及心理的緊張狀態。Greenberg 和 Baron(1997)指出壓力是指個體面對外界壓力源時,情緒、認知和生理三方面的 交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模式。

由上可知,國內外學者從不同面向詮釋壓力,因而對壓力的釋義也就有所不 同。有關壓力的界定,通常分為三種取向,第一是刺激型取向:將壓力視為一種 刺激;第二是反應型取向:視壓力為一種反應;第三則為交互作用型取向:認為 壓力是人與環境的互動。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刺激型取向

將壓力視為一種刺激。壓力是由外在的壓力源(stressors)所產生,因為外 在環境中存有致使個體生理或心理不愉快的刺激事件,或是個體知覺到應付環境 變化的能力有所不足,而反應出來不良的感受。事件的刺激就是一種壓力,環境 中重大的改變、影響個人瑣碎或重大的生活事件、日常生活的困擾,人際間互動 的不順暢,都是重要的壓力源。

刺激型取向視壓力為自變項,而緊張為依變項。換言之,壓力源是因,而緊

15

壓力源

反應 壓力 張是果,如圖 2-3 所示。

壓力 應變

刺激 反應

圖 2-3 刺激型的壓力理念模式

(引自洪玉姍,2009 ,p.27)

(二)反應型取向

將壓力視為壓力源的一種反應。Selye(1983)認為壓力是生理反應系統的一 種設計,以保護自己免於環境的壓迫,任何不同的環境要求,均會使個人產生生 理變化。他以壓力源代表刺激,以壓力代表反應,個人在面對壓力時,為保護自 己免於受到環境的威脅,而產生生理反應。如圖2-4所示。

外在環境 個人

刺激

圖 2-4 反應型的壓力理念模式 (引自洪玉姍,2009 ,p.27)

(三)互動型取向

將壓力視為人與環境間不斷互動中的一種複雜動態系統。壓力是來自個體與 環境之間動態交流系統的一部分,當個人對環境的要求或內在需求的容忍量,超 過個人生理、心理所能負荷的程度時,或超越個人解決問題所擁有的資源及能力 時,壓力就呈現出來。因此,在互動型取向中,壓力被視為中介變項,壓力是取 決於個體對事物的知覺、評估及因應能力三者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互動型取

16

外在環境 個人 刺激

個人差異刺激 反應 壓 力

向壓力定義如圖2-5所示:

圖 2-5 互動型的壓力理念模式

(引自洪玉姍,2009 ,p.28)

本研究採用互動型的觀點,用來探究12年國教實施後,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在 教育現場中感受到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對教師產生威脅或影響其表現所引起 的壓力,做為探究的主題。

二、工作壓力的意義

工作壓力(job stress or work stress)的定義是從壓力的定義衍生出來,

學者對工作壓力的闡述,如同對壓力的定義一樣因研究的對象、範圍與觀點的不 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如吳清山與林天佑(2005)認為工作壓力係指個人於工作情 境中,精神與身體對內在和外在事件的一種生理與心理反應,而這種反應會導致 個人心理不舒服或有壓迫感受。林美慧(2011)認為工作壓力大部分是指對工作無 法適應而引發一些生理及心理的反應,無法適應的原因有可能來自工作環境,也 有可能因為工作狀況與工作者本身能力無法配合所導致。張榕庭(2012)認為工作 壓力是指在一工作環境中,突然出現或產生帶有威脅性的人、事、物時,個體本 身在短時間內無法承受外在環境需求時,其內心所產生的焦慮與緊張情緒,即是 壓力。

由上所知工作壓力似乎都是負向的,實際上對工作者的影響不一定是不好 的,適當的壓力程度,個體才能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率及卓越的工作表現,一旦壓 力程度不夠或是超過個體的負荷程度,造成低壓力或是高壓力的產生,才是不利 於個體的最佳表現。因此,如何調整工作壓力的感受程度,進而發揮個人最佳能 力及最大潛能,不論個人或組織,這都是不能忽略的議題。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工作壓力是指個體在面對工作環境的變化時,因無法 負擔或調適,導致生理及心理感受到威脅,所引起生理與心理失衡的現象。

17

三、教師工作壓力

教師的工作壓力係因教師從事教學、行政業務、班級經營、學生輔導、家長 溝通等教學或行政業務相關工作而產生的壓力。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尊師重道 觀念日漸式微,但教師肩負的社會期待與社會外界對教師的標準檢視卻未曾有所 遞減。近年來更因教育政策及相關措施的改革以及1999市民當家發聲的便利性,

更容易讓教師產生心理上的挫折與壓力,甚至造成生理上的症狀反應。

黃智慧(2003)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面對工作情境中來自工作、行 政、學生、家長、人際關係及專業生涯等方面的刺激時,經由個人對此等刺激認 知評價後,所產生的生理、心理或行為等方面的負向反應。黃瑋苓(2005) 則認為 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工作環境的轉變或要求下,個人在心理或生理上無法適 應,所引起的負面情緒〈如緊張、組喪、挫折、憤怒〉。張育成(2009)則指出 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在學校工作環境中,面對工作或業務上的問題,感到負荷過 重,以及人際關係、角色期許、內在衝突等無法妥適的處理,而產生身心失衡的 狀況。張榕庭(2012)對教師壓力的看法是教師面對工作情境時,因過於在意結 果或他人眼光及對自己的看法,在執行業務過程中為求好心切,而自我鞭策要求 高,所產生的負面情緒與感受。Kyriacou 和 Sutcliffe(1978)是指因教師工作 而產生憤怒或沮喪的負面情緒之反應症狀。換言之,教師的工作壓力,是因教師 的職務而帶來的要求、期望與責任所感受到的壓力。

綜合多位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所下的定義,本研究將「兼任行政職務教 師工作壓力」定義為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在十二年國教改革推行後,教師在教學情 境中,從事行政事務、教學活動、班級經營或親師溝通,面對工作環境的變化時,

因無法負擔或調適,導致生理及心理感受到威脅,所引起生理與心理失衡的現象。

貳、教師工作壓力研究的理論基礎

十二年國教改革運動的推展,是否加重了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的工作壓力,有 待研究。想要了解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就必須先探究教師工作壓力的理 論模式。

一、工作壓力理論

(一)傳統工作壓力理論

18

(二)Greenberg 職業壓力模式

J.S. Greenberg 認為職業壓力就是一種發生在個人身上的工作壓力,而且任 何一 位工作者在他工作中都有可能承擔某種程度的壓力,因而提出職業壓力模式

19

健康症狀,進而發展成疾病〈潘正德譯,1995,p.391〉。

工作壓力來源

20

(三) 統合性的工作壓力模式

統合性的工作壓力模式是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陸洛教授於 1997 年所提 出,如圖 2-8 所示。陸洛教授認為工作壓力的本質是主觀的、個體特異的、動態 的歷程為立論起點,涵括工作壓力來源、壓力過程中的個別差異及工作壓力的後 果三大部份。此模式重點如下所述(陸洛,1997:25-26):

1. 視工作壓力為一種個人現象,強調壓力感受連結潛在壓力源〈自變項〉與壓力 後果〈依變項〉之間不可或缺的中介因子,而個人在壓力感受的易感性上的極 大差異,正是工作壓力歷程特異性的根本。

2. 個人在環境中是主觀而能動的,雖然個人的能動性也是壓力歷程的主因,但其 意圖也是為了恢復人—環境的平衡。為達此平衡,個人會動用所有的資源,包 含內在資源與外在資源,而這些內外在資源也會影響個人對壓力源的感受程 度。

3. 此模式是以個人為關注中心的心理學取向,但不排斥社會文化的影響。因此,

任何工作壓力的跨文化比較須考慮各自的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才能獲致更明 確、更具關聯性的脈絡。

4. 此模式包含多元成分,涵括壓力源、中介因素或調節因素與壓力後果。且工作 壓力造成的不良後果可能會變成新的潛在工作壓力源。

5. 潛在的工作壓力來源可分為兩大類,即工作內的因素和工作外的因素。

6. 壓力有加乘的現象,任何一個潛在的壓力源都存在於個人獨特的生活世界中,

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壓力網。一個主要的壓力事件,可能引一串的次級壓力事 件。某些壓力源也可能長期存在的背景壓力源,一旦有突發壓力事件,則壓力 衝擊也有膨脹的可能。

21

本研究以 Kyriacou 和 Sutcliffe(1978)、Moracco 和 McFadden(1982)及 Tellenback,Brenner 和 Löfgren(1983)等學者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進一步探討 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的狀況。

(一) Kyriacou 和 Sutcliffe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Kyriacou 和 Sutcliffey 在 1978 年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2-9 所式。

圖 2-8 統合性的工作壓力模式

(引自陸洛,1997,p.25)

22

圖 2-9 Kyriacou 和 Sutcliffe 建構之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圖 2-9 Kyriacou 和 Sutcliffe 建構之教師工作壓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