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

本節從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闡釋起,再討論教師工作壓力的三種理論,最後 從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中釐析壓力之內涵與相關層面,以建構教師工作壓力 的內涵要意。

壹、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一、壓力的定義

壓力(Stress)一詞源於拉丁文「stringere」,意為「拉緊」或「緊拉」(林信 安,2009)。最早使用在物理學界,表示物體受到外力作所產生的一種抗力(張 德聰,1992)。1932 年 Cannon 將其運用於心理學上,提出當面對威脅時,個體 需選擇「戰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反應為因應(引自李光哲,2010)。其學生 Selye(1956)進一步將此概念應用於醫學領域,指出壓力是身體對於加諸其上的任 何要求,所做出的非特定(non-specific)反應。然此論偏重於壓力的生理反應,

而忽略了其對心理上的衝擊,也輕忽了個體辨識、評估壓力、與改變情境的能力

(黃惠惠,2002)。1976 年,Lazarus 提出個體的壓力反應取決於他對事件的解 釋與評估,壓力不純粹是外在環境所造成,其強度與自身認為能處理威脅或危機 的能力有關(引自馮勝苓,2008),如此能了解為何面對同一情境,有人更進步,

卻也有人感到痛苦。至今國內外學者對於壓力所下定義大可分為三類討論

(Friesen&Williams,1985;Greenberg,1995;Ivancevich&Matteson,1980;李新鄉,

2008;林水木,2001;林金生,2002;陳居春,2009;陳昭宇,2010;張春興,

2002;楊豐佳,2009;劉芷伶,2008;鄭振丞,2006):

(一)刺激型:係指衝擊個人內、外在的力量,包括環境的重大改變、影響個人 的重大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困擾等。強調引起壓力的外在力量,指環境中客觀存 在且具有威脅性的刺激,施加於個人身上時,會引起個人明顯的反應。例如 Friesen 和 Williams(1985)認為壓力可視為一項刺激事件;而藍采風(2000)認為壓力是 外在、客觀環境或事件對個體的要求,而個體知覺其能力與環境要求之間不能平 衡的結果。

(二)反應型:此一觀點以施壓者代表刺激,以壓力代表反應,認為壓力是生理 反應系統的一種設計,個體在面對壓力時,為免於自己受到壓迫,而產生的一種 內在心理與外在生理之整體反應,其不見得有害,有可能成為助力或阻力。類似 的刺激出現,就會引起同類型的反應。Selye(1956)認為壓力是身體對於加諸其上 的任何要求,所做出的非特定反應。例如:面對考試壓力感到緊張,此時生理上 的反應,如心跳加速、冒冷汗、手腳發抖等,與從事劇烈球賽得勝感到興奮時的 生理反應相似,不管壓力是什麼,其所產生的生理反應相當類似。

(三)互動型:認為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個人與環境互動之後,

其知覺到工作環境要求與個人資源有差距的歷程,故亦與個人知覺後之詮釋有 關。當外在環境對個體的要求超出自身能力與可利用的資源,並威脅到個體心理 平衡與生活步調時,形成壓力。Folkman 和 Lazarus(1984)認為心理壓力是個人與 環境之間的特別關係,當個體認為此情境是有意義且重要性高時,藉由個人評價 將其視為重擔或超過個人所能負荷,而產生情緒如擔心或焦慮,甚而危及個人的 健康。Greenberg(1995)亦認為壓力是壓力因子與壓力反應的組合;而 Blau(1981)

認為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關係,而個人能力與環境要求之間不能配合的 結果。相較於前兩種類型,互動型兼顧環境與個人因素,更具全面性。

綜上所述,無論將壓力界定於外在環境之刺激,或個人本身之反應,皆有其 不足之處:前者將壓力界定於外在之刺激,卻忽略了不同個人對壓力容忍程度或 處理經驗能力的個別差異;後者則偏重個人對壓力源的感受,而欠缺對不同壓力 源的探討,如此對於壓力的探討將有失偏頗,故本研究對壓力之定義採互動型觀 點,認為個人在與外在環境互動後,知覺到自我能力與資源無法應付外在之要 求,而產生的生理、心理不平衡之狀態。

二、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源自壓力概念,意指個體在工作相關的情境,個人的能力或資源無 法應付外在環境或個體內在身心的需求,而對個體產生的負面影響(歐惠敏,

2008)。工作壓力之定義各研究者多延續壓力定義之分類,就刺激、反應與互動 等方向討論(李素卿,2002;陳素惠,2005;潘正德,1997;藍采風,2000):

就壓力是刺激的定義言,工作壓力指工作情境中所知覺會引起壓力的任何事 件,包括工作負荷過大、工作角色曖昧不清、人際關係不佳、工作滿足、工作與 家庭等方面。Gmelch(1983)指出,工作壓力是工作環境中的任何特徵,對個體所 造成的一種脅迫感,包含生理與心理方面。

就壓力是反應的定義言,工作情境會導致一些生理症狀和情緒的不穩定,心 理方面出現不安、疲勞、易怒、沮喪、工作緊張、社會退縮、喪失自尊、低度自 我實現感等消極性反應;生理上產生血壓增高、心臟血管疾病和胃潰瘍等疾病,

或藉藥物來逃避現實等。心理和生理反應有時難以截然二分,常常互相影響,進 而造成行為上出現工作表現缺勤增加、工作績效降低,以致提早退休的情況。

Steer(1988)認為,工作壓力是個人對可能威脅自身之工作環境的反應。Jamal 亦

於 1990 年提出工作壓力是個人對於可能威脅其本身之工作環境的反應(引自張 嘉茹,2008)。

就壓力是互動的定義言,工作壓力是環境對工作者過度的期許和要求,使工 作者產生焦慮、緊張、疲乏,可視為個體與其生理或社會的不協調現象。

Lazarus 和 Folkman(1984)即曾定義工作壓力為「個人與環境之間的特別關 係,藉由個人的評價將其視為是重擔,或者是超過他所能負荷,並進而危及個人 的健康」。在此觀點中,壓力是否對個人造成傷害,將視個人的主觀評估而定。

歸納上述所言,工作情境之要求固定,但是否會產生壓力症狀與個體知覺自 身能力能否應付有關。所以,所謂的工作壓力係指工作者在覺察負向的工作環境 條件後,發現個人的資源不能符合工作環境的要求,或工作環境無法滿足個人內 在需求時,壓力就會產生。

三、教師工作壓力

教師工作壓力,一般而言,係指由教師的工作而產生之負向情感,如生氣或 沮喪等反應症狀(Kyriako&Sutcliffe,1978)。

Litt 和 Turk(1985)進而定義,當教師的幸福受到威脅,且所要解決的問題超 過其能力範圍時,而產生的不愉快情緒與困擾經驗即是教師工作壓力。

單小琳(1997)針對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特指在工作中所遭受到的壓力,不包 括教師日常生活中個人、家庭、和社會上的其他壓力,是教師對職務上所賦予之 要求、期望與職責感到壓力。

如工作壓力之定義所示,教師工作壓力亦強調教師本身的知覺評估。郭生玉

(1994)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指教師遭遇到一些威脅其自尊與福祉的問題,當本身 能力不足來解決這些問題時,所知覺到的不愉快、消極的情緒和苦惱不安的經驗 感受。

吳清山、林天佑(2005)指出個人於工作情境中,精神與身體對外在事件產 生心理與生理反應,且導致其心裏不舒服或有壓迫感受,係為工作壓力。

劉芷伶(2008)也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在教學工作環境中,依據既有經驗 對周遭環境與人、事、物進行評估,因無法有效因應情境之威脅,而產生生理與 心理之負面反應。

歐慧敏、曾玉芬(2009)亦認為教師在從事教學相關工作時,因環境的要求超 過個體的資源,導致個體無法適應,而產生生理或心理的負面情緒與緊張狀態,

稱之為教師工作壓力。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面對因工作而產生的各項要 求,在其認知評估後無法有效因應,致個體身心不平衡的一種現象。此定義有以 下幾點重點:

1.壓力由學校工作要求而生:學校教師在其擔負的工作上,自然有其工作目標之 壓力,更受到工作職位職責的驅策,受到來自制度、人際關係、學生行為與工作 負荷等層面之壓力,且其性質與個人或家庭無關。

2.壓力由教師自我認知評估而生:教師依據既有經驗評估,自知本身能力不足 或難以現有資源處理工作上之要求。由於每個人的自我認知能力並不一致,個體 對於壓力大小的覺察也不相同,使得教師工作壓力會產生個別差異現象。

3.壓力引起身心之不平衡:身心運作脫離正常功能,使教師的工作效能產生變 化,甚而引起不愉快的負面情緒或生理反應。此反應可能是身心影響二選一,也 可能兩者兼具,甚至有先後出現之現象。質言之,工作壓力對於個人會造成心情 的低落與生理的不舒服感覺。

貳、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多源於工作壓力之研究,較常討論者有三,分別是強調

Moracco 和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理論與強調社區對教師壓力影響的

Tellenback、Brenner 和 Lofgren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引自周子敬、彭睦清,2005;

林金生,2002;林信安,2009;李茂能,2007;李靜美,2011;陳昭宇,2010)。

一、Kyriacou 和 Sutcliffe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

Kyriacou 和 Sutcliffe 於 1978 年提出教師的壓力來自於工作而產生的負向症 狀(如生氣或沮喪),使教師在面對教學工作的要求時,知覺到能力與要求之間 無法取得平衡,且感受到「威脅」的存在,造成對自我與健康的傷害。此時需啟 動自我適應機轉,以減少知覺到的威脅程度(引自周立勳,1986;邱從益,2004;

歐慧敏,2008;陳昭宇,2010;劉翠華,2003)。

教師工作壓力經由六個過程而產生(引自歐慧敏,2008;郭生玉,1989):

1. 潛在壓力源(potential occupational stressors):指教師工作的客觀情況,分成 心理的(如對高工作品質的要求、人際關係不佳)和物理的(如高噪音、校

1. 潛在壓力源(potential occupational stressors):指教師工作的客觀情況,分成 心理的(如對高工作品質的要求、人際關係不佳)和物理的(如高噪音、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