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之探討

本節將探討壓力因應的定義與理論,並根據國內外學者研究歸納出教師工作 壓力因應策略,最後整理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相關研究以做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壹、壓力因應之定義

前一節定義壓力為個人與外在環境互動後,知覺到自我能力與資源無法應付 外在之要求,而產生的生理、心理不平衡之狀態,而個人持續性的改變認知和行 為以管理其評估為有壓力或超過其資源的外在或內在負荷即為「因應」(coping)

(Lazarus&Folkman,1984)。換言之,因應即針對壓力而生,個人試圖處裡壓 力的過程即為因應(黃智慧,2003),亦為壓力因應。

Lazarus 和 Folkman(1984)認為藉由認知和行為的處理方式,以控制個人 超乎內在與外在所負荷之要求即為壓力因應,其包含三個特徵:第一,牽涉某種 程度上的努力與計畫。第二,不預設因應的結果永遠是正面的。第三,強調因應 是隨著時間而改變的過程。Gmelch(1983)亦強調壓力因應是一種決定過程,

個人可選擇最有效的技術來減輕壓力。江鴻鈞(1995)也提出類似的看法,認為 壓力因應是面對壓力事件的處理過程,在過程中具有緩衝壓力的效果。但林昭男

(2001)就免除威脅的觀點論及壓力因應是個體與環境互動中,避免遭受威脅或 解除壓力,所採取的處理方法或解決方法。

壓力的形成是個人依據以往經驗做出評估,自身難以應付目前環境所需之要 求而生,強調個人的認知。蔡孟珍(2001)亦認為個人在遭遇到困擾或壓力事件,

身心無法負荷時,個人內在認知與情緒及行動上所作出的努力即是壓力因應。黃 國銘(2002)也提及個人由於環境中的刺激超出其能力範圍時,使個人感受到壓 力,為了減輕壓力、痛苦或解決問題所採行的處理方式即為壓力因應。若更深一

層探究,張春興(2006)認為壓力因應是個體遭逢困難或挫折時,個人採用不同 克服困難或化解挫折的心理與行動策略。鍾鏡輝(2007)強調壓力因應是為解決 問題,個人在經理性認知思考及評價之後,尋找出一種有效方法來解決問題的動 態歷程。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壓力因應定義為:個人在面對壓力事件時,經由認知評 估當時環境資源與個人能力後,採取認知、情緒與行為等三方面調整,以解除壓 力的動態歷程。此定義包含以下重點:

一、壓力因應需經由認知評估:認知評估是壓力和因應歷程的核心,其決定了個 人對壓力的知覺,因而可作為壓力與事件結果的中介變項。個人自身能力、當時 環境與擁有資源等都是評估如何因應的要件。

二、壓力因應必伴隨行動:壓力之因應方式包含認知調整、情緒控制與行為改變,

具有緩衝或減輕壓力及控制情緒的效果。個人試圖處理內外在環境衝突或要求的 問題,無所謂因應的好壞條件或因應效果是否有效。

三、壓力因應為一動態歷程:壓力因應是界於壓力事件與因應結果之間的主要因 素。因應的行動未必能一次到位,若先前的因應效用甚低,則個人認知需重新評 估,再作調整,為一不斷調適的動態歷程。

貳、壓力因應之理論

在日趨競爭的現今社會,每個人皆須經過不同程度的壓力挑戰,壓力因應的 概念因而受到各方重視。不同研究學派對於影響因應行為的要件與因應的歷程各 有主張,早期的學者對因應的看法較偏向特質論,視因應為個人的一種特質,認 為個體對外在的因應方式具有天生的傾向;後來,學者對於因應的研究較著重於 因應的歷程與處理上,而情境中的因應資源、個人對外在事件的認知評估都會影 響到個體的因應行為與結果(李坤龍,2009)。自此之後,因應不再被視為不變

的特質。然而,個體的因應仍有跨越情境的穩定性,故現今學者大多採用互動論 觀點,強調因應策略的選擇乃決定於個人特質與環境互動的結果。以下分別探討 目前較常提及的三大因應理論,分別為人格特質學派、認知評估學派與互動學派

(吳宗立,1996;李勝彰,2003;林金生,2002;邱義桓,2002;楊豐佳,2010;

歐慧敏,2008)。

一、人格特質導向理論

Pervin(1978)認為影響個人因應行為的主要因素是人格特質,個人人格形成 是極為複雜的過程,個別差異性也大,而人格特質是影響因應行為的主要因素,

主要可分為下列四種:

(一)先天遺傳的人格:指個人的本質大多數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如基因、智 商、性別、種族、體型與容貌等,皆會影響一個人的作為,更會影響個人如何對 壓力做出因應。

(二)環境性的人格:指個人生存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所呈現的心理症狀,如 緊張、焦慮、壓力等,會影響其壓力因應行為。而民族性、個人生活史及從環境 競爭中習得之經驗,亦會影響其心理症狀的差異。

(三)社會性的人格:強調社會力量(如領導、服從、道德觀、價值取向)會影 響個人的心理發展與社會行為。達爾文證實人類為追求較好的生存條件,基因會 產生變化;社會競爭壓力亦會影響心理的發展,現在的智力測驗即有社會達爾文 現象(引自李玫玲,2004)。

(四)教育性人格:具有積極主動、樂觀進取的人格特質者,能採取正向的因應 策略來面對壓力,亦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增進。

Pervin 認為人格特質決定個體因應行為的型態,個體間人格特質差異極大,

故面對壓力時採行的策略亦極為不同。但其被學者批評為無法有效預測個體在特 定壓力情境下的行為、情感反應(Lazarus&Folkman,1980)。

二、認知評估理論

Lazarus 和 Folkman 認為當個人知覺到外在環境的要求和個人資源及能力不 平衡時,自然會產生壓力。個人也隨即因應壓力,壓力產生和因應方式都是認知 評估的動態過程,是個人和環境間壓力關係的重要緩衝媒介。其認知評估的過程 分成五個歷程(引自吳宗立,1996;陳居春,2009;鄭振丞,2006;許永熹,2004):

(一)可能發生壓力的事件:包括生活上或工作上影響個人生活的重大事件。

(二)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當個人面對潛在的威脅和壓力時,從生理 和心理反應判斷自身是否處於困境與危險中,例如自問:「我有麻煩嗎?」其後 做出對壓力情境的三種判斷。

1.無關的事件:指與個人利害無關,且常被忽略的事件。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都 是此類事件。

2.正向的事件:指不需運用個人資源就可帶來好結果的事。

3.壓力的事件:指對個人現在或未來的福祉有不利影響的事件。可分為傷害或喪 失、威脅、挑戰等三項。

(1)傷害或喪失:表示已造成傷害而無法阻止。

(2)威脅:表示預期可能造成傷害而未發生。

(3)挑戰:得失未定,個人覺得有可能克服壓力而得到好結果。

(三)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經初級評估後,個人視知覺的壓力程度 而思考自己擁有的內、外在資源及選擇因應方式。

(四)因應策略的使用:評估過後,採取問題導向或情緒導向的解決策略。

(五)適應的結果:壓力的適應結果可能會提升士氣、發揮社會教化功能、增進 個體生理與心理健康。

圖 2-4 Lazarus 和 Folkman 的壓力認知過程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 Slavin,Rainer,McGreary&Gowda(1991:157)

本理論著重瞭解個體對壓力產生反應的中介過程,認為壓力評估與因應過程

源。個人系統包括個人的社會人口特徵和個人因應資源(如自信心),這些相對 康和幸福感」的結果。Moos 和 Schaefer 的互動理論強化環境系統與個人系統在 此動態系統中的地位(王惠玿,2007),考量到因應的統整性、相互性,亦重視 資料來源:Moos&Schaefer(1993:268)

因應的主動性,認為個體能在各因素的互動下,經過認知評估後,積極地選擇將 採取的因應反應。此模式與認知評估理論最大的不同在於壓力因應是個體與環境 互動之後的結果。指出工作壓力來源包含環境系統與個人系統,注重環境因素對 個人壓力因應方式的影響性。

個人在生活中各個面向皆有可能形成壓力,無論是家庭、人際、工作等領域。

眾多學者在過去多年的研究中發展出數種類型的壓力因應理論,可泛用於各種壓 力來源間,故本研究探討之工作壓力亦可適用之。工作壓力係指工作者在覺察負 向的工作環境條件後,發現個人的資源不能符合工作環境的要求,或工作環境無 法滿足個人內在需求時,壓力隨之而生。當工作壓力形成之時,如何因應對於個 體的身心發展極為重要,若是因應得當,不僅可從中提升自我工作效能,且可免 除掉身心不適;但若因應失當,則可能產生身心症,嚴重者甚至造成個人從職場 中退出。

由因應理論的演變可知,早期理論偏重人格特質的影響,而後 Lazarus 和 Folkman 認為其過於簡化了因應的過程,易和自動的適應行為及結果相混淆。因 此,自 1960 年代起,對因應的特質研究多已不再使用傳統的特質取向觀點,改 為過程取向,視因應為一過程,分別有認知評估理論與互動理論。兩者均將個體 與環境列為影響因應的重要因素,差別為前者強調個體內在的認知評估,後者偏 重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王千逸,2006;林信耀等,2007)。

參、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

現今壓力因應理論偏向注重個體內在認知的認知評估理論與注重個體與環 境互動的互動理論。就教師而言,在覺察來自制度、人際關係、學生行為與工作 負荷等方面之要求後,發現擁有的資源不能符合工作環境的要求,或工作環境無

現今壓力因應理論偏向注重個體內在認知的認知評估理論與注重個體與環 境互動的互動理論。就教師而言,在覺察來自制度、人際關係、學生行為與工作 負荷等方面之要求後,發現擁有的資源不能符合工作環境的要求,或工作環境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