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效能的意義與相關理論

學校績效的展現,源於教師效能,顯於學生表現。孫志麟(2001)指 出,教師效能與學生的個人行為結果有密切相關,高效能的教師能盡心盡 力投入教學工作,促使學生有效學習;而低效能的教師則相反,甚至可能 對學生學習有負面效果。Kay Aldeerman(2008)也指出,高效能教師更 有可能發展支持、與學生的信任關係、分擔責任、為學生朝更高的目標努 力奮鬥,並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習、創新和改變自己的教學實踐。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教師效能之關係,冀望能提供教 育行政機構,做為規劃教師終身學習策略與提升教師效能之參考依據。因 此,本節將就教師效能的定義、教師效能的理論基礎、教師自我效能的意 涵、教師一般教學效能的意涵、教師效能評量的相關模式,分別敘述如下。

壹、教師效能的定義

效能(efficacy)、效果(effectiveness)和效率(efficiency)

是三個不同的概念。efficacy這個語詞出自Bandura(1977)的社會學習 論,這是基於每個人對成功的期望決定了他們面對困難時是否會堅持原來 的信念來完成的假設(引自邱昺富,2002),是指個體對於能否完成特定 表現所需能力的評估;effectiveness字詞的概念來自企業界,是組織理 論的核心,用以評定組織績效(陳慶瑞,1992),指目標的達成度;

efficiency則是指對資源的運用程度(吳清山,1992)。

Teacher efficacy則是一種教師對自身專業能力的理解,以及對自 身 所 能 達 成 成 果 的 預 期 或 信 念 , 是 一 種 主 觀 的 感 知 ; Teacher effectiveness是一種客觀的結果,是教師在專業表現上實際的成效評估

(張嘉原,2008)。本研究的教師效能指的是teacher efficacy,是教師 對於教育專業工作所具有的主觀信念及知覺層面。

教師效能的定義,最早可追溯至黑德(Heider)或懷特(White)的 研究;後來,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operation)提出「教育評鑑研究報

告」,指出教師效能與學生成就具有顯著相關,更開啟了後來研究教師效 能的先河(引自吳清山,1992)。

教師效能是一種理論上的構念(construct),不但難以界定且無法 直接加以衡量,所以人言言殊(孫志麟,1995)。國內學者有人以「教師 效能」來表示,也有以「教師效能感」、「教師自我效能」、「教師效能 信念」或「教師教學自我效能」來表示(陳美言,1998),本研究統以「教 師效能」來表示。由此看來,教師效能是一種構念,也是一種動機,由於 各學者所持的觀點不同,對教師效能的看法也有差異。茲將國內外學者對 教師效能的定義,歸納整理如表2-2-1。

表 2-2-1 教師效能的定義

研究者 教師效能的定義

Ashton

(1983)

教師效能是指教師相信自己能夠完成所有教學責任及影響學生 表現的程度。包含三個向度:(引自林佳伶,2008)

1.個人效能:教師對於自身成為一位有效能教師所抱持的信念。

2.教學效能:教師對於自己教學能否引導學生學習的肯定程度。

3.個人教學效能:統合了個人效能及教學效能,指教師對於自 己能否成為一位有效能教師以及執行教學活動之間的統合信念 人的教學能影響學生學習的信念。

Gibson &Dembo

(1984)

指教師對於自己能夠正面影響學生的一種信念。此信念又分為 個人教學效能和一般教學效能二個向度(引自張嘉原,2008)。

1.個人教學效能(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PTE):教師 對自己所具有的教學能力和技巧的信念。

2.教學效能(teaching efficacy):教師即使顯著地受到外在 環境的限制下(家庭環境背景、父母影響),仍有能力改變學 生的信念。

研究者 教師效能的定義

1.個人教學效能(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PTE)

(1)對學生產出的正向責任感(responsibility for positive student outcomes)

(2)對學生產出的負向責任感(responsibility for negative student outcomes)

2.一般教學效能(generate teaching efficacy,GTE)

周新富

研究者 教師效能的定義

Soodak& Podell

(1996)

Tschannen- Moran&

Hoy

Kay Alderman(2008) 教師效能是積極改進教學技能、能力的反饋,而同事和上司的 社會支持與合作的工作關係,將直接涉及教師效能。

一、控制信念理論(Locus of Control Theory)

Julian B.Rotter的社會學習理論主張,個體會將自己之成敗與環境 間產生歸因推斷。當個體將事件的原因歸諸於其行為或個人本身特質時,

即被稱為具有內在控制信念;內控者相信凡事操之在己,成功歸因於自己 的努力,失敗的原因則歸諸於自己的疏忽。另一類型則是將事件的發生解 釋為由外在因素如環境、命運、機會等不可預測之因素所造成,此即為外 在控制信念;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在人,成功歸因於幸運,而失敗歸因於 外在因素(引自張春興,2005)。

將控制信念的概念推論到教師效能上可得知,抱持「內在控制信念」

的教師,有信心能教導學習困難或動機低落的學生,並展現掌握教學後果 的信念,認為自己的影響力大過於環境的影響,能夠克服環境的困難而發 揮教育的功效;抱持「外在控制信念」的教師,認為環境的影響力遠大於 自我教學的影響力,教師的教學最終仍受限於外在環境因素(例如家庭、

能力等)的限制,無法掌握教學後果的信念。

因此持「內在控制信念」的教師,較能肯定自己的能力,認為教學成 功與否,在於自己的努力程度,因此會付出更多的心力來幫助學生學習,

具有較高的教師效能;相反的,持「外在控制信念」的教師,對自己的教 學沒有信心,教師效能也就相對比較低(吳璧如,2002)。

二、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

所謂的自我效能乃是個體對自我的一種感知,Bandura將個人知覺的 自我效能界定為,個人對於自己能夠組織並執行一連串行動以產生某種成 果的信念,此種信念是個人對於自己從事某項任務或表現某種行為所具備 的能力,以及對於此任務或行為可達到何種結果的一種主觀評價。自我效 能理論有幾項重點,分述如下:

(一)自我效能是認知、行為、環境三者交互作用下的結果。

Albert Bandura的社會認知理論對自我效能理論有相當大影響,提出 交互決定論,指出人類受到認知、行為與環境三者交互作用的影響,認為

自我效能是認知、行為、環境三因素互相作用下的結果。

1.認知因素:指影響學習的信念和態度,特別是反應行為和環境的刺激。

2.行為因素:指個人對於情境的反應。

3.環境因素:指父母教師和同儕所扮演的角色。

其三者間的相互關係如圖2-2-1。

圖2-2-1 交互決定論中個體認知、行為與環境之關係圖(引自張嘉原,2008)

(二)自我效能的四項預期來源是成功經驗、替代經驗、社會說服、生理 與情緒狀況。

Bandura認為個人對於自我效能的預期,主要建立於四種訊息來源,

如圖2-2-2所示。

圖2-2-2 自我效能的預期來源 社會說服

成功經驗

自我效能的預期來源

生理與情緒狀

替代經驗

1.成功經驗(mastery experience):個人的表現結果,提供了最具影響 力的效能資訊來源。成功的經驗可以提高個人對自我能力的預期;而重 覆失敗的經驗,則會降低其自我效能知覺。

2.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觀看他人類似表現,也能成功地 提昇旁觀者的效能期望;因為旁觀者可藉他人的表現,判斷本身掌握相 對活動的能力。相對地,觀察他人在高度努力之下的失敗,也會降低本 身的自我能力判斷。

3.社會說服(verbal persuasion):是指他人鼓舞性的談話或特定表現 的回饋,可使個人相信他們具有達成欲求目標的能力,助長個人自我效 能,導引個人盡力求取成功。

4.生理與情緒狀況(physiological arousal):在效能知覺中個人部分 仰賴於其生理狀況來判斷其能力。另外,個人也會因情緒的激起與否而 降低表現的水準或產生成功的預期,進而影響自我效能。

(三)自我效能理論包含效能預期、結果預期兩部分。

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論主要有兩部分,可由圖2-2-3說明之:

圖2-2-3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的區別(引自李欣慧,2006)

1.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s): 指個人能否成功地執行某種行 為的信念,是個體自我的能力評估或判斷。應用於教師效能的探討上,

效能預期就是「個人教學效能」(PTE),指教師對其自身的教學能力 評估。包含三個向度:

行為

個人 結果

效能預期 結果預期

(1)層級(level):指個人對處理工作的能力信念程度及面對情境困難 時的規避情形。自我效能高者會選擇較具有挑戰性、困難度高、及 複雜性的工作執行;自我效能低者則選擇較簡單、容易的工作執行。

(2)強度(strength):指個人在面對不同情境時,效能的強弱差異。

自我效能高者在面對困難時較能努力堅持下去;自我效能低者則較 容易傾向於放棄。

(3)類化程度(generality):指個人判斷是否能將個人經驗跨越到其 他類似情境的程度。自我效能高者對不同情境的適應能力較強;自 我效能低者則較無法將先前的經驗類化到其他情境上,適應類似情 境的能力較弱。

2.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s):指某一行為導致某種結果的估計,

亦即個人對特定行為導致預定結果的評估。應用於教師效能的探討中,

結果預期就是「一般教學效能」(GTE),指教師對其教學的預期效果 的評估。包含三種類型:

(1)生理的預期(physical expectances):指正面感覺經驗與生理的 愉悅;以及負面感覺經驗與生理上的不適。

(2)社會的預期(social expectances):指社會作用下的反應,包括 他人正面的稱讚、社會認同、地位與權力;以及負面的鄙視、社會 遺棄、譴責和強迫懲罰。

(3)自我評價的預期(self-evaluative expectances):指透過正面與 負面自我評價以反應自我的行為。

孫志麟(2003)在釐清以Bandura自我效能感為理論基礎的「教師自 我效能」之概念時指出,「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效能感」、「教學自 我效能」或「教師效能信念」通常混合使用,意義大致相同,但需要特別

孫志麟(2003)在釐清以Bandura自我效能感為理論基礎的「教師自 我效能」之概念時指出,「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效能感」、「教學自 我效能」或「教師效能信念」通常混合使用,意義大致相同,但需要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