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教學困境與解決策略及教師專業成長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教師教學困境與解決策略及教師專業成長

研究者與幼兒一同歷經十週共三十次的數學遊戲活動,過程中研究者不斷地

檢討修正遊戲內容、觀察幼兒反應、評估孩子的發展,使研究顯得相當充實有趣。

每當看著幼兒積極投入遊戲,並追著研究者問「今天要分組嗎?」,當幼兒聽到研 究者回應「要啊!」則和同伴們開心地喊「YA!」,讓研究者甚感欣慰。然而,在 實施數學遊戲時,仍遇上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者思考解決方法進而執行,

在過程間透過個人反思、嘗試、檢驗等歷程,形塑為研究者身為教師之專業成長。

以下就教師實施數學遊戲活動之困境與解決策略、教師專業成長依序說明之。

一、 教師教學困境與解決策略

研究者本身為教學實施者、觀察紀錄者、遊戲設計者等多重身份,因此除了 在研究過程中力求扮演好每一個角色,解決所發生的問題更是重要的工作,在十 週的遊戲過程中歸納發現幾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以及研究者於教學結束後之檢 討省思,以下將詳細說明之。

(一)維持幼兒對遊戲興趣的方法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總能在遊戲中獲得快樂與成長,遊戲裡新鮮、有趣 的人事物都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因此數學遊戲活動的規畫也以有趣、富變化為 設計原則。然而,成人與幼兒對於甚麼是有趣的事物感受有所不同,因此在遊戲 過程,研究者發現有時孩子的反應與預想的不同,從幼兒的話語、對遊戲的投入 程度、玩遊戲的次數、進行遊戲時間的長短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孩子對每一次的 遊戲喜愛程度以及對遊戲的想法。

在黑白子大戰遊戲中,幼兒玩過一次遊戲後,S6 說「老師,我們玩完了,

不想玩了」,因 S6 的話引起幾位也結束遊戲的幼兒反應不想再玩了,當下研究者 思考孩子對此遊戲不感興趣的原因,應該由於遊戲的變化性不大、又需使用減

129

法,所以幼兒覺得遊戲較單調、對減法較不熟悉而不想再繼續玩。研究者在苦思 解決辦法時,S11 的提議讓問題獲得解決。S11 詢問研究者「我們可以用棋子玩 別的嗎?」,研究者順應孩子的提議,S11 與 S10 兩人一組開始討論著新遊戲,又 開心地繼續玩了。研究者鼓勵其他小組幼兒也用棋子與紙張創造其他的遊戲方 法,使得遊戲改由小組自行討論、發現新的遊戲方式。幼兒透過彼此討論並進行 自己的遊戲而對遊戲更投入,使原先欲結束的遊戲氣氛轉變為各小組討論熱烈的 遊戲情景。另外,由 S1 提出的遊戲方法吸引其他幼兒的目光,引起其他組幼兒 模仿。研究者也將 S1 的構想稍加修飾與加入數的概念而形成黑白子大戰遊戲 2,

次日進行此遊戲時,幼兒顯得相當喜愛,持續對遊戲積極參與。

買賣類型遊戲最受幼兒喜愛,幼兒玩得最投入、遊戲時間最久,包含「買賣 遊戲 1-3」、「超級購物遊戲」與「夜市遊戲」。但幼兒對於每一次的遊戲反應仍稍 有不同,經研者者觀察已連續在遊戲中出現的商店,孩子會從一開始經常購買後 來逐漸不感興趣,轉向新設立的商店,且每個商店幼兒光顧的頻率也不均。此時,

研究者試著與幼兒討論這些問題,詢問孩子可以做何改變,幼兒紛紛提出自己的 想法、期望的遊戲內容,經由討論而將「超級購物遊戲」轉變為「夜市遊戲」。 在「夜市遊戲」中,決定增加不同的攤販,使遊戲的選擇性更多,更重要的是讓 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實際實現於遊戲中,孩子們又開心忙碌地進行遊戲。因此,讓 遊戲貼近幼兒的想法是保持其對遊戲興趣的重要方法。

除上述策略外,研究者觀察發現難易度需適中較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幼 兒能從通過遊戲的挑戰獲得成就感。如「釣魚遊戲」,幼兒需先運用手眼協調能 力將魚釣起來再向老闆換錢,釣魚過程頗具挑戰性,換錢幣時也須仔細數算才能 換取現金。再者,研究者先當老闆示範如何為幼兒換錢,幼兒對遊戲熟悉後,轉 由幼兒當老闆,給予幼兒不同的挑戰,孩子不僅欣然接受,且相當樂在其中,並 從為他人換錢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快樂與滿足。因此,幼兒經由釣到魚、取得現 金或當老闆而獲得成就感,使得孩子對遊戲維持熱誠。綜上所述,研究者在遊戲 過程觀察幼兒對遊戲的反應,聆聽幼兒在遊戲中的談論,察覺孩子的情緒,且評

130

估遊戲對幼兒的難易程度,適時與幼兒討論亦相當重要,綜合所接收的資訊以確 切了解幼兒進而修正遊戲,維持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二)協助幼兒表達數學思維之策略

數學遊戲過程中常有表達個人想法、與他人溝通之機會,如小組遊戲、團 體遊戲、團體討論等時間,然而,要將個人的數學思維、運算策略或對數字的看 法以口語完整表達進而達成溝通的效果,對幼兒來說是個挑戰,不過卻是個成長 的機會。

為促進幼兒表達想法,研究者多加提供幼兒彼此溝通討論的機會,例如在「釣 魚遊戲」中,發現多數幼兒兌換錢幣時不會使用五元硬幣與十元硬幣而大多只用 一元硬幣,如可換取十二元,多數幼兒只會用十二個一元的方式。研究者提出此 問題與幼兒進行討論,提供錢幣讓幼兒實際操作,以輔助幼兒表達個人的兌換錢 幣方式。另外,將幼兒的想法記錄在紙上,讓孩子能試著將實際的換錢策略轉換 為文字或圖像記錄。換言之,將策略行為與文字紀錄相連結,同時是學習用紀錄 做為表達想法的途徑之一。

除團體討論紀錄幼兒想法外,在遊戲中做紀錄也是一個協助幼兒表達的方 法,如在彈珠遊戲所做的紀錄,幼兒在遊戲結束後,藉由記錄單分享個人的遊戲 情形,且紀錄單有既定的格式,幼兒依紀錄單進行口頭分享時,能依照填寫順序、

內容做發表,使孩子有依循的方向進行分享,也成為學習有條理、系統地表達事 情的經驗。

數概念學習單的分享與討論,亦是做為孩子討論時可以分享的資料。幼兒經 過數概念相關遊戲後,給予幼兒填寫數概念學習單,隨後針對填寫的內容進行討 論與發表。如「數字關係網絡」學習單,幼兒透過個人填寫的學習單發表兩數相 加和為 5~10 的不同數字組合,有些幼兒也能舉出自己寫的不同的答案。因此運 用學習單亦為協助幼兒表達數學思維的方法之一。

然而,幼兒在傳達意思時,需要教師適時地把他們的想法完整地重述一遍,

131

或是示範以較精確的語詞代表孩子的說法,且向幼兒確認是否與其想表達的意思 相同。除此之外,幼兒所表達的觀點是否能讓其他幼兒了解,可讓同儕試著用自 己的說法重述一次他人的觀點。

綜上所述,協助幼兒表達數學思維可從「討論」著手,討論形式如團體討論、

四~五人小組討論、兩人小組討論以及遊戲中的溝通討論等。團體討論過程中教 師紀錄下幼兒的想法、以圖示或文字表示,或讓孩子實際操作以呈現個人想表達 的內容,以及運用各種文件資料(學習單、記錄表等)輔助幼兒表達數學思維。

(三)數學遊戲活動時間的調整

教師對教學時間的掌控與運用能力相當重要,平日幼兒的作息安排、活動 進行的順序時間等,教師皆應對其有妥善規劃與執行的能力。在數學遊戲活動中 亦是如此,尤其本研究是運用幼兒日常作息的時段進行,因此在活動時間的規劃 更應多方思量,使活動的進行時間掌控恰當,且以不影響正常作息時間為原則,

但又能讓每位幼兒在此時段中獲得適切的學習經驗。因此,以下提出兩點為研究 者在數學遊戲活動進行過程中針對時間的規畫所遇到的困境與解決策略,詳細說 明如下。

1.增加數學遊戲操作的機會─將數學遊戲教材教具融入學習區使用

研究者規劃數學遊戲活動於分組時間進行,進行時間以四十分鐘為原則,

分組時間結束後為戶外遊戲時間,因此較無銜接課程的壓力,讓數學遊戲時間能 視幼兒對遊戲的反應與興趣做彈性調整。然而,幼兒經過幾次數學遊戲時間超 過,使戶外遊戲時間縮短時,孩子對這樣的情形產生矛盾的心情,有些幼兒希望 能繼續進行遊戲、有些則希望至戶外遊戲、有些則顯的不知如何是好,因此研究 者向幼兒提議,將遊戲用具放在益智區,可於學習區時間操作,使遊戲有更多的 機會可以進行,也讓中班幼兒一同參與。此外,買賣類型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遊 戲,在超級購物遊戲進行過三次之後,發現幼兒對此遊戲非常喜愛,也頻頻詢問 老師「下禮拜還可以再繼續玩這個嗎?」,因此研究者與幼兒討論決定將遊戲多加

132

延續一週,並將超級購物遊戲內容依幼兒興趣稍做改變,而形成「夜市遊戲」, 最後也將遊戲融入於娃娃家,讓有興趣的孩子都能在學習區活動時間進行遊戲。

教師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延伸、增加遊戲機會,能讓幼兒玩得盡興、從遊戲中獲 得滿足,同時也讓數學遊戲活動適切地融入日常作息活動中,也增加中大班幼兒 共同遊戲的話題與互動機會。

2.幼兒遊戲速度不一時的解決策略

每位幼兒對遊戲的興趣、反應、遊戲速度都有所不同,使得小組遊戲時容易 產生每組幼兒進行遊戲的時間不一,形成遊戲速度較快的孩子開始無所事事或影 響他人,研究者為解決這樣的問題,視遊戲類型採行三種不同的解決方法,第一

每位幼兒對遊戲的興趣、反應、遊戲速度都有所不同,使得小組遊戲時容易 產生每組幼兒進行遊戲的時間不一,形成遊戲速度較快的孩子開始無所事事或影 響他人,研究者為解決這樣的問題,視遊戲類型採行三種不同的解決方法,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