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教師設計規劃一列數學遊戲活動之歷程,並透過 數學遊戲活動探究幼兒的學習經驗與參與態度,分析說明教師施行教學活 動所遇到的困境與解決策略,及教師從中獲得的專業成長。本章共分四 節,分別為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名詞 釋義、第四節研究限制等,依序論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數學能力是人們面對生活需要的基本能力,也是適應社會各種競爭與 挑戰之基礎。美國政府將數學教育列入國家級教育政策中,且視人民的數學能 力為 21 世紀國際競爭力關鍵之一。在英國,數學教育是一項受到熱烈討論的話 題,尤其當英國孩子的數學能力較其他國家遜色時,政府當局與企業雇主擔憂著 並努力尋找解決方法(詹勳國譯,2003)。我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 域(2003)中亦明確指出數學被納入國民教育的基礎課程之重要因素包含數 學能力是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數學具有學習基礎科學的工具性特質。

在幼教階段,美國數學教師協會(Nation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簡稱 NCTM)於 2000 年正式將幼兒數學教育納入學校數學標準與 原則,強調應培養兒童數學溝通、推理與思考等能力,做為未來學習的基礎能力。

此外,美國國家科學學會出版社(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於 2009 年出版 之書籍「早期兒童階段的數學學習:邁向卓越與公平」,在書中更是呼籲幼兒數 學學習能做為提升人民科技與科學素養的基礎。在國內,教育部頒定之幼稚園課 程標準(1987)已將數學列於常識領域內,重視培養幼兒數、量、形概念,希望 幼兒能具有簡單的數學運用能力。在暫行版之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中,數

2

學歸屬於認知領域中,數學能做為解決問題與他人溝通合作等基礎能力。再者,

國內教育學術界也相當致力於幼兒數學教育,如在我國教育大學幼教系課 程內容大多包含數學教材教法,且坊間也出版多元廣泛的幼兒數學教育相 關書籍。學者曹雅玲(2004)亦指出幼兒數學教育具有兩方面的價值,其一是 促進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數學是一種抽象的邏輯思考,學習數學即是邏輯思維 的建立;其二為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邏輯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影響著日常生活,使人們遇到問題時能有條理地釐清問 題本質,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經驗做出適當的判 斷,做出合宜的行動(鄭景俗、楊欣怡,2009)。因此,幼兒數學教育受到國內 外政府當局與教育學界的重視,且幼兒數學教育帶來的價值,更為打造日後學習 的基礎,同時是人們應變生活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從國內的教育現況來看,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數學是自小學到高中 一門重要學科,且家長對孩子的數學成績相當關切,紛紛為孩子選擇數理 補習班給予加強,目的在期望孩子考出理想的成績。此外,家長對幼兒數 學能力的建立,同樣偏好送幼兒上心算補習班或功文數學,或期望幼稚園 經常給予幼兒做數學作業,學習重點在於計算能力的純熟與否,因此在幼 教現場中,數學教學內容經常為配合家長的要求而以加強數字的讀、寫、

算能力為主(陳琇珍,2006),學習內容無法與幼兒生活經驗聯結,教學 以反覆練習、不斷記誦的方式,學習途徑缺乏變化,學習過程枯燥乏味,

經常忽略學習者是否已將知識充分理解,及對數學興趣的啟發,並影響孩 子數學學習的經驗感受與對數學的學習態度。

孩子的數學學習經驗、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是彼此環環相扣、互 有關聯性。國外學者 Knaupp(1973)指出學習態度的形成深受兒童早期學 校生活的影響,兒童早期的數學活動經驗會影響日後對數學的喜好程度,

Norman(1977)研究數據顯示自小學二年級至大學階段喜好數學的程度呈 遞減趨勢(引自許惠欣,1992)。國內早期的研究中也可發現類似的情況,

3

鍾靜(1991)表示多數學生認為數學是一門困難的科目,對數學產生焦慮、

學習意願低落,並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生越不喜歡數學,面對數學時越感 懼怕。然而,近年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國中小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動機與數 學成就具有相關性,且態度積極、學習動機強者,數學成就較高(鄭景俗、

楊欣怡,2009;卓思廷,2008;林承德,2003;吳淑珠,1998)。此外,

多數學生由於學習過程經歷的挫敗感,產生對數學的恐懼,而阻礙其數學 能力的表現,使其對於踏入以高等數學為基礎的科技行業意願不高(許惠 欣,1992)。由此可見,數學學習態度與動機將影響著學習成就,甚至可 能關係到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因此,兒童應於早期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 態度,給予愉快地學習經驗以避免日後產生反感。

因此,幼兒教師對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數學學習經驗與態度應有積極作為,幼 兒數學教學方法相當多元,教師應掌握教學原則即強調數學的學習生活化、

遊戲化、具體化等(周淑惠,1999;曹雅玲,2004),讓幼兒能主動積極探索 數學的奧妙,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周淑惠(1999)並指出引起幼兒學習數學 的興趣以遊戲化的教學是最直接的方式。黃瑞琴(2009)也主張幼兒教師在引導 幼兒進行預先計畫之分組和團體活動時,可規劃為各種愉悅的遊戲教學活動,吸 引幼兒積極參與學習,增進各種能力。因此,遊戲在幼兒的學習過程扮演重要角 色,從遊戲中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讓孩子主動積極 投入學習中,學習更具意義與效果。此外,從建構理論之主動原則來看,主 動原則意指知識的形成應由學習者本身主動構築而來,而非被動地吸收知 識,應用在教育上,教師則應協助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讓學生在對 話、運思與合作學習的社會互動過程中產生學習(詹志禹,2002)。因此,

在幼兒數學的學習上,教師應營造主動、建構、合作學習的學習情境,並 在孩子主動探索過程中引導其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使幼兒從過程中思 考、嘗試、驗證而獲得概念,並運用於生活實際情境中。由上所述,幼兒 數學的學習適宜採遊戲的方式,引發幼兒對數學好奇感興趣,產生學習動機自然

4

地就會主動探索、思考與行動,輔以教師的引導使其能在許多的活動過程中 思考與運用數學,進而逐步建構數學概念與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此為教師 在數學教育上能努力的方向。

研究者本身為幼兒教師,平日在幼稚園裡觀察發現,許多的數概念在日常活 動與遊戲中能察覺。尤其是「數字」的運用,如幼兒號碼普遍使用於教室中的各 項事物,包括個人物品的編號、晨間點名、作品作者的標示等,另外許多的學習 區活動與數學概念相關,如積木區的積木建構、益智區的拼圖遊戲與扮演區的買 賣活動等,這些經驗都是幼兒自然而然與數學接觸的機會,並能從中建構相關數 概念。然而,傳統的數學教學著重在計算能力上,且往往孩子在尚未了解數學的 功用與趣味,以及獲得基本數概念前,就要求孩子直接進入正式的數學運算,這 樣的學習過程實為不妥。因此,幼兒在進入正式的運算前,讓幼兒先行探索數字,

認識數字間的關係,如發現每個數字順序、大小、數字間的差距等,以及了解數 字的整體與部份之關係(周淑惠,1996)。

綜上所述,身為幼兒的教師,應了解幼兒數學的學習,並提供學習環境與機 會讓幼兒培養數概念,教師亦可積極營造學習情境,透過各類數學遊戲引起幼兒 學習興趣,使其透過具體操作、實際活動探索、思考數學,並讓幼兒先充分地了 解數字關係後,再逐漸建立數字運算與估算的能力。此外,教師能經由設計數學 遊戲與實施的過程,將理論與實務做結合,不斷地檢討反思,而進一步探討幼兒 對數學遊戲的興趣、學習經驗與教師所獲得的專業成長。因此,本研究以幼兒教 師與研究者個人任教班級之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分析說明幼兒教師實施數學遊 戲活動之歷程,並透過提供幼兒多元的數學遊戲活動與具體實物操作,了解幼兒 數學的學習歷程、經驗、參與態度及學習成效,且提出教師施行教學之困境與解 決策略,省思教師之專業成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