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的教學表現

在文檔中 4.1.1 學習動機問卷 (頁 39-44)

實驗組班級 對照組班級

4.3 教師的教學表現

4.3.1 不同科學教師教學之比較分析

由於實驗組班級及對照組班級八年級之科學教師不同,因此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班級進行 理化課教室觀察及收集任課教師發給學生之課程相關資料,研究者依據研究需求分為四個面 向,分別為教師的(一)教學特性;(二)人際關係;(三)教具輔助及(四)題材範圍等面 向來分析,其探討如下:

一、實驗組班級之科學教師-B 教師

(一)教學特性(包含教學知識、教學能力、教學態度、學科知識及所使用的教學方法)

B 教師在教學特性的涵養上,可由以下相關資料獲得一些訊息。以下茲將 B 教師在教學 特性的涵養上之相關表現,加以討論及分析,如下:

B 教師:對於目前教材的改革,我會看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情形、班上同學的程度及教學的進 度來決定是否要補充課外知識,若是時間允許的話,我會講詳細一點,若是沒有時間,

我會對同學說有興趣可以私底下來找我,再給予額外的資料。(B040920I)

B 教師:平常上到較抽象的觀念時,會舉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或新聞來引起同學的動機。

(B040920I)

B 教師:上課前,我會把該章節的重點註記一下,就跟我上課寫在黑板上的一樣,主要是因 為為了讓同學加深印象,因為我發現若是跟同學說請畫第幾頁第幾行,在他的腦海中 只是一條線,若是把重點寫過一遍,至少同學會比較有印象,也會比較專注,上課秩 序也會比較好一些。(B041027I)

B 教師:平常上課我會盡量用生活中孩子比較有興趣的語言來進行教學,因為我不喜歡教學 過程中很無趣,比方說我會將卡通內容帶進教學的觀念中,增加孩子學習的興趣,

我也發現這樣的方式,對於那些本身不喜歡唸書的孩子而言是有幫助的。(B041027I)

B 教師:我覺得學生只要把基本的知識學好就好,至於為何我不嘗試其他的教學方法,主要 是因為我上課原本就很輕鬆,若使用其他教學方法(例如:分組、使用多媒體教學…)

會容易失控,而且學生好像也沒學到什麼。(B041129I)

B 教師:我認為課本上有的實驗都要讓同學親手作,因為有動手作印象會比較深刻,但是像 這學期有一個“蒸餾”實驗比較複雜,而且器材比較貴,我就用示範的方式來進行教 學,過程中同學會有很多疑問,我也會藉由同學提問來讓其他同學瞭解,這個實驗會 採示範實驗,是因為我覺得每一個地方都要講的很清楚,若是同學分組作,可能有一 些地方沒有辦法講得很清楚。(B041224I)

研究者:從教室觀察中發現 B 教師教學的方法都一樣(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遇到較抽象的 觀念會舉日常生活中孩子較常遇到的例子、卡通、新聞…來加以說明,B 教師的上課 內容僅就課本上有的概念,很少加深內容或補充其他課外知識。(T041224N)

研究者:從學生的教科書中發現 B 教師的上課內容僅僅就課內的知識,學生幾乎都有把老師 上課中所寫的重點寫進去,相信學生可以學到基本的知識,但是在需要計算的部分 B 教師補充很少。(T050131O)

A 教師:因為我和 B 教師同一個辦公室 4 年,所以我跟他算是粉熟囉!由於 B 教師認為我們 學校的學生素質差,所以只要教基本的知識就好了,所以平常他上課都只帶一本教科 書而已,但是課本上有的,他一定會教,至於比較複雜的部分,我想他應該會舉一些 例子來輔助吧 !因為他上課很好玩,所以應該不會讓上課過程中一直“當機”。

(A041008I)

E 教師:基本上教科書有的實驗 B 教師都會讓班上同學作,至於比較難的實驗,B 教師會採取 親自示範實驗;B 教師不會請我幫他準備額外的實驗器材,所以我不確定他是否會讓 學生作課本以外的實驗。(E041227I)

B 教師覺得學生在輕鬆的教學環境下學習,學生可以學的比較快樂,但是必須要在有興 趣的前提下學生比較願意進行學習,所以他會盡量讓課堂進行中好玩、有趣,而 B 教師的教 學內容會受學生回饋而影響,由於個案學校的學生素質較差,所以 B 教師決定只教基本的概 念,對於那些程度比較好或對科學有興趣的同學,他採取學生主動來尋問他相關的知識。

TS15:老師會補充一些生活中的常識。(T041001I)

TS28:老師上課會和我們分享一些他曾經做過且有趣的實驗,或有關於理化的笑話,這有助於 我們學習理化。(T041015I)

TS33:老師在每一小節都會有重點整理,這樣複習起來粉方便的ㄋ!(T041101I)

TS39:老師在實驗課前會請我們先作預習,而且在上實驗課前要先交預習報告,我覺得這個方 式很不錯, 因為可以幫助我們事先瞭解實驗的內容, 而且作實驗也會比較認真。

(T041101I)

由學生的反應可以得知 B 教師的上課方式偏向於傳統教學方法,他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 程內容會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學生,也會舉一些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有助於學生學習 理化,在實驗課前使用預習報告也有助於學生事先瞭解實驗內容。

B 教師在教學情境上希望營造一個輕鬆且愉快的學習環境,希望學生快樂學習,因為認 知個案學校的學生素質普遍低落,所以只教課本上的知識,因此忽略了這樣子對想要升學的 學生可能是不夠的,B 教師也體認到原本自己教學的氣氛就已經很生動(例如:講笑話…),

所以並不考慮其他的教學方法,因為可能自己也無法掌控班級秩序,所以教學方法與目前九 年一貫是相同的-「一貫」,也就是教學方法都相同,因此綜合以上的分析結果 B 教師在教學 特性的面向上的表現,發現落在第二和第三層次(為了便於在圖形上表示,將此點訂於刻度 2.5 的位置),如圖 4.3.1.1 所示。

(二)人際關係(與學校教師群、行政人員及與學生課堂上的互動)

B 教師在人際關係上,可由以下相關資料獲得一些訊息。以下茲將 B 教師在人際關係上 之相關表現,加以討論及分析,如下:

B 教師:我自己本身教學是比較隨性,也比較喜歡用輕鬆的方式來教學,在各個方面我都很 尊重孩子,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並非每個孩子都喜歡唸書,所以我在教學時有 時候會將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件拉進來(例如:我曾經做過一些有趣的實驗、與同學 分享賽車的經驗…),增加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學生的反應都還蠻熱絡的。在課堂 上,我不會限制學生上課一定要好好的坐在位置上聽課,只要不要亂講話,以輕鬆的 態度來學習即可,因為我覺得要尊重孩子有學習的自由空間阿!所以班上有時候會失 控。(B041004I)

B 教師:可能因為我的個性大而化之,所以與學生的相處關係亦師亦友,之前也曾經帶過三 屆的畢業生,有些學生也時常保持聯絡,而且跟我說話都沒大沒小的,我也比較喜歡 這種感覺,因為我喜歡和學生保持朋友關係,因此和學生的互動才會有更進一步的空 間,教學也會比較快樂。(B041004I)

A 教師:我剛到個案學校時,曾經去觀看過 B 教師上課,我覺得他上課很風趣、幽默,他與 學生之間的互動也蠻不錯的。(A041008I)

E 教師:因為我是行政人員,所以有時候要巡堂,經過 B 教師授課的班級,時常看到學生與 老師互動良好。(E041227I)

實驗組班級導師:由於我這個班的男學生很愛玩、很調皮,所以在開學前有先和 B 教師進行 溝通,希望他對於我這個班可能要多花點心思,發現他人很好溝通,從學生的聯絡簿 也發現學生上他的課感到很有趣、好玩。(T041027I)

TS01:理化老師上課所舉的例子很搞笑、好玩,有助於我學習理化。(T041001I)

TS5:老師上課不會很無趣,平常他也會說一些課外的知識,要不然就是說他以前曾經做過的 實驗,將經驗與心得與我們分享,都很有趣。(T041001I)

TS29:老師上課時常與我們互動,會搞笑、講笑話…,上課也很輕鬆,所以我學的還蠻輕鬆的。

(T041028I)

TS38:老師上課很輕鬆,不會太死板,時常與我們互動。(T041105I)

研究者:B 教師上實驗課時會先請各組的小組長作實驗示範給其他小組觀看,若示範錯誤或 同學還是不懂時,老師會再示範一次,實驗過程中幾乎每一組的同學都會主動作實 驗,實驗結束後,老師會請各組小組長分別報告實驗數據,和其他組分別討論,過程 中師生互動頻繁,但是由於老師對於班上學生上課秩序要求不高,所以在秩序控制方 面比較差。(T041027N)

研究者:B 教師會利用下課前幾分鐘進行該堂課的複習,當天老師採取提問方式來幫同學複 習,同學搶答熱絡,所以到了下課活動依然進行著。(T050105N)

由上得知 B 教師上課方式採取較輕鬆、活潑、生動、自主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上課與學 生的互動還蠻多的,學生對於這樣的教學方式還蠻喜歡,B 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有別 於一般教師,因為他不像有些教師上課要求嚴格、死板、無趣,當然他也不是很要求學生的 功課。

B 教師:平常若遇到一些自己生活中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把生蛋放到微波爐中微波會爆 炸)會和同科的教師詢問,互相交換彼此的意見、觀點;由於之前也曾經上過生物 及地科,並非自己的本科,所以也會和該科的老師請教。(B041004I)

A 教師:因為我和 B 教師是同一個辦公室的,所以我們平常若遇到棘手的觀念、問題,都會 彼此互相討論,有時也會拿生活中的現象來一起分享,由於我本身是生物科,之前曾 經上過理化課,B 教師也常常提供一起不錯且易於瞭解理化觀念的點子,所以我覺得 同領域的教師若能常常互相交流,不但可增進教學品質,也有助於教師間教學知能的

A 教師:因為我和 B 教師是同一個辦公室的,所以我們平常若遇到棘手的觀念、問題,都會 彼此互相討論,有時也會拿生活中的現象來一起分享,由於我本身是生物科,之前曾 經上過理化課,B 教師也常常提供一起不錯且易於瞭解理化觀念的點子,所以我覺得 同領域的教師若能常常互相交流,不但可增進教學品質,也有助於教師間教學知能的

在文檔中 4.1.1 學習動機問卷 (頁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