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集體效能感之理論與內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集體效能感之理論與內涵

壹、教師效能感理論與基礎之探討

Bandura 在 1977 年首先提出自我效能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會受到許多因素 影響,其中效能信念(efficacy belief)是引發人類動機與產生行動主要的基礎。集體 效能的概念是由自我效能理論擴展而來,也就是集體成員結合彼此能力去進行某 項行動,為達成目標而奮鬥努力的一種共享信念(Bandura, 2000)。

早期效能感的研究者大都採用 Rotter(1966)的內外控制信念為理論基礎,但控 制信念理論僅著重於個人內外在控制信念與行為結果的關係,而未考慮到外在環 境的影響因素。爾後教師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者紛紛以 Bandura(1977)所提出的自我 效能感為理論基礎,認為自我效能感理論較能預測個人不同樣貌的行為表現(黃彥 和,2005;Goddard, Hoy, & Hoy, 2000 )。

本研究歸納整理集體效能感的相關基礎理論以做為研究基礎,其中包含 Rotter(1966)的控制信念理論、Bandura(1977,1986)的自我效能理論及社會認知理 論,茲分述如下:

一、控制信念理論(Locus of control theory)

Rotter(1966)以控制信念來說明個人如何覺察自己的行為與行為後果的關 係,以及個人對生活事件之責任歸屬(吳璧如,2002)。他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到,

人們會根據過去的經驗而獲得學習,這其中有二個要素:對自己行為的了解和預 期。因此 Rotter 認為,當一個人經歷某事件時,自認能控制事件成功或失敗的程 度,會影響其往後經歷同一事件時,對成功或失敗的預期(蘇馨容,2004)。

當個人相信凡事操之在我,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將失敗歸因為自己的 疏忽,稱之為內在控制信念;當個人相信凡是操之在人,將成功歸諸幸運,將失 敗歸諸外在原因,稱之為外在控制信念(吳璧如,2000)。將控制信念概念引用至教 師效能感,發現外在控制信念特質的教師,認為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力會大於教師 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因此認為自己不能掌控教學後果;而內在控制信念特質的教 師,有信心能教導學習困難或動機低落的學生,因此展現出自己能掌控教學後果 的信念(吳璧如,2002)。

1970 年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首先應用教師效能感(teacher efficacy) 概念於加州學校評鑑使用,在教師自我效能感評量中提出問題一:「當學生的動機

和表現低落,教師真的是無能為力,因為學生的動機與表現是受家庭環境所影響」, 被認為是外控信念取向的問題,教師自我感知本身對學生的影響比不上外在環境 的影響,顯示教師效能感較低落;問題二:「假使我盡全力,我可以幫助那些最困 難或最沒動機的學生」,則被認為是內在控制取向教師,教師認為自己可克服外在 環境因素對學生的影響,顯示教師自我效能感較高(陳俊瑋,2009)。教師效能感依 據控制信念理論被界定為教師對於自身影響學生成就的知覺,也就是教師對於學 生學業成功及失敗的責任信念(吳璧如,2000)。

雖然控制信念與效能感名詞上差異甚大,但仔細推想,發現其均含有對未來 事件的預期心理,且都為個人主觀判斷,所以控制信念和效能感實際上有相似之 處,也都含有一個人是否能控制某個情境的期望(向家逸,2010),因此控制信念可 做為效能感的理論基礎之一。

二、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

Bandura在1977年首先提出自我效能理論,將其定義為一個人對其本身能成功 完成一項被賦予的任務或行為之能力的信念。他認為個人的自我效能決定了思維、

情感及動機的模式,影響了個人對行為活動的選擇,決定他們是否會努力克服困 難的情境(林麗芬,2009)。自我效能信念不僅會影響人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如:思 考、感覺、動機的引發與執行;還會影響行動的過程,包括:行為的選擇、付出 多少努力、面臨阻礙與失敗時的持久度與彈性、思考模式、能夠承擔多少壓力與 情緒狀態等。Bandura(1997)指出,自我效能應包含兩個部分,一種為個人對自己 為達成目標結果所擁有的能力之判斷,稱之為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s);另 一種則是某一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預期,稱之為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s)。

結果預期與效能預期不同之處在於:當個人確信此行為會產生確定的結果時,並 不代表一定會有自信與動機去從事這個行為,例如大多數人相信規律的運動可以 讓身體更健康,但卻不一定有足夠的動機去持續運動。

人們在進行行動前,除非個人有自信這個行動可以有預期的效果,否則只會 有很少的動機去維持或克服這個行動遇到的困難,也就是說,效能預期為個人在 面臨各種情境時能夠產生特定行為的自信能力。這個心理因素會持續影響行為的 開始與維持階段:在開始階段,效能預期會影響行為的選擇;在維持階段,效能 預期會影響個人願意付出多少努力以及面臨各種阻礙與困難時,能夠繼續堅持下 去的程度,雖然其他的心理構念也會影響動機,但自我效能預期卻是從事行動最

基本的因素。

在效能預期的評估方面可分為三個層面,主要分成層級(level)、強度(strength) 及類化程度(generality)。層級指的是當根據不同的難易度安排任務時,不同的個人 因其效能預期不同,使得有些人僅限於應付簡單的任務,而有些人則願意應付更 困難的任務。強度是指個人評斷自己在從事某特定行為時信心的程度,效能感強 度較強的個體在不確定的情境中較能持之以恆,努力不懈;相對的,效能感強度 較弱的個體則容易在遭遇挫折時放棄。類化程度則是指有些人的經驗僅能產生有 限度的精熟預期,傾向處理有舊經驗的事務,而有些人卻能認為自己可以克服或 處理其它雷同的事務(吳璧如,2000;陳俊瑋,2009)。

結果預期為個人相信從事特定行為後所能產生的結果,當個人確信其行為能 夠產生有價值的成果時,將更積極去執行這項行為。結果預期會如同效能預期一 般會對行為產生影響,很多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往往被結果預期所左右:假若所 預期的結果是負面的,人們就會不自覺地降低其努力的程度,進而影響個人行為 表現的抉擇(卜存柔,2011,吳淑任,2008)。

結果預期有三種主要形式,包括生理(physical)、社會(social)與自我評價 (self-evaluative)。生理形式可分為感官經驗上的愉悅、滿足等較正向的一面,以及 疼痛、不舒服等較負向的一面。社會形式乃是指社會對這個行為所呈現正面(如:

社會認同、金錢酬賞、權勢和地位)或負面(如:社會唾棄、責難、懲罰)的反應。自 我評價乃是個人對於自身行為的結果的評價,也就是自我評估,自我評估又可分 為正向的自我評估(如:自我滿足、自信、自我價值的肯定)與負向的自我評估(如:自 貶、自我責難),以上三種形式均會影響個人對結果預期的判斷(吳璧如,2000;陳 俊瑋,2009)。

Bandura(1997)認為效能預期是個人行為最好的預測因子,同時個人的自我效 能也會影響結果預期,自我效能高的人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完成任務,因而會預 期能有個順利完美的結果;自我效能低的人,則會在腦中浮現負面結果的影像,

也就是說,效能預期會影響結果預期。但這並不表示結果預期不重要,因為當個 人的自我效能感增加且同時擁有正向的結果預期,這兩種認知交互作用時,才會 更積極的去努力達成目標(卜存柔,2011;李尹暘、林曉佩、林君怡,2007;洪福 源,2008)。

在個人對行動整體評量(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後,會產生動機並組織一連串行

為以達成預設目標。個人感知的促進與障礙因素(perceived facilitators and obstacles) 是決定個人行為是否會輕易改變的另一項重要因素,這種個人感受的障礙會受到 效能預期所影響(李尹暘等人,2007),例如當個人從事教學行為時,他會評估自我 效能來面對各種障礙,如教學資源、學生、家長等,在面對同一個障礙時,較高 的效能預期的人所感知的困難將比較小。

圖 2-1 自我效能概念模式

資料來源:李尹暘等人(2007) 。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3(2),頁 51。

自我效能因其預測力極佳,故被國內外學者廣泛應用於許多健康行為、團體 運動行為、商業行為的預測變項(李尹暘等人,2007;李依蘋,2012;呂雲梅,2007)。

將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引用至教學工作即為教師自我效能感,教師自我效能感是指 教師對於自己能夠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信念,也是教師對於自己教學能力的期望,

對於教學行為的結果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三、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Bandura(1986)提出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主要觀點為人的 行動既不是單純由內部力量驅動,亦不是被動地受外部刺激而塑造控制的,是受 到環境與個人認知歷程交互作用的影響。社會認知理論認為個人知識與行為的學 習,乃是透過自我激勵與內在調整機制,在社會互動的情境中,依據自己對他人 的觀察所自我建構出來的。此理論提供一個包含人、行為、環境的三角模型架構,

即行為的產生與持續,是以個人的認知為基礎,面對的環境為背景,三者之間不 資訊來源

1.過去成就表現 2.社會比較過程 3.言詞的說服 4.生理與情緒狀況

自我效能

預期效能

個人目標 個人行為

個人感知的社會結構 1.促進因素

2.障礙因素

斷地交互影響(如圖1所示)。

圖 2-2 Bandura 的三元交互決定論

資料來源:陳俊瑋(2009) 。國中教師自我效能感與集體效能感的關係:階層線性模式 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57),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社會認知論告訴我們人雖然會受環境因素影響,但也可以自己選擇、創造與 改變環境。Bandura(2000)將個體產生行為的機制稱為人類動因(human agency),人 類動因又可分為三種形式:個人動因(personal agency)、代理動因(proxy agency)與集 體動因(collective agency)。個人透過自己主動的行為達成目的機制稱為個人動因;

有時個人有困難無法自己行動,需要借助他人行動才能達成目標的機制稱為代理

有時個人有困難無法自己行動,需要借助他人行動才能達成目標的機制稱為代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