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說明研究緣起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背景,第三節 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範圍界定,第五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壹、幼兒園也有明星學校?

多年來研究者參與新北市學前階段鑑定安置工作,發現學前家長在選填志願 時也有所謂的「明星學校」,這些學校通常年年招收滿額的特殊需求幼兒,同時 在辦理一般幼兒招生時,報名情形也是非常踴躍,到底是什麼因素使這些明星幼 兒園如此受家長青睞?研究者曾經和幾位特殊需求幼兒家長討論過哪些因素會影 響他們選填志願的順序,家長的回應多是(1)離家近、接送方便;(2)環境設備完善 安全;(3)其他家長的推薦,前兩者主要是指學校環境設備等硬體因素,後者則是 反應學校教師團隊整體呈現出來的氛圍,可見家長們能敏銳的察覺與比較不同幼 兒園間的差異,並且形成一所學校的教學風評。

民國103年修訂的特殊教育法第10條(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規定:學前階段 特殊教育學生以「就近入學」為原則,昭示我國特殊教育「零拒絕」及「受教權 平等」的精神,雖然有法規的保障,但是研究者從家長的經驗分享中發現各園對 特殊需求幼兒呈現不同的看法及接納態度,例如:「我們學校比較沒有教特殊需求 幼兒的經驗,怕不能照顧好孩子」或是「花花幼兒園的環境設備較好,建議你去 那裏就讀」、「我們學校人力不足,孩子上學的話家長要陪讀喔」,根據上述回 應,研究者推論,教師的接納態度可能與其融合教育教學能力的信心程度有關。

學前融合教育跳脫傳統的大團體教學模式,強調個別化教育、適性學習的教 學改革已經衝擊到學前教師們的教學能力信念,站在教學改革第一線的現場教師,

其教學能力攸關著幼兒們的人格養成與學習表現,也將對學前融合教育品質有著 深刻的影響。因應學前融合教育帶來的改變與挑戰,學前教師彼此間的互動是否 更為頻繁?溝通討論的機會是否增多?為了達成融合教育目的是否有更高的協同合 作意願?教師們對其園所融合班教師整體教學能力的信心如何?亦即學前融合班教 師集體效能感為何?實有其探討的必要。雖然有關教師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日漸得 到重視,但教師集體效能感的研究則較少,且國內尚未有關學前教師或融合教育

的研究,因此,希望能加以探討與研究相關概念與測量方法,以獲得更進一步的 了解,此乃研究動機一。

貳、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感受之差異

研究者本身為新北市學前融合班教師,在此之前曾任學前特教班教師,有十 年參與融合教育方案的經驗,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團隊共同發現許多教學現場的問 題,團隊成員們集結智慧克服困難而發展出的合作教學模式,以及幼兒們在融合 教育裡的成長與改變,就是我們珍貴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曾於101年四月份的融合 教育方案成果發表會進行經驗分享,會後有兩位學前融合班教師過來給我鼓勵與 肯定,並希望研究者能分享本園所製作的各項表單與活動計畫的資料,因為她們 認為融合教育帶來教師人力不足及教學干擾等問題,參與研習目的是希望能找到 方法改善目前的教學困境,在交談中可以感受到這兩位教師的壓力與急切的專業 知能需求。在此同時,台上進行發表的教師正侃侃而談她們的教師團隊合作經驗,

及教學相長的收穫與快樂。台上台下截然不同的心情與表情,形成了一幅強烈的 對比深印在研究者腦海中。

新北市教育局自92學年度積極推動融合教育,市內設有學前特教班之公立幼 兒園均需參與融合教育方案計畫,參與園所依據不同的融合教育主題,並配合當 年度特殊需求幼兒人數、特質、學校教學特色及教師專長等條件,擬定融合教育 實施方式。教育局一方面希望安置於學前特教班的特殊需求幼兒能夠打破班級界 線,與一般幼兒共同遊戲、學習互動;一方面也希望一般幼兒學習到接納、關懷 的良好品格;同時定期舉辦融合教育教學觀摩及成果發表會,鼓勵新北市學前融 合班教師從他校的成功經驗中得到教學策略與信心,以創造優質的學前融合教育 環境。

學校是一個互動的社會團體,教師在不同的學校環境集體工作,會面臨不同 的人員組成、挑戰或問題,不同學校的教師其教師集體效能感因而產生差異(黃彥 和,2005;Goddard & Goddard, 2001;Goddard, Hoy, & Hoy, 2004)。學前教師的融 合班教師集體效能感是否會受到個人的性別、年齡、學歷、學校規模、學校位置、

特教專業背景之影響而有所差異,值得進一步探究。此外,由於教學歷程的複雜 多變,當教師們在教學時,也必須考量到影響教學環境的因素,如行政人員、特 教專業人員、生活助理員、環境設備及家長支持等外部支援系統的知覺可能會影

響其教學能力信念,因此,瞭解教師集體效能感的影響因素為何?此乃研究動機 二。

参、團體共識對教師個人融合教育信念的影響

為了推行融合教育方案,研究者任教園所的教師團隊必須定期召開融合會議,

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想法,在一次次的討論中建立共識,教師團隊成員將融合教育 視為重要工作的風氣逐漸形成,教師團隊因為有共同的目標,在討論或合作時會 越來越有默契,教師們也因為跨班際的合作而注意到其他班級的幼兒,彼此之間 的話題也更多了。研究者曾經訪談兩位新進教師對融合教育方案的感受,他們提 到過去雖然都有教導特殊需求幼兒的經驗,但從未針對融合教育進行全園性的討 論或合作,現在雖然工作量增加,但由於團隊目標明確且受到園內其他教師積極 態度的影響,也開始願意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並共同努力達成目標,感受到團體 氣氛對教師個人信念及教學行為的影響力。

教師自我效能感及教師集體效能感均會影響教師們對於教學目標的設定,以 及對教學的投入與努力,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卜存柔,2011;黃彥和,2005;

Goddard & Goddard, 2001)。教師集體效能感較高的學校將更能接受具有挑戰性的 目標,教師會藉由合作與努力來克服困難;相反的,教師集體效能感較低的學校 可能會降低教師合作討論的意願低,同時挫折忍受度差,遇到困難情境或複雜問 題時傾向於放棄(陳俊瑋,2008;Hoy, Sweetland, & Smith, 2002)。可見教師自我效 能感與教師集體效能感之間的關係似乎是密不可分,因此,希望進一步探討學前 融合班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教師集體效能感之間的關聯性為何,此乃研究動機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