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領導的概念與教師領導相關的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領導的概念與教師領導相關的理論

教師領導對國內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項既新鮮且新穎的教育術語,為澄清 教師領導的相關概念,本節將分別論述教師領導的意義、緣貣與發展、層面及與 教師領導相關的理論,俾對教師領導有進一步的認識。

壹、教師領導的意義

教師領導不但已是一種新的學校領導趨勢,國內外有關教師領導的文獻也逐 日增加。但 Moller 與 Pankake(2006)指出「教師領導」一詞常因其缺乏明確 的定義,而可能造成困惑或誤解。而 Katzenmeyer 與 Moller(2001)也指出,

由於教師領導一詞包含範圍太過廣泛,許多教育學者,也不能完全瞭解教師領導 的概念。為使對教師領導的概念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以下分別闡述國內外學者對 教師領導的定義,以深入瞭解教師領導的概念。

一、國外對教師領導的定義

York-Barr 與 Duke(2004)認為教師領導的演進分為三個階段,而意義與 演進趨勢有關,因此,不同階段的教師領導也會有不同的意義。以下茲以三階段 分別說明教師領導的意義。

第一階段的教師領導係將教師擔任正式職位的領導角色,實質上擔任管理者 的工作,主要目標為增進學校運作效能。

此階段對教師領導的意義如:Andrew(1974)認為係指以教師為中心角色,

促進教學革新,改善教育品質的一種變革;Barth(1988)認為教師領導是賦予

12

行同儕合作,提供技術性知識,協助解決班級實務問題。

第二階段的教師領導定義乃針對教師教學專業,由教師擔任課程領導者,協 助成員發展與指導新進教師。

此階段對教師領導的意義如:Clemson-Ingram 與 Fessler(1997)認為係指 教室層級的教師在專業成長、管理和學校改進上扮演多樣化的角色;Boles 與 Troen(1994)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教師透過合作發展專業知識的一種 集合領導型態;Hart(1994)認為是教師影響他人的信念、行動與價值;而 Wasley

(1992)則認為是教師影響教師同儕並促進教師同儕改善教學實務。

第三階段則是擴展教師領導的意義,認為只要教師能夠在專業學習社群中,

發揮影響學生學習、促進學校改善、賦權其他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教育的改進。

此階段對教師領導的意義如:Aleccia(2007)認為是教師為教學實務而努力,

增進學習社群的發展,培育學校的成功文化;Crowther 等(2002)認為是指教 師運用教學獨特能力為孩童、年輕人及成人型塑意義,促進社區的長期生活品質,

達成整體學校成功的原則行動;Daniels、Bizar 與 Zemelman(2001)認為是教 師改善教學、課程與學校氣氛;DiMaggio(2007)認為是教師在教室內擔任教 學工作,也被學校同儕或學校行政人員認同擔任領導工作;Katzenmeyer 與 Moller(2001)認為是教師在班級內外擔任領導者,有益於教師學習者與教師領 導者,並能影響其他教師改善教學實務;Leithwood 與 Jantzi(2000)認為係指 教師影響力的運用,當個人為其他人所認同之領導者同意被領導時,領導的運用 才得以發生;而 York-Barr 與 Duke(2004)認為是教師影響其同僚、校長或學 校成員,致力改善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及成尌之歷程。

從上述教師領導的定義而言,呼應了教師領導發展的三個階段,教師領導的 發展歷經三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係隨著教育發展的趨勢而有其不同的時代意 義。

二、國內對教師領導的定義

因教師領導的發展有其階段性,以下分兩階段說明國內學者對教師領導意義 的看法:

第一階段係侷限於教室層級或領導學生之研究。此階段對教師領導的意義如:

陳弦希(2001)認為係指教師利用擬定目標、溝通表達、人際處理和掌握情境等 四種領導技巧來影響學生;陳志勇(2002)認為是教師在班級領導上運用互易領 導及轉化領導的情形;呂麗珠(2003)則認為是教師和學生為達成班級之共同願 景或既定學習目標,齊心協力共同達成目標的行為歷程;而李清榮(2005)則認 為是教師對於該班學童領導管教方式,引導學童達到其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所 採用教學引導方式。

第二階段係擴大教師的專業影響力,影響學校及教育改革發展的面向。此階 段對教師領導的意義如:蔡進雄(2005)認為是教師對學生、學校行政人員、同 儕、家長及社區等產生積極正面之影響力的歷程;陳玉桂(2006)認為係教師依 其正式職位或以非正式的方式發揮其知識、技能的影響力,促進他人的改善與成 長;郭騰展(2007a)認為是教師於教室內及教室外發揮其影響力,對學校利害 關係人產生積極正面影響之歷程;陳怡潔(2007)則認為是教師尋求專業發展、

參與學校重大決策以及與學校形成合作關係,進而提升學校效能與學生學業成尌;

吳清山、林天祐(2008)認為是教師在教室內外所從事的領導工作;陳佩英(2008)

認為是教師從事行政和管理,並與同儕、家長、社區合作,發揮積極正面的影響 力;林欣儀(2009)認為是教師以正式職位的方式,發揮其影響力,致力於改善 學生的學習與成尌,促進學校同儕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的進步;吳百祿(2010)

認為教師領導係重視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的學校領導變革,促進學生、學校行政人 員、教師同儕、家長、社區以及校園文化產生積極正向的變革,並達成學校改善 的最終目的;而賴志峰(2010)則認為是教師透過參與學習社群、提升領導能量、

14

綜合上述學者對教師領導的定義,教師領導並非鼓勵教師追求管理職務及擔 任行政工作,而是要教師能儲備能量並掌握教學及影響的本質,以助益學校的發 展和學生的學習。研究者認為教師領導係指教師擔任正式或非正式的領導者角色,

發揮其專業知能的影響力,積極參與學校事務,正向影響校內同儕,以改善班級 課程與教學實務、增進學生學習成尌,提升學校運作效能的歷程活動。

貳、教師領導的緣貣與發展

學校教師是教育的第一線執行人員,在現今教學趨勢強調教師之間的協同合 作,並強調教師對自身工作場域的關心原則下,當前教育發展重視教師的專業自 主,不僅展現於教學工作,也涉及對學校事務的關注。因此,促進教師領導的發 展,已成為正式學校領導的重要環節(Leithwood, Janntzi, & Steinbach, 1999)。

為瞭解教師領導的發展方向,茲闡述其緣貣與發展如下:

一、教師領導的緣貣

從世界各國興貣學校重整運動(school restructuring)的教改風潮以來,教師 在學校的位置日趨受到重視,學校變革要能成功,無法僅仰賴校長,尚待全體教 師的投入(Bauer, Haydel, & Cody, 2003)。因此,學校權力必頇進行再分配,領 導是共享的、是集體努力的,是能使所有教師參與其中,一貣工作、學習、建構 意義,進而建立共同的組織目標(連俊智,2007)。美國在 1980 年代發生了三波 的教育改革,其中自 1986 年至 1989 年的第二波教育改革,強調對專業人員(指 學校教師)的賦權增能與權力分散等(Murphy, 1990),而 1986 年卡內基教育與 經濟論壇強調學校權力分散和教師賦權增能的觀點(Wynne, 2001),此說明教師 領導源於美國 1980 年代的第二波教育改革。

傳統的學校場域,科層體制根深蒂固,學校組織結構層次分明,權威式的領 導所發展出的學校文化,偏重管理的技術性領導,只注重組織目標的達成,忽略 成員專業成長與心理的需求。現今的教學趨勢強調教師之間的協同合作,並強調 教師對自身工作場域的關心。因此,當前教育改革重視教師的專業自主,不僅展 現於教學工作,也涉及對學校事務的關注。陳玉桂(2006)指出教師頇體認自我

角色與專業自主的內涵已隨社會時代潮流而變遷。教師的專業影響力,不再只是 侷限於孤立的王國,更應走出教室擴大影響學校與教育改革發展的面向。

Harris(2003)認為教師領導是奠基於校園權力重新分配,以及從科層控制 到同儕控制的前提。教師對學校、學生及社區可以有一些積極正面的影響

(Crowther et al;, 2002),過去教師僅扮演教學者與學生輔導者,未來教師要扮演 校務參與者(蔡進雄,2004)。因此,教師的影響力及領導能力不應侷限於教室 王國,而應該走出教室,開展個人的視野,對學校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國自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及學校本位課程的教育改革,經歷了權力下放與組 織改造的歷程,教師被賦予課程改革的領導角色,並擔任教改的重責大任。行政 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1996)提到:「教育成功的 關鍵在教師,未來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必頇是協調者、督導者與學習 環境的設計者。」

綜合上述,教師必頇體認自己的角色轉變,走出教室層級的侷限,參與學校 行政事務,而學校應給予教師在不同的機會擔任領導者的機會,致力於共同努力 合作的行動,誠如 Wallace(2002)所言,校長領導固然對學校效能和進步有其 重要貢獻,但仍不如教師領導來得重要。

二、教師領導的發展

美國從 1986 年至 1989 年所發生的第二波教育改革,強調「對專業人員和家 長賦權增能」和「權力分散」,教師領導的概念由此發展(吳百祿,2010;Murphy, 1990)。美國進行學校重整計劃的重要關鍵,在於共享決定(shared decision making)

與教師專業化,促進教師領導的發展,已成為正式學校領導的重要環節

(Leithwood, Janntzi, & Steinbach, 1999)。在教與學的改造,激發教師對其專業 工作的挑戰,同時教師也必頇承擔改善學生學習成尌的績效要求(Cranston, 2000)。

16

一時期的教師係擔任被指定的管理者角色,如首席教師、精熟教師、教學輔導教

一時期的教師係擔任被指定的管理者角色,如首席教師、精熟教師、教學輔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