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若無「情」處終有「情」

第一節 教科書中的亮點

年9 月至 2019 年 1 月「研究設計與實施第一期」的過程;第三節「交會 時互放的光亮」,闡述第一期的成果與反思;第四節「人性的光輝」,則 為「研究設計與實施第二期」的過程與反思;第五節「最後一堂課」則描 述學年最後一堂社會課的上課情形。

第一節 教科書中的亮點

中學歷史教育行之有年,教科書也經歷數次修訂、演進。學期初第 一堂課,筆者和學生分享自己當年國中的社會課本,讓他們尋找相距十 年的聯結與殊異。望著學生嘆為觀止的神情,也同時揣摩著如何發掘教 科書更多的價值,而非將其功用侷限於知識的傳遞、應試的工具。因此,

筆者開始與教科書有更多的「對話」,尋找當中的亮點。

埋首文本、浸淫源遠流長的歷史書卷,感到字裡行間蘊含著生命力,

以及聯結古今的祕密通道;如何將看似扁平的字句化為立體,如何讓學 生與歷史有生命的聯結與共鳴,著實令人著迷!

仔細推敲咀嚼,仍可發現文本中能發展情意教育課程的亮點:

壹、我們與古人的距離

幾千年前的事,與現今的我們有何關聯?歷史並非獨立的片段,許 多古代的發明、制度、甚至觀念,現今依然能找到它們的蹤跡,甚至無 形之中潛移默化,進入了我們的血液之中,成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將 這些東西點出,相信能拉近我們與古人的距離。

貳、人名不只是人名

教科書中眾多的人名、專有名詞,欲釐清彼此之間錯縱複雜的關係,

常使人萌生「若即若離」之感──想和它們保持距離,但又非得被綁在 一起不可(至少考試前是如此)。

然而,細讀文本,我發現歷史人物和我們一樣「都是人」,他們也會 有生而為人的優缺點與煩惱。于珊等人(2017:108)所編寫之國民中學社 會課本第三冊(歷史篇)「5-2 北宋的變法」第二段寫道:

「宋神宗時,王安石獲得皇帝的支持,以富國強兵為目標進行變法。他的改 革措施大多能切中時弊,但是由於過度自信,不肯接受他人意見,使改革遭 到司馬光等大臣的反對。加上用人不當,一些官員藉機貪汙,導致民怨四 起,變法失敗。」

上述這段文字僅百餘字,卻充滿跌宕起伏。「王安石獲得皇帝支持變 法,是多大的殊榮!然而,卻因自身的性格與用人不當,而招致反對、

民怨;縱使改革鞭辟入裡,也難以存續。試想:王安石與司馬光的作品,

都曾被選入國文課本中,他們何嘗不是兼有文采與為國奉獻之思?在司 馬光心中,想必也能分析、權衡新法立意是否真能振聾發聵、一解沉痾

──但他卻難以忍受王安石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性格!」(札20181220)。 寥寥數行課文,其實藏有待人處事的道理。古時王安石變法的結局,

現今的我們也可能重蹈覆轍。若能將類似的文本亮點帶入課堂討論,歷 史人物與學生的聯結將會更加明顯、親切。

叁、如果是我,還能有什麼不同的結局?

教科書篇幅有限,無法作太多「前情提要」,因此教師需適時補充背 景知識,甚至具吸引力的「故事情節」。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篇「2-3 羅馬的政治與文化發展」引言僅此一句:

因此,筆者擬設計『歷史人物與我』課程,於上課進度之外,專特介 紹值得做為榜樣的歷史人物特質,於教完九年級下學期重點進度後,在 學生畢業前一個月實施。

若無情處,終有情。透過推敲文字深意、花時間與過往的人事物交 流,看似沒有生命的冰冷課文,其實也滿懷真諦情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