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一節 歷史教育

歷史源遠流長,如何「教」與「學」,是從以前到現在學者與教育工 作者持續關注的課題。筆者整理相關文獻如下:

壹、對於歷史的「感覺」

張元(2012)認為,「歷史」作為一門知識,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它 的兩層意思:一指過去發生的事情,另一指對過去發生事情的理解與表 述。學生除了藉由學習獲得特定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力、觀念、

態度與修養都有所轉化與提升。當學生感到「這門課程使我成長」、「我 與過去不同」、「我有所收穫而十分喜悅」,便達到了學習目標。

學生對於歷史課有興趣,往往是因為可以「聽到許多有趣的故事」, 但教師若只在課堂分享有趣的故事,學生是不會有太多收穫的,而且可 能無法真正達到課程目標。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歷史課的特點之一,

便是能以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其學習興趣。

另一方面,教師應重視學生對於歷史知識、課程內容、課堂教法的

「感覺」。如果教師對於這些感覺既不注意、也不關心、更不知道,這樣 便難以達到「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層次。動人的教材具有吸引力,也 最容易讓學生喜歡──但這樣還不夠!教師應藉由教學方法,讓教材發 揮動容的力量,撼動學生、期待他們對歷史有不一樣的感受;此外,教 師言談講論之中若能有感染力,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與感動。

因此,「感覺」、「感受」、「感動」,這些屬於情感的內容,應是課堂教 學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部分。

貳、歷史知識的學習

關於歷史知識的學習,陳豐祥(2009)根據 Anderson 與 Krathwohl 等學者修訂之新版布魯姆(Bloom)認知目標:事實、概念、程序和後設 認知四大類,說明每一分類層次的意義及其應用方法,作為歷史教學的 參考。

一、事實的知識(factual knowledge)

事實的知識是指學生能知道並記憶特定知識的基本要素。例如:學 習某單元後,能背誦或熟記事件背景、過程,甚至當中的細節、特定的 語文或非語文形式術語等等,並將這些資料存於記憶中。此目標屬於較 低層次的心智活動。事實的知識又可依其性質分為兩類:「術語或專有名 詞的知識」、「特定細節和要素的知識」。

二、概念的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

概念是思維的最基本單位,用以概括、推論、總結,並進行分析、組 織、批判等邏輯性的抽象思維。概念的知識是指從個別事物中擷取出共 同點所獲得的觀念。概念的知識依其性質可分為三類:「分類和類別的知 識」、「原則和通則化的知識」,以及「理論模式和結構的知識」。

三、程序的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

學生若能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解決問題的知識與能力,便是運用程 序的知識。學生不再只是被動接收知識,而是透過適當的技巧、技術和 方法,主動詮釋、創造知識。

四、後設認知的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

後設認知的知識,是指一般認知和知覺的知識,以及對認知歷程的 控制(control)、檢視(monitoring)和調校(regulation)。當學生具備後 設認知的知識,便能更加堅定、確信自己的知識和思想。

叁、歷史教育的意義

林慈淑(2010:4)於其著作《歷史,要教什麼?英、美歷史教育的爭 議》中寫道:

「為什麼要學歷史?」是個大哉問,它其實夾帶著一連串的問題:「為什麼 在學校中要教歷史?」「甚麼是歷史?」「歷史要教甚麼?」「歷史有甚麼 用(價值)?」「如何學歷史?」確實,這些不但是作為歷史成員之一的個 人有必要置於心中、時時反芻咀嚼的要事,而且是許多人面對歷史時止不 住的疑問。

書中亦指出「歷史教育」與「歷史」的歸類問題:對於歷史學者而 言,「歷史教育」多不被視為正統的「歷史」研究部門,而其更傾向被歸 屬於「教育」而非「歷史」。然而若是如此行,教育專家便會因歷史專業 知識不足,勝任不易──於是,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歷史教育」被納入 範圍更廣的「社會科」教育或「人文學」教育領域。

不過,歐美兩國歷史教育學者有了新的主張:歷史教育的思考無法 脫離歷史學而獨立,兩者實為一體兩面;「歷史如何教」應是「歷史是什 麼」問題的延伸。歷史教育有其學術價值、更有現實意義,因它促發教 育工作者不斷省思歷史教學的方向與方法。

肆、培養並運用歷史思維

多元的觀點,對於歷史進行「脈絡化思考」(contextualization),設身處地、

反思探究。

陸、理解與反省

英國學者 Lee(2005)將歷史提供的知識稱為「間接性經驗」,認為 這些經驗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與我們極端不同的生活方式」、「存在我們 之外的那些獨特的理想」,進而「通過歷史學習培養容忍」,而這種「容 忍」不是一種同情而已,而是「為著理解的目的」。另一位學者 Wineburg 也指出,當人們能夠反省自己看待他人時可能有的限制,真正的理解就 此開啟,他也表示:「歷史可以使我們人性化,在學校課程中少有其他科 目具備此種潛力」(引自林慈淑,2010)。

柒、歷史教學的「掙扎」

Wineburg 與 Martin(2009)認為歷史教師面臨著一個本不會有的困 境與掙扎:教科書的內容、史料來源是否為真?這個問題帶來的挑戰是 學生知識建構、思維價值也會受影響。當學生勉力掙扎讀完課本時,又 怎麼有辦法再花時間求證課本的內容真實性呢?原汁原味的歷史探究遭 版本教科書壟斷,當學生從未接觸過這些訊息,他們不僅錯過了參與建 構的機會,也被排除在主動學習之外,僅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給予的一 切。然而,對於歷史進行批判性思考、有效並正確地利用資料,應是重 要、必須實踐的,同時也相當複雜。身為教師,應培養學生成為流利的 讀者、不能限制他們的視野,否則,將會扼殺學生的思考判讀能力,難 以成為主動探究、明辨是非的公民。

捌、「像史家一般閱讀」

Wineburg 及其研究團隊認為培養學生「探究史源」、「脈絡化」、「佐 證」的能力,目的並非要取代教科書,而是提供如何創造性地運用教科 書的方法,以及如何補救教科書的缺點。教科書單一、全知的觀點較難 用來發展學生的學科知識,他們希冀藉著有別於記憶背誦與傳遞事實的

教學方式,讓學生能主動閱讀史料,學習像史家一樣探究歷史(宋家復 譯,2016)。

綜上所述,歷史教育並不能僅是死板地傳授知識,否則學生對於歷 史的認知,便只是「過去久遠的事」。歷史教育能做為學術研究的論題,

更能鞭策教師不斷省思教學的方向與方法。

知識仍是學習的基礎,但若能進一步教導學生轉化知識、建立後設 認知,將是其良好的根基,得以進行更高層次的學習。除了帶給學生知 識以外,歷史教育也能啟發、鍛鍊歷史思維,讓學生有能力探究、思辨 所學;更長遠且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出一個能夠理解自己與他人的人,

藉由理解歷史與反省自身,讓歷史成為人生旅途的美好風景與養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