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教學設計與應用

第一節 教科書分析

目前現行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有翰林、康軒、南一三家版本。在國中歷史課 本中關於霧峰林家的書寫,僅提及林獻堂在日治時期的教育和政治社會運動的 作為,如台中中學的設立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協會等,故就三家 版本的社會課本第二冊中相關的段落進行整理和分析。筆者引用三家版本的社 會課本第二冊係依據教育部在 97 年 5 月公布之「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綱要—社會學習領域」(97 課綱)編寫。以下分別整理三個版本在日治時期中等 以上教育和政治社會運動的書寫。

首先是關於教育的書寫:

表 4-1 國中社會第二冊(97 課綱)「日治時期中等以上教育」課文整理

版本 課文內容—教育

翰林

第 3 章 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3 – 1 差別待遇的殖民教育 二 中等教育

總督府在各地陸續設立普通中學,其中第一所專收臺人子弟的中學 是臺中中學校(圖 2-2-3)。此外,也發展醫學校、師範學校與農工商職 業學校,以實用為原則,培養醫師、公學校教師與初級技術人才。後來,

不少重要的臺籍知識分子,即出身於醫學校與師範學校。

55

【圖 2-3-3 臺中中學校學生上課情形/文字說明】日治初期,臺人無 法就讀普通中學,在林獻堂等臺籍知識分子爭取下,成立臺中中學校(今 臺中一中),是第一所專收臺人子弟的中學。

三 高等教育

臺灣的高等教育普遍不足。1928 年設立的「臺北帝國大學」(今國 立臺灣大學前身)是最具代表性的高等教育機構,主要是提供日人子弟 在臺深造的機會,臺灣人就讀比例不高。

由於臺灣人在臺升學不易,有志升學者大多前往日本留學。留學教 育彌補了臺灣高等教育的不足。同時,這些留日的臺籍知識分子,回臺 後多扮演了推動政治社會運動的主要角色。

康軒

第 3 課 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3 – 1 差別待遇的殖民教育 二 中等以上教育

日治時期,中等教育以實用為原則,偏重職業教育。總督府設立師 範學校、醫學校與農林、工、商職業學校,培養教師、醫師與技術人才,

這些教師與醫師多成為臺灣社會的精英分子。

總督府也設置中學校,主要招收日人子弟,臺人入學不易。臺灣士 紳林獻堂等人為爭取臺人受教育的機會,於西元 1915 年成立臺中中學 校(今臺中一中),這是第一所專為臺人子弟設立的中學校。

西元 1928 年,總督府設立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以滿 足在臺日人就學需求。由於臺人入學名額有限,有志升學者多前往日本 留學,彌補臺灣高等教育的不足。此外,不少留日的臺灣知識分子,回 臺後成為推動政治、社會運動的重要人物。

56

南一

單元 3 日治時期的教育與社會發展 一 教育的推展

二、中等以上教育

總督府以實用為原則,設置農業、商業及工業等職業學校,招收臺 人。另有醫學校和國語學校(師範學校),培養醫療人員和教師。

總督府也設置中學校,主要招收在臺日人子弟,鮮少臺人入學。1915 年,臺中士紳為爭取臺人受教育的機會,集資成立「臺中中學校」(今 臺中一中),是第一所專門培育臺籍學子的學府。

此外,自清末開港後由傳教士籌辦的私立教會學校,也是培養臺籍 知識分子的重要教育機構,如臺北的淡水中學校(今淡江中學)。

1928 年,總督府設立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但限制臺 籍學生入學名額。有志升學的臺灣學生多選擇前往日本或其他地區留 學。其中許多日本留學生,參與了日後的政治社會運動,努力為臺灣發 聲。

資料來源:

1. 賴進貴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台南:翰林出版,2016 年 8 月三版二刷), 頁 91-92。

2. 吳進喜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新北:康軒文教,2018 年 2 月四版),頁 93。

3. 王秋原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台南:南一書局,2019 年 2 月四版 2 刷), 頁 97-98。

三個版本教科書均有寫出當時台灣人升中學是不容易的,因此台灣知識分 子爭取設立專收台籍子弟的學校,即台中中學校(今台中一中)。康軒版和翰林 版分別在課文正文和正文旁的圖文說明中提到由林獻堂等台灣士紳爭取成立,

南一版僅寫由台中士紳集資成立。另外,三家版本均以留日的知識分子成為日後 政治社會運動的要角做為結語。

57

台中中學校創校緣起是 1912 年林烈堂、林獻堂堂兄弟原為祖母羅太夫人祝 壽,幾經商議後,決定撥出費用籌建專收台人子弟就讀之私立中學,更進一步向 辜顯榮、蔡蓮舫、林熊徵等各地士紳募款,並呈請台灣總督府准予建校。最後改 為台灣人出錢、捐地、建校,捐獻總督府,由總督府設立之專收台人子弟的公立 中等學校。1915 年「臺灣公立臺中中學」創立,1921 年改稱「臺中州立臺中第 一中等學校」,即為現今的台中一中。日治時期,日人就讀「一中」,台人就讀「二 中」,唯有「州立台中第一中學」例外。1日本學者矢內原忠雄視此一爭取教育平 等的建校請願行動為「台灣民族運動的第一聲」。2由霧峰林家號召全台士紳共同 出錢出力,迫使總督府為台人設校,此一事蹟值得讓學生知曉。

接下來是「政治社會運動」段落的書寫:

表 4-2 國中社會第二冊(97 課綱)「日治時期政治社會運動」課文整理

版本 課文內容—政治社會運動

翰林

第 3 章 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3 – 3 臺人的政治社會運動

1920 年代以後,臺灣的知識分子受到當時民族自決思潮的刺激,

以及為了制衡臺灣總督府的專制統治,於是展開為期十餘年的政治社 會運動,表達自身訴求,爭取臺灣人的權益。

一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在這些運動中,林獻堂(圖 2-3-12)、蔣渭水等人所領導的「臺灣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影響最大。從 1921 年至 1934 年間,該運動的成

1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年),頁 74-75。許雪姬編著,〈林 家簡史〉,《中縣口述歷史第五輯—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紀錄(頂厝篇)》(中縣:中縣文 化,1998 年),頁ⅩⅦ。另參考〈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創校紀念碑碑文〉

(http://w2.tcfsh.tc.edu.tw/zh_tw/about_tcfsh/tcfsh_history/founding,最後瀏覽日:2019 年 8 月 23 日)。

2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縣:帕米爾,1895 年),頁 176。

58

員先後多次請願,要求設立臺灣議會。雖然日本政府都不採納,但該 運動已經喚醒臺灣人民的政治意識。

【圖 2-3-12 林獻堂像/文字說明】林獻堂,臺中市霧峰區人,是日 治時期政治社會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二 臺灣文化協會

當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展開後,林獻堂、蔣渭水等人也於 1921 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其宗旨為「謀臺灣文化之向上」,積極推行 各項啟迪民智的工作,例如:發行臺灣民報、設立讀報社及舉辦演講 會等,在喚起民族意識及改良社會風氣等方面,均有相當大的貢獻。

三 臺灣民眾黨

1927 年,蔣渭水等人組「臺灣民眾黨」,這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 合法的政黨,曾舉辦多次演講會,討論民權、自治等概念。此外,臺 灣民眾黨也積極扶助農、工運動,向總督府進行抗爭。

四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1930 年,林獻堂等人籌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主張實施地方 自治。經過成員不斷鼓吹、請願,總督府終於在 1935 年首次舉辦地方 議員選舉,但限制選民資格、議員半數民選半數官派,地方自治的成 果有限。此次選舉是臺灣史上民眾第一次行為投票權,對於自治、普 選、參政權等觀念已有初步的認識。

不過,隨著日本治臺政策進入「皇民化運動」時期,這些政治社 會運動都在總督府的壓制之下,逐漸宣告沉寂。

康軒

第 3 課 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3 – 3 政治社會運動

一九二○年代起,臺灣的知識分子受到民族自決思潮的影響,開 始以政治社會運動來表達自身訴求,爭取臺人的權益。

59

一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西元 1921 年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要求在臺設立「臺灣議會」。他們歷經十五次的請願行動,都未獲得日 本政府的同意,反而喚起了臺灣民眾的政治意識。

【充電站/林獻堂】今臺中市霧峰區人,日治時期以非武裝的方式 領導政治社會運動,如倡導設置「臺灣議會」以制衡總督府的專制體 制、舉辦各式文化活動以啟迪民智。

二 臺灣文化協會

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意識到臺灣民眾知識水準低落,於西元 1921 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以「謀臺灣文化之向上」為目標,透過臺灣 民報來發表言論,並舉辦演講會、夏季學校、讀報社等,希望能達到 啟迪民智及喚起臺人民族意識的目的。

三 臺灣民眾黨

西元 1927 年,蔣渭水等人籌組了臺灣第一個合法政黨「臺灣民眾 黨」,利用演講會在各地宣導民權與地方自治等觀念,強化臺人對政治 活動的關心。此外,臺灣民眾黨也積極參與農工運動,爭取農工群眾 的權益。

四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西元 1930 年,林獻堂等人成立「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主張實施 地方自強。經過知識分子不斷的請願和鼓吹,總督府終於在西元 1935 年舉辦地方議員選舉,但半數議員仍由官方選任,被視為有限度的地 方自治。這是臺灣史上民眾第一次行使投票權,對於自治、普選、參 政權等觀念有初步的認識。

一九三○年代以來,總督府對社會的控制轉趨嚴密,臺灣的政治社 會運動終告沉寂。

60

南一

單元 3 日治時期的教育與社會發展 二 臺人的政治與社會運動

1920 年代以後,臺人受到民族自決思潮的鼓舞,展開了一連串的 政治與社會運動。

1920 年代以後,臺人受到民族自決思潮的鼓舞,展開了一連串的 政治與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