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電影的歷史背景與歷史意識

第一節 電影的歷史背景

林獻堂一生追求台灣自治和文化啟蒙,領導「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4 年,

故有「台灣議會之父」之稱;但隨著日本對外擴張,「皇民化運動」使台灣的政 治社會運動沒有發展的空間。同時期的中國,在中華民國成立後,林祖密選擇至 中國發展,也因捲入軍閥鬥爭,1925 年逝世。林祖密之子林正亨在中日戰爭期 間亦赴中對日作戰,戰後因投入共黨活動而被槍決。因此以下分為三個時期討論 電影的歷史背景:1920 年代至 1937 年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發揚時期、1937 年至 1945 年進入戰時體制、1945 年終戰至 1956 年林獻堂於東京逝世。

一、1920 – 1937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間興起民族自決思潮,以及日本「大正民主」

思潮的影響下,1台灣的政治社會運動亦隨之興起。林獻堂參與政治活動、抵抗 殖民政權,走的是追求台灣自治的溫和穩健路線,畢竟林獻堂身為家族長,需確

1 日本學者松尾尊兊和太田雅夫將「大正民主」時期界定在 1905 至 1925 年之間。前者認為此 時期的日本在政治、社會、文化各方面都有民主主義傾向,此時期的的民眾活動以政治自 由、公民自由為目標;後者認為「大正民主」是這 20 年間各階層民主爭取民主的思想和運 動的總稱。見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〇~一九五〇》(台北市:遠流,曹永 和文教基金會,2008 年),頁 40-41。

18

保林家家族安危,以及與林獻堂本身溫和穩健的性格有關,再加上林獻堂與梁啟 超接觸的經驗。1909 年林獻堂在日本奈良巧遇梁啟超,林獻堂對於台灣當時的 處境—異族統治、愚民教育等問題求教梁啟超。梁啟超認為宜效仿愛爾蘭之抗英 路線,與英國朝野人士交好,讓英國放鬆壓力,進而獲得參政權。2種種因素形 成了林獻堂採柔性抗日路線,而此期間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人抗爭行動,首推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一)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1 年至 1934 年間,請願人士每年向日本帝國議會遞交請願書,要求設置 台灣議會,共有 15 次行動。台灣議會是在承認「六三法」的狀況下提出。六三 法為台灣特別立法統治的法源,視台灣為非日本憲法效力所及的地域,表示台灣 的特殊性,意味能保有台灣的文化、傳統、歷史、思想而不被日本同化。在承認 台灣在日本帝國憲法的特殊性之下,追求殖民地的自治,成立殖民地的議會,由 殖民地住民選出議員,行代議政治。以日本帝國憲法賦予人民的請願權下,進行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3

請願運動領導者林獻堂在發起行動前,還去拜會當時的總督田健治郎,田總 督反對的態度強硬,甚至進行分化行動,意圖使請願運動中止,即 1922 年的「八 駿事件」4。此外第三次請願運動前,蔣渭水欲成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於 1923 年向北警察署提出結社報備,但遭到取締。請願團到了東京,以林呈祿為 首向早稻田警察署提出同一名稱的政治結社組織,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在東京

2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年),頁 21-24。

3 周婉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臺灣史料研究》,37(台北市,2011.6),頁 8-12。

4 當時受台中知事常吉德壽主導「向陽會」,即對日本歌功頌德的團體,並拉攏中部人士參與。

林獻堂等八人被安排與田總督見面,卻被有心人士造謠傳出林獻堂受總督賞賜,並向總督府 保證停止請願運動,此事被諷為「八駿事件」。林獻堂名譽受損,打擊甚深,因此退出下一 次的請願運動。見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臺中市:晨星,2000 年),

頁 190-192。

19

再建,舉行成立典禮。此舉導致 1923 年 12 月總督府警務局展開全島請願人士大 逮捕。台北地方法院檢察官長三好一八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起訴蔣渭水等 18 人,即是「治警事件」。5

1924 年治警事件開庭,不但開放旁聽,法庭上檢察官和辯護律師、當事人 精彩地論辯內容刊登在《臺灣民報》上,成了請願運動的最佳宣傳和台灣民眾的 政治教育。1925 年三審宣判蔣渭水、蔡培火判刑 4 個月;林幼春、陳逢源、林 呈祿、蔡惠如、石煥長判刑 3 個月,另有 6 人罰金百圓和 5 人無罪。由於處罰不 重,被判刑者被視為「志士」,受到熱烈的歡迎。6治警事件後,議會請願運動亦 受到空前的支持,林獻堂代入獄同志領導請願行動,聲望達到極點。

但隨著 1927 年台灣文化協會左右分裂,退出文協的人士成立「台灣民眾黨」, 雖然有台灣民眾黨繼續支持,但左派分子會擾亂請願運動,請願運動聲勢大不如 前。再加上蔡培火等人離開台灣民眾黨,成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以及 1931 年蔣渭水逝世,議會請願運動失去了政治團體的支持而逐漸沒落。15 回的請願 運動,帝國議會常以「不採擇」或「未納入議程」作收。至 1934 年,領導者林 獻堂等 29 人經過會議決定中止請願運動。持續 14 年的全島性政治運動至此畫 上句點。7

(二)台灣文化協會

除了政治上的抗爭,林獻堂對社會文化運動的支持亦不遺餘力,無論是保 存漢文化,例如櫟社的參與;或是爭取新式教育,如台中中學校的設立;林獻 堂亦投入心力,支持整體社會提升的文化啟蒙運動,例如台灣文化協會。唯有

5 周婉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頁 16-18。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

(上)》,頁 232-238。

6 周婉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頁 18。

7 周婉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頁 18-23。

20

如此,才能有更多人認同、加入抵抗殖民政權的行動。8

台灣文化協會於 1921 年創立,公推林獻堂為總理,成立的目的為「助長台 灣文化之發達」。辦理活動有各地設立讀報社、舉行各種講習會、於霧峰林家萊 園開辦夏季學校、巡迴全島的「文化講演會」、「美台團」電影巡映等。9台灣文 化協會為文化啟蒙的團體,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相輔相成。但受到世界性社 會主義思潮的影響,1927 年台灣文化協會走向分裂,由左派勢力取得領導權,

林獻堂退出文協。10

(三)霧峰一新會

霧峰一新會於 1932 年成立,由林獻堂長子林攀龍擔任委員長,其創立目的 為:「促進霧峰庄內之文化而廣布清新之氣於外,使漸即自治之精神,以期新台 灣文化之建設。」文化啟蒙從霧峰當地開始做起,以農村啟蒙和保存漢文為宗旨,

再推展到台灣。霧峰地區文化活動存在已久,1902 年櫟社成立;1924 年起,連 續三年辦理夏季學校;還有其他當地的文化組織等,如此的淵源下成立「霧峰一 新會」。11

霧峰一新會辦理的活動多元多樣,包括文化、社會、體育、休閒娛樂各層面,

參與對象男女不拘,甚至鼓勵女性參與,擔任委員、演講者,雖未提出「男女平 等」的口號,但卻真正地落實讓女性參與公共事務。12

除了倡導新思潮,也有傳承漢文化的「一新義塾」。九一八事件後,日方禁 止新設台灣書房,對漢文嚴格控制。日方緊盯一新會和一新義塾的活動,一新會

8 黃富三,《林獻堂傳》,頁 69。

9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臺中市:晨星,2000 年),頁 340-362。

10 張炎憲,〈日治時代臺灣會運動—分期和路線的探討〉,《臺灣風物》,40:2(臺北縣,

1990.6),頁 8。滿

11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台北市:師大歷史系,2010 年),

頁 313-317。

12 許雪姬,〈霧峰一新會的成立及其意義〉,頁 11-16。

21

為求能持續辦理,一新義塾除了教漢文,兼辦中日文教學;最後也不得不接受日 方對課程的干涉。

霧峰一新會活動豐富,幾乎每日都有活動,但隨著時局日益嚴峻,限制愈 愈多。1936 年祖國事件發生後,許多活動停辦,唯一保留的一新義塾至 1938 年 9 月中止,象徵霧峰一新會正式結束。1932 年至 1938 年,可以說這段期間 霧峰一新會參與了霧峰地方人民的生活。13

(四)中國的發展

同時期的中國則是軍閥割據的局面,1914 年至 1925 年期間,林祖密加入孫 中山的革命事業。1917 年孫中山南下廣州進行護法運動,翌年孫中山正式任命 林祖密為「閩南軍司令」,隨後林祖密收復閩南七縣。但護法軍內部爭權,林祖 密受陳炯明刁難,最終閩南軍於 1919 年被解散。1922 年陳炯明叛變,孫中山避 難永豐艦,林祖密被拘禁於廣州。1922 年,許崇智軍隊入閩,林森任福建省長,

任林祖密為福建省水利局長;但 1923 年北洋軍閥孫傳芳佔領福建省,林祖密請 辭歸隱廈門鼓浪嶼,轉而開發閩南水利交通建設。1925 年,林祖密遭北洋軍閥 李厚基駐漳洲師長張毅誘捕槍決。14

二、1937 – 1945 年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台灣進入戰時體制。但自九一八事件以來,日本走 上軍國主義,日方對殖民地控制愈來愈嚴,1920 年代以來的政治抗爭運動空間 愈來愈小,1936 年的「祖國事件」即是證明。

13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頁 360-362。

14 吳瑞松,〈參加中國革命事業的林家子弟—林祖密〉,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

《臺灣近代名人誌 第三冊》(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 年),頁 54-59。

22

(一)祖國事件

由於 1936 年 2 至 4 月,林獻堂曾參加「華南考察團」,他在上海接受華僑團 體歡迎時,在致辭時說了「歸回祖國」的話,傳回台灣,日方不滿。在 6 月 17 日「台灣始政紀念日」,台中公園裡,日本浪人賣間善兵衛在台灣軍參謀長荻洲 立兵授意之下,要求林獻堂為「歸回祖國」公開道歉,最後還毆打其右臉。15林 獻堂受此屈辱,1937 年至 1940 年間遠避日本。

(二)台灣的戰時體制

1937 年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對台灣人進行文化改造;1941 年更進一步 成立「皇民奉公會」,網羅民間各階層的領導者,動員社會協助戰爭。在戰時體 制下,林獻堂自知無法避免,並擔任多個職位。其主要工作如參加會議、巡迴演

1937 年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對台灣人進行文化改造;1941 年更進一步 成立「皇民奉公會」,網羅民間各階層的領導者,動員社會協助戰爭。在戰時體 制下,林獻堂自知無法避免,並擔任多個職位。其主要工作如參加會議、巡迴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