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2013 年開始的「反課綱微調」,1到了 2015 年 5 月,台中一中學生社團「蘋 果樹公社」自主發起「反黑箱課綱」抗爭,使得課綱問題延燒全台、抗議行動逐 漸擴大;2學生和教育部的衝突到了 7 月愈發激烈。「7 月 23 日晚間,反課綱微 調的學生衝進教育部;7 月 30 日,反課綱北區高校聯盟發言人林冠華自殺身亡;

7 月 31 日凌晨,反對課綱微調的學生和民眾,占領教育部廣場……」3學生的抗 爭行動最終在 8 月 6 日落幕。4全台關注的反課綱爭議期間,一部即將上映的電 影也引發了話題—李崗監製、許明淳導演耗時 8 年製作的《阿罩霧風雲Ⅱ:落子》

在 8 月 4 日舉行了記者會。5

《阿罩霧風雲》是以霧峰林家為題材的電影,分為 2 集。《阿罩霧風雲 I:抉 擇》於 2013 年上映,描述自乾隆年間林家自漳州移民至阿罩霧(今霧峰),霧峰

1 「課綱微調」的全稱是「普通高級中學語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又稱 104 課綱)。2013 年,教育部組織「課綱檢核小組」啟動課綱微調,直接進行課綱的修訂和審查,並於 2014 年 1 月公布調整後的內容。因課綱審議的過程和調整內容的差異受到質疑,其中以歷史科課綱最 受爭議,特別在台灣史的調整更受到強力抨擊,被認為違背學術專業和抹煞歷史學界多年的研 究成果。同年 3 月,上百位歷史學者連署抗議,要求撤回新課綱。參見玉山社編輯部,〈這場 二○一五年的夏日戰鬥〉,《我們為什麼反對課綱微調》(臺北市:玉山社,2015 年),頁 2-4。

2 2015 年 5 月 1 日,台中一中學生社團「蘋果樹公社」在創校百年校慶中呼口號、靜坐方式表 達「反對洗腦課綱」,視為開出高中生反黑箱課綱第一槍。蘇孟娟,〈抗議黑箱課綱洗腦 中一 中開第一槍〉,《自由時報》(2015 年 5 月 2 日)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76757,最後瀏覽日:2019 年 8 月 23 日)。

3 玉山社編輯部,〈這場二○一五年的夏日戰鬥〉,《我們為什麼反對課綱微調》,頁 2。

4 蔡穎,〈淚水伴雨水 反黑箱課綱學生宣布退場深耕校園〉,《自由時報》(2015 年 8 月 6 日)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03651,最後瀏覽日:2019 年 8 月 23 日)。

5 陳芷若,〈李崗無畏課綱爭議 從霧峰林家看臺灣歷史〉,《風傳媒》(2015 年 8 月 4 日)

( https://www.storm.mg/article/59978?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613130613764393464 66633861636135_1563344239,最後瀏覽日:2019 年 8 月 23 日)。

2

林家透過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和參與中法戰爭,逐漸成為近代台灣史 上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阿罩霧風雲Ⅱ:落子》的時間段落自 1895 年馬關條 約生效開始,至 1956 年林獻堂在日本終老結束,敘述三個霧峰林家人各自的命 運。林獻堂(1881-1956)設法在日本殖民之下推動台灣自治;林祖密(林季商,

1878-1925)則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加入孫中山的護法事業;林正亨(1915-1950)

則是對國民黨失望後,投入共產黨活動。6

在《落子》的記者會上,李崗表示,「沒有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要回到那 個時空去看當年的事情。」同時也希望「能提供下一代更多的知識、更高的高度、

更多元的角度,讓人們去做出屬於自己更有智慧的抉擇。」導演許明淳亦表達

「『阿罩霧風雲』期盼提供台灣一部權威的教育參考書,而非權威的教科書,來 補充台灣近代史的遺落片段,也讓上課的形式更多元豐富。能藉此片讓觀眾用更 多元的角度了解歷史。」7

《阿罩霧風雲Ⅱ:落子》上映後,文化部包場邀請馬英九總統、台師大歷史 系學生共同觀賞,李崗在會場上表示,「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歷史時間點,正好是 反課綱的學生應該看的,……,但一個地方如果連自己的故事都說不出來,是最 悲哀的事。」李崗選擇用影像留下這些記憶,留下自己的話語權。8

關於霧峰林家的記憶,現行國中教科書僅寫到林獻堂是「台灣議會之父」, 在「台中中學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協會」等篇幅中提及其 名。但到了戰後,霧峰林家從教科書消失了,學生也不會知道霧峰林家後續曲折 的故事,包括林獻堂在 1949 年赴日,最後在日本終老;以及林祖密、林正亨的

6 《阿罩霧風雲Ⅱ:落子》影片介紹(https://www.jointmovies.com/movie/285,最後瀏覽日:

2019 年 8 月 23 日)。

7 陳芷若,〈李崗無畏課綱爭議 從霧峰林家看臺灣歷史〉。

8 仇佩芬,〈馬英九看《阿罩霧風雲》落淚 李岡吐真言:委屈求全才是真愛〉,《風傳媒》(2015 年 9 月 23 日)

(https://www.storm.mg/article/66221?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613130613764393464 66633861636135_1563352659,最後瀏覽日:2019 年 8 月 23 日)。

3

事蹟。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林獻堂被認為是台灣的代表人物之一,9作 家巫永福形容他是「有良心的員外」,10公視製作的《百年人物誌》將他定義為

「夾縫中的民族運動者」,11何以如此?這些並不會寫在教科書裡。但歷史課堂 上不應只有歷史人物的事功,台灣史學者張炎憲認為若上一代的歷史感情無法 傳遞,當我們無法領受前人的歷史情境,失去了相互的瞭解和信賴,也造成了歷 史的切割,將是歷史文化重建的危機,因此「有感情的歷史教育,才能建立綿延 不斷的歷史傳承,撼動人心,並以具體行動,轉化成創作的動力,刻劃出時代的 脈動。」12

筆者身為國中歷史教師,不僅希望能讓學生認識台灣的人物典範,更希望能 深入探索其心理和感情世界,看他們如何堅持、實踐,進而理解我們現在享有的 環境得之不易。是故需要尋找其他適合的材料以彌補教科書文字書寫的不足,而 影像、聲音、圖片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亦能建構歷史場景和情節,能提供異於 教科書的角度來看待過去。

因此筆者選擇《阿罩霧風雲Ⅱ:落子》這部影片,以台灣人為主體的視角來 看台灣的歷史,並透過林獻堂等林家人的生命歷程和家族命運的轉變,啟發學生 的自我省思。進一步討論因不同的立場所產生的闡述,學習判斷、思辨其中的意 涵及目的。

9 公共電視台在 2003 年製作了《台灣百年人物誌》,為台灣歷史人物立傳,共有兩季。第一季 人物:林獻堂、蔣渭水、馬偕、後藤新平、伊能嘉矩、杜聰明、黃土水、施乾與清水照子、

賴和、八田與一、莫那.魯道、鄧雨賢、陳澄波、吳濁流、高一生、林摶秋。第二季人物:

雷震、殷海光、尹仲容、林茂生、傅斯年、謝雪紅、楊逵、吳三連、林朝棨、許世賢、廖文 毅、王育德。

10 許雪姬編著,《中縣口述歷史第五輯—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紀錄(頂厝篇)》(中縣:中縣 文化,1998 年),頁 123。

11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策劃,《台灣百年人物誌》(台北市:玉山社,2005 年),

頁 6。

12 張炎憲,〈歷史感情與歷史教育〉,《人本教育札記》,136(台北市,2000.10),頁 16-18。

4

二、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為影視史學和教學應用的相關發展,第二 部份整理林獻堂、林祖密和林正亨等霧峰林家人物的相關研究,第三部份以表 格方式整理以霧峰林家為主題的影視作品。

(一)影視史學與教學應用

1988 年,美國歷史學者海登‧懷特(Hayden White, 1928-2018)在《美國歷史評 論 》(America Historical Review) 中創 造了 “historiophoty” 一詞 ,並 解釋為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and our thought out in visual images and filmic discourse.” 13 周樑楷教授將“historiophoty”翻譯為「影視史學」,強調“historiophoty”為一門學問,

也有(或應有)屬於自身的知識理論基礎,希望能受學術界肯定;並將「影視」

的範疇擴大為「影像視覺」,因此無論靜態或是動態、任何圖像符號都符合此一 範圍。14

在海登‧懷特提出“historiophoty”之前,二戰後的歷史學家已經注意到影視媒 體和歷史產生了交集,也參與歷史影片的製作,例如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 School)學者馬克‧費侯(Marc Ferro, 1924- )。馬克‧費侯認為影像可以擺脫官方檔案 文獻的束縛,因此電影是一個與官方歷史對立的歷史使者,在其經典著作《電影 與歷史》(Cinéma et Histore, Paris)中用歷史的觀點來解析電影和其時代背景,15 建構影視和歷史之間的方法論和知識論。1970 年代,美國歷史學者羅伯特‧羅森 史東(Robert A. Rosenstone)亦參與劇情片和紀錄片的製作,並提出電影是另類書

13 Hay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3:5 (December, 1988), p.1193.

14 周樑楷所指的「影視史學」有二:(一)「以靜態或動態的圖像、符號,傳達人們對於過去事實 的認知」;(二)「探討分析影視歷史文本的思維方式或知識理論。」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 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臺北市,1999.6),頁 447。

15 Marc Ferro(馬克.費侯)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市:麥田出版,1998 年。

5

寫歷史的方式,但不可以評論文字史書的標準看待電影。161980 年代,美國歷史 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辦理了電影和歷史相關的學術研討會,並其 刊物《美國歷史評論》刊載文章。171988 年 12 月,《美國歷史評論》即以電影和 歷史為專題,海登‧懷特的“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即刊登於此。

自周樑楷教授將「影視史學」引進台灣學術界,許多學者也投入於建立影視 刊》,45(臺北市,2004.9),頁 210-211。

17 吳紫陽,〈影視史學的思考〉,《史學史研究》,2001 年第 4 期(北京,2001.12),頁 50。

《當代》,156(臺北市,2000.8),頁 48-61。

6 市,2002.6),頁 1101-1116。

29 徐叡美,〈影視歷史《十月》與《赤色份子》之歷史敘述與歷史思維的探討〉,《中興史學》, 6(臺中市,2000.4),頁 113-126。

30 陳登武,〈一場大屠殺與人民的記憶—以 Atom Egoyan 的電影〈A 級控訴〉為中心〉,《興大 歷史學報》,17(台中市,2006.6),頁 641-675。

31 劉怡芳,〈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清華歷史教學》,18

(新竹市,2007.5),頁 107-134。

32 許全義,〈歷史教學與公民意識—簡介臺中一中影視史學專題課程〉,《清華歷史教學》,19

(新竹市,2008.10),頁 21-48。

33 陳登武,〈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歷史教育》,14(台北 市,2009.6),頁 233-264。

34 吳珊妃,〈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歷史教育》,14(台北 市,2009.6),頁 295-314。

35 陳淑銖,〈影視材料在教學應用的省思—以希特勒影片為例〉,《人文社會學報.國立臺灣科技 大學》,4(臺北市,2008.3),頁 87-107。

36 林于菁,〈電影教學於歷史課程中的應用〉,《北縣教育》,72(臺北縣,2010.9),頁 80-84。

7

踐—以影片《稻草人》為例〉以影視史學的概念出發,利用影片《稻草人》以探 究國中生在影視歷史圖像的理解、歷史意識的建構和發展。37黃靖涵〈影視教材 在高中台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

踐—以影片《稻草人》為例〉以影視史學的概念出發,利用影片《稻草人》以探 究國中生在影視歷史圖像的理解、歷史意識的建構和發展。37黃靖涵〈影視教材 在高中台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