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歷史教科書編寫愈來愈簡單扼要,如同參考書條列式整理,讓讀者一目了 然時,課文裡的人事物也愈來愈失去「溫度」。僅以「歷時 14 年,經過多次請願,

但日本政府都不採納而失敗,但請願運動已喚醒台灣人民的政治意識。」來描述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其實不易體會台灣人民被喚醒了什麼政治意識。學 生只能硬記背誦,歷史終究離我們很遙遠。為了讓歷史教育有溫度,讓學生能深 入探索人物的心理和感情世界,筆者選擇運用影視教材讓學生看到異於教科書 視角的歷史人物。在《阿罩霧風雲Ⅱ:落子》裡,可以看到霧峰林家人做出不一 樣的選擇,為信念堅持,也付出代價。

由於影片的拍攝手法與我們習慣的敘事手法大不相同,是採用「定格式」表 演,加上旁白大量地口述,對觀眾而言非常挑戰,對國中生來說可能更不易專注,

因此更需要教師適時引導。經過教學活動後,有學生反應很難專心看下去,也有 學生表示「定格式」的拍攝手法反而可以聚焦在人物上,普遍地回饋是認為更貼 近人物,以及了解原來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享有的權益,其實是前人努力地追 求,甚至是犧牲才得來的。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像林祖密、林正亨一樣去革命?還是像林獻堂走溫和穩健路線,但內心也有很多 為難?進一步可以跟公民科合作,討論過去和近期發生的社會運動,彼此透過對 話,慢慢凝聚成共識。這也是 108 課綱所強調的「核心素養」,讓學生適應現在 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此次教學活動的實施對象是國一生,因電影的歷史背景牽涉中華民國民初 軍閥割據,國一生未具有相關的先備知識,未來可以嘗試在國二、國三進行教學 活動。如果有更多教學時間,如發展為彈性課程,可以結合上集《抉擇》,甚至 規劃為台灣五大家族的相關課程設計,讓學生更對曾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有 更多的認識和連結。

90

本次的教學設計透過影視教材融入歷史教學,不僅可以補足教科書內容簡 化的問題,並提供不同的視角讓學生去思考;利用學習單的書寫和討論、發表,

讓學生釐清自己想法,進一步培養思辨的能力。從實作結果來看,是可以提升效 能和應用的教學模式。

91

參考書目

一、專書

J. M. Meskill(麥斯基爾)著;王淑琤譯,《霧峯林家:臺灣拓荒之家 1729-1895》, 臺北市:文鏡,1986 年。

Marc Ferro(馬克.費侯)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市:麥田出 版,1998 年。

Michael Rabiger(雷畢格)著;王亞維、喻溟譯,《製作紀錄片[全新增訂第五版]》, 台北市:遠流,2016 年。

王世慶、陳漢光、王詩琅撰;黃富三,陳俐甫編,《霧峯林家之調查與研究》(臺 北縣:林本源基金會,1991 年。

玉山社編輯部,《我們為什麼反對課綱微調》,臺北市:玉山社,2015 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縣:帕米爾,1895 年。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台北市:師大歷史系,

2010 年。

林文淇總編輯,《2014 年臺灣電影年鑑》,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2014 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廿七)一九五五年》,臺北市:中研院 臺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13 年。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策劃,《台灣百年人物誌》,台北市:玉山社,

2005 年。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撰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台北市:

國家圖書館,2003 年。

張廣智,《影視史學》,台北市:揚智文化,1998 年。

92

許雪姬,《林正亨的生與死》,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

許雪姬編著;許雪姬、王美雪紀錄,《中縣口述歷史第五輯—霧峰林家相關人物 訪談紀錄(頂厝篇、下厝篇)》,中縣:中縣文化,1998 年。

陳斌全總編輯,《2016 臺灣電影年鑑》,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2016 年。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〇~一九五〇》,台北市:遠流,曹永和 文教基金會,2008 年。

陳澤主編,《臺灣先賢先烈專輯第三輯》,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年。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年。

黃富三,《霧峯林家的中挫(一八六一~一八八五)》,臺北市:自立晚報,1992 年。

黃富三,《霧峯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年)》, 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 年。

萬蓓琪等,《穿越霧風到林家:一個橫跨百年的家族素描》,臺中市:臺中市新聞 局,2012 年。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臺中市:晨星,2000 年。

廖振富,《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臺中市:臺中市政府文化局,2016 年。

賴志彰,《台灣霧峯林家留真集:[近‧現代史上的活動,1897~1947]》,台北市:

自立晚報,1989 年。

二、期刊及專書論文

Johanna M.Meskill 著、溫振華譯,〈霧峰林家—一個臺灣士紳家族的興起〉,《臺 灣風物》,29:4(臺北縣,1979.12),頁 1-10。

中央電視台,〈關於《滄海百年》創作、製作方面的幾點說明〉,《海峽評論》,167

(台北市,2004 年 11 月),頁 24-25。

93

王怡仁,〈由《滄海百年》看霧峰林家的史與戲〉,《歷史月刊》,204(台北市,

2005.1),頁 144-147。

世界電影期刊編輯群,〈一部在時代迭替中興衰震盪的家族史記—專訪【阿罩霧 風雲】導演許明淳&戲劇指導蘇達〉,《世界電影》,537(臺北市,2013.9), 頁 126-127。

石弘毅,〈影視史學與書寫史學的啟示〉,《空大學訊》,261(臺北縣,2000.11), 頁 56-60。

石靜文,〈穿越風霧,回望李崗的《阿罩霧風雲—落子》〉,《印刻文學生活誌》,

145(新北市,2015.9),頁 134-135。

吳珊妃,〈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歷史教育》, 14(台北市,2009.6),頁 295-314。

吳紫陽,〈影視史學的思考〉,《史學史研究》,2001 年第 4 期(北京,2001.12), 頁 49-55。

吳瑞松,〈參加中國革命事業的林家子弟—林祖密〉,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莊 永明編,《臺灣近代名人誌 第三冊》,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 年。

李道明,〈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戲劇學刋》,10(臺 北市,2009),頁 79-109。

周婉窈,〈「進步由教育 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臺灣風物》,

56:4(臺北縣,2006.12),頁 39-89。

周樑楷,〈辛德勒選民:評史匹柏的影視敘述和歷史觀點〉,《當代》,96(臺北市,

1993.4),頁 44-53。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88(臺北市,1993.8),頁 10-17。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以「誰殺了甘迺迪」和「返鄉第二春」為討 論對象〉,《當代》,74(台北市,1992.6),頁 48-61。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臺北 市,1999.6),頁 445-470。

94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象」為教學實例〉,

《當代》,118(臺北市,1996.2),頁 8-21。

周樑楷,〈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風暴》為討論對象〉,《興大人文學 報》,32(臺中市,2002.6),頁 1101-1116。

周樑楷,〈歷史劇情片的「實」與「用」—以「羅馬帝國淪亡錄」和「神鬼戰士」

為例〉,《當代》,156(臺北市,2000.8),頁 48-61。

林于菁,〈電影教學於歷史課程中的應用〉,《北縣教育》,72(臺北縣,2010.9), 頁 80-84。

林玲玲,〈影視史學相關問題之討論〉,《黃埔學報》,40(高雄縣,2007.10),

頁 131-141。

林博正,林蘭芳紀錄,〈說我霧峰林家〉,《臺灣文獻》,57:1(南投市,2006.3), 頁 73-95。

夏珍,〈廿年風雨負初心,可憐家國付浮沉—我看《阿罩霧風雲》〉,《印刻文學生 活誌》,145(新北市,2015.9),頁 128-131。

徐叡美,〈電影與歷史:評介史家費侯、戴維斯與羅森史東〉,《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集刊》,45(臺北市,2004.9),頁 199-216。

徐叡美,〈影視歷史《十月》與《赤色份子》之歷史敘述與歷史思維的探討〉,

《中興史學》,6(臺中市,2000.4),頁 113-126。

張炎憲,〈日治時代臺灣社會運動—分期和路線的探討〉,《臺灣風物》,40:2(臺 北縣,1990.6),頁 1-16。

張炎憲,〈歷史感情與歷史教育〉,《人本教育札記》,136(台北市,2000.10),

頁 16-18。

梁艷春,〈影視史學的演變與發展〉,《北方論叢》,2009 年第 4 期(哈爾濱,2009.8), 頁 72-75。

許全義,〈歷史教學與公民意識—簡介臺中一中影視史學專題課程〉,《清華歷史 教學》,19(新竹市,2008.10),頁 21-48。

95

許雪姬,〈二二八事件中的林獻堂〉,收錄於《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20 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臺北縣:國史館,2002 年,頁 989-1061。

許雪姬,〈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 報》,19(臺北市,2002.5),頁 259-296。

許雪姬,〈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集刊》,31(臺北市,1999.6),頁 167-211。

許雪姬,〈臺灣家族史研究及史料〉,收錄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 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頁 211-240。

許雪姬,〈霧峰一新會的成立及其意義〉,收錄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中 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中市:臺中市政府文化局,2000 年,頁 9-16。

陳冠旭,〈周樑楷老師訪談紀錄—談影視史學〉,《史學研究》,16(新北市,2002.7), 頁 211-223。

陳淑銖,〈影視材料在教學應用的省思—以希特勒影片為例〉,《人文社會學報.國 立臺灣科技大學》,4(臺北市,2008.3),頁 87-107。

陳登武,〈一場大屠殺與人民的記憶—以 Atom Egoyan 的電影〈A 級控訴〉為中 心〉,《興大歷史學報》,17(台中市,2006.6),頁 641-675。

陳登武,〈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歷史教育》, 14(台北市,2009.6),頁 233-264。

黃信彰,〈以音符編織的文化宣言—日殖中期反殖民團體的社會運動歌曲創作始 末〉,《藝術觀點》,49(台南市,2012.01),頁 25-34。

黃富三,〈林獻堂與三次戰爭的衝擊:乙未之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戰爭〉,

《臺灣文獻》,57:1(南投市,2006.3),頁 1-42。

黃富三,〈清季台灣外患、新政與霧峰林家—林家之際遇與紳權性格之轉變〉,《故 宮學術季刊》,19:1(臺北市,2001.秋),頁 21-37。

96

黃富三,〈試論霧峰林家之族性與族運〉,《國史研究通訊》,2(臺北市,2012.6), 頁 17-28。

黃富三,〈覺醒與絕望:林獻堂的自治夢〉,收錄於徐天福主編,《什麼人物 為 何重要:臺灣史上重要人物系列 1》,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0,頁 158-175。

廖振富,〈反戰與反皇民化的呼聲—日據末期的林獻堂詩〉,《臺灣文獻》,50:4

(南投市,1999.12),頁 61-74。

劉怡芳,〈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清華歷 史教學》,18(新竹市,2007.5),頁 107-134。

蔡麗卿,〈「臺灣文獻先賢系列—林獻堂先生思想學術座談會」紀實〉,《臺灣文獻》, 50:4(南投市,1999.12),頁 75-132。

戴寶村,〈士紳型政治運動領導者—林獻堂〉,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

《臺灣近代名人誌 第四冊》,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 年,頁 51-75。

藍博洲,〈第一個刑死馬場町的臺灣人:霧峰林家第二十一世林正亨傳奇〉,《新

藍博洲,〈第一個刑死馬場町的臺灣人:霧峰林家第二十一世林正亨傳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