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練知識之意涵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羽球專家教練之實務知識。為建立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及相關學理 依據,本章共分為四節討論之,分別為:第一節教練知識之意涵;第二節實務知識之內 涵與結構;第三節教練實務知識發展;第四節本章小結,俾進行文獻之彙整與分析,茲 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教練知識之意涵

一、教練知識之定義

美國哲學家杜威 (John Dewey) 強調知識和行動、理論和實務是不可分的,並指出 人的知識來自「行動」,透過感官與心智作用而產生知識。在致知的過程中,牽涉人與 情境之間的交互作用,當某些特殊問題或不協調的情況發生,迫使致知的人對問題或不 協調提出假設,再經過行動或實驗證實,才產生知識。換言之,知識是人們在生活實踐 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透過體會、反省與實踐,制定能夠付諸實施的實務觀念 與知識,並通過特定符號系統表現出來(范秦海,2008;劉一民、周育萍,2008)。

教練素質的良窳攸關選手競技水準,在訓練過程中扮演重要的組織者、指導者角色,

而其指導實施訓練的基礎是蘊藏在大腦中的知識,因此教練的知識很大程度上決定競技 運動訓練、比賽的走向和效果(王藝蘭,2010;楊金昌,2015)。然而教練的基礎知識 是競技運動訓練、比賽管理和創新的基礎和保障,並且直接影響競技運動訓練、比賽(尹 軍,2013;吳飛、劉國斌,2007)。在運動訓練過程中不同知識對運動訓練的影響也有 所差異,涉及的內容和運用範圍不盡相同,因此,教練必頇建立起適合專項訓練要求的 合理知識結構,將所掌握的知識與訓練實踐相結合,使知識轉化以提升訓練水準。

二、教練知識結構之特性

所謂的知識結構是指人類創造出來的知識在個人頭腦內的組合狀態,包括知識的構 成狀況、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以及所形成的整體功能。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教練運用自 身的知識對運動員進行培養,以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知識為基礎,這些知識以某種形式 獨立存在而又彼此互相聯繫。范秦海(2008)指出教練知識結構是有序、動態的,其內 部存在著一定數量的「要素」,並且是一個彼此相互聯繫、具有組織與功能性的系統。

統整吳亞初(1994)、尹軍(2013)、李波、龔毅(2013)等學者依據教練知識結構所 具備之特性提出歸納研究,分別如下敘述:

7

(一)實踐性

合理的知識結構是最終目的達成的前提和基礎。運動訓練具備明確的目的,以提升 運動員的能力,保持最佳競技狀態,爭取最佳成績為最終目的。教練獲得知識之目的在 於與實務結合,一方面來自在訓練過程中親身實踐理論的體驗,另一方面來自於他人在 所創造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等,然而教練之個體知識結構差異是根據專項訓練 的理論知識和實務知識的發展而不斷調整的結果。

(二)綜合性

運動訓練工作是由多種因素相互聯繫的綜合體。在運動訓練不斷發展中,因應不同 訓練對象之個別差異性,為符合運動員培養需求之策略,教練應具備多元專業知識,其 知識結構應是自然科學及社會人文科學的結合,多數優秀教練除具備該項目的核心知識 以外,還具有較廣泛的橫向知識,包含專項基礎知識、選材知識、醫療保健知識等。

(三)動態性

競技體育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歷程,作為反映競技體育訓練特點的知識體系,也必 然是能不斷調整的動態結構。教練知識結構具有個別差異性,並非一成不變、固定化的 結構模式,由各種知識相互協調,其特徵是由教練對所從事之項目特點和規律認識過程 所出現的層次所決定,形成層次性的動態知識系統。

(四)創新性

現今社會資訊更新與流動快速,教練應不斷地對新知識進行吸收和選擇,達到自身 知識的更新和改造,教練並不單是模仿者、學習者,而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改 革者,其自身必頇不斷得到充實和拓展。

綜上所述,教練知識結構的形成具有多元、複合等特性,並在開放且複雜的動態情

境中平衡,以發展出符合當前訓練情境之知識內涵。教練的知識應能在遇見問題時,以 命題的形式出現(李波、龔毅,2013),並且進行更完整的知識整合,因此不僅需具有 體育科學知識,注重專業知識學習,同時也需具備人文科學知識,與實務知識融會貫通,

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三、教練知識結構分類

國內、外學者們依據教練知識結構之特性、內涵等,以不同觀點將教練知識結構做 分類,國際教練教育委員會制定之國際教練體系則將教練的知識結構內涵分為專業知識、

人際知識、個人內省知識三大類,並提出教練知識結構需與其職業緊密相關,為完成教

8

練職責和任務所需具備(鍾秉樞,2013)。以下統整李波與龔毅(2013)、鍾秉樞(2013)、

Cote 與 Gilbert (2009) 等國內、外學者們依據教練知識所分類之結構,分別如下敘述:

(一)教練專業知識 (Coach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與運動訓練和參賽直接相關的系統化知識,包括運動專項知識、運動學科知識、工 具知識等,重新組合成為一個更專門的專業知識類目,使教練在運用中能夠充分體現自 己的訓練理念、訓練思路、訓練創新,並能更精確定義運動知識。

運動學科知識具有普遍意義,為教練專業知識之基礎,能擴展教練的視野,提升文 化底蘊,增強思辨能力,如社會學、管理學、生、心理學等,教練能藉由此認清運動訓 練實踐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進而協調各種力量去解決。

運動專項知識處於核心地位,是運動訓練得以完成和實現的關鍵,亦是教練對專業 領域所涉及問題的理解、應用,如專項選材知識、專項訓練及比賽知識、專項技戰術知 識、專項訓練效果的評定等。

工具知識包含如外語、網絡的應用、影音資料蒐集等,能提高教練工作效率,擴展 知識層面,並對於進行交流有其重要作用。面對當今資訊傳遞迅速的社會,教練在實踐 工作中應不斷充實與學習,才能因應運動的發展趨勢。

(二)教練人際互動知識 (Coaches’ interpersonal knowledge)

與人際關係處理相關的系統化知識,包括如社會環境、 學校環境、運動員表現、

設施情況與媒體等等與實際有密切聯繫的所有環境或表象,對運動訓練的影響往往是隱 性的,卻潛移默化影響著運動訓練的進行,需要教練在運動訓練實踐中有意識地去瞭解,

並從經驗認識向理性認識轉變。教練工作是複雜且相互影響的過程,其工作效能仰賴於 個體與團體的互動,因此教練需持續發展人際互動知識,規律和運動員、助理教練、父 母和其它的專業人員互動,建立有效、適切的溝通模式。

(三)教練內在個人知識 (Coaches’ intrapersonal knowledge)

與教練個人成長相關的系統化知識,包括執教理念、終身學習、自我反思等。個人 知識提供理解教練自我檢討與反思的能力,然而經驗的學習立基於反省,增加批判思考 能力和敏銳度,察覺學習者的獨特性與其所處場域的文化脈絡。因此,教練的專業知能 應建立在個人反思的觀點和實踐的修正。

由上述教練知識的分類,可看出學者們在描繪教練所應具備知識為目的下,對教 練知識的不同詮釋。當中雖未明確的提到「實務知識」這個名詞,但從上述對教練知識 作全面性分類的文獻當中,亦可發現與實務知識相似意涵的分類,如:人際互動知識、

9

內在個人知識。知識的形式是重疊的,Cote 與 Gilbert (2009) 提及在教練培育計劃裡,

聚焦於傳統的專業知識發展,但教練的效能和專業應該包含人際互動和內在個人知識,

認為教練的培育和招聘不只需要看專業而已,卻很少考慮個人和其它部份的連結、持續 開放的學習和自我省思。

教練除了專業學科知識,還需具備多元知識內涵,鐘秉樞(2013)指出優秀教練的 知識結構對於科學訓練水準的提高所產生的作用,與教練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不成絕 對正比關係,而是與其所掌握的知識在專項訓練過程中的遷移或運用程度有關,即只有 能被運用於運動訓練實踐,並被證明是有用的知識,才能對教練知識結構內部變化產生 積極影響。具體的運動學科知識,仍必頇通過教練實務的整合,才能內化為教練的專業 素養,並實際應用於訓練或比賽,透過實際發生、不斷累積經驗中所建構的知識,形塑 出真實運動的技術與內涵,成為傳承的重要一環(劉一民、周育萍,2008)。由此可見,

教練知識結構必頇與實務訓練結合,才能運用於當前訓練情境,有效提升訓練與參賽狀 態。研究者認為教練處於複雜且多元情境中,面對問題時如何將知識轉化,以及所應對 之態度與方法,實有其探究之重要性,因此,本研究針對教練教練實務知識為研究主題,

以下將對實務知識作進一步介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