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人員使用的網路及電腦軟硬體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育人員使用的網路及電腦軟硬體相關研究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節 教育人員使用的網路及電腦軟硬體相關研究

隨著時代變遷、資訊科技快速的進化,過去認知層面的資訊素養已無法滿足 社會所需,如何在工作中利用網路及軟硬體搜尋、蒐集有用的資訊並有效的使用 資訊,以利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是現代人必須擁有的能力,而身為教育人員更必須 具備使用網路及操作電腦軟硬的基本能力,以使資訊及軟硬體的相結合能達到最 大的效益(張奕華、張倪甄,2010)。因此本節將進行教育人員使用網路及電腦軟 硬體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壹、 教育人員資訊素養

一、資訊素養發展歷程

美 國 於 1993 年 提 出 「 國 家 資 訊 基 礎 建 設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簡稱 NII,此項計畫包含通信網路、網路各類服務平台、

應用技術及法規等,而後續日本、新加坡、法國等等先進國家紛紛響應並重視NII 的推動,陸續推動資訊建設的相關計畫,如此NII 不再只是一個國家的資訊建設 基礎,而是世界性資訊基礎建設(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簡稱 GII)(李德 竹,1995;何文斌,2001),我國政府為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在民國 83 年亦成 立「NII 專案推動小組」作為推動資訊建設的核心組織,此專案涵蓋三大建設:

網路建設、環境建設、應用建設;六大重要目標:網路光纖化、交換寬頻化、服 務整合化、應用普及化、連線國際化、資訊生活化。。

隨者NII 專案推動小組的成立,政府開始積極建設及發展資訊相關技術之產 業,例如:建設網際網路、各類資料庫及系統,而網路及資訊影響層面涵蓋工作、

生活、學習等多方面,因此該如何使通信網路寬頻化、普遍化及平民化,不因城 鄉距離而發展有所差距是我國NII 最重要的推動項目之一,除了積極建設硬體之 外,政府也逐漸重視國人資訊素養能力的問題,因此該如何提升國人資訊素養也 是現階段的重要課題(http://www.cs.nccu.edu.tw/~lien/NIIslide/NiiBook/niimain.htm)。

為提升國家競爭力,國民資訊素養提升為重要環節之一,而提升資訊素養最 根本的做法即是從教育著手,因此教育部電算中心於1997 年 7 月提出為期六年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的中程計畫-「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此計畫對象為全國各級學校、教師、

學生的資訊教育,目標則是充實學校資訊教育資源及軟硬體設備、加強資訊人才 培訓等等,最重要的目標為資訊素養普及化。但在擁有充足的資訊軟硬體設備的 同時,也須擁有資訊容易取得的環境方能發揮軟硬體設備的效果,因此臺灣學術 網路(TANet)將全國中小學納入服務對象,於各縣市設立教育網路中心,也因此 開始試辦「班班有電腦」之計畫,並開啟校園網路與台灣學術網路連結之門。(教 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2001)

資訊與教育密不可分的學習環境之下,教師身為學生的指導者,所以必須具 備比學生更多的背景知識方能推動學及帶領學生資訊教育相關課程,因此於 1999 年教育部以教師為主要對象,以訂定如下表 4,素養指標內容分成三大類:

表 4 國民中小學教師運用資訊基本素養指標

素養指標類別 具體目標

資訊課程專業素養 瞭解網路禮節 能尊重智慧財產權 能瞭解資訊安全的重要 能瞭解電腦為一般教學工具

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 會使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與網路資源 會系統管理及學生資料處理

會系統操作及相關應用

各科應用網路教學素養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個人教學活動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參與互動式教學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遠距教學與活動(有此 設備者)

資料來源: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應用計畫

在2001 年,教育部進一步規劃「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以全國的國中小 及高中為對象,採點線面的方式來推動計畫。由教師擔任計畫推動的起始點,透 過教師帶領學生成推動線,再由學生影響家長、學生們互相學習,教師、學生、

家長彼此交替影響成面。每個家庭間互相資訊交流使得計畫推動範圍擴展到社區,

因此整個推動過程中,學校、學生、家長進而到社區都是計畫中重要的一環,有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助於互相提升彼此間的資訊能力及素養,以達到藍圖的整體願景「資訊隨手得,

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

隨後教育部推出E 世代人才培育計畫(2002),其計畫此主旨是建立以人為中 心的網路學習環境,以及培育擅長應用資訊的新世代,故推動對象不再只侷限於 師生及學校,更是擴及到社教館、圖書館等公家機關單位或是文教團體、基金會,

藉由此計畫擴展社會大眾接觸網路、運用資訊軟硬體的機會,使得國人的資訊素 養更上一層。

為協助孩子面對資訊科技的未來,教育部自 1997 年起陸續推動資訊教育相 關發展計畫,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資訊學會受教育部之委託規劃出「教育部中小學 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冀望透過數位資源共享與均衡以達到「創新思考、

激發創意、增進學習與生活」的理念;而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資訊數位資源 為輔佐的角色,營造出師生均等的數位機會教學環境,使教師能善用資訊科技提 升教學品質,並促使學生會運用資訊科技增進學習與生活,以培養孩子主動積極 的學習態度,並藉由資訊無遠弗屆的特性開拓孩子們的視野,增加其學習管道,

使孩子未來能擁有適應多變環境的能力;而因教師身為引導、鷹架學生學習資訊 應用能力的核心人物,因此教師除了具備學科領域的知識以外,也須具備資訊科 技應有的基本素養,更重要的是須懂得如何運用資訊科技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 習成效;然而縱使教師認同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助益,但因現今教育現場大多仍 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因此如何透過應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態度、

創新思維是一大挑戰,而如何協助教師有效的將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中是白皮書 優先推動項目之一(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

由以上的資訊發展推動歷程能得知我國政府長年以來為提升國人的資訊素 養能力,全面性的設立各項資訊軟硬體,又為讓學生能有更完善的資訊教育,教 育部更是不遺餘力的持續推動各項資訊教育計劃,使教師能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 運用於教學,進而提升其教學品質。

二、資訊素養指標分類

孫國珊(2003)以國內外專家學者看法、資訊教育課程內容、政府相關資訊政 策及指標進行統整,其認為國小教師之資訊素養以在教學過程中所需運用到之資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訊能力為重點,其重點能力涵蓋五個面向:電腦能力、網路能力、軟體應用與操 作能力、媒體應用與操作能力、讀寫算及圖書館能力。

簡木全(2003)的研究中發現,大部分學者所認為的資訊素養皆與教師本身的 教學有所相關,因此其認為教師應將資訊素養與教學互相結合,把資訊素養融入 在教學活動中,故提出了四個層面的教學資訊素養:1.資訊整合能力、2.融入教 學活動、3.展現教學資源、4.輔助學生學習。

白慧如(2004)認為國小教師資訊素養即是培養資訊科技的認識與操作、了解 電腦使用與功能、利用電腦進行創新、診斷及補救教學,其認為資訊素養可分為 下列五個向度,如下表 5 所示:

表 5 資訊素養五個向度

資料來源:白慧如(2004)

林育立(2006)綜合相關文獻及各縣市教師資訊能力指標,以及宜蘭縣資訊教 育白皮書之教師素養專業發展願景作為研究依據,將教師資訊素養分為五個層面:

電腦素養層面、網路素養層面、軟硬體素養層面、資訊倫理素養層面、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素養層面。

嚴振農(2007)綜合資訊素養特質及各項指標,認為國小教師應具備的資訊素 養包含以下三方面:

1. 資訊認知:認識資訊軟硬體、設備功能及應用範圍

2. 資訊技能與應用:(1)了解應用軟體之操作;(2)應用電腦處理教學相關事

素養向度 向度內涵

資訊認知 認識電腦的基本軟硬體設備、運作原理、功能與應用範圍。

資訊操作 熟悉應用軟體的操作及使用,會簡易維修及檔案管理。

資訊應用 利用電腦科技處理教學及學習相關事務、引導學生從事分析

應用於學習上。

資訊整合

具有批判及篩選資訊的能力,使用電腦科技進行溝通、合作、

研究及問題解決;同時利用電腦科技安排及進行終身學習之 活動。

資訊倫理 建立使用軟硬體的道德觀、平等觀、智慧財產權等觀念。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題。

3. 資訊情意:運用資訊科技規劃終身學習活動;建立智慧財產權及軟硬體使 用道德觀。

林旻賜(2007),認為教師資訊素養除了教師對資訊科技的瞭解與認識以及應 用、融入在教學的能力之外,更須能引導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其依據各縣 市資訊素養能力指標以及國內學者專家的觀點,統整出六個研究構面,包含:1.

資訊科技認知、2.軟硬體操作能力、3.網路應用能力、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5.資 訊溝通表達、6.資訊規劃管理。

由歐鳳仙(2010)的研究可得知「資訊素養」定義分為狹義及廣義兩種概念,

概念如下:

以狹義的觀點來看,將資訊素養定義為電腦素養,資訊素養所包括的內容不過 是認識電腦、應用電腦及電腦與社會的關係(例如電腦倫理、智慧財產權及電 腦犯罪等)而已。

從廣義的定義來看,資訊素養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能力、一種自我學習的工 具或一套自我學習的技能。

具體而言,資訊素養應包含傳統讀、說、聽、寫的基本能力、電腦應用能力、

網路資源利用與多媒體資源的使用能力。

資訊素養是指個人或團體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傳統的讀、寫、算能

資訊素養是指個人或團體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傳統的讀、寫、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