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主要由科技接受度模型 TAM 衍生而來。TAM 是一個研究 科技接受度的基礎模型,其目的是從使用者內在認知的觀點來解釋其採用資訊科 技之行為意向(Davis and Warshaw,1989)。此外該模型解釋資訊系統之接受度已 獲諸多驗證與肯定(Patrick et al.,1996)。TAM 主要目的是用來預測和探討人們 的行為模式,其理論是以 Fishbein and Ajzen(1975)的「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以及 TRA 所衍生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Ajzen, 1991)為主要基礎。理論分別說明如下:

一、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理性行為模式源自於社會心理學。Ajzen and Fishbein(1975)就依此提出理 性行為理論 TRA,用來解釋與預測人類的行為,可說是解釋人類行為研究中最基 礎且最具影響的理論之一。根據理性行為理論的假設,認為人類通常是理性的,

可以有系統的使用合適的資訊,且有意識地考慮各種行為方案的結果(Igbaria and Maragahh,1995)。因此,欲預測人們是否會執行某一行為及瞭解其行為發生 的原因,就要明確地瞭解其行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Bl)。根據此理論,

人類的某些特定行為是由其 行為意向所決定,而行為意向又由個人的態度 (Attitude)和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依照相對的權重所共同決定;態度是 指個人在從事特定行為時所呈現出正負面情感。換言之,即是願意或不願意所做 特定行為的感覺;主觀規範則是指重要人士對於是否應該從事的特定行為持贊同 或反對意見,並影響當事人之認知。多數研究證實其可以有效的預測與解釋使用 者去使用資訊系統的原因(Ajzen and Fishbein,1975),此模式之架構如圖 2-3 所示。

圖 2-3 理性行為理論(TRA) 資料來源:Ajzen and Fishbein(1975)

二、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計畫行為理論由 Ajzen 所提出,是理性行為理論的延伸,認為個人的信念 (Belief)會影響個人對於事件的態度,用來解釋與預測在不同情況下個人的行為 表現。該理論認為個人的信念會影響自己對事件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其實就是一 種「感知自我的認知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相較於理性行為 理論最大不同之處,在於計畫行為理論加入感知自我的認知控制變數。一般而

(Beliefs and luations )

行為態度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規範信念與動機 (Normative Beliefs and Motivation to Comply)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s)

行為意向

(Behavioral Intention)

使用行為 (Actual Behavior)

圖 2-4 計畫行為理論(TPB) 資料來源:Ajzen(1991)

三、 科技接受度模型(TAM)

科技接受模式為 Davis(1989)所提出,以 Ajzen and Fishbein(1975)提出的 理性行為理論 TRA 為基礎,從使用者的認知,探討解釋使用者與科技使用之間的 接受程度及決定性因素。能解釋外在原因對使用者內在的信念、態度與意願的影 響,以及從使用者內在認知的觀點來解釋使用者採用資訊科技的接受意願和使用 因素(Davis et al.,1989)。Davis 研究證明認為影響使用者對於某一科技的接受 與否的認知,歸納為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認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兩種認知。科技接受模式承接了理性行為理論 的基本概念,認知信念會影響使用態度。因此認為外在變數會透過認知有用性與 認知易用性的兩個信念,來影響使用者對使用科技的態度,進一步影響行為意 向,再轉而影響實際使用情況。所以當使用者對於新科技使用的態度越趨正向,

則想要使用新科技的行為意向就越正向。當然使用的情況就越多,則表示接受度 越高。其關係如圖 2-5 所示:

對行為的態度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s)

感知自我的認知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行為意向

(Behavioral Intention)

使用行為 (Actual Behavior)

圖 2-5 科技接受模式(TAM) 資料來源:Davis,Bagozzi & Warshaw(1989)

在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與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理 論 中 , 曾 提 到 外 在 變 數 (External Variables,EV)對於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的影響,例如使用者的個人特徵、

個人經驗、科技的特性、外來訊息、環境變項的影響…等。這些外在變數都會透 過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來影響使用者的認知信念(Davis,1989;Igbaria et al.,1995)。從過去的研究來看,當一個人從事特定行為時,乃是取決於執行這 行為的行為意向(Ajzen and Fishbein,1975)。因此科技接受度模型是由使用者 內在認知的觀點來解釋使用者使用資訊科技的行為,是目前最常被用來研究使用 者科技接受度的理論模式之一,也是用來解釋並預測使用者對於資訊科技的行為 意向之有效工具(Chen et al.,2002)。

行為意向

(Behavioral Intention)

使用行為 (Actual Behavior) 外在變數

(External Variables)

認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認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使用態度 (Attitude)

四、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

隨著新資訊科技研發,資訊系統的相關研究都在衡量如何及為何個人會採用 資訊科技,其中研究則是著重於以行為意向或實際使用的使用者科技接受行為探 究,另外研究方向則著重於佈建成功元素與科技適應性的探討上。在眾多理論中 選擇模式與挑選構面,或者選擇一個優勢的模式時,常會忽視了其它模式的貢 獻。因此需要對過去研究使用者接受的模式加以回顧與整合(Venkatesh,2003)。

使用者接受模式的基本概念如圖 2-6 所示,當使用者在面對新的資訊科技時,個 人的反應會影響使用資訊科技意願,而是否實際使用會受到行為意向的影響。

圖 2-6 使用者接受模式基礎概念 資料來源:Venkatesh et al.,(2003)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主要由科技接受度模型(TAM)衍生而來。TAM 是 一個研究科技接受度的基礎模型,其目的是從使用者內在認知的觀點來解釋其採 用資訊科技之行為意向(Davis et al.,1989),且其被用以解釋資訊系統之接受 度已獲諸多驗證與肯定(Patrick et al.,1996)。在實務上,使用者對科技接受 行為的研究領域中,有許多源於資訊系統、社會學與心理學的理論架構,研究者 常面臨模型挑選與建構的難題,使得研究者只能以增加構念或合組新模型來進行 相關之研究,而就有其先天上解釋力較差的缺點,許多研究認為,在探討個人接

使用資訊科技個人反應 ( Individual reactions to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利用資訊科技的意願 (Intention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資訊科技的實際使用 (actua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受新的資訊科技或是服務時,只藉用 TAM 以及創新擴散理論是不夠的(Cheong &

Park,2005; Phuangthong & Malisawan,2005) 。 因 此 , Venkatesh,Morris et al.(2003)對歷年科技接受模型的研究作了一番全盤探討,發現這些研究在不同 領域中各自具解釋力,並嘗試找出這些實證模型的特色,並整合過去文獻中的八 個模型:理性行為理論(TRA)、計畫行為理論(TPB)、科技接受度模型(TAM)、社 會認知理論(SCT)、電腦使用模型(MPCU)、動機模型(MM)、創新擴散理論(IDT) 及 TAM 與 TPB 整合的模型(C-TAM-TPB),詳細說明如表 2-2 所示:

表 2-2 過去文獻中的八個模型

No 模型 提出者

1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m, TRA) Fishbein & Ajzen(1975) 2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Ajzen(1991)

3 科技接受度模型(Technical Acceptance Model, TAM) Davis et al.(1989) 4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 Bandura(1986)

5 電腦使用模型(Model of PC Utilization, MPCU) Thompson et al.(1991) 6 動機模型(Motivation Model, MM) Davis et al.(1992) 7 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IDT) Rogers(1995) 8 TAM與TPB整合的模型(C-TAM-TPB) Taylor & Todd(1995)

之後,由這八種模型加以整合提出了 UTAUT,如圖 2-7 所示。

圖 2-7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Venkatesh 等 人 將 整 合 性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整 合 成 四 個 主 要 構 面 (Core Determinant) 和 四 個 控 制 變 數 (Moderator) , 主 要 構 面 包 含 了 「 預 期 成 效 」 (Performance Expectancy)、「付出期望」(Effort Expectancy)、「社群影響」

(Social Influence)及「促成條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會影響使用 資訊科技的「行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之因素有「預期成效」、「付 出期望」及「社群影響」;而會影響使用資訊科技的「使用行為」(Use Behavior) 之因素有「行為意向」及「促成條件」。四個主要構面又受到四個調節變數的影 響 , 分 別 為 : 性 別 (Gender) 、 年 齡 (Age) 、 經 驗 (Experience) 、 自 願 使 用 (Voluntariness of Use),其架構如圖 2-8 所示

理性行為理論

圖 2-8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架構 資料來源:Venkatesh, Morris et al.(2003)

UTAUT 整合並改進了以往的科技接受模式,提供一個更為完整的模型來解釋 (Use Behavior) 付出期望

自願使用(Voluntariness of use)

--- 虛線為調節效果

1.預期成效(Performance Expectancy,PE)

「預期成效」定義為個人認為運用此系統能提昇個人工作成效的程度,意指 使用此新科技,若能夠在事務上帶來更好的成效,則會影響其接受使用度,而有 較高的「行為意向」。「預期成效」整合過去的概念,包含:「認知有用」(Davis et al.,1989)、「外在動機」(Davis et al.,1992)、「任務適用(業務相關)」

(Thompson et al.,1991)、「相對優勢」(Moore and Benbasat,1991)與「期望 結果」(Compeau et al.,1999)。「認知有用」是使用者主觀認知此系統會提升 自己成效表現;「外在動機」則是使用者因使用行為而影響其成就、喜悅、榮譽,

而想要表現行動的感受;「任務適用」則是系統與自己的工作任務適合及需要的 程度;「相對優勢」則指比較其他科技技術,認為此項有較好的表現;「期望結 果」則指的是使用者認為此系統能夠達成的程度。在「預期成效」對於「行為意 向」的影響方面,會因為調節變數中的性別、年齡而有所差異,尤其年輕男性在

「行為意向」上有更強的影響力(Venkatesh et al.,2003)。

2.付出期望(Effort Expectancy,EE)

「付出期望」定義為個人認為使用系統必須付出努力的程度。若科技系統不 能提供簡易的機制、良善的介面與人性化的互動,會影響該其接受程度。若使用 新科技所花費的努力較少,則人們有越高的「行為意向」。「付出期望」整合過 去的概念,包含:「認知易用」(Davis et al. 1989) 、「系統複雜」(Thompson et al.1991)及「操作簡易」(Moore and Benbasat 1991)。「認知易用」則是個 人認知運用系統簡易與否的程度;「系統複雜」則是個人認知系統是否難以理解 與操作的程度;「操作簡易」則是個人運用系統,讓人感覺到難以使用的困難程 度。「付出期望」在影響使用者行為意向,會因為調節變數中的性別、年齡、使 用經驗而有所差異,尤以女性在使用科技系統上,會因為付出期望,而擁有較強

的行為意向,隨著使用時間長度、多寡,累積豐富的經驗後,其影響力會逐漸下 降(Venkatesh et al.,2003)。

3.社群影響(Social Influence,SI)

「社群影響」之定義為個人認知周遭或重要他人認為自己是否應該使用新系 統的程度(Venkates et al.,2003)。由於社會是群聚的關係,許多行為都會受到 周遭的人所影響,可能為了符合他人之期盼,或者環境迫切需求等,因此得使用 此資訊系統,尤其是當運用此系統還能獲得鼓勵,更會採用此新科技。「社群影 響」包含「主觀規範」(Davis et al.,1989)、「社群因素」(Thompson et al.1991) 和「公眾形象」(Moore and Benbasat,1991)等三個子構面。「主觀規範」指個 人感知到重要人等認為自己該不該使用此系統之程度;「社群因素」則指個人對

「社群影響」之定義為個人認知周遭或重要他人認為自己是否應該使用新系 統的程度(Venkates et al.,2003)。由於社會是群聚的關係,許多行為都會受到 周遭的人所影響,可能為了符合他人之期盼,或者環境迫切需求等,因此得使用 此資訊系統,尤其是當運用此系統還能獲得鼓勵,更會採用此新科技。「社群影 響」包含「主觀規範」(Davis et al.,1989)、「社群因素」(Thompson et al.1991) 和「公眾形象」(Moore and Benbasat,1991)等三個子構面。「主觀規範」指個 人感知到重要人等認為自己該不該使用此系統之程度;「社群因素」則指個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