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數位典藏建置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數位典藏建置

數位典藏系統建置也是一種數位過程,因此廣泛引入資訊生命週期的概 念,國際上已發展之標準OAIS(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ISO14721,經 常被應用在數位典藏相關工作上,這是一個針對數位資訊永久保存和維護檔案系 統提供概念性框架的基礎結構。經常被應用的原因為它不但符合數位資訊生命週 期的概念,同時也擁有「保存計畫」與「行政管理」兩大實體來為典藏的資料做 策略規劃與監督管理。這個框架模型涵蓋六大功能模組:資訊匯入(Ingest)、資訊 保存(Archive Storage)、資料管理(Data Management)、系統管理(Administration)、

保存計畫(Preservation Planning)、資訊檢索(Access)。55

數位資訊生命週期框架之標準OAIS所包含的資訊匯入、資料管理、資料保 存到資料檢索,都可以與實際數位典藏工作對應(圖2.3),因此在建置數位典 藏工作流程的標準作業程序(SOP)時,可運用數位資訊生命週期OAIS的概念檢視 數位典藏工作。

圖2.3 數位典藏的資訊生命週期架構

資料來源:蔡順慈、余顯強,數位典藏導論(臺北縣蘆洲市:空大,2011),頁56。

55 蔡順慈、余顯強,數位典藏導論,頁 5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個好的數位典藏不只是將物件數位化,還包括數位資訊的保存與應用,

必須有完整描述典藏品的格式與索引,因此數位典藏是一項人力、技術、時間與 經費都要大量投入的高成本作業。而數位典藏建置的考量,有以下幾項要點,考 慮以下因素將有助於將數位化工作完成:(一)遵循、採用標準;(二)避免重 複;(三) 採用共同系統;(四)分散建置、集中管理;(五)資料交換、備 存;(六)數位物件檔案轉換;(七)著作權;(八)永久保存議題。56 在數 位典藏專案規畫時,整體的專案管理程序,大致上順序為:(一)選擇藏品;(二)

組織專案團隊;(三)選定方法、規格和設備;(四)規劃經費與時程。57 數 位化是一件持續進行的工作,為了確保不同時期進行的數位化工作有相同的成 果,以及各項工作參與者對於數位化工作過程有一致的瞭解,應該要研訂工作手 冊,說明作業程序、步驟、規範、品質要求與檢核標準等事項,做為作業指導原 則與人員教育訓練參考。58 數位典藏的工作流程因各典藏品的屬性差異甚大,

需求與環境不同,所以執行的步驟會有所不同,作業流程大多包含拍攝、掃描、

校色、影像保護、印出打樣、後設資料(metadata)、權威檔、資料庫管理、應用 服務系統、開放性典藏查詢介面(OAI)等,數位典藏之作業方式各有不同,但概 念大致相同,一般數位化其所涵蓋的流程如下圖(圖2.4)所示。

56 賴忠勤,「數位典藏建置規劃與管理」,佛教圖書館館刊45 期(民 96 年 6 月):6-18。

57 蔡順慈、余顯強,數位典藏導論,頁 58-63。

58 林巧敏、鄭伊廷,「臺灣地區檔案典藏機構數位化作業現況分析」,檔案季刊10 卷 2 期(民 100 年 6 月):76-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4 數位掃描作業流程

資料來源:林巧敏、鄭伊廷,「臺灣地區檔案典藏機構數位化作業現況分析」檔案季刊10卷2期(民100 年6月):79。

地圖的傳統媒材主要為紙類,紙張屬於有機類材質,在自然的環境中容易 隨時間之延長而而劣化,導致地圖檔案資料容易因環境控制不良或過度使用而受 損或老化,古老的地圖更會因年代久遠經政權轉移,疏於管理以致散失,因此若 能運用適當的資訊處理技術,保存舊有的地圖資料,用數位化的方式延長地圖資 料的壽命,將能讓地圖史料更充分發揮文化資產的價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地圖資料數位典藏在典藏建置的考量、專案管理程序、工作流程等各方面,

就如同前述其他的數位典藏,數位化的方法,涉及技術設備、作業程序與檔案標 準等層面很廣,各數位典藏機構也有不同的做法,目前較完整且詳盡的地圖圖資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就屬「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此計畫將各類物件數位化 的工作流程及相關技術進行調查與記錄,並且結合各項數位化技術與工作流程相 關的國際標準,編為一系列叢書,其中一冊為《地圖圖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內容詳述地圖數位化工作,主要分為「前置作業」、「物件數位化程序」及「後設 資料與資料庫建置」三階段(詳如圖2.5),「前置作業」在說明數位化工作進行 前的準備工作,包含(一)數位化物件資料狀況瞭解;(二)評估設備及成本效 益;(三)訂定數位化規格標準;(四)制定數位化工作流程規範。「物件數位 化程序」在詳細說明數位化工作的各項執行步驟和注意事項、圖像編修及備份管 理等,包含(一)建立色彩管理模式;(二)掃描流程;(三)數位圖像編修;

(四)備份管理。「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則在說明地圖後設資料標準及其著 錄規範,包含(一)後設資料建置方式;(二)後設資料著錄;(三)資料庫建 置。59 《地圖圖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中還特別用一章節介紹了版權問題及 數位加密方式,另外也有數位化的設備成本分析,提供數位典藏建置者參考。

59 林志芳、李姿穎、林彥宏,地圖圖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臺北市:數位典藏拓展台灣數位 典藏計畫,民 98),頁 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5 地圖數位化工作流程圖

資料來源:林志芳、李姿穎、林彥宏,地圖圖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臺北市:數位典藏拓展台灣數位 典藏計畫,民98),頁17。

數位化的方式可以延長資料的壽命,更能讓資料容易複製與傳播充分發揮 使用價值,但同時也涉及智慧財產權中的重製權及公開傳輸權,在著作權法用詞 定義中重製是指以印刷、複印、錄音、錄影、攝影、筆錄或其他方法直接、間接、

永久或暫時之重複製作;公開傳輸則是指以有線、無線或其他通訊方法,向公眾 傳達著作內容,使公眾得於其各自選定之時間及地點接收著作內容。60 依照著 作權法來說資料若要合法重製,必須經著作權人同意或授權,或符合著作權法中 所規定之合理使用,但一般來說無論是否合理使用範圍都取得著作權人合法授 權,則可以避免日後衍生糾紛。另外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存續於著作人之生存期 間及其死亡後五十年,若著作權物存續期間已過而不受保護,自然沒有取得授權 的問題,以本研究目標日治時期臺灣地質圖而言,由臺灣總督府所著作,即為著

60 「著作權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0700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權法第33條法人為著作人,自其公開發表至今已滿五十年,因此文獻已超過著 作權保護期間,依著作權法第43條規定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而不須徵求著作人 授權,亦無侵害他人重製權及公開傳輸權之問題。

數位典藏的方式能讓資料容易複製與傳播,雖能便利取用充分發揮使用價 值,但同時也容易遭到非法的複製與盜用,因此需要透過科技保護管理,數位版 權管理(Digital Right Managements, DRM)就是常用於保護影像、音訊和視訊等任 何數位檔案內容的管理機制,利用包含浮水印(Digital Watermarking)的嵌入和數 位內容的加密,前者可以將數位內容版權的Logo及資訊嵌入影像中,以保障數位 內容的版權歸屬,確保原始內容的完整性;後者則可以保護數位內容不被第三者 非法存取,甚而提供包括數位內容之下載權限、使用次數、使用者權限等。61 保 護多媒體文件的安全性,避免使用者非法拷貝,防止電子文件被篡改。

另一個常見的數位內容保護常見的技術為公開金鑰匙架構(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包含公開金鑰加密技術(Public Key Cryptography)、憑證中心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CA)、註冊中心(Register Authority, RA)與憑證所組成。在 公開金鑰密碼系統中,會有加密與解密的兩把鑰匙,其中一把私密金鑰(private key),不能洩漏;另一把公開金鑰(public key)顧名思義,就是公開讓大家知道是 用哪個金鑰加密。配合這樣的系統,我們可以做出讓網路具有鑑別性

(Authentication):可確認傳送者身分,用來鑑別文件真偽;完整性(Integrity):確 認文件完整性,內容沒有篡改、偽造;不可否認性(Non-repudiation):資料傳送 者事後不可否認傳送過資料,內容含有簽署的數位簽章;私密性(Private):資料 加密,達到保密的功效。62

61 王梅玲,「數位版權管理」,技術服務小百科∕王梅玲,

http://techserviceslibrary.blogspot.tw/2011/04/drm-digital-right-management.html(檢索於 2018 年 4 月 3 日)。

62 林忠億,圖解網路安全(臺北市:五南,民 93),頁 34。

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TELDAP, Taiwan e-Learning &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目標就是將國家典藏文物數位化,提升全民數位學習素養,也奠定了

中國圖書館學會,2003),40-71。

64 陳雪華、項潔、鄭惇方,「數位典藏在數位內容產業之應用加值」,(論文發表於博物館典藏數 位再造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2 年 11 月 27-28 日),21。

65 洪士倫,「數位科技影響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應用數位典藏為例」,(碩士 論文,世新大學,2003),轉引自張嘉彬,「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