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韋恩‧W‧戴爾譯本分析

二、 文本分析

(一) 第五十六章:從「和光同塵」到整理情緒

以下是第五十六章原文: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是為「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

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104

本章英譯為如下:

Those who know do not talk.

Those who talk do not know.

Block all the passages!

Close your mouth, cordon off your senses,

blunt your sharpness, untie your knots, soften your glare,

settle your dust.

104 余培林注譯,《新譯老子讀本》,頁 116。

This is primal union or the secret embrace.

One who knows this secret is not moved by attachment or aversion,

swayed by profit or loss, nor touched by honor or disgrace.

He is far beyond the cares of men

yet comes to hold the dearest place in their hearts.

This, therefore, is the highest state of man105.

本章講述的是理想的人格境界,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是她能做到「挫銳」、「解 紛」、「和光」、「同塵」,完成這些步驟後,就能抵達「玄同」境界,也就是自我的所 有固閉隔閡都消除了,這時她的眼界已超越世俗的種種價值觀和標準,故能用開闊 的心胸及無所偏頗的心境接納眼前的人事物106。原文翻譯成白話文大致為:瞭解的 不談論,談論的不瞭解。塞住出口,關上門徑,收斂銳氣,排除紛雜,調和光芒,

混同塵垢,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所以人們無從與他親近,也無從與他疏遠;不 能讓他得利,也不能讓他受害;無法使他高貴,也無法使他卑賤。因此他受到天下 人所重視107

根據本章,若要得「道」,須先卸下自己的萬丈銳氣。戴爾在《道德經》感想隨 筆中也體認到這一點,他說當我們瞭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後,首先會發現以 往認為聰明伶俐之人,很多都是為了被認可而夸夸其談;另外,我們也會更敏銳的

105 Wayne W. Dyer, Living the wisdom of the tao: The Complete Tao Te Ching and Affirmation (USA, Hay House, 2008), p. 115.

106 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 出版,2003 九刷),頁 283。

107 傅佩榮,《究竟真實》(台北:天下文化,2006 出版,2006),頁 361。

察覺自己想要說服、勝過他人的多言欲望。就算是聰明傑出之輩,也必須認知到過 於突出並非好事。收斂光芒並非否定自己的才智,而是選擇一種更柔和的方式表達 自己,以免讓他人感覺被比下去而不舒服。收斂光芒後,接著要「同其塵」,也就是 安然的與自己以往認為平庸、平凡的人事物共處塵世,即使自己因此顯得平淡平凡,

也欣然接受。

然而,戴爾對於本章則有截然不同的詮釋。他在隨筆中對「settle your dust」之 解釋為:「Don’t kick it up the first place!」原文中「混同」、「同化」之意,到這裡反 而變成「別揚起情緒沙塵!」。本來「同其塵」的意思是讓自己與俗世的人事物混同,

「塵」指的是平凡、平庸的人事物,到這裡反而變成「情緒波動」。他在此段對讀者 提出的建議是,當你認為別人應該怎麼怎麼做時,你心中就出現「想要揚起沙塵」

(stir up the dust)的傾向,此時請停止拍桌咆哮,好好觀察自己內心活動,學習「看 著情緒回歸廣大、冷靜、全知的本源」(learn to watch them return to the vast, calm, all-knowing Source108.)

然而,「混同塵垢」到「安定自己的情緒沙塵」,並非譯者單純的從許多解釋中 選擇一種出來而已,而是意義範圍的窄化、特定化。從混同他人塵垢,到安定自身 內心沙塵,戴爾的詮釋將《道德經》意義的幅員從悲憫天下縮窄至追求個人平靜。

從俗世到自身,面向聚焦於自己身上,譯者之所以作出如此詮釋,原因其實可從譯 本名稱中推敲而知:「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改變世界,從改變 自己的想法開始,因此譯者詮釋文本時,取向十分明確:如何讓讀者一讀就知道該 如何做起?最窄化的解釋,很可能就是最明確好懂的解釋。與其唱「混同塵垢」的 高調,不如告訴讀者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波濤。

最後,戴爾給大家的建議是,找一天練習「別人沒開口問意見,就不要沒事給

108 Wayne W. Dyer, 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 Living the wisdom of the Tao, pp. 272-273.

意見」(not giving unsolicited advice109)。這也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化為實踐 行動中最易懂的作法了。只不過,意義浩瀚的《道德經》在心靈書籍譯者的操作之 下,與實踐沒有密切關聯的、更高層次的意義枝枒就這樣被刪剪去了。

從「同其塵垢」到「別揚起情緒沙塵」,視角窄縮至自身情緒的轉折,也反映出 譯者在這段文本中所重視之層面為何:修復個人內在是重要的,而多餘的情緒就像 灰塵一樣必須掃除。沙塵本來比喻的是世俗,而且老子的態度是智者應該學習收斂 光芒,讓自己混跡於平凡人群中,在此並無否定塵世之意。當譯者將沙塵轉喻為情 緒,而且表明需要掃除,他就標明了截然不同於原文的主張:沙塵是不好的、對人 生沒有幫助;同時,將焦點轉移至個人情緒,意味著「自我中心化」的詮釋是本章 重點。

(二)第四十四章:從消極的知足走向積極的慷慨

本段討論先從一段戴爾的譯文開始:「Love is the fruit of sacrifice. Wealth is the fruit of generosity110.」愛是犧牲之果,財富乃慷慨之實,這段文字讀來實為感人。不 過,如果我們了解這段譯文出自哪一章道德經,可能會升起疑惑。

以下是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

109 Wayne W. Dyer, 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 Living the wisdom of the tao, p.273.

110 Wayne W. Dyer, Living the wisdom of the tao: The Complete Tao Te Ching and Affirmation, p. 91.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長久111

這是戴爾的全譯文:

Which means more to you, you or your renown?

Which brings more to you, you or what you own?

I say what you gain

is more trouble than what you lose.

Love is the fruit of sacrifice.

Wealth is the fruit of generosity.

A contented man is never disappointed.

He who knows when to stop is preserved from peril, Only thus can you endure long112.

第四十四章的大意是,常人往往輕身而徇名利,得而不顧危亡。原文翻譯成白 話文,大概是:聲名和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貴重?得 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樣為害?過分的愛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費;豐富的藏貨 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帶 來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老子認為,假若愛名愛利過了頭,則這些外在事物

111 余培林注譯,《新譯老子讀本》, p. 94.

112 Wayne W. Dyer, Living the wisdom of the tao: The Complete Tao Te Ching and Affirmation, p. 91.

會反過來傷害自身。老子認為耗費太多心思在追求虛幻的名與物,是搞不清楚重點 的表現,忘記最豐富的寶藏就在自己身上。耗費心思追求外物,將會導致自己滅 亡113

在《道德經》源語文化中,本章意旨在於知足可以免於毀壞,因而生命得以長 久。看見生命本身的豐足,勝過任何名與利的追求。就這樣,重點是了解生命的貴 重,因而停止從事任何會損及生命之事。珍惜生命之人可能是謀求他利之人,也是 慷慨之人,但我們在詮釋本章時少有此衍伸見解,通常是停留在「知足」、「知止」

的程度,即珍惜自己所有,不做危及生命之事。畢竟,我們生而為人的價值,並不 是獲得多少成就可以衡量的,一旦人生起想要藉由頭銜、人脈、財富等等外物證明 自身存在的正當性,對老子而言就是不折不扣的凶兆。我們克制自己別走太遠,也 許我們有的在他人眼中不夠多,但「知足」的觀點給了我們一個舒服安全的停損點。

本章譯文一直到「I say what you gain is more trouble than what you lose.」這句,

都與原文「得與無孰病」頗為類似,頂多只是《道德經》原文採反問法,而戴爾直 接把反問背後的答案寫得更明白,即所得之物給人的苦惱更甚於所失之物。然而,

下一句原文「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的翻譯則似與原文有相當差距。原文 和戴爾所譯的 sacrifice、generosity 有何關聯呢?或許,戴爾認為老子要說的真意是

「若想要讓自己不被虛耗殆盡,就應該盡可能的給予他人,為他人奉獻犧牲」。心中 無我,將小我置於大我之後,如此方能成就無條件的愛;將自己的財產慷慨與他人 分享,如斯將受眾人愛戴,心中才能生出真正的富有感受。但是,戴爾的詮釋真的 是《道德經》原文所指嗎?

慷慨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唯有看輕私利之人才能做到慷慨;而累積自身財富的 快樂,和慷慨予人的行為所獲得的滿足感相比,也可能後者較為持久。只不過,這

113 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頁 240。

可能非《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本意,而是將「知足」、「知止」概念進一步延伸,加 上積極行動後的結果。戴爾的詮釋已不知不覺的置入更多屬於他的價值觀,在他筆 下「知止」是不夠的,還需要更積極地向外行動,「慷慨」才是他所認知的「道」。 不僅如此,戴爾在他的《道德經》感想隨筆中,更詳細的說明他在第四十四章學到 的功課,由此更能清楚看見他認同的價值。

此外,戴爾在《道德經》感想隨筆中,將第四十四章散文題目訂為「Living by Knowing When to Stop」,知止的生活。其中他認為老子已領會到追求外物將永無止 盡,同時老子也領悟「道」本身從來不會為了私利而有所庫藏,反而是無窮無盡的 向外給予,渴望與萬事萬物分享「道」之生生不息力量。因此「When you give for yourself, asking nothing in return and withdrawing your need for recognition, you’ll experience more contentment. The fruits of wealth and love are seen right there before you when you simply stop the chase114.」在戴爾的詮釋之下,《道德經》警告我們透過 外在世界滿足物欲的下場,並希望我們學習「道」的慷慨無私,置己身於度外,如 此才能活得長久平安。

在隨筆文末,戴爾也提供了幾項「知止」的實踐作法,例如購物時提早十分鐘 離開賣場、不要買沒有列在購物清單上的物品、克制自己不要喝太多咖啡、不要寫 太多電子郵件等,作為放下物之執著(attachment)的練習。他也提到有次他稱讚兒 子的衣服非常好看,結果兒子看爸爸那麼喜歡,就把自己那件心愛的衣服送給爸爸。

在隨筆文末,戴爾也提供了幾項「知止」的實踐作法,例如購物時提早十分鐘 離開賣場、不要買沒有列在購物清單上的物品、克制自己不要喝太多咖啡、不要寫 太多電子郵件等,作為放下物之執著(attachment)的練習。他也提到有次他稱讚兒 子的衣服非常好看,結果兒子看爸爸那麼喜歡,就把自己那件心愛的衣服送給爸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