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道德經》哲學簡介

一、《道德經》簡介

(一)《史記》中的老子

根據《史記‧老子傳》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是楚國苦縣厲 鄉曲仁里人,曾經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但見周朝日漸衰弱,決定遠走高飛。然而 他準備要過函谷關時卻被令尹攔下,令尹知老子是深藏不露的智者,便要求老子將 生平所學得的道理寫成書冊,寫完才願意放老子出關。老子留下了短短五千餘字,

《道德經》就這樣誕生了21

即使後來儒家思想成為中國文化的主幹,道家哲學對儒家哲學仍有深遠影響。

而孔、老二人似乎也曾見面談話。陳鼓應教授認為孔子並不只一次問禮於老子,兩 人於孔子年輕時見過一次,孔子中年以後又見了一次,而第二次兩人談得比較深入22。 根據《論語》,孔子見過老子後,做了如此評論:「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 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

吾不能知其成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而孔子晚年喜讀易經,

很可能就是受了老子啟發。

21 辛紅娟,《道德經》在英語世界:文本行旅與世界想像》(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頁 3。

22 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頁 56。

(二)版本爭議是否影響本文?

當然,老子本人是否存在過仍有爭議。就算真有老子此人,《道德經》究竟是 他一人寫成的著作,還是集體創作,以及究竟是何年代寫成的作品,這些問題也曾 引起許多爭論。關於《道德經》成書年代,有人主張老子早於孔子,應是春秋末年 成書;也有人主張本書寫成於秦漢之際,甚至晚至漢文帝時期;也有人主張本書是 戰國時期寫成。一九七三年馬王堆帛書出土,證實《道德經》成書年代早於秦漢23; 陳鼓應在《老莊新論》中提出《道德經》成書早於《論語》,且應成於春秋之末24, 而一九九三年(1993 年 10 月)郭店竹簡出土,則證實了本書的成書年代絕不晚於 戰國中期。

目前《道德經》注釋版本眾多,再加上近幾十年來新出的帛本和竹簡本,本研 究分析的三種譯本是否會受到不同原文版本的影響呢?本研究認為,原文版本為何 之問題,對於以下三本英譯本的分析並無太大影響。首先,三位英譯者的背景看來,

似乎無顯著的中文學習經驗;其次,本研究所討論的三種英譯本,更重要、更應探 討的面向在於此三種譯本呈現出的一致性。因此,本研究認為無論譯者參考何種版 本的《道德經》原文,對研究結果並無明顯影響。稍後要討論的這三種英譯本,是 充滿自我中心傾向和正面思考色彩的強烈風格譯本,不論其當初參考過何種原文,

原文意義在譯文中已被稀釋得所剩不多。

二、試論「道」

23 何昆榮,〈老子的守柔思想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頁 2。

24 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頁 57。

老子之言經常被人誤解,有人認為讀《道德經》使人不思長進,生活態度會過 於消極。老子的言論確實不是拿來做勞動力引擎用的,這本經典之所以迷人,在於 其探求的並非如何適應世俗生活,而是如何找回無名之樸,成就真正之道德。《道 德經》提供的,正是人的內在意義引擎。

要談《道德經》,不可避免地必須認識「道」25。整部《道德經》的哲學系統環 繞著「道」,不過在不同章節中的「道」,未必指向同一意義。根據陳鼓應的《老 莊新論》,「道」可分為實存意義的道,以及規律性的道26。所謂規律性的道,指 的是「道」體展現的某種規律。例如第四十章「道者反之動」和第十六章「…夫物 芸芸,各復歸其根」,都敘及「道」永無止盡地在對立情狀之間反覆、轉變的現象。

古語「物極必反」也是對「道」之規律地描述,意即事務達到強的巔峰、勝的極致 時,就改變了原有狀況,而轉變成他的反面27。而所謂實存意義的道,是指第一章 中「非常道」、「非常名」,超越言說範圍,無形無象,渾然一體,亙古存在,周 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推動萬物生滅的宇宙規律。實存意義的道,先於宇宙存 在,就「無形」的層面來說是天地之始,就「有形」的層面來說則是萬物之母(第 一章),是自然界原初的發動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 十二章),實存意義的道具有無窮無盡、超越時間空間的創造力。老子論述實存意 義的道,是為了建立其哲學體系的架構,用於解釋他所打造的宇宙論。

「道」不僅是萬事萬物的源頭,其特性也可見於各種事物。《道德經》第四十 章提到「道者反之動」,老子所見的道是不斷反覆環行的圓,黑與白只是時間行進 時的差異,兩者終究融而為一。正因如此,美醜相生,高下相長,善惡相生,許多 價值判斷只是一種暫時性的比較值。老子觀察到事物在正反面中生成,而一種特性

25 劉笑敢,〈第六章 道與德:關於自然與無為的超越性辯證〉《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市:東

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7),頁 183-238。

26 陳鼓應,《老莊新論》,頁 4~15。

27 陳鼓應,《老莊新論》,頁 11。

越往極致發展,就越快抵達該特性的對立面,例如第三十六章提到的「將欲歙之,

必固張之」。老子甚至認為執守對立面產生的作用,比追逐正在風頭上的正面作用 還重要。「守柔」就是一種執守對立面的極致作法,因為事物在強盛的巔峰就是衰 敗的開始,而守住看似低下的、柔弱的特質.,正是穩居不敗之地的關鍵。第十六章 曰:「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道不只是宇宙彼端那麼古老而遙遠的遺跡,而是生 活中運作不息卻少有人發現的準則。

三、試論「德」

形而上的道,落實到人類世界後有了另一個名字:「德」。第五十一章曰:「道 生之,德畜之」,道的特性表現在萬物之中,這些特性總稱為「德」28。道與德的關 係似二而一,前者是尚未滲入人為狀態的宇宙規律,後者是人對自然的擬態,模仿 自然節奏進而回歸自然。人為的德蘊含了那些道之精神?自然無為、生而不有、為 而不恃、長而不宰、柔弱、不爭、居下、取後、慈、儉、樸等觀念都是道的體現。

其中,「自然」和「無為」之內容與本研究有相當密切的關聯,因為這兩個概念正 好顯示出新時代思想與老子哲學的差異與對立。以下試簡介之。

(一)自然

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應該順應自身情狀發展,不必以外界意志加以約束。「自 然」一概念並非指自然界,也不是任何一種實際存在的物件,而是事物自己如此、

本來如此的狀態。「百姓皆謂:『我自然』」(第十七章),說的就是在無為政治

28 嚴靈峯,《老子研讀須知》(臺北:正中書局,1992),頁 51。

之下,人民順遂自己的本性發展,在政府不干預、不加涉外力的情況下成就自己本 來的模樣。「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在人間貫徹

「道」,必要條件就是放任事物自然而行。

然而,自然並不僅止於個體自由,老子關切的還包括整體的和諧 29。第三十七 章中「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說明放任人民本然如此的狀態,個人將自然而 然的化育生長。自然生長意味著逐漸壯大,然而事物的任一特質逐漸壯大,便很有 可能走向極端,盛極而衰。老子在本章提出社會管理者的治理方法:「鎮之以無名 之樸」。有別於多數統治者強加外力於人的方式,老子的管理之道依然是貫徹了自 然而然的原則,先從管理者以身作則開始,當管理者節制個人欲望,做到寡欲好靜 的境界,其他人也會跟著改變,從原本蠢蠢騷動的狀態恢復寧靜。

除了管理者自己投身於道,自然原則中的個人約束也展現於諸多否定用語:「不 自生」(第七章)、「不自見」(二十二章)、「不自伐」(二十二章)、「不自 貴」(七十二章)等,當時常見於上位者的種種缺失,成為老子自然原則的明確疆 界。人要懂得自尊自重,但不能妄為到自矜自伐;懂得自愛,但不能成為以我為尊 的自貴;懂得天地之所以長久,才能超脫自生自私的想法,效法天地的後其身、外 其身(十七章)。《道德經》講求的是有道德的個人本位主義,老子理解用同一套 規則無法束縛住人生百態,但也深知一味的放縱終將導致粗魯狂妄的自我意識擴張,

因此他的自然而然與其說是讓人活得輕鬆愉快,更可說是賦予個人更重大的自我調 養責任。自然是發揚老子哲學的第一步,將人性從禮樂倫常的千年框架中解放出來,

回到個人原本的鬆緊彈性,再來才能實現老子哲學,使社會自然蓬勃又不失和諧的 方法:無為。

(二)無為

29 劉笑敢,《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頁 80。

哲學思想經常起於人對當時處境的對抗。《道德經》發端於戰亂連連的年代,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五十三章)

可說是當時統治者荒淫無度的寫照。針對當時統治者豪奢、課重稅、嚴刑峻罰、動 不動就打仗等等過度「有為」的擾民行徑,老子欲反其道而行的作法就是「無為」。

後世常以為「無為」就是懶懶散散的不作不為,更有人以為「無為而無以為」是陰 謀家無所不用其極的策略,其實這是光看文字表面之字意所造成的誤解。

劉笑敢在《老子》書中引用龐樸的研究,主張「無為」的「無」字並非什麼都 沒有,而是「有而似無」。無的意義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漸增加變化,首先出現的是 先存在過再不存在,以及將來有但現在尚未存在的意思。後來人逐漸感覺到某種看 不見、摸不著,但又確信其「有」的存在,這種看似沒有的有,成了「無」的第二

劉笑敢在《老子》書中引用龐樸的研究,主張「無為」的「無」字並非什麼都 沒有,而是「有而似無」。無的意義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漸增加變化,首先出現的是 先存在過再不存在,以及將來有但現在尚未存在的意思。後來人逐漸感覺到某種看 不見、摸不著,但又確信其「有」的存在,這種看似沒有的有,成了「無」的第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