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台灣藝術於八〇年代前的發展主軸

在本文的論述基礎上,八〇年代以前台灣藝術所關注的議題主軸,對政治 環境的批判精神一路都不在主線脈絡中,因此在文獻的參考以及回顧上,一方 面梳理台灣藝術史較為具代表性的典範主軸,另一方面,整理藝術史上曾經觸 及政治批判的藝術作品發展,何以不得延續組織而成為零星的個別事件。梳理 此類文本意在了解藝術典範在政治批判上不得順利發展的客觀條件因素。

專書部分,顏娟英、黃琪惠及廖新田在 2006 年所共同編撰的《台灣的美術》

以書寫通史的方式整理了自荷蘭時期到當代台灣美術的發展,也簡單介紹出了 台灣各時期影響美術所關注的主流議題之條件因素。突顯出台灣美術早期具有 多元的殖民色彩,而在戰後則是新舊文化及族群間交互衝突,近期更是發展出 高漲的自主性卻也同時面臨全球化影響,對於台灣當代美術「在地化」 及「全 球化」的問題有深入的剖析。

2007 年,由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以及蕭瓊瑞所著的《台灣美術史綱》

出版,此書主要是採用史綱的書寫方式,並且以台灣這塊土地作為主體出發,

而非漢文化的根源為主體進行梳理。對於台灣土地上史實的發展與歷史的變遷,

循序漸進的去進行分析與探討。因此有別於在台灣的藝術專著的範疇論,此書 以台灣土地上所發展的史前文化做為討論的起始,後來出了漢人的移民文化,

還分別受到了荷蘭、西班牙及日本的統治,種種文化的混種而形成了台灣的美 術底蘊。文中特別點出,戰後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對外實施封閉政策,對內 則實施戒嚴統治,所以從五〇年代到七〇年代,台灣美術都處在保守的文藝政 策之下。而直到解嚴,才讓台灣美術發展產生了一個新的契機,戰後出生的這 一代,在投入創作時多數具有自我的反思與自我批判的精神,所採用的媒材及 形式,也較之前時期的藝術作品更為自由而多元。此書以新穎的史觀作為串聯 的基底,可說是目前研究台灣美術發展脈絡的書籍當中,較為完整的一本專書,

對台灣美術的發展,能以台灣的角度出發而有比較全景式的認識。

而聚焦於台灣戰後藝術史研究,蕭瓊瑞所著的《戰後臺灣美術史》是目前 相當完整的專書,此書從戰後(1945)至出版前一年(2012)年台灣美術史的 重大風格分期以及歷史背景的影響,進行編年式的統整,由於囊括的時期達近 七十年,又以時間序列連串書寫,透過參閱此專書,能夠清楚捕捉到台灣藝術 從戰後至今的流變,對本文所研究之藝術與社會之間交互關係的流變,有十足 的參考價值,尤其該書論及八〇年代解嚴對藝術的影響的論述,同時也能參考 蕭瓊瑞對各時期所揀選出具代表性的風格及思潮。22《戰後臺灣美術史》為一本 綜論式的論著,在影響藝術發展的時代背景及文化因素,屬於較為概述式的呈 現,全書重點仍偏重於依照時序的編年史,因此,針對時期各別的背景內容,

仍須參考其他學者更聚焦的專論交互比對,以更深入了解。

台灣藝術史與社會批判較為密切的綜論書寫方面,1987 年自立晚報出版了 由林惺嶽撰寫的《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是少見以議題而非編年的書寫手法,

將戰後至八〇年代以前的台灣藝術運動脈絡進行整理回顧,將其作為四個藝術 社會狀態討論(仍然具有些許時間軸進程,但論調主軸仍著重於時代現象):

戰後初期「省展」中日傳統的矛盾狀態、西潮影響的現代美術衝擊、六〇年代 知識份子的文藝運動、鄉土運動的勃興,23林惺嶽探討台灣藝術明顯已經脫離 藝術作品的技法與藝術語言,而是將其與整體社會及國際狀態綜合批判,建立 起屬於台灣的藝術社會學架構。本書也能將各時期風格成為主流背後的社會、

政治、文化因素點明,值得本文參考。雖然此書已經將社會狀況納入藝術發展 的其中因素,但主要的論點仍圍繞在藝術的內在變革上,以藝術家、藝評家為 討論主軸,對於藝術與外在環境的互文討論較少,較不具反身性,主要還是以 呈現風格流變的因素角度。

倪再沁於 1995 年出版專書《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全書藉由梳理台灣藝 術史的藝術批評發展,從論者的的角度,回視台灣美術從七〇年代,非官方的、

22蕭瓊瑞,《戰後臺灣美術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3 年。

23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年。

自主的訴求演繹脈絡,24同時對台灣藝術中要的民間雜誌《雄獅美術》進行發

(包含人身以及聲望導向),始終只能在「化外」尋找生存空間,自始自終未 得一種對官方、社會具有威脅力的藝術主流出現,只能隨著政治應變而無法與 政治產生相互作用的關係。此文的論調及觀點啟發本文許多,但礙於篇幅考量 及著重面向考量,此文未能以更多的作品作為例證梳理,尤其八〇年代解嚴前 後的部分,本文將更著重於此部分,並且提出更多角度的討論。

針對八〇年代以前零星發展過的政治批判作品文獻探討較少,但藉由梳理 此類文獻,更能了解出台灣藝術史一路的發展,政治批判的聲浪在環境上遇到 的種種因素以至於不利發展為有效的組織系統,倪再沁的〈在政治漩渦中的台 灣美術〉有提及部分討論,但由於包裹於整體歷史洪流的其中一環,其深度及 細節仍需其他專文相互參照。其中以顏娟英的〈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反省與幻 滅〉最為重要。此文結合了戰後至二二八事件之間,台灣社會脈絡與美術發展 的交互影響,將本省藝術家之社會寫實作品與社會脈絡獨立論述,再分別論述 木刻版畫家的活動及影響,兩者對等並置,最後再進行其交互作用的分析。以 從「反省」至「幻滅」的角度分析,顯現出戰後台灣的藝術家其實對於社會批 判是有意識及自覺的,但時代的政治及社會氛圍在各方面封閉了藝術家反省及 批判的條件。

戰後至解嚴前後這段時間,還有一股具有政治批判的藝術勢力曾經試圖發 展,便是左翼木刻版畫的興衰。梳理這段歷史,能了解台灣面對多元族群、文 化的融合及衝擊反應,以及銜接政治局勢、政策對當時藝術創作的相關反應,

以利整理八〇年代前台灣藝術環境所面臨的政治氛圍,間接反映出對政治批判 發展不利的環境因素。而木刻版畫的文獻資料,以謝里法以及吳步乃的論文發 表相對較早,謝里法的〈中國左翼美術在台灣〉將戰後初期在台灣有進行美術 活動或是相關交流活動的大陸藝術家進行統整,並將木刻版畫藝術家做為代表 進行論述。26而吳步乃則更針對大陸來台較具典範的藝術家更聚焦探討,例如

26謝里法,〈中國左翼美術在台灣〉,《台灣文藝》,第 101 期,1986 年,頁 129-156。

於〈難忘四十年前的舊遊地-木刻家朱鳴岡憶台灣之行〉、27〈思想起-黃榮

觀地分析出該時代語境下普遍受到關切及熱議的藝術現況如何。而近年也有回 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頁 302-308。

並總結出台灣藝術欲建立屬於自身的藝術體系之結論,相較於先前兩篇文章,

陳瑞文所發表的〈藝術表現裡的文化批判-從台灣當代社會性藝術之現實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1987dml/73035,瀏覽日期:2020 年 4 月 5 日。

由於本研究是以台灣解嚴前後出現具政治批判性藝術的發展為主題,而台 灣八〇年代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時代背景是有其特殊性,任何政策的施展或 是法令的改變,都會牽動社會的起伏。而這個時期的藝術創作與政治、社會涉 入甚深,也就是說任何社會的震盪都涉及整體藝術發展的轉向,所以進行研究 時,需要掌握台灣歷史的相關資料,特別是與政治、社會以及文化動向有關的 歷史梳理文獻。

以台灣歷史發展的研究來說,《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灣史一百件 大事-戰後篇》兩本由李筱峰編寫的專書,以戰後台灣民主政治及文化發展為 主軸,梳理了二二八事件、國民黨來台、戒嚴與白色恐怖等政治史上的歷程關 鍵,探討民主制度的發展以及其影響,而且也參照了文化、教育、思想等層面 的發展,包括電視傳播、義務教育發展、本土意識及鄉土文學論戰等。以台灣 通盤歷史的爬梳來說,從文化、政治、社會層面進行梳理的文獻,此二書是非 常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以政治作為爬梳歷史的角度之著作,以戴寶村的《台灣政治史》完整度較 高。由荷蘭、西班牙的殖民一路到千禧年過後的執政勢力為時間線,以個時期 的政治統治機制為討論主軸,以專題的形式將台灣政治機制的變遷呈現出來,

並探討由統治者/民眾、台灣/國際等等主客關係的交互作用而產生的效應,

面向廣且主題明確深入。透過專門角度的通史式著作,能夠對整體台灣的政治 變遷概念建立一種通盤性地概念。

通史式的著作之外,也有許多政治、社會學科的重要研究著作予本文更深 入地了解八〇年代藝術變遷時的台灣背景以及社會氛圍。1970 年由張景涵(張 俊宏)、張紹文、包青天(包奕洪)、許仁真(許信良)四人在《大學》雜誌 中的 7 月號至 9 月號持續發表了〈台灣社會力的分析〉長文,引起廣泛討論,

通史式的著作之外,也有許多政治、社會學科的重要研究著作予本文更深 入地了解八〇年代藝術變遷時的台灣背景以及社會氛圍。1970 年由張景涵(張 俊宏)、張紹文、包青天(包奕洪)、許仁真(許信良)四人在《大學》雜誌 中的 7 月號至 9 月號持續發表了〈台灣社會力的分析〉長文,引起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