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社會學的歸納法作為原則,以內容上是否具有政治性的探討,作為 台灣藝術作品的歸納基礎,分析台灣藝術的政治思想的發展趨勢,以及成就趨 勢的內、外部因素。方法上,本文提出問題意識後,藉由文獻分析法、形式分 析法以及訪談法來進行研究,最後做出研究總結來回應研究的問題意識。

1.問題意識

在解嚴前後的氛圍之前,台灣藝術史發展長久以來,對政治的思想探討以 及批判,一直沒有發展成完整的風氣以及結構過。隨著時代的更迭到了八〇年 代的解嚴前後,對於政治議題充滿了討論興趣,並且政治批判性突然成為藝術 界的關注焦點,政治議題化作藝術的動機,甚至整個藝術界有「泛政治」化的 現象。21本研究的核心發問便是,到底是何種客觀因素及條件,讓八〇年代之 前台灣藝術界的政治批判不得發展;而又是何種條件因素、如何的歷史情境,

使得解嚴前後的藝術界出現了大量具政治批判性的作品?這個轉化的現象以及 背後的成因,便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2.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部分透過台灣藝術發展整體的回顧文獻分析藝術發展在各時期的 主流典範,以及典範消長、轉移的過程及經歷,以社會意識與社會力概念的國 內外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及梳理。

另外,針對台灣八〇年代以前,具有政治議題探討的思想以及模式,以及 其與藝術之間關係之文獻,本文也進行搜集與分析,探討此類思想在藝術界長 久以來如何逐步累積,並且如何遲遲無法浮出檯面。配合解嚴前後的藝術主流 的思想文獻,蒐集解嚴前後政治批判思想、意識的探討文獻,全面性地探討當 時台灣整體的社會氛圍,並且著重於藝術發展的條件狀態,包含國際局勢、島 內政治、硬體建設、文學思想、社會學、社會運動及歷史學等等文獻,皆為本 文參照的重要對象。時代現況的文獻整理,能夠挹注本文探討社會環境變遷之 下,解嚴前後藝術作品內涵轉向的實質影響力,對比出八〇年代前與後之間的 差異,以歸納出當時典範轉移至政治批判可能的總體環境條件。

21倪再沁,〈在政治漩渦中的臺灣美術〉,原發表於「戰後台灣美術與環境的互動」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 美術館,1994 年 8 月 5 日。現收錄於: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市:雄獅圖書,1995 年,

頁 221。

藝術作品的重要評論與分析文章是重要資源,透過大量分析台灣藝術史的 社會性評論,建立起台灣藝術與思考連結的始末,並且反向去理解台灣歷史上,

各時期的社會對藝術發展的期待,以凸顯出解嚴前後藝術的政治批判風氣與當 時的社會氛圍之間的關聯。

最後,解嚴前後藝術家作品的政治批判性,以及形成風氣的條件是本文的 討論重點。因此,藝術家在該時期的自述資料、創作背景、作品詮釋、期間重 要展覽的展覽論述,以及相關研究者對本文所列舉之藝術家於此時期的作品分 析文獻,皆為本文重要的文獻分析對象。

透過文獻蒐集與分析勾勒出目前各界學者對本文所提出的問題意識方向所 進行的研究分析,並建立本文所針對的台灣藝術的政治批判性的發展之客觀認 識,作為分析過後的基礎資訊,融合理論參照,化整出藝術史發展的時代標幟,

為本文整體概念論述的分析文本。

3.形式分析法

本文欲梳理戰後,特別是解嚴前後藝術與政治議題之間的密切相關性,除 蒐集該時期的文獻資料以及作品資訊之外,必須進行一手資料作品的形式分析,

以了解作品本身所欲傳達的意義。時代的發展與作品之間的關係,需要以作品 本身作為分析文本,藉由跨領域學門的理論參照,方能整理出該時期藝術界所 關照之層面。

透過藝術學的理論進行形式分析與歸納作品內容中所透露的資訊,萃取其 與彼時社會狀態之間的相互關係所產生之互文性。針對作品形式所運用的分析 方法,將以綜合型的理論研究作為分析方法,從作品中所呈現的圖像、符號等,

綜合比對分析各別藝術家作品中所探討的議題主軸,在與各時代主要受討論的 社會環境以及政治狀態對接。

透過整理解嚴時期台灣整體社會較受關注的社會議題以及知識觀念,特別 著重於具有政治性的主軸,將其與藝術家對作品的內容跨領域地相互參照,最

後再需要回到作品本身進行探討,企圖引發藝術與社會狀態之間的相互辯證,

彰顯本文欲探討解嚴前後台灣藝術產生政治批判群像之關鍵條件。

4.訪談法

本研究對吳天章、吳瑪悧二位藝術家進行訪談,台灣解嚴至今經歷約三十 個年頭,許多活躍於解嚴前後的重要藝術家目前已經成為台灣藝術界的泰斗,

藉由訪談經歷解嚴前後那段藝術浪潮的藝術家本人說法,能夠獲得更具公信力 的一手資料。

吳天章於解嚴前後具有政治批判性格的藝術創作類群具有代表性,起源自 文化大學美術系的一群藝術家後來組成了「101 現代繪畫群」,是台灣政治批 判思想於藝術發展的代表群體,包含著來自台灣的大學教育所帶來的影響,成 員還包含盧怡仲、楊茂林以及葉子奇(於 1984 年退出),吳天章的採訪能夠暸 解到這條線路對台灣藝術政治批判的發展。吳瑪悧於八〇年代至德國杜塞道夫 國立藝術學院進修,1985 年回台,回台後的藝術創作對社會、政治、環境、女 性等議題的藝術創作具有代表性。對其採訪能夠暸解海外的學習環境對台灣政 治批判的思想概念有何方面的挹注,以及對比當時台灣的知識環境與歐洲的觀 念之異同、關係。本文並透過搜集解嚴前後進行政治批判的藝術家、藝評家的 訪談資料或是目前學界已有之論述中有紀錄下的藝術家親生說法,以作為其餘 一手文獻的補充。

透過訪談,也能夠將本文為問題意識所分析的成果進行核實確認,並且請 益有關本文由文獻資料不能察覺的其他重要關鍵因素,補足研究盲點。同時對 藝術家作品的形式分析成果做更深一步的探討。雖然該時代藝術家的訪問資料 已有不少的文獻可供參考,但目前學界尚未有針對此議題的藝術家訪談資料,

透過本研究的訪談內容,能夠在學術界提供更多進一步的研究貢獻。

二、研究架構

第二章針對解嚴前後十年間文化環境當中各方面與藝術發展相關的客觀因 素進行分析。分別以社會氛圍、人民知識結構的軟體狀態以及現代化發展、展 覽空間的轉變的硬體建設的層面進行八〇年代的背景整理。本章時代背景之整 理期待能夠展現筆者欲凸顯之命題—即台灣藝術於解嚴前後的重大轉向背後的 成因以及環境條件。

第三章以戰後至解嚴前後之間具有政治關懷思想的意識起源以及濫觴為主 題,並類舉戰後部分具有政治性的作品先例,引導出台灣藝術的政治關懷意識 的累積路徑以及其地下化之現象,梳理出解嚴前藝術的政治關懷性質,以作為 往後解嚴前後政治批判性藝術作品的風格轉折的參照對象。

第四章,以八〇年代作為稜線,討論藝術的主流典範的發展,統整政治之 於藝術的關係與走勢。分析稜線以前政治批判在藝術不得發展的社會因素以及 內在因素,並探究稜線之後在何種社會狀態下過渡往強烈的政治批判風氣。一 方面整理出八〇年代以前藝術與社會狀態作為解嚴前後的對照,同時也將全文 過渡至探討重點-解嚴前後的藝術。

第五章分析解嚴前後針對政治具有批判性的相關的藝術作品以及藝術家,

透過直接對藝術家訪談的大量資料,歸納出解嚴前後政治批判性的藝術風格之 歷史情境。以藝術家以及作品出發,對應第二、第三、第四章所疏理出的思想 來源以及時代環境,配合文獻分析,以驗證在解嚴前後藝術界對於政治議題的 批判性產生濃厚興趣的共相,點出藝術界的政治批判思想在解嚴前後時期由地 下潛流檯面化的現象,並且探討此時期、現象背後的生成背景以及特殊性。

透過與八〇年代前藝術主流典範之比較,反映出解嚴前後時期藝術對社會 的參與,有由「被動」轉向「主動」、由「靜態」轉向「動態」、由「揭露」

轉向「批判」的現象。而這股對政治議題積極參與的轉向展現出政治批判、社 會運動等與藝術作品之間產生的互文特性,也反映出解嚴前後的社會條件變遷,

以歸納出成就這股於台灣藝術史中之獨特時期的因素、條件,也歸納出藝術表 現的歷史情境,以回應本研究最初所提出之問題意識。

台灣藝術於政治思想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