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來的報禁、黨禁的解放,讓自由的風氣逐漸蔓延開來,對藝術作品的走向變遷,

產生重大的影響。

也在這個時代,台灣經濟條件逐漸改善,公立現代美術館相繼成立,正式 且具代表性的藝術展覽正式與官辦美展以及市場機制脫鉤。隨著社會風氣逐漸 開放,相對包容、前衛且具開創性的思潮,開始獲得官方美術館認定的合法性,

但同時,美術館也變相成為了思想批判的對象。如此矛盾的角色,讓批判有了 平台,也讓批判有了對象,引發在朝與在野力量與之對抗,產生了藝術辯證的 場域。除了硬體的建設,八〇年代在媒體技術、即時紀錄的進展,在視覺資訊 的接收上,顛覆了過去傳媒在思想操控上的霸權,加劇了人民對政府不信任的 積極作為。此時更加上國際上對現代主義批判的思想理論進入了台灣的知識領 域,「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的介入令當時時常發生在街頭的各種社會運 動有了更積極的底本以及經驗,批判的力道進入到社會各個領域,「批判」成 為民主運動的基調,而此時的藝術也受其影響。即便如同過往一般,執政者也 透過各種手段執行管控及打壓,但此時藝術界對政治、威權、社會議題的批判 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組織風氣,越是壓迫、不公的事件,則越激發藝術批判的力 道以及向心力,對現實社會發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撼動力道,這與過去遭到打壓 就間接順從而「被引導」出來的藝術風格是截然不同的發展氣象。

解嚴前後的台灣藝術家,一別以往地,以現實社會為主體出發,將藝術作 品與社會進行多方面的對話、反思以及批判。擺脫再現美學以及畫意式

(picturesque)的懷舊情懷,確確實實地以藝術家自身與環境之間的內在徵候作 為作品的主軸。明顯地,解嚴前後的藝術作品,呈現出民生及思想的實踐,不 啻為反映現實社會的媒介,並且突破禁忌地,對於政治議題出現了許多藝術介 入(Intervention)的案例。如此具實踐性格的作品,以政治批判作為藝術主體,

跳脫以美感包藏訊息的藝術傳統,用思想解放戒嚴對自身的箝制以到達精神自 由的渴望,成為彼時藝術家創作的動力。這般素有「行動」意味的藝術表現,

是台灣藝術發展以來前所未有也後無來者的現象。或者說,改革社會的意圖,

就是八〇年代後期至九〇年代初期,藝術家的作品本身。

政治與藝術之間,至今仍時有耳聞不該有所沾染,事實上,藝術中的形式

2Hauser,Arnold 著,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 年,頁 65。

3白適銘,〈走向自由體制的文化內視-談八〇年代台灣美術的脫體制現象及街頭精神〉,《台灣美術》,

第 112 期,2018 年,頁 17-18。

4藝術家陳界仁 2019.6.14 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演講時回應筆者於演講後的提問之回應。

後期才有顯著的風潮。顯然,除了解嚴以外,介入藝術的政治批判性之外在條 件並不僅僅只有解嚴而已。

從峰值的角度來看,目前為止台灣藝術反映現實社會,尤其是政治議題的 激烈程度,解嚴前後絕對是達到最高峰的,其前的藝術表現似乎對政治關切不 抱興趣,甚至有些保持距離,其後,藝術對政治關切的力道也出現了明顯消退。

可見解嚴前後的各種社會條件對台灣藝術發展是有著顯著的創作影響,也同時 代表這是在台灣藝術史中是一個具有特殊且獨立的時期風格。而促成這個時期 如此獨特的各種背景以及生成因素,使得台灣長期以來保持一定距離的兩個領 域突然相互發生了密切的交互作用,引起筆者關心並且研究的興趣,並且認為 是相當值得研究的議題之一。

一個現象的發生絕非一蹴而就的,在解嚴前後藝術界能夠形成一種政治批 判的風潮,在八〇年代以前有一系列地下化的思想累積才能夠得以爆發,但絕 非藝術的主流。八〇年代前藝術史的主流典範,在學界討論的文獻還算完整,

但針對政治批判的思想累積來源之論述較為稀少,而本文專注於解嚴前後藝術 政治批判的現象進行分析,同時回顧台灣藝術在八〇年代在之前有哪些思想累 積根源,又在如何的客觀環境以及主觀條件之下,無法產生關聯以及不在藝術 界所關切的範圍之內,而解嚴前後的社會氛圍,在整體條件上產生了哪些轉變,

使藝術對政治議題產生濃厚興趣的轉變現象以及參與變因及時代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