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探討在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移民過後是如何界定自我認同與探討生活空 間對他們認同的重要性來做為討論。透過文獻來回顧有關「認同」、「地方認同」

與「生活空間」來做為本研究的基礎與理解。

一、認同

移民時的年齡、家庭教育、同儕群體、移民初期的經驗,以及與台灣聯繫的 緊密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是會影響到青少年的自我身分認同。廖珮君、姜蘭虹、徐 崇榮(2005)文中提到年輕移民的身分認同主要是受到:。通常移民時的年紀齡愈小,

愈容易融入當地文化,也傾向認同自己是加拿大人;相反的,移民時年齡愈大,想 法、價值觀及生活習慣都已有固定的模式,進入加拿大社會時,所感受到的文化 衝擊大,也較難融入加拿大的社會文化及生活型態,因此較傾向於認同原來母社 會的文化,也認同自己台灣人的身分。家庭教育則是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對 移民的下一代而言,家庭不但是傳遞傳統價值觀的最重要場所,同時也兼有保存 中華文化的功能。

因此移民到加拿大的年紀、居住在加拿大的長久,是另一個會影響到認同的 因素,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觀點。姜蘭虹、徐崇榮、宋郁玲(2001)認為移民的年 齡愈小,愈融入澳洲當地文化,也傾向於認同自己是澳洲人。卻因為家庭教育因 素,也就是父母在年輕人成長的過程陪伴在他們身邊,要求他們在家講中文,訓 練聽、寫的能力,及灌輸他們傳統的價值觀,提醒他們不忘本等。如此一個文化 和價值觀的灌注,使得他們傾向於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多數的年輕移民在澳洲度 過他們的成長期,和同儕朋友的交往,佔了他們生活中很大的一個部分,因此同 儕群體成員的組成也會是影響他們身分認同的因素。在澳洲較要好的朋友都是台 灣人,他們的身分認同也傾向於台灣人。可見家庭中父母對於子女文化上的灌輸 和教育,仍然對他們的身分認同造成影響。每年至少回台灣一次,這些與台灣之 間密切的聯繫也是他們能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身分的原因。

由以上關於認同的文獻可得知移民的年齡、時間、家庭教育、與台灣聯繫的 緊密程度與移民者的同儕相處都是都是影響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因素。本研究將立 基於前人的成果來進一步梳理影響溫哥華台灣青少年移民的自我認同要素

二、地方認同

Cuba 與 Hummon(間接引用自王秋原 2002)曾定義地方認同為: 利用環境意 位的感覺,可能對我們看待自己來說是很重要的(Massey and Jess, 1995)。

人在某個地方的感情會關連到認同的概念,像是 Rose(1995) 利用三種不同的 方式來解釋:

第一、使用地方來解釋歸屬感(feeling of belonging): 把認同設定在特定地方 的一個方法是地方的歸屬感,是讓人感受到最舒適或最自在的地方。因此,要如 何界定自己,可用這個特定的地方的特質來解釋。

第二、反抗著地方認同(identifying against a place): 對照與自己非常不認同的 地方來建構與比較地方感及自我認定他們是誰。

第三、不認同(not identifying): 特定的地方感跟認同沒有任何的相關 (Rose,

1995)。這三種方式,可以用來解釋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對生活空間的認同、不認 括(inclusion)」與「排除(exclusion)」的分類。 地方認同的發生,其前提在於沒有 任何兩個地方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地理學中長久以來所重視的地區差異,其為地

方認同建構基礎。 例如在社會網路中,和誰的關係較密切與建構社會關係網路的 主體之偏好與認同有關。

地方感和鄉土意識的探討,江碧貞(1999)探討學童年齡及環境刺激因素對其 鄉土意識的影響,因此地方情誼愈深和環境刺激愈多,學生的空間認同和真實空 間相似度愈高。

綜上所述,地方認同是必須要有歸屬感也是一種感覺的問題所在。對一個地 方的認同,首先必須感受到舒適,自在與被認同並且知道這個地方的特定性。一 個地方的認同同時也可以建立出一個自我,才能夠回答我是誰、我屬於何處的問 題。例如,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在校園內,也會有一個地方是他們認為是屬於他 們 的地方因此而建立對那個地方的歸屬感。

三、生活空間

生活空間是人們不管是在哪個年紀都需要的一個空間,不論是在此空間與人 互動,或是單獨獨處。陳靜珮(1992)歸納出生活空間乃是人類為了滿足生活上的 需求,以特定方式在地表長期活動所涉及的範圍累積,包括所處的自然環境資源,

人群之間的組織與社會關係,以及人群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生活空間會具體 的呈現反映在人口特性、土地使用、經濟活動與社會關係上。

當人在一塊土地上定居的時間愈久,人和土地的情感就愈緊密,對周遭的人、

事、物接觸也會愈頻繁,容易使人依附在這塊土地上,產生認同或和鄉土情懷,

也比較容易產生社會關係的整合。謝美華(2001)使用了以下幾個面向來探討安南 區居民的社會關係整合情形。一個人以自身為出發點,要擴展他的生活空間,必 然從他的立足點周遭的人、事、物開始,從他和周遭的人際關係與環境彼此協調 的情況,可以得知此人的社會關係網路的整合程度。

列婓伏爾1990《日常生活批判》認為日常生活是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生存 領域和生活領域,是一個不同於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政治活動的獨立的個體生存 平面,表現在多種的活動領域和生活關係當中,其具體的表現形成有娛樂活動、

家庭、人際交往。人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被發現和被創造的,而且是在日常小 事中隱藏著整個社會關係,日常生活構成為整個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的一種基礎 領域性。

從以上文獻回顧中,發現有幾點可對本研究有進一步討論:首先,人們會從一 個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國家,主要是因為他們相信生活會更好(成露茜,2005 ),本 研究的研究對象年齡層以未成年居多,他們在移民時因為年齡的關係,不一定會 有相信生活會更好的概念,而是他們的父母才有這樣的觀點,因此這些青少年在 移民時是無法選擇,而只能背負著父母在他們身上所做的選擇。另外,容易使人 依附在這塊土地上,產生認同或和鄉土情懷(謝美華,2001),不過這不代表從台 灣移民到溫哥華的青少年就因此而忘記自己曾經在台灣生長過的鄉土情懷。溫哥 華的台灣青少年他們或許對溫哥華已經很熟悉也已經產生對這塊土地有了鄉土情 懷,但台灣的地位在他們心中並不會被溫哥華給取代,反而是兩邊都會產生感情 因此他們對自我認同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在日常生活中有習慣性、重複性 來不斷提醒青少年對自己的認同再次深刻與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