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空間、社會關係與認同建構

第五章 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生活空間、個人生活空間型塑

第三節 生活空間、社會關係與認同建構

不論是一般休閒活動或者工作上往來的同事,台灣移民的社交活動仍以華人 的圈子為主,打入白人社會或其他族群相當不易(徐榮崇和齊力,2004)。從訪談 中發現,溫哥華的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或是假期時會跟朋友一起出去玩。

「假日可能就會跟朋友一起去逛 Mall,在那邊的 foodcourt 吃個東西 聊天。有時候會去買東西。...但每次都去那裏,sometimes it gets boring。最近比較常跟朋友去打沙灘排球,玩的話就是去吃飯」

(訪談者 D,2011/09/03)

在年齡為達到有駕照之前(加拿大 16 歲可考駕照),青少年他們的活動範圍比 較侷限在他們能夠靠自己或是靠父母接送的範圍之內。例如學校附近某的活動中 心、餐廳、購物中心等。

「我們禮拜五晚上會去開放的 gym 打籃球,那邊可以打四個小時。就 會有人先去佔場地然後我們就會在那邊打球。打完再去吃東西。有時 候也會在家喝酒,或是去學校附近那邊台灣人開的奶茶店打牌還有唱 卡拉 okay 吧」(訪談者 T,2011/09/13)

也可以在休閒娛樂中,在某個熟悉的空間裡,為自己的身分、性別而感到開 心、驕傲。

「最近幾個 weekends, 我們都去玩學校的體育館打 volleyball,很好玩 耶,然後我們就組隊去跟別人比賽!!Tawain versus Canadian!! It was amazingly fun actually. We were all yelling “ GO GO TAIWAN”you know!

感到在那個地方是台灣人超級 proud 阿! 」(訪談者 J ,2011/09/05)

另外,也有一些女孩們表示

「I think we go to the mall most of the time, after school or during weekends. Sometimes we go to the food court to eat, and sit there and just chat for couple of hours. Its one of a girls things to do. 」

(訪談者 C ,2011/09/03)

青少年們會選擇對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與熟悉的朋友來安排聚會。從訪談中發 現,溫哥華的青少年們喜歡在周末的晚上聚集在某一個朋友家的地下室,聊天、

玩遊戲。而這樣子的活動通常是高中生最喜好的一項生活樂趣。有許多訪談者表 示,因為在溫哥華到某一個朋友家過夜是他們一星期以來最開心的時刻了。

「假日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約去一個朋友家去他們家過夜然後在那邊 party and drink 然後隔天早上才回 家。在那邊就是看電影玩牌瘋狂 聊天 and get drunk I guess. 就是很開心,只要不要吵到朋友的其他家 人就好。可能是因為媽媽知道我們是去她認識的朋友家,就不會擔心 就讓我們自己去玩樂。這真的是我們每個星期最期待的不然每天上學 其實很煩耶。」(訪談者 B,2011/09/03 )

當溫哥華的青少年在 16 歲拿到自己的駕照時,對自己更有信心也感到自己已 經邁向成年人的第一步,同時也可以開車帶著朋友出去玩。

「可以開車之後,就自由很多啊,也可以去遠一點的地方 as long as we don’t get lost。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還是都是去朋友家或是餐廳吃飯 或是去逛街。I have my own car but I have to drive other people and become their driver. 我們出去的時候,如果有車的話大家都會想要跟,

然後就會變得很好笑然後又會很好玩。」

(訪談者 F,2011/09/05 )

從研究者與訪談者的生活及對話中,可發現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是相當依賴 他們的休閒與娛樂。對於他們來說,休閒與娛樂的時間才是真正能更放鬆自我。

跟著自己信任的朋友處在自己熟悉或是喜愛的空間場所,更會認同此空間場所,

作為生活空間上重要地方之一。

台灣的青少年在溫哥華對於休閒娛樂的部分,因著時空的延伸,能動者與其 他的能動者在共同的公共場所進行生活實踐活動。在時間與空間的向度上延展開 來的過程借用到了 Hägarstrand 的時間地理學,將時間與空間當作社會活動的基礎,

就如台灣青少年他們在溫哥華每日、每周、每年的休閒娛樂活動。

第四節 小結

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因為人際與社會關係使得對溫哥華四周環境已經很熟悉,

也已經產生對這塊土地有了鄉土情懷。不論是在私人的空間裡如自己的家,或是 在公共空間的學校、補習班、工作場所內,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不斷的進出產 生了連貫性的習慣,對於那特定的空間感到認同與被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習慣 性、有重複性來不斷提醒青少年對自己的認同再次深刻與確認。

從訪談內容中,研究者發現台灣青少年對於生活空間的形塑可分成三階段,

適應、建構、形塑。不論是在私人空間或是公共空間,到一個新環境後,適應了 熟悉後,會對此空間產生一種歸屬感。靠著家庭、朋友在此空間的互動,建構出 生活中重要的一項社會活動,最後形塑出此空間已經立足生根。

回顧到 Giddens 的結構理論的社會關係,依賴與行為之間跟常規是有相關性 的,同時出現在共同的時間與空間,就像是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生活型態。在 一個每天都要工作的地方,開始與社會產生相互作用,也可以解釋成循環的社會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