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溫哥華台灣移民青少年的自我身分認同 與生活空間形塑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溫哥華台灣移民青少年的自我身分認同 與生活空間形塑研究"

Copied!
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一屆碩士論文. 溫哥華台灣移民青少年的自我身分認同 與生活空間形塑研究. 指導教授: 蘇淑娟 研究生: 蔡璿. 中華民國一 0 一年六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 地理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 溫哥華台灣移民青少年的自我身分認同與生活空間形塑研究 指導老師: 蘇淑娟 研 究 生: 蔡璿 論文內容: 共一冊,六章、20 節,交約六萬餘字. 摘要 許多台灣人移民到溫哥華,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受到西方的教育並且追求更好 的生活品質,因此而移民到溫哥華。過去許多研究大多以成年人的移民作為研究 對象,來討論移民者的工作、適應能力、選擇居住地點等問題。 本研究將研究對象的年齡,設在「青少年」的階段,來探討台灣的青少年在 溫哥華,是如同認同自己與瞭解自己生活空間。在研究的抽樣上,採用了滾雪球 的方式,選擇了 30 位移民到加拿大最少五年以上的台灣移民青少年作為訪談對 象,他們的年齡設定在 15 到 25 歲之間。透過深度訪談以及參與觀察的方式,來 探討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對自我的認同問題與生活空間是如何建構與形塑。在研 究過程中,使用「結構化理論」,並且加上「時間地理學」等幾項觀點,去進一 步分析青少年在溫哥華的生活空間,以及靠著那些因素去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 研究發現,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對於他們個人身分認主要是來自於他們的校 園生活、課後的活動、周末出遊選擇的地方、其他常與朋友聚會的場所,以及家 庭。父母在保留傳統台灣文化灌輸的力量、平時要求與期待,是影響他們自我認 同的重要因素。另外,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生活空間像是校園或是其他他們偏 好喜愛的公共以及私人場所,在特定的空間與人產生情感時,也成為影響他們對 身分認同的主要來源。因此台灣移民到加拿大的青少年在生活中塑造出的認同分 來自於個人生活與社會關係以及個人生活空間形塑。. 關鍵詞: 地方認同、生活空間、 青少年、溫哥華.

(3) The 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and daily space of Taiwanese Teenagers in Vancouver Master Thesis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dvisor: Shew-Jiuan B. Su, Ph.D. Graduate Student: Nelly Shyuan Tsai. Abstract Many Taiwanese people wanted their life more focused on quality and living condition; or they wanted their children accept western style of education, therefore immigrating to Vancouver starting from the 1990’s has had become a trend of fashion in Taiwan. Many studies about Taiwanese immigration in Vancouver in the past are mostly focused on adult immigrants and their ability of skills and adaptations while moving into a new land. Therefore, in order to find a study that is fresh and creative, Taiwanese teenagers in Vancouver have become this research’s main focus group, while investigate their self-identity and their daily life spatial. In this case of study, there was thirty Taiwanese teenagers sample of interviews that are from the age of fifteen to twenty five and they have to be immigrated to Vancouver at least 5 years. Chatting and observing Taiwanese teenagers about how they identify themselves living in Canada, and how their daily life spatial is created moreover, to also find out the influential. In the process of this study, structuration theory and time geography have become the two main theories to support the thesis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the fact that, Taiwanese teenager’s school life, afterschool activities, hanging out during the weekends, and the places they choose to go in a daily life basis is the main influence that decides their self-identity.. Keywords: self-identity, place identity, teenagers, space of daily life, Vancouver.

(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7 第四節 研究區概況...............................................10 第五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13. 第二章 研究觀點與架構 第一節 研究觀點.................................................14 第二節 研究架構.................................................16. 第三章 加拿大溫哥華做為台灣移民的溫床 第一節 台灣移民風潮方興未艾.....................................18 第二節 台灣社會的推力與加拿大溫哥華的拉力.......................21 第三節 加拿大移民歷史與政策.....................................24 第四節 加拿大溫哥華近年來的移民者特徵...........................27. 第四章 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自我認同、個人生活與社會空間 第一節 自我認同與家庭影響力.....................................32 第二節 人際關係中的自我認同.....................................40 第三節 與台灣的關係與親戚的聯繫.................................48 第四節 小結.....................................................51. 第五章 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生活空間、個人生活空間型塑 第一節 成長過程中的私人生活與空間...............................55 第二節 成長過程中的社會生活與空間...............................57 第三節 生活空間、社會關係與認同建構............................. 67. 第四節 小結.....................................................69.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7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發展.......................................72. 參考資料......................................................... 73 附錄.............................................................. 76.

(5) 表目錄 表 1-1. 1970-2010年台灣出生移居到加拿大人口.........................1. 表 1-2 大溫哥華地區人口............................................10 表 1-3 2001年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台灣出生移民居住地分布..............11 表 3-1 加拿大移民人數(1860-1920) ..................................24 表 3-2 加拿大移民人數 (1930-1939)..................................24 表 4-1 訪談者的自我認同............................................29 表 4-2 訪談者移民溫哥華的時齡與自我認同關係圖..................... 30 表 4-3 訪談者對朋友的定義......................................... 41 表 4-4 訪談者的自我身分認同........................................52 表 5-1 訪談者心目中的生活空間......................................53.

(6)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7 圖 1-2 大溫哥華地區行政區圖....................................... 10 圖 2-1 研究架構圖................................................. 16.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1980 年以後,大批台灣移民赴北美定居,他們不像早期的臨時僑居者那樣, 只想賺夠了錢就返回家鄉故里。台灣移民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要擁有富裕的生活、 美好的前景、發展的機會和自由,而努力的工作。近十幾年來,台灣移民到加拿 大溫哥華的家庭成為了一種風潮(陳靜瑜,1980-2000)。雖然許多家庭因為孩子成 年了,父母再次回流台灣,但那些留在加拿大的年輕人對自我身分認同是相當矛 盾的。移民由於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經濟環境、社會規範和人際關係與移居地 人民有某種程度的差異,加上族裔的不同,會使得同種族的人趨向集中在一起以 便相互交流(徐崇榮,2002)。 臺灣移民自1980 年代開始大量移民加拿大,而在1990 年代達到高峰。到了 2000 年,加拿大臺灣移民的人數已達到 118468 人,他們大多是以商業投資移民 的身分申請移民,而選擇移民加拿大的原因很多都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與 子女教育環境,並主要分布在溫哥華和多倫多 大城市(徐榮崇和齊力,2004:27)。 而許多家庭會考慮移民到加拿大也是因為家中正在面臨成長的青少年,也讓青少 年能夠在不一樣的環境長大與接受西方中等教育,因此許多家庭選擇移民到加拿 大溫哥華。 大多數的台灣移民選擇居住在加拿大卑詩省的大溫哥華地區。主要是因為居 住環境,孩子求學環境好,社會的安定以及天氣舒適。有些家庭靠著親戚朋友的 影響,選擇了移民到溫哥華。再加上,溫哥華的地理位置是最靠近台灣的加拿大 大都市,如果需要返台探親,溫哥華有直飛的飛機回台灣。溫哥華常常是台灣人 心中夢寐以求的居住地方,相較在這些好條件之下,吸引了大批的台灣人移民到 加拿大的溫哥華開始了與台灣一樣的新生活。 ▼表1-1 1970-2010年台灣出生移居到加拿大人口 1970-2010 年合計.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台灣移民 人口數. 761. 9,753. 24,178 118,468 94,880. 資料來源: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947&no=947&level=B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華人人口專區分析 1.

(8) 以上顯示了(表1-1),從1970到2010年,加拿大在1990年到2000年之間台灣移民 人口增加的速度是最快的。。透過人口普查可以發現,在短短的十多年,吸引了 許多台灣移民到溫哥華去,也是由史以來台灣移民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個時代。. 二、 研究目的 九零年代開始,有許多關於加拿大的研究,主要對象大多數以成年人為主。 不論是探討成人的認同、工作、與選擇居住地點等等,比較少以青少年為主要對 象的研究。例如姜蘭虹 2009「志工活動做為融入途徑,以加拿大的台灣中產階級 婦女移民為例」討論到婦女在加拿大是如何透過志工融入去適應加拿大,以及「日 久他鄉是故鄉,加拿大台裔移民的心聲」2008 探討了二十世紀初移民到加拿大的 華僑的心聲。其他相關移民的研究有徐榮崇 2005 年「年輕移民在台灣、澳洲兩地 之間的流動原因、適應與自我認同」與「澳洲回流台灣年輕移民在臺、澳社會間 的適應與自我認同」 。以上研究內容著重在澳洲台灣移民的年輕人,與他們回流的 議題,並沒有關於加拿大青少年對於自我認同以及生活空間探討之研究。 因此本研究希望把研究對象設在「青少年」階段,進一步去探討哪些因素會 影響到住在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對自我身分認同,以及在溫哥華的生活空間的形 塑與身分認同上的關連性等問題。因此進一步探討,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堅定或 受到某些因素而改變了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自我身分認同?是否經歷過哪些生 活上的影響、或遇見哪些關鍵的事件使得身分的認同受到波折?以及他們所認定的 生活的空間必須經過哪些條件之下才會被認同? 具體而論,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探討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自我身分認同的影響要素 二、探討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生活的空間與自我認同的相互依附關係 三、瞭解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生活空間的型塑.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9) 本文探討在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移民過後是如何界定自我認同與探討生活空 間對他們認同的重要性來做為討論。透過文獻來回顧有關「認同」、「地方認同」 與「生活空間」來做為本研究的基礎與理解。. 一、認同 移民時的年齡、家庭教育、同儕群體、移民初期的經驗,以及與台灣聯繫的 緊密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是會影響到青少年的自我身分認同。廖珮君、姜蘭虹、徐 崇榮(2005)文中提到年輕移民的身分認同主要是受到:。通常移民時的年紀齡愈小, 愈容易融入當地文化,也傾向認同自己是加拿大人;相反的,移民時年齡愈大,想 法、價值觀及生活習慣都已有固定的模式,進入加拿大社會時,所感受到的文化 衝擊大,也較難融入加拿大的社會文化及生活型態,因此較傾向於認同原來母社 會的文化,也認同自己台灣人的身分。家庭教育則是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對 移民的下一代而言,家庭不但是傳遞傳統價值觀的最重要場所,同時也兼有保存 中華文化的功能。 因此移民到加拿大的年紀、居住在加拿大的長久,是另一個會影響到認同的 因素,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觀點。姜蘭虹、徐崇榮、宋郁玲(2001)認為移民的年 齡愈小,愈融入澳洲當地文化,也傾向於認同自己是澳洲人。卻因為家庭教育因 素,也就是父母在年輕人成長的過程陪伴在他們身邊,要求他們在家講中文,訓 練聽、寫的能力,及灌輸他們傳統的價值觀,提醒他們不忘本等。如此一個文化 和價值觀的灌注,使得他們傾向於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多數的年輕移民在澳洲度 過他們的成長期,和同儕朋友的交往,佔了他們生活中很大的一個部分,因此同 儕群體成員的組成也會是影響他們身分認同的因素。在澳洲較要好的朋友都是台 灣人,他們的身分認同也傾向於台灣人。可見家庭中父母對於子女文化上的灌輸 和教育,仍然對他們的身分認同造成影響。每年至少回台灣一次,這些與台灣之 間密切的聯繫也是他們能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身分的原因。 由以上關於認同的文獻可得知移民的年齡、時間、家庭教育、與台灣聯繫的 緊密程度與移民者的同儕相處都是都是影響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因素。本研究將立 基於前人的成果來進一步梳理影響溫哥華台灣青少年移民的自我認同要素。. 二、地方認同 3.

(10) Cuba 與 Hummon(間接引用自王秋原 2002)曾定義地方認同為: 利用環境意 義還象徵化或安置認同的一種自我解釋。地方認同可以藉由”我在哪裡?”或”我屬 於何處?”來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看,地方認同的出現是 因為地方提供了認同建構、維持與轉換的架構。如同人群、事務、活動、地方是 日常生活社會世界的一部分,並成為認同界定與安置的重要機制(Entrikin,1994)。 我們通常將對地方的認同做為我們本身個人認同感的一部分; 某些在世界中的定 位的感覺,可能對我們看待自己來說是很重要的(Massey and Jess, 1995)。 人在某個地方的感情會關連到認同的概念,像是 Rose(1995) 利用三種不同的 方式來解釋: 第一、使用地方來解釋歸屬感(feeling of belonging): 把認同設定在特定地方 的一個方法是地方的歸屬感,是讓人感受到最舒適或最自在的地方。因此,要如 何界定自己,可用這個特定的地方的特質來解釋。 第二、反抗著地方認同(identifying against a place): 對照與自己非常不認同的 地方來建構與比較地方感及自我認定他們是誰。 第三、不認同(not identifying): 特定的地方感跟認同沒有任何的相關 (Rose, 1995)。這三種方式,可以用來解釋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對生活空間的認同、不認 同與歸屬感。譬如,台灣的青少年在溫哥華對於他們的生活空間有些是認同的而 有些是不認同的。當然個人認同與不認同都有一定的影響因素,對於地方與認同 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牽涉到地方概念的界定問題。因而可將地方概念區分為叫 狹隘與較廣泛的兩種類型,分別來探討他們與同之間的關係。 徐君臨(2002)文中敘述,如果將地方狹隘地視為是真實的地理區域,則當代 世界中許多不同來源的認同(如國家、種族、社會階級、社群、性別與性欲特質等 等),有些乃是依附於特定的地方,將地方視為是個人與集體記憶的儲藏所,有些 則與地方較為無關。前者如國家、家園;後者則如性別、性欲特質等等。然而,認 同是相對於差異而建立的。因此在建立認同的過程中,既已隱含了地方的區隔在 裡面。 例如「我們」相對於「他們」 、 「這裡」相對於「那裡」 、 「內部」相對於「外 界」等,在建構認同的過程中便已運用了「界線」、「範圍」等地理概念來做「含 括(inclusion)」與「排除(exclusion)」的分類。 地方認同的發生,其前提在於沒有 任何兩個地方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地理學中長久以來所重視的地區差異,其為地. 4.

(11) 方認同建構基礎。 例如在社會網路中,和誰的關係較密切與建構社會關係網路的 主體之偏好與認同有關。 地方感和鄉土意識的探討,江碧貞(1999)探討學童年齡及環境刺激因素對其 鄉土意識的影響,因此地方情誼愈深和環境刺激愈多,學生的空間認同和真實空 間相似度愈高。 綜上所述,地方認同是必須要有歸屬感也是一種感覺的問題所在。對一個地 方的認同,首先必須感受到舒適,自在與被認同並且知道這個地方的特定性。一 個地方的認同同時也可以建立出一個自我,才能夠回答我是誰、我屬於何處的問 題。例如,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在校園內,也會有一個地方是他們認為是屬於他 們 的地方因此而建立對那個地方的歸屬感。. 三、生活空間 生活空間是人們不管是在哪個年紀都需要的一個空間,不論是在此空間與人 互動,或是單獨獨處。陳靜珮(1992)歸納出生活空間乃是人類為了滿足生活上的 需求,以特定方式在地表長期活動所涉及的範圍累積,包括所處的自然環境資源, 人群之間的組織與社會關係,以及人群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生活空間會具體 的呈現反映在人口特性、土地使用、經濟活動與社會關係上。 當人在一塊土地上定居的時間愈久,人和土地的情感就愈緊密,對周遭的人、 事、物接觸也會愈頻繁,容易使人依附在這塊土地上,產生認同或和鄉土情懷, 也比較容易產生社會關係的整合。謝美華(2001)使用了以下幾個面向來探討安南 區居民的社會關係整合情形。一個人以自身為出發點,要擴展他的生活空間,必 然從他的立足點周遭的人、事、物開始,從他和周遭的人際關係與環境彼此協調 的情況,可以得知此人的社會關係網路的整合程度。 列婓伏爾1990《日常生活批判》認為日常生活是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生存 領域和生活領域,是一個不同於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政治活動的獨立的個體生存 平面,表現在多種的活動領域和生活關係當中,其具體的表現形成有娛樂活動、 家庭、人際交往。人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被發現和被創造的,而且是在日常小 事中隱藏著整個社會關係,日常生活構成為整個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的一種基礎 領域性。. 5.

(12) 從以上文獻回顧中,發現有幾點可對本研究有進一步討論:首先,人們會從一 個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國家,主要是因為他們相信生活會更好(成露茜,2005 ),本 研究的研究對象年齡層以未成年居多,他們在移民時因為年齡的關係,不一定會 有相信生活會更好的概念,而是他們的父母才有這樣的觀點,因此這些青少年在 移民時是無法選擇,而只能背負著父母在他們身上所做的選擇。另外,容易使人 依附在這塊土地上,產生認同或和鄉土情懷(謝美華,2001),不過這不代表從台 灣移民到溫哥華的青少年就因此而忘記自己曾經在台灣生長過的鄉土情懷。溫哥 華的台灣青少年他們或許對溫哥華已經很熟悉也已經產生對這塊土地有了鄉土情 懷,但台灣的地位在他們心中並不會被溫哥華給取代,反而是兩邊都會產生感情 因此他們對自我認同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在日常生活中有習慣性、重複性 來不斷提醒青少年對自己的認同再次深刻與確認。. 6.

(13) 第三節、研究流程與方法 研究者 2011 年 9 月 2 日至 9 月 24 日在溫哥華進行田野調查,其中陸續訪談 了 30 位移民台灣青少年。其中有 26 位是跟家人居住,另 4 位是以國際學生的身 分,居住在寄宿家庭(home-stay)裡。國際學生居住在寄宿家庭,因移民背景不符 合本研究即將討論的議題,因此而略過他們的訪談(詳見附錄一,訪談者名錄與基 本資料)。訪談者居住的地方涵蓋最靠近太平洋西邊的 Vancouver 到最東邊的 Coquitlam。研究者與受訪者以質性深度訪談方式作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然後每 一位訪談者約談的時間大約在一小時內。由於認同與談論自己的生活形態對台灣 移民的青少年來說是一個開放性又非常敏感的問題。在訪談時會先用關鍵字例如 移民、家庭、認同、台灣、加拿大,或是使用類似的問題來進一步探討台灣青少 年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後,研究者進一步去統整以及分析訪 談內容,去探討台灣青少年的自我身分認同與他們生活空間的形塑(圖 1-1)。. 資料的分析. 準備中英訪談搞. 溫哥華移地田野調查. 滾雪球方式尋找訪談者. 與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深. 參觀觀察溫哥華青少年. 度訪談. 校園生活. 訪談內容整理與分析. 統整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7.

(14) 一、 深入訪談法 「深度訪談」就是研究者「尋訪」、「訪問」被研究者並且與其進行「交談」 和「詢問」的一種活動。 「訪談」是一種研究性交談,是研究者通過口頭談話的方 式從被研究者那裏搜集或建構第一手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而訪談與日常談話更 是不一樣,是一種有特定目的和一定規則的研究性交談,訪談的形式也比較輕鬆 的對話方式(陳向明,1994)。 本研究希望能夠透過居住在溫哥華的台灣年輕人的深度訪談來了解他們的自 我身分認同,以及溫哥華當地的生活空間是透過那些外在因素的影響。從受訪者 的心中去呈現出在加拿大的他們是因著什麼樣的外在影響去認同自己。另外一部 分則是,討論他們的日常生活空間的認定是如何建構出來的。 因此,透過訪談結果進一步去分析移民者移民到加拿大年份、移民當時的年 紀、家庭生活、校園生活與朋友關係去探討對身份認同的影響力。 進入深度訪談時,研究者提出了兩大部份的訪談內容,分別為「個人國家認 同意識」與「生活內容」 。認同意識的內容主要包括自我認同、家庭關係與人際關 係來探討台灣移民青少年是否受到這幾項因素來認定自我身分的認同。另外,生 活內容的部分,包括台灣移民青少年在溫哥華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人際關係、 休閒娛樂、社區生活與家庭影響(詳見附錄二、訪談大綱)。. 二 、參與觀察 質的研究中的實地觀察可以進一步分成「參與型觀察」與「非參與型觀察」 兩種形式。本研究是以非參與型觀察與開放式觀察做為研究方法之一。非參與型 觀察不要求研究者直接進入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開放式觀察研究者是用一種開 放的心態對研究的現場進行全方位的、整體的、感受性的觀察(陳向明,1994)。 研究者必須去體會現場所發生的一切。研究者通常置身於被觀察的世界之外,作 為旁觀者瞭解事情的發展動態,在這樣的條件下,研究者使用了錄音與錄影。研 究者利用二十天的時間去觀察溫哥台灣青少年們的生活。其中有一周的時間,參 與到台灣青少年在學校裡的餐廳是如何度過午餐時間,並且同時聽他們述說自己 的校園生活以及朋友之間的關係。由於溫哥華學區,安排每位學生可有一節自習 時間,因此從第一節課到最後一節課都有不同的台灣青少年在學校的餐廳裡休息、. 8.

(15) 討論功課、聊天打牌等。所以一整天在學校的觀察,每一節課都會有新的訪談對 象。 透過以上研究流程與方法,首先把已錄音的訪談內容轉化成逐字稿,再按照 訪談的日期編號成為訪談者 A-Z,剛好 26 位台灣青少年。紀錄內容除了研究者的 觀察之外,也用文字或表格紀錄,做為研究分析依據。同時繼續蒐集與整理文獻, 提供作為概念的來源。. 9.

(16) 第四節、研究區概況 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大溫哥華地區的人口超過230萬(表1-2),是British Columbia 英屬哥倫比亞省以至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會區。. ▼表1-2 大溫哥華地區人口. 年份. 1991 年. 2001 年. 2006 年. 2011 年. 大溫哥華地區. 1,602,590. 1,986,965. 2,116,581. 2,313,325. 資料來源: Statistics Canada http://www12.statcan.gc.ca/census-recensement/2011/as-sa/fogs-spg/Facts-cma-eng.cfm?Lang=Eng&T AB=1&GK=CMA&GC=933. 大溫哥華地區總共有十七個行政區域。本研究區在十七的行政區裡選擇其中人口 最多七個區域分別有Vancouver、Richmond、Burnaby、Coquitlam、Surrey、New Westminster與Delta(圖1-2)。. 圖例 研究區範圍 行政區界線 河川. 5km. ▲圖 1-2 大溫哥華地區行政區圖 改繪製 Google Map 2012 10.

(17) 從2001年加拿大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移民在溫哥華地區偏好居住在Vancouver、 Burnaby、Richmond與Surrey(表1-3)。Vancouver區是溫哥華長久以來的高級優雅 區,也是個好學區,吸引許多帶有相當資金的商業移民前往居住(徐榮崇,2008)。 大溫哥華地區內有五所公立大學,當中最大的兩所分別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和西門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SFU)。 兩校學生總數超過8萬人而這兩所大學分布在Vancouver以及Burnaby,也有許多台 灣家庭喜好居住在大學城旁邊。 Burnaby和Richmond地區,台灣人的生活機能很強,有很多中文招牌,亞洲 超市與中國餐廳也很多。兩地都有好的學校,吸引了不少台灣人前往那邊居住。 對於市中心而言,Burnaby在較東邊,而Richmond在西南邊,與市中心的距離相 似。另外,Surrey與Coquitlam離機場比較遠,會選擇居住那邊的台灣移民主要是 親友的關係,因此也聚集了不少台灣人。Surrey與Coquitlam這兩個地區距離高速 高路較近,雖然離溫哥市區有點距離,但因為交通方便的關係有很多台灣人就選 擇居住下來。 因此研究者發現,越靠近太平洋,以及大溫哥華地區最靠西邊的的行政區 Vancouver、Richmond、Burnaby是台灣人人口數最多的。許多台灣移民到溫哥華會 優先選擇以上討論的條件來做為居住的地方,當然也會勝重考慮有台灣人、可以 講中文的地方好好先適應溫哥華的環境。. ▼表1-3 2001年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台灣出生移民居住地分布 地區 總人數 Vancouver. 13530. Burnaby. 8775. Richmond. 8255. Coquitlam. 3405. Delta. 1710. Langley. 680. New Westminster. 150. 資料來源:2001年加拿大普查統計局出版資料. 11.

(18) 依照表1-3,可發現Vancouver、Burnaby、Richmond這三塊地區是台灣人口在 大溫哥華最多的地區,當然也是台灣商圈最密集的地方,同時也是台灣人在溫哥 華最早開始居住的地方。而隨著溫哥華的人口成長,溫哥華地區開始往東邊開發, 同時也使得相當多溫哥華當地人為了想要更多原始的自然環境,在1990年代後期 開始移入大溫哥華地區的東邊,也就是往Coquitlam,Delta,Langley。除了一些特 定高級加拿大人社區會明顯的保留他們自己的特色,不然亞洲人的面孔是非常密 集的。當溫哥華當地人移出,更多的亞洲人移入時,使得當地的商圈以及一些生 活需求變的以亞洲人為主。 從十九世紀開始的留學生到現今的台灣移民家庭,許多會以這三塊區域作為 安家的地方。由於Vancouver、Burnaby、Richmond地區已被非常多的香港人、台灣 人、新加坡人、韓國人、日本人、中國人聚集,當地的土地開發上也相當的飽和, 在1990年代後的移民者可被分成兩種。一種是想要生活在亞洲人眾多的地方,在 食衣住行上比較不會有困難,另一種則是不選擇居住在這三塊地區,反而往大溫 哥華的東邊去安家,想要體驗較鄉村以及沒有那麼多亞洲人的地方生活。但對1990 年代的移民來說,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讓孩子有好的讀書環境。. 12.

(19) 第五節、研究對象的選擇 本研究採用加拿大溫哥華地區現階段就學中的高中生、大學生與研究生。以 青少年期(12-18 歲)為主與少數的成年初期年齡的訪談者作為本研究的訪談對象。 談者裡移民期間最早從 1995,最晚到 2006,其中 11 位男性、15 位女性。年齡層 從 15 歲到 26 歲、移民加拿大的年紀從 3 到 17 歲、移民到加拿大的年份最短時間 從 3 年到 15 年。研究對象必須居住在溫哥華至少五年以上,為的是要有足夠的時 間適應溫哥華的環境與生活。移民時間高達五年以上,因熟悉、適應加拿大環境、 語言、生活的關係有少數的青少年會開始偏向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可以算是半個 加拿大人。這些移民到溫哥華的年輕台灣人,大多在溫哥華生活了他們人生的一 大半,居住越久的對於此地有強烈的認同與歸屬感,但始終不會忘記他們的家鄉 依然是台灣也不會排斥告訴自己與別人他們曾經在台灣的生活以及他們在台灣的 親戚。本研究透過這 26 位居住在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學生)來觀察他們的生活空 間與自我認同。 在研究的抽樣上,由於目前並沒有任何政府單位在統計溫哥華台灣青少年自 我認同的基本調查資料,因此沒有辦法全方面的分析,也沒有辦法掌握溫哥華居 住分散的台灣青少年因此採取滾雪球的方式(snowballing technique)。 研究者透過溫哥華的朋友找到台灣的青少年,一共訪問到26位訪談對象移民 當時是兒童、青少年階段,他們必須出生於台灣或是在台灣生活過。這26位訪談 者共有一項共同特質,也就是他們居住在溫哥華都是以媽媽長期陪同,爸爸在台 灣工作,等有休假時才會去溫哥華。這樣的家庭模式成為本研究研究對象的型態。. 13.

(20) 第二章 研究觀點與架構 第一節 研究觀點 一、結構化理論 (Structuration) Giddens 吉登斯(1984)結構化理論是社會理論的一個方法,是具有知識和能力的人 類作用者如何與他們所在的廣泛社會結構下相交叉。這裡的社會關係是相互作用 的,吉登斯認為,他們的相互依賴可以解釋成循環的社會實踐。因此,人類活動 問題是根據社會關係在時間之下如何受到相互影響以及時間和空間如何受到社會 生活的行為約束。 根據吉登斯的看法,社會關係之間的聯繫可以通過地方的時空組織。這種區 域化的社區或社會成員在日常行為連續性的時空路徑。當日常行為連續性與時空 組織成形時,這些路徑將會受到社會系統基本規定強烈影響。透過社會生活的連 續性,仰賴與他人之間的互動,而這些人是共處在同一個時空裡。 使用結構化理論來回顧到台灣青少年移民到加拿大的生活空間以及身分認同, 根據訪談內容可以將這樣的過程視為一種持續的過程。這些結構化的力量包括了 青少年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的各種行為像是,學英文、交朋友、校園內的互動、等。 這些力量塑造了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生活空間。從他們的生活空間可以看出這 些青少年是如何透過能動性去回應結構性所創造他們的自我認同。從台灣移民到 加拿大,踏入加拿大新的社會結構當中後,因著空間上的遷移以及時間上的推動, 這樣的行為與整個社會結構可被認同是一種互為主體的模式。因此每當青少年正 在進行一種行為時,就會對整體結構產生影響。. 二、時間地理學 1970 年代,Torstein Hägarstrand 瑞典地理學家提出,時間地理學是強調事件 發生的順序與連續性與相關性。一個事件的發生一定會有具備特定的時空條件, 以及事件的結果會因而受到其他的影響(Hagerstrand,1976)。從時間地理學的角 度來看,個人或社會群體的行動生涯是時間與空間所構成的。人的生命的路徑, 可以被分成每日路徑、每周路徑、每年路徑然後在地理上表現出來。 路徑的形成是人類在時間、地點與其他人、事、物的結合,透過某種特定的設 施而產生實現特定的行為,這樣可分為一生的生命路徑(life-path)以及每日的日常. 14.

(21) 路徑(daily-path)。Hägarstrand 認為人類活動的行為會受到環境的限制,因著這些 限制,人類每日的日常生活被限制在一個侷限的範圍內。這些限制可分為三種 (一)能力限制(capability constraints) 指人在生理限制下,藉著某種交通工具,可移動的範圍內活動。因個人的 睡眠、飲食所需體力或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等等在個人活動的限制,界定 的個人在特定時間內以及可移動的範圍內。 (二)結合限制(coupling constraints) 指人與其他人或物的結合,以生產、消費和社會活動之目的,為了達成此 目的,一定要停留與聚集在某個場所。以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來說,平時 在學校與台灣人的同學最常聚集在一起的餐廳、或是籃球場。 (三)權威、管理限制(authority constraints) 指個人在特定的時間-空間裡,並非均可自由活動,未受到法令、社會習慣、 社會組織等管理的限制。這可以決定人類是否能夠進入某特定的空間領域。 以溫哥華的台灣青少年來說,此部分包含了在學校是否能夠遵守學校的規 定,以及父母的期待與要求。 綜合上述,時間地理學具備三大概念 1. 時間地理學是將日常生活的例行化特徵作為分析的出發點(Giddens,2002), 關注時間對日常生活例行活動的產生。 2. 時空路徑的形式則是人類為了特定目的所作的計畫結果,了解個體時空路 徑背後的限制後。就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路徑選擇的目的與意義。 3. 時空路徑是藉由人類行為在時空角度的實際觀察,將日常生活的例行事務 具體化的結果。 由以上的結構化理論和時間地理學裡面的三大限制,可得知溫哥華的台灣青少 年日常生活空間路徑以及連續性的生活行為是會影響他們的自我身分認同。在移 民的過程以及居住在加拿大的久暫。透過能力、結合、與權威的限制,可知道人 在日常生活是連續性的,在特定的空間下重新建立個人認同。 移民的選擇受到外在力量的影響,但不同人在面對相同的壓力時,卻有不同的 反應。無論如何,不管移民是以個體或是集體方式採取行動,都因而改造了自己 的命運。. 15.

(2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前述所提的時間關係模型,並依照訪談結果,提出研究架構圖。 其中箭頭代表永恆的時間穿越人與他人的生活。然而個人認同在不同的地方是會 受到外在的影響力來決策自我認同。不論是時間、同儕影響力、校園生活;家庭 生活、生活規範、遷移的決定與父母教育關係是會相互影響個人認同與生活空間 的幾項因素。. ▲圖 2-1 研究架構圖. 16.

(23) 以上圖(圖 2-1)代表著時間、空間與社會的連結,是產生個人認同的三大面向 無論是看的見的認同或是看不見的。圖上下的箭頭代表永恆的時間不斷穿越了時 空在日常生活中。斜虛線是生活中遇到的事件,沒有在規範下遇見特定與固定的 事件,可能在幾天、幾個月、或幾年才會遇見一次事件,因此事件是無法預期, 但每一次的事件,都有可能造成生活上的一些改變或是改變他們的認同。在家庭 期待、人際關係、與台灣連繫、休閒娛樂、宗教這幾項個人的能動者其實是被限 制而結構出來的。例如,青少年移民到加拿大五年後,因平時課業或是其他原因 而被限制居住在溫哥華,可能只有在暑假從溫哥華回台灣見親人,在此趟的時間 更熟悉與回味了台灣的家鄉,因此而深刻以及改變對自己與台灣連繫的親密度改 變之前對台灣的看法。 時間與空間在社會交流循環過程中形成一個獨立個人的社會網絡,而這個過 程可能是幾天、幾週、幾個月或是幾年。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就是時間與空間 的路徑。在參與社會活動以及與人互動之下,會產生個人的獨自認同。 個人的認同可分別為兩部分。個人的內心自我認同,是屬於內在的以及他人 所看不見的,也就是圖中右半邊,「個人生活與社會關係」。溫哥華的青少年的內 在認同是可以透過家庭期待、平常的人際關係還有與台灣連繫的平凡度而產生。 不論是平時在父母言語上的叮嚀或是同學之間的話題等等,都是可以影響到個人 內在的自我認同。其中打工夥伴的部分,由於許多台灣出生移民的青少年因家庭 供應他們生活一切所需,因此在打工方面不需要佔據他們生活,也因此是本研究 的限制之一。 另一則是外在的自我認同,也就是他人以及自己可看見的。看的見的認同是 個人的生活空間形塑。列婓伏爾的日常生活是一切活動的凝聚處也是共同的根基。 日常生活中造成人類和每個人的存在的社會關係總和,才能以完整的型態或方式 顯現出來。所以,日常生活中是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得以萌生與成長 與生活共同的基礎,人也會在日常生活小事中被真正塑造和實現出來的。 青少年在溫哥華他們的生活主要透過校園、人際關係、家庭、宗教、與休閒 娛樂來塑造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這些空間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所熟悉以及認定的 場所,因此他們可以認同自己以及認同那場所。而在場所像是學校、補習班、家、 教會、運動場、餐廳、電影院、購物中心等等都是青少年認同是屬於自己的生活 空間,這些空間是自己以及他人可看到的。 17.

(24) 綜合起個人生活空間型塑與個人生活與社會關係成為個人的整體認同無論是 內在或是外在合成為一體就產生個人的社會。回顧到 Hägerstrand 的時間地理學裡 面的三種限制,使得個人的能動與結構再次生產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生 活習慣就是時間與空間的路徑。. 18.

(25) 第三章 加拿大溫哥華做為台灣移民的溫床 第一節 台灣移民思維方興未艾 Simmons 及 Keohane(1982)認為在移民政策的背後,國家非常積極地藉由各種 可促進經濟成長的理由,獲得民眾對於支持移地合法性,並藉此運作,避免公共 批評及扮演社會衝突的協調者角色。 台灣從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開放留學生出國讀書。留學生過去成長階段照 著年份的形成可分成三階段並且與台灣地區的社會經濟條件有關聯(Steoett, 2005)。第一階段(1950-1960)正式政府遷台後重建工作的開始,國家需求人才甚殷, 而鼓勵留學。第二階(1960-1973)段則是台灣地區經濟發展的起飛,人才需求獲得 更大的鼓勵,但在當時的世界不景氣之下,帶給學生有很大的挫折。第三階段 (1973-1985)是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復甦醒國家科技水準的提升。在這些經濟發展 條件下暗示著社會更需要更多的高科技技術與知識的人才,因此台灣人民擁有已 抱著一種期待去接受這些挑戰。這些學生大部分是高知識分子,他們也必須有教 育部的核准才能夠出國進修,或者是有僑委會核准的出國應聘。當時台灣出國的 留學生許多是大學畢業者、國家建設與經濟發展所需的知識份子還有專業人員, 為的是追求更高的知識也能夠為國家儲訓人才。他們雖然是國家發展所急需的人 員,但是當時他們大批的出國同時也造成國家的一種壓力與挑戰。特別是那些出 了國之後在複雜的情況之下而沒有返台為國家所用,其實是對國家高等教育有很 大的損失也對國家有一定的衝擊。因此,留學生已經成為一種遷移的方式而不是 可靠的培養計畫或儲訓人才的方式。在國家尚未能提供就業的有利環境而留在國 外對國家建設可能不會有影響,反而具有儲才的目的,但留學生們長期不返國, 此目的就落空了,尤其出去留學的許多是工程師與自然科學人才,使得對國家的 衝擊更大。 因相當多早期留學生留在國外的累積數越來越多,也取得了外國公民與身分, 或是其他的居留權,便有可能造成相當多的家屬成為有資格探親或依親出國。而 這樣的行為帶動了台灣人的出國風潮,也因為出國人口增加,人民的對環境,生 活品質的視野擴大,因此而帶動了移民的一種流行。 二十世紀末的台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台灣生活品質的提升,台灣 地區人民出國、旅行、求學、業務、探親的活動增加了也變的普及化因此到了二 十世紀末。北美成為台灣人喜好的觀光景點之一,因此開始了北美移民大風潮, 19.

(26) 尤其是加拿大。移民加拿大的台灣移民,有些會先考慮移民到美國,不過因為移 民的制度相較之下比加拿大移民制度困難,也需要更多金錢與時間因此而選擇了 加拿大。居住過加拿大一段時間之後,因生活品質以及環境的關係,反而回過頭 的認為移民加拿大才是正確的選擇。 二十世紀早期移民到加拿大的中產階級,有許多是因為香港回歸而不情願下 離開他們的家鄉,他們並不期待加拿大會有什麼樣的經濟成就,或是低估加拿大 的經濟成長。台灣其實也一樣,台灣人在八零年代害怕中共的壓力許多都先逃避 而移民。九零年代,大量的台灣人移民到加拿大,特別是投資移民。 許多台灣移民選擇加拿大的溫哥華另有一些原因則是居住環境是世界排名前 三、孩子求學環境比台灣更有機會能讓孩子與大自然互動、社會安定、以及家人 或親戚在加拿大、隨全家移民等。而這些會考量到移民居住地的條件大多是有家 庭、孩子的中年人為的是追求跟台灣不一樣品質的生活。 此外,溫哥華的地理位置在加拿大的西南海岸,返台交通方便。溫哥華到台 灣這條航線,許多航空公司都有直飛台灣的班次所以也不必擔心要麻煩的轉機。 在這樣的條件之下,使得更多台灣移民帶著安心前往溫哥華定居,每逢過年過節 就可以輕鬆的返回台灣關注家鄉的親人。相對的,對於許多單身者或退休人士溫 哥華成了許多台灣的後花園,一個度假休閒的地區。不過,在 1990-2000 年之間, 台灣家庭移民到溫哥華是由史以來最高潮,因此本研究著重在台灣移民的青少年, 也是家庭裡重要的角色。. 20.

(27) 第二節 台灣社會的推力與加拿大的拉力 人口遷移發生的原因由於原居地的推力或排斥力, 包括所得生活水平低、就 業機會少、生活條件差、政治情況不穩定、天災人禍等因素。1980 年代以後,移 民美國的台灣移民,大多抱持落地生根的觀念,準備在美國長期定居並紮根海外。 首先,對政治上擔心是促使台灣人移民美國的主觀因素之一。1949 年台海兩岸分 治之後,由於政局尚不穩定,部分台灣人擔心生活會受到影響,因而對台灣的生 活失去信心。 美國西雅圖<<華雨報>>社長吳福全所言:「1978 年台灣退出聯合國組織之後,人心 惶惶地大家都認定台灣遲早將會變動,一些能夠移民的人都做好了準備,以便隨 時離開家園,一般移民熱潮頗似浪花班洶湧而來」 當時,因台灣處在一個兩岸關係緊繃以及刺激的時代,部分台灣人抱著慌張 與焦慮的心情每天擔憂國家的安全,以及孩子的發展的未來。開始想盡辦法離開 台灣讓生活不再如此的緊張與沒安全感的屋頂遮蓋住。因此,一些經濟狀況較好 的投資者,選擇移民到紐西蘭、澳洲。速速的離開台灣,到了南半球去開拓新的 生活。當然也有部分,因親人的關係,或是其他個人因素帶著全家同堂三代一起 前往美國定居,永別了台灣,他們的故鄉。 推拉理論主要是回應人們遷移的的因素。遷移可能是人們企圖逃避不如 意的社會、經濟或政治情境的一種方式,這些情境組成移出國的推力。其實推拉 理論是一種抽象的形式,主要用來區別影響遷移的特別的力量。每種遷移都有可 能涉及許多因素,只有兩地的推拉力量的發生可能不足於導致人們的移動。推拉 的力量的相互作用可能產生遷移的不同流向(stream)與流量(volume),因此探討國 家或地區存在的互補力量以及重要性與位置。 一個地方的社會與文化可以決定遷移量與流向扮演重要腳色。一的地方的文 化、語言、政治與社會制度,或是生活方式附加人們的情緒心情,都會在不同時 期阻止他們移出他們的原居住地,或著決定遷移到他們心目中滿意的有盼望的國 家、地方的選擇。 遷移的定義大概可以分為下列幾項 (一) 遷移乃是指個人或團體從一個社會移到另一個社會,這種改變通常包括放棄 舊的社會環境盡到另外不同的社會環境。 (二) 遷移乃是一個人的住處從一個地區換到另外的地區。 21.

(28) (三) 遷移乃是指個人或家庭自願從一個國家移到另一個國家。 (四) 遷移乃是永久住處的改變,若是臨時的,則也要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如季 節工的遷移。遷移乃是象徵人類生活從一個環境到另一個環境的改變。 (五) 遷移乃是人們在特定時間內,遷移一特定距離已改變其永久性之住處。 (六) 遷移乃是一個仁為了改變住處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 (七) 遷移乃是一個人在某一段時間內,期初與期末有不同的住處。 台灣人選擇遷移到別的國家的發生也是有可能是因為人們被推離一個地方而 同時被另一個地方的拉力因此而被吸引,不過推拉力量仍然存在於這兩個地方。 因此,潛在這些遷移者,他們必須先評價這些因素來結合相對力量,甚至遷移這 項決定可能涉及到遷移者的某種犧牲。例如,許多台灣的父母為了孩子受到更好 的教育環境,放棄了他們自己的事業、企業、與自己的夢想。同時也必須犧牲掉 跟自己的親戚或是朋友的親密的關係,為的是帶著孩子離開台灣去溫哥華追求更 好的生活品質。 同時,也有不少遷移者除了因為擔憂戰爭、社會動亂或自然災害,也有可能 是因經濟因素而遷移。因此他們會努力獲得其他物質生活的條件來改善原有的生 活,然而被吸引到其他的國家。例如,許多企業家或是貿易公司當時在 1970 年代, 在台灣經濟剛起飛但還不完全穩定之下,會選擇把他們的資金長期放在別的國家 以免台灣哪天發生了什麼大事無法贖回資金。或是哪一天台灣的銀行倒閉,那麼 虧本的他們更是對台灣喪失更多的信心與信任。萬一,台灣發生了什麼事件,早 有具備足夠的金錢來走另一條安穩的路可繼續過生活。 台灣移民的主要原因還是基於在子女教育的考量,其次是擔心國內政局的不 穩。此外還有台灣治安的問題、兩岸在二十世紀的危機問題、汙染問題、經濟不 景氣的問題等等。溫哥華都會區的台灣移民是近期間因為台灣社會內部或之間的 推力而形成的移民。 移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包括就業機會多、待遇較高、生活條件及環境較佳、 社會治安較穩定等因素之交會作用而發生的。溫哥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沒有 一個特定的文化,反而是許多早期移民國家的文化混在一起。久了之後,這些不 同的文化在此的就成為了溫哥華當地的文化。. 22.

(29) 加拿大自然環境資源豐富,國土面積廣大,輔以教育環境優良,社會福利優 渥,向來被公認為民主理想社會,所有公民軍餉有平等人員、餐與公共及各種社 會事務的平等機會(徐榮崇、齊力,2004)。加拿大也是一個環境優美、生活富裕、 充滿機會的民主國家,期待並歡迎來自各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到此生根,是世 界上面積第二大國。連續六年來,加拿大被聯合國平選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國 家。 在九零年代台灣經濟穩定發展之後,使得台灣的移民人數快速成長,人民遷 出與遷入活動更為頻繁。依據僑委會統計室的調查資料顯示,西元 2002 年時,台 灣人民移民加拿大者約占 10.3%,僅次於美國的 55.0%(徐榮崇、陳麗如,2005), 由此可見加拿大是繼美國之後,台灣移民選擇的最愛。. 23.

(30) 第三節 加拿大移民歷史與政策 一、 成立加拿大 1867,加拿大獨立建國,在短短的 40 年之間有經濟快速的成長,在這樣的經濟重 心時代,建立了加拿大惟一的跨省鐵路連結、貨物關稅,以及土地政策。這些條 件都相當吸引當時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表 3-1)。. ▼表 3-1 加拿大移民人數(1860-1920) 年 1861 1871 1881 移民人數 13,589 27,773 47,991. 1891. 1901. 1911. 1920. 82,165. 55,747. 331,288. 138,824. 資料來源: http://www.cic.gc.ca/english/pub/facts2002/immigration/immigration_1.html. 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加拿大又帶起了第二時期的移民風潮也對移民 的政策稍為做些改變。1919-1929 年之間,加拿大政府將申請移民者分區為「來自 加拿大偏好國家」(preferred countries)與「來自加拿大不偏好國家」(non preferred countries)。加拿大偏好國家例如: 英國、美國、澳洲、紐西蘭、南非等這些國家享 有較寬鬆的移民限制。. 二、 1930-1940 年代 1930-1940 年之間因全球經濟大崩潰,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一,工作機會少,加拿 大政府決定讓加拿大移民政策暫時停留在封閉的狀態。除了對於英國、美國的移 民仍然繼續開放,還有對於投資資本的移民也一樣接受(表 3-2)。. ▼表 3-2 加拿大移民人數 (1930-1939) 年 1930 移民人數. 104806. 1935. 1939. 11,277. 16,994. 資料來源: http://www.cic.gc.ca/english/pub/facts2002/immigration/immigration_1.html. 三、二戰之後的加拿大 Mackenzie King(加拿大第十屆總理 1921-1926)在 1947 年議院(House of Commons)陳 述了政府當時對移民政策的藍圖。他認為移民政策可提高人口數,可協助經濟發 展,但是移民人的資格必須備選過。移民的政策也必須考量到本國經濟吸收移民 24.

(31) 者尋找工作的能力,以及移民數不能改變加拿大人口的結構。換句話說,東方、 亞洲移民者的人口數是必須備受限制的。. 四、移民法與政策 1962 年,Ather H. Akbari、Alan G. Green 以及 Green David 三位學者認為「移民法」 (Immigration Act) 對加拿大是一個大變動。在 1978 年的移民政策有三個目標去追 求經濟發展,分別為: 1. 方便加拿大居民於加拿大境內與國外近親團聚。 2. 對於難民要完成加拿大的法律義務,並且遵從加拿大的人道救援傳統。 3. 培養加拿大各地強而有力的經濟發展. 五、CIC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 2003 年,CIC 部長傳達了, 「移民」總被認為是加拿大的獨特性,藉由移民可以家 庭團聚、提供難民一個天堂的環境,並且吸引有技術能力的新人。 「移民」可以幫 助我們建立一個文化多元性且相互尊重的社區。加拿大是許多移民、學生、技術 移民的首選。 並且更進一步檢視強調 CIC 六大目標: 1. 貢獻加拿大經濟成長 2. 貢獻設回文化豐富意涵 3. 保戶加拿大人健康、安全及秩序 4. 符合國際人道救援承諾 5. 鼓勵新進者融入加拿大社會 6. 養成加拿大公民知悉權利及義務及國民自尊 部長為了建立更強大的加拿大,CIC 希望藉由全球人口移動以及從中獲得最大利 益、保護國內、國際難民”支持新移民適應、融入加拿大。 綜述以上,加拿大移民法的基本原則是通過引進不同種族人士,豐富加拿大多元 文化;通過引進人才和資金彌補加拿大人口老化、技術勞工短缺問題還促進加拿大 經濟發展。同時,加拿大也非常歡迎投資移民、商業移民增加國家資金。. 25.

(32) 六、加拿大移民類別 為因應經濟自由化及科技轉變導致世界人口加速流動,制定之 1976 年加拿大 移民法,歷經 1989 至 1992 年的多次修正後將移民類別區分為: 1. 親屬團聚- 凡 19 歲以上的加拿大永久居民及加拿大公民而符合資格者,皆可 擔保其配偶,依靠擔保人生活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及收養未滿 19 歲的小 孩到加拿大定居。 2. 技術移民-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為年輕、高學歷;通英文且係加 拿大勞動市場所需求的人才。 3. 自僱移民-申請資格為申請人本身在其本國境內為一成功專業人才,如藝術家、 音樂家、作家、設計師、運動選手等。 4. 投資移民- 目前有聯邦投資計畫、魁北克投資計畫及省提名投資方案,申請人 必須證明自己在申請日前五年至移民申請結果確定之期間擁有至少兩年之商 業經驗。 5. 企業移民-主要目的在於引進符合特定條件,且有意願與能力的商業人士到加 拿大創辦或購買一項對加拿大經濟有明顯貢獻之事業,積極餐與該事業之經營 與管理。 因此可發現,加拿大的移民歷史與政策相當永久,但卻不斷的吸引各國各地的 人繼續移民到加拿大。再包括加拿大對國人的條件相當吸引許多移民者所以,加 拿大透過嚴謹與不斷修改的移民政策自然而然的產生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同 時也令許多台灣人慎重首選加拿大作為移民居地。. 26.

(33) 第四節 加拿大溫哥華近年來的移民者 九零年代的台灣,經濟開始穩定成長時,台灣人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當時社 會、政治、治安不佳。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與未來感到擔心,有些害怕受到 當時台灣與中國緊繃的關係,因此而開始考慮帶領孩子移民出國讀書。 這一代的新移民改變了台灣人早期對移民的看法,也不再像是早期留學生出 國讀書的思維,背負著出國讀書必須為國家回報。因此而產生九零年代移民的流 行,吸引了不少社會中的中產階級家庭。許多移民家庭的型態是,媽媽帶著孩子 到加拿大溫哥華生活,爸爸依然在台灣工作,這樣的家庭成為了所謂的「空中飛 人」的家庭 ,代表著家庭的收入是穩定的。 近年來,移民加拿大的台灣移民會迅速增加主要是因為商業移民政策以及技 術移民(skilled immigrants)的人數不斷增加。不論是商業移民或是技術移民,都會 帶著大量的資金,好讓家庭剛搬到加拿大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經濟上的負擔。同 時也不會結束在台灣的事業。 透過訪談對象的深度訪談後,發現在九零年代後移民到加拿大的兒童(如今已 經是青少年或少年)在生活上共同一個特徵。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父母的要求之下 移民到加拿大,他們的父母本身在移民之前已考量到生活上以及經濟上的需求, 因此並不會讓孩子有經濟壓力需要孩子們去打工謀生,成為了頻繁往來於台灣及 移入國兩地之間的「空中飛人(flying trapeze)」(Ip,2001)。畢竟父母當時移民的最大 目的就是要追求更好品質的生活,因此不讓他們的孩子負擔經濟上的擔憂。. 「我爸媽沒有要求我們要打工阿都說要先顧好功課再說,如果我需要什麼 東西或是錢爸媽都會支出,當然是在合理之下。My parents give me money as a weekly basis. 」(訪談者 I,2011/09/05 ). 因此而確認,這一代九零年代後移民到加拿大的青少年,除了自己興趣主動 想去應徵打工機會認識更多的朋友或是多一點的零用錢,因著家庭的關係在經濟 方面上不是問題之一。 在生活中所追求的是品質,例如升學、才藝成就、人際關係、未來職業等等 為主。. 27.

(34) 綜上所述,台灣九零年代的移民特色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子女教育 為考量,文化背景則較重視人際網絡,生活型態呈現妻子與兒女定居,丈夫往返 兩地的「太空人家庭」方式。並且在移民當時準備大量的資金來迎接加拿大的新 生活,導致在選擇居住地點上,總是希望有比較高級的居住環境,家裡的妻子與 孩子。以這樣的家庭型態來說,陪同青少年的大多是媽媽,而媽媽必須一人扛起 在溫哥華的生活,因此對青少年的生活會更加嚴厲。. 28.

(35) 第四章 台灣青少年在溫哥華的自我認同、個人生活與社會關係 認同可以分成「身分認同」以及「文化認同」兩部份。身分認同是來自於自己, 相同也是問自己「我是什麼人」 。帶著孩子移民到加拿大的成年人,必然有「台灣 根」這個意識深刻的刻在心坎上(陳靜瑜,2005)。過去的幾十年都在台灣生長、求 學與工作,所以就算他們在成年人的階段可以很適應加拿大的生活或是沒有語言 的障礙,他們依然會把自己看成台灣人,而其次的是跟著父母移民到加拿大的青 少年。在加拿大,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有很大的關鍵是「融入」 。認同是對週遭環境 以及社會角色的自我承認,而融入則是所處社會環境對這種自我承認再次的承認。 融入當地的生活是需要告自己的適應程度與人際關係能力(陳靜瑜,2005)。如果青 少年在去加拿大求學時能夠有同儕的陪伴、影響,不論是否是跟自己一樣是台灣 移民,都會是影響自我認同的因素之一(表 4-1)。. ▼表 4-1 訪談者的自我身分認同 訪談者. 訪談者年齡. 人數. 認同自己. 認同自己是加. 認同自己是加拿. 是台灣人. 拿大人. 大人又是台灣人. 13 人. 15~17 歲. 8人. 1人. 4人. 7 人. 18~20 歲. 4人. 1人. 2人. 5 人. 21~23 歲. 5人. 0人. 0人. 1 人. 24~26 歲. 1人. 0人. 0人. 參考資料:研究者自行整理. 有些訪談者在幼兒年齡時移民到加拿大的青少年因對台灣沒有特別的映像, 他們雖然知道他們是台灣出生的,但對於他們的自我認同有可能是認為自己是加 拿大人。因在學齡前就在加拿大的環境生長,學習環境、語言能力都是以加拿大 當地的社會所要求之下沒有太大的融入問題,就很有可能判定自己是加拿大人。 除非大有同時父母要求孩子必須要有 bilingual 雙語的能力還有不脫離台灣傳統式 的教導(表 4-2)。 相反的,在兒童、青少年階段移民到加拿大的青少年們,對於自己的認同是 非常不定的。有些青少年認為跟著爸媽移民到加拿大是一件跟天堂一樣的好事, 可以脫離台灣升學壓力,但有些青少年認為也很怨恨他們的父母逼迫他們要放下 29.

(36) 台灣的同學、朋友以及習慣的生活去一個完全沒辦法想像又語言不通的地方生活。 在適應期,在青少年階,有些正在經歷叛逆時期,會更不想要好好努力適應或重 新在新的環境裡開始交新的朋友反而總是懷舊小時後在台灣與同學在學校快樂的 校園生活。在這個情況之下,青少年會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 從台灣遷移到加拿大的客人、過客或是得到機會就想要返台的學生。當這些青少 年因為不想融入或是不能融入加拿大的生活,就容易把自己設定為不屬於加拿大 主流團體內時,在此認同是出自於自己。許多青少年在台灣生長到國中,才移民 到加拿大,對於生活的適應需要時間的修補,這可以稱為「文化認同」。「文化認 同」是一種文化上的差異,然後會引發文化上的衝突。一個人對自己成長的環境 與文化,有一種認同的本能,一旦把他像大樹般植入到新的環境與文化中時,他 必然會產生排斥,衝突中融入或產生流離的適應過程(陳靜瑜,2005)。 ▼表 4-2 訪談者移民溫哥華的時齡與自我認同關係圖. 參考資料:研究者自行整理. 以上的現象似乎顯示了,移民去溫哥華的年紀會影響自我身份認同。訪談結 果顯出十歲以下移民去溫哥華認同自己是加拿大人、加拿大人也是台灣人的比例 最高。移民的年份也是會影響自我身份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移民初期的經驗, 以及與台灣連繫的緊密程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個人的認同。移民年齡越大,同儕群 體以台灣人的群體為主;移民初期受歧視的精鍊越深,對自己的身分認同就越會 傾向是台灣人(楊智翔,2006 )。 雖然,移民的年齡、時間久暫的因素對於青少年的認同佔據了一大部分,但 對於他們認同的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他們的家庭要求、規範與傳統,學校的朋友關 係也都影響到台灣移民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生活裡的校園生活,與朋友聚會的 場所也是影響青少年認同的其中之一的因素。 30.

(37) 移民到加拿大時,青少年常常會以台灣文化的角度來看到加拿大的文化。例 如說,加拿大教育局規定教科書是學校共用的,不會特地提供給每一位學生,因 此教科書成為了學校的公共產物。因此在這些教科書上不能有任何的筆跡或是破 壞。相反的在台灣的學校,開學第一天就會發放課本給每一位同學,並且寫上自 己的名子。因此許多台灣移民的青少年相當不會認同與非常痛恨這樣的文化差異, 也需要很多時間去適應與接受。 不可否定的是,這些生活上、校園內的小事看起來不如幾根蔥,也不被認為 是會影響到自我認同但其實對於這些青少年們,這些小事積少成多的累積,就成 了他們對自我認同的影響因素。 例如說,服裝上的差異在青少年的階段是一種可被認同也需要自我認同的過 程。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穿著打扮的特色,台灣的青少年也不例外。剛移民去 加拿的青少年,會穿著他們在台灣買的服裝去學校,通常會跟加拿大當地的同學 風格有稍微不太一樣,當地的同學或許會有些指指點點關於台灣青少年的服裝, 但是因為還在適應期間同學講的英文沒有那麼容易的完全了解之下,服裝的認同 並不會大過於語言的障礙。不過,當這些青少年已經排除了語言上的障礙,就會 開始不想被別人指指點點的嘲笑自己的服裝,因此就會想要被自己的同儕認同, 不再被嘲笑。當然,這樣子的認同並不會影響到自我的身分認同,畢竟這樣的認 同只是人際關係上的認同,因此在加拿大讀書,被同儕認同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們在移民時,許多是在被迫性的時刻抵達加拿大,跟著父母重新開始 另一種新生活。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之下,必須重頭開始。有些青少年能夠很快的 適應、融入加拿大溫哥華的生活以及校園生活,有些必須花很多時間。在這段過 程中,身邊周遭的人、事、物會成為青少年們除了自己以外的依靠。對於,認同 自己在不同的環境下播種紮根是需要時間或經歷不同的事件來建立。因此本研究 發現,台灣青少年在移民適應的過程中,家庭的力量、同儕的影響與自我適應的 鑑定是三個影響青少年對自我認同的主要因素。. 31.

(38) 第一節 家庭影響力與自我認同 在青少年階段家庭是他們最好的支助。父母的要求依然還是要達到。雖然已 經離開台灣幾年的時間,但在家中的父母有些並不會脫離台灣的教導方式。父母 帶著自己身上的台灣傳統氣息,希望自己的孩子既使是住在加拿大,台灣的傳統 習俗與觀念仍然傳承給下一代。許多訪談者表示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會強 迫性的要求他們參加星期六的中文學校去學習中文,在家裡一律必須講國語或是 台語。每逢中國三大節日一定要回家吃團圓飯,就像是在台灣一樣一次都不可缺 席。父母認為這些青少年不能忘記自己的母國與母語。寒假暑假如果有時間一定 會讓青少年們返台不論是回溫台灣家鄉的溫暖以及跟更多家人重逢。好讓這些住 在加拿大的青少年不會忘記台灣的點點滴滴。雖然有訪談表示他們因受到加拿大 的同學影響,感到自己的父母非常”Asian”(東方式)有時會因為意見不合跟父母 產生衝突,也會感受到在家的父母跟其他同學的父母不一樣。不過,訪談者也表 示,現在長大回想那段成長的過程,其實很感謝他們的父母有保留台灣傳統的堅 持否則他們早已忘了自己身為台灣人的寶貴。 父母們雖然會堅持許多台灣傳統,不過同時也知道青少年們居住在加拿大適 應學習新的語言具有另一種挑戰與煎熬,因此父母更會要求青少年們必須把英文 基礎打好,能夠融入加拿大當地社會同時希望他們能夠申請上好的大學為了他們 的人生規劃可以青出於藍,最終達到移民起初的目的。 當然,這些青少年生活在父母壓力下以及同學的文化衝擊之中,偶爾會拿自 己的父母與別人的父母比較。在西方的教育裡,孩子到了十八歲成年之後,父母 會鼓勵他們自己搬出去住,靠自己養活自己,不管有沒有上大學。在西方人的理 念裡,孩子成年了就應該自己到社會上發揮,不應該再靠父母為生。如果孩子要 繼續讀書,西方的父母會要求孩子先拿到獎學金再考慮學校以及科系。他們並不 是不希望孩子不繼續讀書拿到高學位,而是希望孩子能夠往自己喜好的專業項目 去發展。因此,許多西方父母,並不會要求孩子的學歷反而是注重孩子有沒有地 方能夠發揮最適合的工作。他們要求的是能夠賺錢養活自己、能夠生活。 台灣的父母帶著孩子去加拿大,為了教育他們,多多少少也會調整他們教導 的方式,尤其是當青少年正遇到叛逆期,有些想要脫離父母創在自我,不想被父 母管、想要自由、不想讀書、情緒障礙等等。這些青少年剛好有可能還在適應環 32.

(39) 境、校園生活或語言,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許多父母看到他們的辛苦,也 會稍稍的放寬他們管教的方式,讓青少年們下課待在學校久一點跟同學交流,假 日不用補習可以跟同學朋友出去吃飯聊天,在父母的允許之下是可以溝通的,但 當然也不可能完全是放牛吃草,該教導的品格教育、課業要求、申學標準依然都 還在。 因此,本小節即將分為家庭的基本要求來討論在移民成長過程中,家庭的力 量對於一個青少年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認同。. 一、. 家庭基本要求. (一)課業 往往台灣移民的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後,對於課業更是注重,就像是在台灣 一樣,補習、家教與自習。雖然已經居住在加拿大,但他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並不 會放掉台灣讀書的方式。 台灣青少年剛移民到加拿大時,語言是他們最難克服的障礙,因此他們父母 會幫他們請英文家教,或是出去上英文補習班就像是在台灣依樣。這些課程不僅 是可以幫忙青少年完成學校的回家作業還有讀課外書以及練習英語會話。因此課 業的要求,是父母非常注重部份之一。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盡速克服 語言的障礙,能夠在課業學習上不用那麼辛苦,總是為了翻譯課本內容而花一大 筆時間。這些都是每一個青少年必經的過程,為的都是能夠適應加拿大的生活。 訪談者 A 在 2004 年暑假移民到加拿大,認同他爸媽一直都用台灣式的教導 方式教導她跟姐姐表示: 「我媽會要求我們講英文 幫我們請 TUTOR 然後每天都一小時要講英 文,its quite annoying for the first few months,後來就沒差了啦,反 正英文會講、會聽在學校上課沒問題然後只要功課拿 straight As 我 爸就不會撈刀。…… 反正就是因為我們是台灣人,所以功課就一定要 很好,想要混就會被我爸罵。每次都一直說什麼,如果不拿 A 的話 你給我試試看阿!送你來加拿大是幹嘛的。 」 (訪談者 A,2011/09/05) 台灣的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開心的成長當然自己也會得到欣慰。父母也認為加 拿大的好環境跟台灣不一樣,可以讓孩子多運動多靠近大自然,因此不會錯過任 33.

(40) 何的時間讓孩子去享受,因此會鼓勵孩子去參加學校的球隊。但這些父母的堅持 始終沒有更改過,那就是功課為第一。如果今天孩子的課業落後,那很抱歉的就 沒辦法繼續你的球隊生活。 「說到去打球隊這件事情,我還是很不懂我媽當時的想法喔。那時候 我高中想要去 basketball try outs,結果我就偷偷去選上了,結果回 家跟我媽講 thought that he would be proud because when I was young he told me playing sports is a good thing so I believed him but that day 我還被他罵。我記得他就一直說這樣每天打球,功課是不用 寫嗎? 後來我爸規定我只要打球功課也要有 Straight A 不然就不准 打。反正就是一些很 asian 的想法,但是好像我們台灣人就是這樣, 都一定要功課很好才行,不然怎麼叫台灣人呢? I mean at school, in order to be a Taiwanese, how can you not be good at academics? I guess not!! 」(訪談者 S,2011/09/13). 訪談者 S 舉出了,”身為一個台灣人,怎麼可以功課不好呢?”相對的,在這些台 灣移民青少年,同樣經歷過補習班、游泳課、球隊等等但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自我 認同卻是認為自己是半個加拿大人半個台灣人。 「我認為我是一半一半。我覺得我住在加拿大就是可以算加拿大人但 是骨子裡還是台灣人,因為在家裡,我們都講中文阿,也都跟台灣 的朋友一起生活,老爸老媽還不是一樣很 asian 每次都一直叫我們去 念書念書的,所以應該算是一半一半吧。」(訪談者 C,2011/09/05). 這樣的自我認同,最有影響力的就是來自家庭裡。在已經認同自己是半個加拿大 人因為居住在此地, 「我在加拿大還是台灣人 because obviously you are in Canada you don’t say you are Canadian, you’d say you are Taiwanese.」但因為家庭的力量使 得認同自己也是台灣人的情況下,在台灣移民青少年中其實還滿常見到的。生活 在台灣家庭裡,在父母的要求之下青少年們都很清楚的表達出自我認同。 「住在加拿大 half of my life,I would say I am canadian。但我也是台 灣人阿! 我又不可能是真正的加拿大人……爸爸媽媽都喜歡逼我們讀 書,不讀就會吵架。I mean I can read, speak and write english fine, Why do I always have to study?」(訪談者 O,2011/09/10) 34.

(41)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講話內容其實會不經意的刻在孩子的心坎上。”因為 我們是台灣人,我們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們要讀書。”在此可發現,父母的觀 念與要求是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但有時也會有一些特別的案例,例如常 遇見的青少年叛逆期。. (二)叛逆期 青少年難免會遇到叛逆期,台灣移民到加拿大的青少年也不例外。有些在加拿大 居住久的青少年,偶爾也會因文化認同的差異跟父母產生衝突,為了叛逆,因此 故意跟父母唱反調,也改變他們的自我認同為了不想跟他們父母一樣。當青少年 把加拿大的文化帶回家,過去家裡的要求與在少年的看法產生對抗時,父母會稍 為改變一些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畢竟他們現在的確是居住在加拿大,也不希望孩 子不能融入,因此會調整他們對孩子的要求。 「My parents always think they can control me. So when I get home, I just ignore them most of time. I am not a kid anymore, 我不想要一直讀書,他們 以前會一直叫我讀書,but why should I ? I don’t live in Taiwan, I live in canada, I am a canadian! I want to be like other white people, Most of their parents give them a lot of freedom, they will study when they have to……. I guess my parents kind of give up on me, now they don’t yell at me as much, or tell me to do other chores, we all live better that way. 」 (訪談者K,2011/09/05) 有時候,青少年們在生活遇見一些事件,不論是在家裡或學校,改變了他們 對事情的觀點因此而改變了他們的自我認同。例如,訪談者K在九歲的時候移民 到加拿大,認同自己是加拿大人是因為看見也想要跟其他白人的同學一樣有較多 的自由也不想要按照父母的要求過生活。並且個人可將自己投射進文化認同,同 時內化它們的意義與價值觀,認同因此將主體縫合進結構中。不過主體未必是如 此統一與穩定的認同,有些可能是破碎、多重、有時矛盾無解的認同。這樣的自 我認同是反抗他父母對他的要求的一種方式。為了對抗父母,唱反調,挑戰家裡 的要求也順便改變自己內在的認同因此故意不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來到台中就讀大學後,積極的尋覓台中市有制度且招生團隊完善的補習班擔任招生工讀,以期讓自

各位可以直接參與系學會的時間是每個學期舉辦的 期初⼤會 與 期末⼤會 。所有系學會重要的事情都會在這時候公佈,這是系學會最

補助金額 每人每次得發給 500 元。但情形特殊者,得於 1,250 元內核 實發給 。 每人每年以 4 次為限。.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星期天早上,媽媽跟我和姐姐說:「今天是美美百貨公司的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快的時 候,像我的女兒一樣,每 件事情都只會抱怨,只會 羡慕其他人,希望她看過

我最害怕做生活與 社會科的功課,因 此,我常常都拖延 到深夜非做不可時 才做,但那時候可 以幫忙我的人都睡 了,那種無助的感

選自 李家同校長 我的閱讀專欄(3) 105 年 1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