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大衛․艾蒙

英國作家大衛․艾蒙自 1998 年出版《史凱力》以來,接著陸續出版了七本 青少年小說:1999 年《曠野迷蹤》、2000 年《天眼》(Heaven Eyes)、2001 年《神 秘之心》(Secret Heart)、2003 年《吃火的人》(The Fire Eaters)、2005 年《黏土》

(Clay)、2008 年《野人》(The Savage)以及《穴鳥夏天》(Jackdaw Summer)。

其他的作品尚有:兩本成人短篇故事集《失眠的夜》(Sleepingless Nights, 1985)

及《一種天堂》(A Kind of Heaven, 1997)、短篇故事選集《數星星》(Counting Stars, 2000)、兒童劇本《野女孩‧野男孩》(Wild Girl, Wild Boy, 2001)、圖畫書《凱特‧

貓‧月亮》(Kate, the Cat, and the Moon, 2004)及圖文書《我的爸爸是鳥人》(My Dad’s a Birdman, 2008),創作量豐富,而且也屢屢獲獎1,因此頗受評論家青睞。

國內有中文翻譯的作品分別是《史凱力》、《曠野迷蹤》和《吃火的人》,而 在 2008 年時已有黃柏森的碩士論文《大衛․艾蒙青少年小說中的魔幻寫實》以 這三個文本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中「魔幻寫實」的寫作手法與作家介紹,除了介 紹艾蒙的生平及創作歷程,文末附有艾蒙創作年表和獲獎紀錄2,並且歸結艾蒙 小說魔幻寫實手法呈現的主題是對現實社會的批判(85-6)。

至於國外在 2006 年則有萊瑟姆(Don Latham)寫了一本專書《大衛‧艾蒙:

回憶與魔法》(David Almond: Memory and Magic),討論幾個在大衛‧艾蒙小說 中常出現的主題:青少年身份認同的發展、黑暗與死亡、回憶及想像力、家庭與 社群等。其中夾雜對艾蒙生平的介紹並且分析艾蒙生平與其青少年小說內容的關 連性,引用許多艾蒙的演講稿、訪談稿、艾蒙作品的評論文章以及萊瑟姆與艾蒙 私人通信紀錄等,是了解艾蒙生平很好的參考資料。其中與本文較相關之處在 於,萊瑟姆也認為艾蒙小說中的角色奮力處理情感創傷的過程,是一種自我發現 的成長旅程,而這種成長常以個人的藝術追尋來表達(68)。本文則觀察到在角 色克服創傷經驗的過程中,禮物贈與佔有重要一環,甚至角色常用贈與禮物的方

式克服失去或死亡的陰影,只是他們贈與的禮物常是與自己天賦有關的藝術作品

(如基特的故事、艾司庫的畫),禮物收受或給予的行為促動文本角色的成長,

本文並且希望進一步探究贈禮行為如何影響角色成長。3

二、《史凱力》

《史凱力》在 1998 年初試啼聲,上市四天即銷售一空,本來為成人寫作的 大衛․艾蒙此後踏上兒童文學創作之路。《史凱力》廣受好評,榮獲英國卡內基 文學獎(Carnegie Medal)4、惠特布雷童書獎(Whitbread Children's Book of the Year Award)5,甚至跨國得到美國圖書館協會普林茲文學獎(Printz Honor Book Award)

6銀牌獎,因此深受矚目。

國外關於《史凱力》的研究為數不少,主要集中在討論其魔幻寫實的寫作 手法,如萊瑟姆(Don Latham)在〈魔幻寫實主義與兒童讀者:以大衛‧艾蒙的

《史凱力》為例〉( “Magical Realism and the Child Reader: The Case of David Almond's Skellig”)中,藉由與魔幻寫實著名作家馬奎斯的短篇故事做對照,說 明《史凱力》運用魔幻寫實手法於兒童文學中,顯示出不同於成人魔幻寫實作品 的特色。另外萊瑟姆也在另一篇文章〈三本青少年小說中魔幻寫實的文化功能〉

( “The Cultural Work of Magical Realism in Three Young Adult Novels”)中,指出 兒童文學常被認為具有將兒童讀者社會化的功能,但是魔幻寫實的手法基本上卻 是對現實的顛覆,當此手法運用在兒童文學,其文化功能在於透過顛覆達成社會 化。

另外也有學者衛伯(Jean Webb)將《史凱力》視為奇幻文學,在〈超越已 知:大衛‧艾蒙《史凱力》和《吃火的人》中真實與想像的疆界〉( “Beyond the Knowing: The Frontier of the Real and the Imaginary in David Almond's Skellig and The Fire-Eaters”)中,探討《史凱力》超越現實與幻想疆界的寫法,其內涵仍在 於表達人類精神層面的終極價值。而珊卓‧威廉斯(Sandra J. Williams)的文章

〈死亡、天使與足球──布萊克的視角與艾蒙的英國〉( “Death, Angles and Football-Blake’s visions and Almond’s England”),也透過探討《史凱力》中如影 隨形提及的詩人布萊克,強調其意涵在於指出物質世界之外的精神世界,且《史 凱力》指涉的青少年讀者就是能夠接受模糊未知、想像事物,並且自己找尋答案 及負責任的人──這是英國兒童文學的顯著特色(76-7)。

最後還有一篇以知識論的角度切入的研究:布勒(Elizabeth Bullen)和帕森 斯(Elizabeth Parsons)合撰的〈冒險與彈性、知識與想像:大衛‧艾蒙《史凱 力》中的啟蒙〉( “Risk and Resilience, Knowledge and Imagination: The

Enlightenment of David Almond's Skellig”),可以視為是魔幻寫實研究的變體。該 研究指出魔幻寫實主義的目的在於鼓勵讀者重新思考自己對世界的假設,鼓勵彈 性思考與想像力;而相對於實證科學的知識論,《史凱力》便拒絕這樣單一知識 論系統,強調接受彈性也是智性重要一環。

以上這些研究文章集中在 2006-2008 年,顯示《史凱力》經歷快十年,仍然 熱力未減,引起諸多討論。這些研究同樣強調《史凱力》的魔幻成分,多半指出 魔幻是用來批判社會、顛覆現實或是實證科學認識論,以尋求精神的世界、彈性 思考與想像力的價值。

三、《曠野迷蹤》

艾蒙的第二本青少年小說《曠野迷蹤》也不惶多讓,再次獲得卡內基文學 獎以及普林茲文學獎,另外還獲得英國聰明豆書獎(Nestle Smarties Book Prize)

7銀牌獎,文學價值同樣深受肯定。

《曠野迷蹤》的相關研究不如《史凱力》多,不過討論的面向倒是各不相 同。首先布瑞能(Geraldine Brennan)著眼於其中的黑暗恐怖,在〈死亡遊戲:

大衛‧艾蒙、菲力普‧寇斯以及萊斯里‧候沃斯的恐怖小說〉( “The Game Called Death: Frightening Fictions by David Almond, Philip Cross and Lesley Howarth”)

中,布瑞能指出越來越多恐怖小說類型的青少年小說,此趨勢挑戰了成人控制恐 懼的慾望(97),透過艾蒙小說《曠野迷蹤》、《史凱力》以及《天眼》,可以看出 青少年事實上已經準備好受驚嚇、體驗死亡,在這些恐怖經驗中,他們透過自己 的想像、前輩的開導或者社群集體的力量和善意,克服自己內在的恐懼(110)。

另外佩寇維克(Danijela Petkovic)則關注其中「故事中有故事」的安排,

在〈「這裡的每個鬼都有其故事」:菲力普‧普曼的《琥珀望遠鏡》以及大衛‧艾 蒙的《曠野迷蹤》中說故事的功能〉( “ ‘Every One of These Ghosts Has a Story’:

The Function of Storytelling in Philip Pullman’s The Amber Spyglass and David Almond’s Kit’s Wilderness”)中,佩寇維克透過兩個文本的分析指出,說故事是唯 一可以確保生命永恆延續的方式(106),《曠野迷蹤》中基特便以故事帶領自己 和艾司庫一起離開死亡洞穴重生(105)。

綜合以上兩篇論文提到《曠野迷蹤》或《史凱力》中青少年克服恐懼或死亡 的方式有:藝術(自己的想像與故事)、前輩開導和社群集體善意力量,與本文 的觀察有所呼應。《曠野迷蹤》中基特送故事給朋友艾司庫,重新喚回他的求生 意志、爺爺給基特化石幫助基特接受他的死亡,同時《史凱力》中米娜和麥可一 起給史凱力食物和藥品,使他不再奄奄一息,恢復健康。這些克服的方式常以贈 禮的形式出現。而這些贈禮行為一方面和自我的想像創造有關、同時又與他人或 群體的力量有關,可以進一步思考透過贈禮所牽引出來的人我關係。

最後一篇是萊瑟姆(Don Latham)所寫的〈賦權青少年讀者:三本大衛‧

艾蒙小說中的互文性〉( “Empowering Adolescent Reader: Intertextuality in Three Novels by David Almond”),特別挑出《曠野迷蹤》、《史凱力》和《黏土》,說明 艾蒙善用各種互文技巧,使得文本相互間都有關聯,萊瑟姆認為如此作法展現了 艾蒙對讀者的尊重,並授權讀者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本文也同樣觀察出《曠 野迷蹤》、《史凱力》的互文現象,此有助於文本分析時對相同符碼或象徵的詮釋 與思考。

四、「人本心理學」研究

因為人本心理學通常在教育領域受討論,因此國內以其為文學研究的期刊 或碩博士論文甚少,共有三篇:

謝金榮以佛洛姆心理學中「逃避自由」的觀點討論阿普代克「野兔三部曲」

中所展現的主角內心心路歷程的轉變,文末歸結三部曲恰巧構成一個「自由──

安全──調和」的辯證結構。林硯芬以同樣觀點討論法斯賓達的劇作《佩特拉的 苦淚》,說明佛洛姆對於個體同時需要追求自由和安全的心理概念與此劇作傳達 的觀念相仿,並且分析劇中人物的個別人格心理狀態,顯示個體自由受制的問題。

另外林惠燕研究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時,除了歸結反烏扥邦小說 的一般共同特點並分析小說人物如何取回其人性及主體性之外,最後以馬斯洛的 動機論說明反烏扥邦社會如何能成功控制人民作結論。

綜合上述,以佛洛姆心理學做文學研究者,其研究焦點皆在於文本中人物 的心理,而馬斯洛的動機論被用來為小說中人物受社會控制的事實提供一個解 釋,本文也將以馬斯洛動機論進一步說明收禮、贈禮對個體的心理意涵。

五、「禮物」研究

以禮物理論做文本分析的論文,最早的一篇發表於 2004 年,至今共有四篇,

皆為英語或外文所的論文。由此可見「禮物」是現今新興的討論議題,而各個研 究者切入的觀點也不太相同。

黃士茵以牟斯與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禮物觀點來探討亨利‧詹姆 斯的小說《鴿之翼》中的交換行為。《鴿之翼》中有許多人際交流是以送禮物的 模式進行以換取金錢,因為依據牟斯所述送禮會造成別人回禮的義務。但是他們 必須以某種包裝策略掩飾禮物背後的算計,使交換順利進行。黃士茵以布爾迪厄 的概念詳細分析書中人物包裝禮物的方式,以掩蓋背後利益交換的醜惡事實。

黃士茵並未探討到底有沒有真正慷慨無私的禮物,甚至指出正因為禮物介

於經濟與非經濟的特質有別於商品,所以能夠暗度實質利益;表明了禮物的矛盾 性,促使文本中的人物可以利用禮物形式掩藏自我利益的算計。《鴿之翼》文本

於經濟與非經濟的特質有別於商品,所以能夠暗度實質利益;表明了禮物的矛盾 性,促使文本中的人物可以利用禮物形式掩藏自我利益的算計。《鴿之翼》文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