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禮物中的青少年──賦予文化使命

在《史凱力》和《曠野迷蹤》的禮物循環脈絡中,青少年做為主角處於該 網絡的中心地位。事實上本文第壹章曾整理《史凱力》和《曠野迷蹤》受到許多 童書或青少年文學獎項肯定,作者艾蒙也明確指出他這兩本創作的閱讀對象是兒 童青少年,因此這兩本書的定位非常清楚。本節想藉由定位如此清楚的兩個研究 文本,來探討青少年禮物禮物循環脈絡的可能特性做進一步討論。

在《史凱力》和《曠野迷蹤》中,青少年藉由禮物的贈與和彼此建立積極 正向的禮物循環回饋圈,促使彼此發揮內在創造力達到成長。禮物是彰顯人我關 係矛盾或平衡,極佳的觀察切入點。在《史凱力》和《曠野迷蹤》中,贈禮人會 關注到收禮人的喜好與需要而贈禮,收禮人很自然的得到滋養並蛻變成長。雖然 本文選擇的主要視角──海德的禮物論述,本來就強調討論令人感動的禮物。但 是《史凱力》和《曠野迷蹤》能夠與之如此切合,也多少反應出其中浪漫的特性。

另外自我與群體的矛盾,在文本中也得到理想平衡的解決,贈禮既表達獨特自我 又幫助個體融入群體,彼此相得益彰。

即使海德對於禮物的想法有其理想性,不過當他實際以此探討兩位美國詩 人──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與龐德(Ezra Pound, 1885-1972),的 生命經歷時,海德認為他們的時代文化(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被商業交易支配,

而且也沒有任何機制可以把市場財富轉換為禮物財富,因此該社會無法回報那些 畢生奉獻給天賦實現的藝術家(421),海德認為禮物精神在商業經濟的體制之 下,造成了藝術家的貧窮,有時甚至戕害了藝術家的創作精神。但是在《史凱力》

和《曠野迷蹤》所呈現出來以青少年為中心的禮物運轉,卻沒有這方面的困難,

反而將禮物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方面在文本中的青少年不需要賺錢維生、沒有生計壓力,消費商業文化 雖然會無孔不入的滲透影響青少年,但至少青少年不須要以自己的心力去「換取」

金錢維生,似乎因此贈與禮物的精神比較不會受到干擾。麥可不跟史凱力收食物

費、艾司庫也不向基特索取繪圖的費用,他們只是自然的將自己收到的禮物流傳 出去,讓自己成為禮物循環的一份子,而不以一買一賣的方式終止促使禮物流動 的動能。所以禮物在《史凱力》和《曠野迷蹤》中實行的狀況,提供了一種可能 性,青少年有絕佳的機會可以發展良好的創造性精神的往赴交流,以此作為基 礎,青少年成年以後更可能繼續保有贈禮精神。除此之外也可以從文本中觀察 到,青少年在禮物循環網絡中扮演的角色,是擴展禮物圈或繼承禮物又加以突破 創新的,顯示出青少年作為新世代被賦予的文化使命。

以下針對青少年小說禮物方面的研究,提出幾點觀察與省思以供後續研究 參考:

(一)本文藉由《史凱力》和《曠野迷蹤》研究出來的禮物經濟模式,能不能得 到其他更大數量青少年小說文本的支持?

(二)「接受無法回的禮」有激勵成長的可能(現在無法回,但成長以後可能可 以),但或許也是一種壓迫。例如基特對於爺爺人生結晶的禮物,必須用自 己一生努力生活來還,甚至他可能一輩子都會惦記著爺爺,如果做不到是 不是會愧疚憾恨?排除本文使用觀點的影響,青少年小說是不是有較著重 禮物帶來的積極正向影響的傾向?若是的話,為什麼?這種傾向又會帶來 什麼影響?若否,則該文本的禮物流轉情形又呈現怎樣的風貌?

(三)青少年接受禮物的方面,以《史凱力》和《曠野迷蹤》來說,似乎較少談 及父母給的禮物(頂多《史凱力》中麥可父親有為麥可準備食物),尤其缺 少像基特爺爺的化石這種富含意義的禮物,為什麼?

(四)其中的青少年主角都塑造成極富創造力、有能力的個體,不知道青少年讀 者對於這種描寫有什麼感覺或看法?他們會喜歡這種青少年形象嗎?會覺 得過於理想嗎?還是會受到激勵?

(五)本文研究的禮物議題著重在天賦創造力的交往與開發,或許可以嘗試針對 文本背景世界中所呈現的禮物禮俗、社會風俗面向去探討文化差異等相關 主題。

第四節 繼承與創新的啟示

艾蒙在小說中創造了能夠繼承禮物精神,並將禮物加以創新流傳、擴展出 去的青少年。這樣富有創造力的角色,事實上是艾蒙自己的寫照。首先,艾蒙曾 說:「如果世上真有上帝(God),上帝慷慨地在每個人身上置入『創造的火花』」

(Don Latham, Memory and Magic 129),艾蒙認為創造力是神給的奇妙天賦,如 同海德所說,艾蒙是謙卑的藝術家,他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表示感恩,並且歸功於 上帝。

艾蒙與自己小說中的人物基特很相像。艾蒙的故鄉在英格蘭北部的海港紐 賽(Newcastle),因為地處英國的邊陲,艾蒙認為他的家鄉是個半野地,而且那 裡也是舊礦村,在荒地上同樣豎立著從前礦坑罹難名單的紀念碑並且充滿礦區遺 跡。在艾蒙的生長環境,羅馬天主教的信仰使他的家人有非常強的連結關係,當 時也正是舊工業漸漸沒落的時代,他的身邊也有像艾司庫一樣,無法適應環境的 朋友。他也常接觸到從事挖礦、造船等工作老一輩的人,感覺到那些人身上所散 發出的堅強,他希望將這種精神保留下來。對艾蒙來說,北英格蘭是個很美麗的 地方,雖然這個地區沒有文學傳統,不過他認為那是他的使命──以文學告訴世 界北英格蘭的耀眼光彩(Rodia 76-8)。

就像基特一樣,艾蒙以自己的小說創作將自己從生命環境中接受到的文化 禮物傳承並加以創新,再給予出去。禮物循環網絡不只存在於文本,它存在於艾 蒙的人生。而我也接收了這份禮物,如何生產出另一份像樣的禮物,同樣考驗著 我。突破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另外值得思考的是,艾蒙的生長土地滋養著他做 這樣的創作,那我的土地、我周遭的事物又給我什麼樣的養分呢?後續的研究,

或許都可以先思考這個問題。

回到最初的研究動機,室友送我的北極熊,就是一種非異化的物品,甚至 擁有自己的人格。一開始它在商品架上時,和其他的北極熊沒什麼兩樣,但是過 了三年,朋友和我因緣際會遇見別人同款的熊,卻驚訝的發現他們長得很不一

樣。我想 Bob 熊之所以能充滿靈氣、有自己個性,也許就是受到當時一群活潑、

愛想像的女大學生的滋潤。可能朋友一直以為是我演得好、給了 Bob 熊生命,

我自己也一直這麼認為,不過我現在才明白,沒有觀眾配合的演員無法盡情發 揮,因為對彼此想像物的反應互動,我們才擁有讓無生命事物活起來的魔力。我 衷心感謝那一段共築想像空間的日子,也希望以此論文踏進禮物循環的圈子裡,

促成泉源不竭的禮物流動。

註解

1大衛‧艾蒙屢屢獲獎,例如:1998 年以《史凱力》獲得卡內基文學獎、1999 年 以《曠野迷蹤》獲得英國聰明豆書獎、2000 年以《天眼》獲得惠特布雷童書獎、

2003 年以《吃火的人》獲得守門人兒童小說獎、2006 以《黏土》獲得柯斯達文 學獎等,大衛‧艾蒙官方網站 16 May 2009<http://www.davidalmond.com/>

2此篇論文於 2008 年發表,作者的基本資料未有太多變化,僅增加一本著作《穴 鳥夏天》,對大衛‧艾蒙作家資料有興趣的中文讀者,可以參考此篇論文。

3另外還有一些研究艾蒙作品的單篇論文,主題與本文較無關例如:藉由艾蒙的 兒童劇本探討兒童戲劇理論化或轉化的課題,還有研究其小說中的男性形象,可 知研究艾蒙作品的面向尚稱多元:

(1) Levy, Michael. “The Transcendent in David Almond's Play Wild Girl, Wild Boy”

(2) Levy, Michael.” Images of Masculinity in the Recent Fiction of David Almond”

(3) Rosemary Ross Johnston. “Carnivals, the Carnivalesque, The Magic Puddin, and David Almond’s Wild Girl, Wild Boy: Toward a Theorizing of Children’s Plays”

4英國圖書館協會為紀念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1835-1919)

於 1936 年設立。是童書界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插畫大獎「凱特格林威獎」(The CILIP Kate Greenaway Medal)的姊妹獎,每年都會同時頒布。文建會兒童文化館 16 May 2009 <http://children.cca.gov.tw/award/intro.php?id=A012>

5由英國惠特布雷(Whitbread)公司自 1971 年所贊助的獎項,共分為五類:小說、

首部小說、自傳、詩、童書,童書類別始於 1996 年。自 2006 年改由柯斯達(Costa)

咖啡贊助,並更名柯斯達文學獎(Costa Book Awards)(黃柏森 1)。

6為紀念致力於青少年文學的學校圖書館員 Michael L. Printz,由美國圖書館協會 分支組織「青年圖書館服務協會」(Young Adult Library Service

Association,YALSA)於 2000 年設置。普林茲文學獎為針對青少年文學作品所設 立的獎項,國內外的小說、非小說、詩歌及選集等都可參選,但參選資格必須為 頒獎前一年於美國出版的書(黃柏森 1)。

7創立於 1985 年,是英國歷史悠久的兒童書獎之一,由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

(Booktrust)管理、食品公司雀巢贊助。此獎項依適讀年齡分為三部分,由英國 的小學生票選出來的 250 本童書中,每一個年齡層分別選出三本,再決定金牌、

銀牌以及銅牌得主。可惜的是,此獎項於 2008 年停辦(黃柏森 19)。

8社會連帶探討人與人之間如何聯繫起來的問題,由涂爾幹(Émile Durkheim, 1858-1917)所提出,以瞭解使社會穩定的條件,他指出由於社會分工使得個人 液則為 Nectar(72),意義可能是甘露、果汁的精華原液(不加水稀釋的)或是 使會腐朽死亡的變為不朽的飲料,作為給一個坐以待斃的人享用的食物來說,有 生命泉源的象徵意涵。

16基特(Kit)是克里斯多福‧華特森(Christopher Watson)的小名,因此墓碑上 的名字對基特來說,便與自己同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