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玫瑛 先生

送禮與回禮:

《史凱力》 、 《曠野迷蹤》中的禮物流動意涵

研究生:古稚庭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
(3)
(4)
(5)

終於走到這一步。

雖然是放在論文最前面,卻是最後才要寫的部分。

很多年以來對台東一直有一種嚮往之情,也愛讀童書,兒文所自然成為首 選。在這裡兩年的日子過得十分快活愜意,藍天、大海、星空以及山林都近在咫 尺,森林公園還有鐵道是極佳散步點及鐵馬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家住鯉魚山腳 下,每天早晨醒來,都有一股清涼之氣,感覺特別幸福。

在這裡我有許多初體驗:做了第一本手製圖畫書、參與一個展覽的策劃及 籌辦、畫了壁畫也擔任了幾期的雜誌編輯,如今還完成了碩士論文。在寫論文的 最後兩個月,迷上了賞鳥,事實上烏頭翁偶爾還會跑到窗台和我的盆栽嬉戲;只 要願意留心,就可以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群野生動物就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活動 繁衍,我很幸運的開了一扇窗,看見從來看不見的。

如果寫論文是一種修練,台東無疑是提供清新養氣的環境。我原以為要拋 開的過去,卻不時的現身與此時的我對話,於是我才明白為何人家總說做研究做 到後來,都是在研究自己。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感謝同學的傾聽、建議與鼓勵:

幫忙找人買國外原文書、一起討論以釐清想法、陪我 Run 報告的稿子以及口試當 天的捧場與照顧……這些點點滴滴都提供了此文的養分。

除此之外,兒文所的老師每個都獨具特色,提供很多元的課程選擇,也讓 我有許多豐富的體驗。只可惜以學問的紮實度來說,兩年真是太短了!楊老師的 一本贈書激起我論文的發想;吳老師則總能抓出我寫作的關鍵問題,幫助我改 進,並且使我了解論文理論與文本分析的立體編織法,獲益匪淺。兩位口委老師 也給我很大的鼓勵與寶貴的意見……學海真是無涯!

最後感謝我生命中的禮物──Bob 熊的陪伴以及他的姊姊們的鼓 勵,還有那個在準備考試中,還撥冗幫我看論文和我討論,使行文 邏輯更清楚順暢的 Bob 熊哥哥,以及遠在中央山脈另一端的家人的祝福。

(6)

《史凱力》、《曠野迷蹤》中的禮物流動意涵

作者:古稚庭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要

本文援用路易士‧海德禮物論述以及人本心理學理論,分析大衛‧艾蒙《史 凱力》和《曠野迷蹤》中禮物流動的意涵。這兩本小說人物常透過贈禮克服死亡 或失去的恐懼,書中人際交流也常以贈禮行為進行,其中的禮物值得探索。

令人感動的禮物促使小說中的青少年蛻變成長,使他們的內在天賦被激發 出來,努力勞動生產回禮。回禮一方面是自我創造力的展現,一方面也幫助自我 加入禮物關係的群體當中。本文分析令人感動的禮物通常有三個條件:一、贈禮 者自願性費勁用心,二、禮物有投合收禮者的喜好或需求,三、持續收到相關的 禮物。另外收禮人在蛻變到能回禮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兩項內在考驗:一、消化禮 物成為自己的體系,二、勇敢突破禮物舊有形式,以自我方式重新整合。

禮物一開始提供小說青少年養分、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當他們從單向依 附的被動接受到主動給予禮物時,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本文最後歸結,個 人的人格及天賦的完成,有賴他人的支持,同時個人天賦的發揮也可以引領社會 進步,往赴循環。人與人透過彼此的互動交流,彼此都在塑造「人」的樣貌,禮 物最終幫助思考自我與他者、環境整體相生相連的關係,而且提供一種可能性─

─彼此可以共存並且促成彼此的繁榮。

關鍵詞:禮物、創造、愛、自我、關係

(7)

The Meaning of Gift Motion in Skellig and Kit’s Wilderness

Abstract

Drawing on Lewis Hyde’s and Humanistic Psychology’s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Skellig and Kit’s Wilderness in terms of gift giving and gift metamorphosis . In Skellig and Kit’s Wilderness, David Almond presents a flow of giftexchange amo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e characters both overcome the fear of death and loss through gift giving, which is much more worth to explore.

Gifts may cause accepters to be obligated to return one; however, one could be inspired to change and work out one’s potentialities if the gift is really touching for him or her. When one is able to return or pass on the gift, one shows his or her own creativ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helps individual get involved with the community.

Gifts meet characters’ basic needs and help them grow up. Once when they give gifts actively rather than receive a one-way passive gift, they could form their ow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t the end of this essay concludes the accomplishment of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and talent depends on the support of others. Further more talented individuals can also lead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facilitate a moving cycle of gift.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shapes the appearance of "human". It’s a good opportunity to rethink mutual relation of self , other peopl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ich could provide a possibility ── one can coexist with each other and contribute to each other's prosperity.

Keywords: gift, creativity, love, self, relationship

(8)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4

第三節 文獻探討……….………...………7

第貳章 「禮物」與人 第一節 挑選禮物 ………14

第二節 禮物美學──創造力精神的往來………19

第三節 人的自我創造………23

第四節 禮物「美學」的延伸及困難………27

第參章 禮物與蛻變 第一節 禮物之破卵而生………31

第二節 禮物之退殼羽化………40

第三節 禮物之成蛹破繭………47

第肆章 禮物的流動網絡與天賦開展 第一節 禮物的意義──自我實現………54

第二節 禮物的流動與社群建立………62

第三節 創造力──自我與群體………70

(9)

第一節 禮物人生……….….76

第二節 地球村──創造共存共榮關係……….….78

第三節 禮物中的青少年──賦予文化使命……….….80

第四節 傳承與創新的啟示……….….82

註解………...……….….83

引用書目………...……….….86

(10)

圖 3-3-1………52

圖 3-3-2………52

圖 4-2-1………63

圖 4-2-2………64

圖 4-2-3………66

圖 4-2-4………67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禮物餽贈的現象俯拾即是,大至婚喪喜慶、祭祀拜 拜的聘禮、禮金及牲禮等,小至平日的請客宴會、生日禮物及聖誕禮物等,禮物 在社會中人際交往裡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小說故事寫人,於是在文學中自然也有許多贈禮現象。從最普遍流傳的民 間童話故事舉例,〈小紅帽〉中小紅帽要送食物給生病的奶奶吃,是親人間常見 的贈禮模式;在〈睡美人〉中,睡美人甚至因為國王父親開宴會忘了邀請一位仙 女而遭到詛咒,可見人與人之間的禮物交往有其規範、禮數,失禮會遭致可怕後 果;〈穿長靴的貓〉裡面長靴貓也藉由向國王贈禮,替自己的主人和國王建立良 好關係的序曲等,例子在所多有。

當我初次閱讀大衛‧艾蒙(David Almond, 1951-)的《曠野迷蹤》(Kit's Wilderness)時,其中人物之間常常彼此互相贈送禮物,並且導致彼此的增長,

使我印象深刻。繼續閱讀他的另一本青少年小說《史凱力》(Skellig)後,發現 該書與《曠野迷蹤》有許多相似之處,尤其書中主角同樣透過贈與行為與周遭人 物產生豐富的人際交往,觸動我回憶起個人的收禮經驗,也曾經對生活產生重大 影響。

大學時代有個室友送我一個生日禮物,是一隻長約三十公分的北極熊娃 娃。朋友們都會拿它的價格開玩笑,因為它是某衣服連鎖店滿額後用五十元加購 的商品。但是它的長相剛好很討我喜歡,「熊」一直是我從小最愛的絨毛玩偶類 型,我為它取名 Bob,因為它的眼睛、臉和嘴巴全都圓圓的,於是就取個有很多 圓圈的英文字母組成的名字。Bob 熊本來是一隻很便宜不起眼的熊,不過經過和 我室友們三年的相處,它慢慢被我們形塑出有自己的聲音性格,朋友都紛紛說很 怕它哪天真的活過來。室友傷心的時候,Bob 熊會搞笑鬥她開心。有一天室友一 時興起,還擅自把它帶去旅行,留張字條給我說是綁架。Bob 熊後來變成有點骯

(12)

髒的灰熊,大家說要湊錢送它去乾洗,但是其實乾洗的錢還超過買它的錢。畢業 以後大家各分東西,朋友有時都會說很想念 Bob 熊,所以它就去我各個好朋友們 的家住一陣子,然後再回來。Bob 熊事實上承載了我大學時代很多的回憶,也在 我的人際關係上產生奇妙的發酵作用,越久越香醇。在《曠野迷蹤》和《史凱力》

中,我看到與我經驗很相似的贈收禮物經驗,因此產生共鳴,希望進一步探詢其 中的奧秘。

《曠野迷蹤》以少年基特為第一人稱敘述故事,基特隨著父母遷居至家鄉 舊煤礦村石門,以陪伴年邁而獨居的爺爺。故事分成雙線進行,一方面是基特的 家庭生活,基特常聽爺爺說起礦坑的傳說故事以及歌謠,對於家族礦坑歷史愈趨 了解,後來爺爺將他年輕時候在礦區挖出的化石送給基特,使基特了解化石蘊含 了許多故事與遠古的光熱及生命力,令基特憂心的是爺爺的身體也越來越虛弱;

另一方面交織穿插著基特與新朋友的友誼故事,基特和艾司庫在舊礦坑中玩「死 亡遊戲」以探索死亡,這樣的場景連結到爺爺所述祖先在礦坑災變死亡的悲劇,

基特知道一切不只是遊戲,人真的會死。後來基特和艾司庫一樣,可以看見先祖 的幽靈,但是艾司庫卻因為長期遭父親家暴,又被學校退學而自暴自棄地逃家、

生死未卜,最後艾司庫找基特跟他一起去礦坑,像以前礦坑災變喪生的祖先一樣 共赴黃泉。基特寫了一個故事送給艾司庫,重新喚回他的求生意志。

《史凱力》以少年麥可第一人稱敘述觀點進行,開始時麥可與家人剛搬到 二手屋新家,環境尚未整理好,早產妹妹面臨生死關頭,全家人因此焦慮不安。

故事也是雙線進行,一條線是麥可和爸媽、早產妹妹的相處情形,妹妹進出醫院 不穩定的狀況牽動著麥可的心緒。另一條線是麥可發現新家的破爛車庫中有一個 滿身污穢、奄奄一息的史凱力,麥可給予他食物、藥品,並且協同剛結識的鄰居 米娜一起幫助史凱力。米娜精通鳥類知識,帶麥可觀察家裡附近的鳥,過程中基 特不時的夢見嬰兒妹妹在巢裡等著餵養,史凱力也像是幼鳥等著撫育。後來發現 史凱力並不完全是人類,而是一種介於人類、鳥類和天使之間的生物,在他們的 幫助之下,史凱力恢復健康。最後史凱力去看麥可在醫院的妹妹,妹妹手術成功,

(13)

史凱力離去。

《史凱力》中麥可贈與史凱力食物使他的生命恢復生機,《曠野迷蹤》中爺 爺送給基特他以前從礦坑挖出來的化石,化石承載著爺爺的礦工生命故事,基特 很珍惜這個禮物,還將爺爺說的礦坑傳說寫成故事在課堂上發表給同學聽;艾司 庫一開始也對基特頻頻示好,送基特他的畫,最後在艾司庫想不開時,基特回贈 自己創作的故事給艾司庫,使他重燃求生意志。這些人物之間透過彼此相互的贈 禮行為,對彼此之間的關係都有微妙的影響:麥可與史凱力的友誼、基特與艾司 庫的友誼以及基特與爺爺的祖孫情,其中的主角(基特與麥可)面臨可能失去周 遭親友(爺爺、艾司庫與史凱力、小妹妹)的危機,都以贈送某種禮物作為克服 並且成長的方式,使我對於贈禮行為在小說人物生命中產生的影響感到非常好 奇,為什麼贈禮似乎能幫助小說人物克服死亡或是恐懼?希望進一步探討這個影 響是什麼以及是它如何發生作用的?還有贈禮如何影響人際交流?對個體與他 人的關係有何影響?

(1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

本文希望研究文本中由禮物贈與促成的自我成長,因此將引用二十世紀興 起之禮物相關研究作為視角。除了禮物論述之外,為探討贈禮對文本人物生命的 影響,本文將以人本心理學為根基,以了解贈與中含有的創造性意義。以下為簡 介,詳細請參閱第二章。

(一)禮物理論──送禮與回禮

禮物的研究始於馬歇‧牟斯(Marcel Mauss)對原始部落禮物禮俗的研究,

他發現禮物看似是自動贈與的,實際上:「人們藉送禮的方式履行契約交換財物」

(11)。也就是說,禮物「贈與」其實是一種「交換」行為。送禮、收禮甚而回 禮都是一套嚴密的義務性社會規範。

牟斯之後引起許多學者討論,其中海德(Lewis Hyde)將禮物的意涵擴展 至人類創造力精神上面,談論藝術中最為神秘的創造力根源,他表示:「真正的 藝術往來是一種禮物交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繼承一個創造性不虞匱乏的 靈魂」(238)。他將禮物(gift)一辭在英文的雙重意義──禮物、天賦,巧妙地 結合論稱藝術家的天賦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就如同人類學家的研究一般,既然是 禮物,就會促使人要回禮;藝術家必須對於自己的天賦(禮物)回禮、努力創作,

產出作品時他才真正擁有天賦,而作品發表就等同是將禮物流傳出去獻給大眾,

可能可以激發更多的藝術創作,豐富我們整體文化並且維繫了持續創造的能量。

他甚至表示:「藝術家……經常會有一股渴望,覺得自己不得不把作品創造出來,

獻給觀眾……『不發表就會死』,是創造性精神的內在要求」(220)。雖然是「不 得不」贈與自己的創作,但海德的「不得不」比起牟斯,是一種自我內在力量的 呼喊以及抒發的渴望。

海德的禮物論述將人與人之間所贈與、交流和回饋的,超越「物品」的範 疇,而指涉到較抽象的創造力,尤其是藝術家的天賦。本文將以之為主要視角分

(15)

析文本中人物如何透過贈與、回饋的行為,將自我創造力發揮出來,達到克服失 去以及死亡的恐懼。

(二)人本心理學

因為海德對創造力的解釋比較強調在藝術或知識上,不過本文採用人本心 理學對創造力的看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指出,大多數人習慣 根據成果考慮創造力,而且不知不覺地將創造力侷限在某些傳統領域的專業人員 上,如:畫家、作曲家、理論家、作家、發明家等。但他發現其實一個未受教育 的婦女也能將家庭布置得獨特新穎,相反的也有音樂家只懂得照著樂譜演奏、按 表操課(122-3)。

黃武雄便指出創造力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每個人都擁有。就是因為如此,

人類才能夠從茹毛飲血的狀態演變到現今的文明(《童年與解放衍本》 92)。佛 洛姆(Erich Fromm)甚至認為,人是自己人生的創作者,人不但是藝術品也是 藝術家,本身既是大理石又是雕刻家(《自我》 25)。總之,人本主義者傾向認 為人的「存在先於本質」,每個人的人生或面貌由自己努力創造,活出自己的樣 子。但這種自我的創造需要外界的贈與支持但也常受到環境或文明偏見所限制。

二、名詞釋義──禮物

「禮物」通常意指贈與人不求回報而給予的某物品。不過在本文所指涉的 禮物,受到引用觀點的影響則包含人與生俱來的天賦,不侷限於「財物」,而延 伸至所有一個人能給予另一個人、一個主體能給予另一主體的具體或抽象的物 質、概念或能量等。

事實上禮物所指涉的範圍擴大的情形在禮物理論本身脈絡裡有跡可尋,從 一開始社會人類學家牟斯考察原始社會中的經濟制度時,牟斯首先說明「『早期』

社會的社會現象牽一髮動全身,每一個單獨現象都是社會整體交織網的一線」

(11),因此禮物所流通的不只是物品,還包括其他動產、不動產,同時也在娛

(16)

樂、軍事、儀式、舞蹈與請宴等活動上交換有無,是一種全面報稱系統(total prestations),包含多面向──宗教、法律、道德、經濟與美學等各層面(14),

而且每個社會成員也都被包含在這張編織縝密的網子裡。

禮物的議題原本一直在社會學、人類學的範疇內討論,但美國學者歐斯坦

(Mark Osteen)指出因為受到巴岱儀(Georges Bataille)的激勵引發文學理論後 續相關的研究(27)。巴岱儀提出「整體經濟」(general economy)有別於「侷限 經濟」( restricted economy)的概念。「侷限經濟」囿限於財貨流通、商業價值;

而「整體經濟」則延伸至大自然層面,系統中的能量(如陽光)流動會幫助萬物 成長,但成長均有其限制(如空間)。受限後過剩的能量,必須以非獲利的方式 消耗掉,而消耗也會帶動地球能量的流動,否則個體或群體都將受害,因此巴岱 儀強調「要維持經濟系統的穩定與平衡必須仰賴不求回報的揮霍」(17),而禮物 贈與擔保了消耗、揮霍過剩能量的可能性。

巴岱儀將經濟流通的概念擴展出侷限經濟的範圍,不只是財貨,包括整個 生態系統,在此概念之下禮物的意指也就被擴大了。

三、研究架構(概述各章節內容)

本論文共有五章。第壹章說明研究動機與問題、研究方法與文獻探討。

第貳章,將深入探究禮物理論,評論其整體脈絡,最後聚焦於海德的禮物 論述,以之為本文文本分析的主要觀點,強調禮物的創造生產性以及禮物循環的 關係脈絡圈,並且結合人本心理學的相關論述,說明其中自我與群體關係的難題 及海德理論的可能限制。

第參章、第肆章分析《史凱力》和《曠野迷蹤》中的禮物經濟,第參章聚 焦在禮物對文本中收禮人的影響,並分析收禮人如何從收禮到能夠回禮,其中成 長的過程與影響因素;第肆章則聚焦在兩個文本整體的禮物循環脈絡特徵,並且 分析禮物對其他贈禮人生命的意義。第伍章總結本文研究發現並提出建議省思。

(17)

第三節 文獻探討

一、大衛․艾蒙

英國作家大衛․艾蒙自 1998 年出版《史凱力》以來,接著陸續出版了七本 青少年小說:1999 年《曠野迷蹤》、2000 年《天眼》(Heaven Eyes)、2001 年《神 秘之心》(Secret Heart)、2003 年《吃火的人》(The Fire Eaters)、2005 年《黏土》

(Clay)、2008 年《野人》(The Savage)以及《穴鳥夏天》(Jackdaw Summer)。

其他的作品尚有:兩本成人短篇故事集《失眠的夜》(Sleepingless Nights, 1985)

及《一種天堂》(A Kind of Heaven, 1997)、短篇故事選集《數星星》(Counting Stars, 2000)、兒童劇本《野女孩‧野男孩》(Wild Girl, Wild Boy, 2001)、圖畫書《凱特‧

貓‧月亮》(Kate, the Cat, and the Moon, 2004)及圖文書《我的爸爸是鳥人》(My Dad’s a Birdman, 2008),創作量豐富,而且也屢屢獲獎1,因此頗受評論家青睞。

國內有中文翻譯的作品分別是《史凱力》、《曠野迷蹤》和《吃火的人》,而 在 2008 年時已有黃柏森的碩士論文《大衛․艾蒙青少年小說中的魔幻寫實》以 這三個文本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中「魔幻寫實」的寫作手法與作家介紹,除了介 紹艾蒙的生平及創作歷程,文末附有艾蒙創作年表和獲獎紀錄2,並且歸結艾蒙 小說魔幻寫實手法呈現的主題是對現實社會的批判(85-6)。

至於國外在 2006 年則有萊瑟姆(Don Latham)寫了一本專書《大衛‧艾蒙:

回憶與魔法》(David Almond: Memory and Magic),討論幾個在大衛‧艾蒙小說 中常出現的主題:青少年身份認同的發展、黑暗與死亡、回憶及想像力、家庭與 社群等。其中夾雜對艾蒙生平的介紹並且分析艾蒙生平與其青少年小說內容的關 連性,引用許多艾蒙的演講稿、訪談稿、艾蒙作品的評論文章以及萊瑟姆與艾蒙 私人通信紀錄等,是了解艾蒙生平很好的參考資料。其中與本文較相關之處在 於,萊瑟姆也認為艾蒙小說中的角色奮力處理情感創傷的過程,是一種自我發現 的成長旅程,而這種成長常以個人的藝術追尋來表達(68)。本文則觀察到在角 色克服創傷經驗的過程中,禮物贈與佔有重要一環,甚至角色常用贈與禮物的方

(18)

式克服失去或死亡的陰影,只是他們贈與的禮物常是與自己天賦有關的藝術作品

(如基特的故事、艾司庫的畫),禮物收受或給予的行為促動文本角色的成長,

本文並且希望進一步探究贈禮行為如何影響角色成長。3

二、《史凱力》

《史凱力》在 1998 年初試啼聲,上市四天即銷售一空,本來為成人寫作的 大衛․艾蒙此後踏上兒童文學創作之路。《史凱力》廣受好評,榮獲英國卡內基 文學獎(Carnegie Medal)4、惠特布雷童書獎(Whitbread Children's Book of the Year Award)5,甚至跨國得到美國圖書館協會普林茲文學獎(Printz Honor Book Award)

6銀牌獎,因此深受矚目。

國外關於《史凱力》的研究為數不少,主要集中在討論其魔幻寫實的寫作 手法,如萊瑟姆(Don Latham)在〈魔幻寫實主義與兒童讀者:以大衛‧艾蒙的

《史凱力》為例〉( “Magical Realism and the Child Reader: The Case of David Almond's Skellig”)中,藉由與魔幻寫實著名作家馬奎斯的短篇故事做對照,說 明《史凱力》運用魔幻寫實手法於兒童文學中,顯示出不同於成人魔幻寫實作品 的特色。另外萊瑟姆也在另一篇文章〈三本青少年小說中魔幻寫實的文化功能〉

( “The Cultural Work of Magical Realism in Three Young Adult Novels”)中,指出 兒童文學常被認為具有將兒童讀者社會化的功能,但是魔幻寫實的手法基本上卻 是對現實的顛覆,當此手法運用在兒童文學,其文化功能在於透過顛覆達成社會 化。

另外也有學者衛伯(Jean Webb)將《史凱力》視為奇幻文學,在〈超越已 知:大衛‧艾蒙《史凱力》和《吃火的人》中真實與想像的疆界〉( “Beyond the Knowing: The Frontier of the Real and the Imaginary in David Almond's Skellig and The Fire-Eaters”)中,探討《史凱力》超越現實與幻想疆界的寫法,其內涵仍在 於表達人類精神層面的終極價值。而珊卓‧威廉斯(Sandra J. Williams)的文章

(19)

〈死亡、天使與足球──布萊克的視角與艾蒙的英國〉( “Death, Angles and Football-Blake’s visions and Almond’s England”),也透過探討《史凱力》中如影 隨形提及的詩人布萊克,強調其意涵在於指出物質世界之外的精神世界,且《史 凱力》指涉的青少年讀者就是能夠接受模糊未知、想像事物,並且自己找尋答案 及負責任的人──這是英國兒童文學的顯著特色(76-7)。

最後還有一篇以知識論的角度切入的研究:布勒(Elizabeth Bullen)和帕森 斯(Elizabeth Parsons)合撰的〈冒險與彈性、知識與想像:大衛‧艾蒙《史凱 力》中的啟蒙〉( “Risk and Resilience, Knowledge and Imagination: The

Enlightenment of David Almond's Skellig”),可以視為是魔幻寫實研究的變體。該 研究指出魔幻寫實主義的目的在於鼓勵讀者重新思考自己對世界的假設,鼓勵彈 性思考與想像力;而相對於實證科學的知識論,《史凱力》便拒絕這樣單一知識 論系統,強調接受彈性也是智性重要一環。

以上這些研究文章集中在 2006-2008 年,顯示《史凱力》經歷快十年,仍然 熱力未減,引起諸多討論。這些研究同樣強調《史凱力》的魔幻成分,多半指出 魔幻是用來批判社會、顛覆現實或是實證科學認識論,以尋求精神的世界、彈性 思考與想像力的價值。

三、《曠野迷蹤》

艾蒙的第二本青少年小說《曠野迷蹤》也不惶多讓,再次獲得卡內基文學 獎以及普林茲文學獎,另外還獲得英國聰明豆書獎(Nestle Smarties Book Prize)

7銀牌獎,文學價值同樣深受肯定。

《曠野迷蹤》的相關研究不如《史凱力》多,不過討論的面向倒是各不相 同。首先布瑞能(Geraldine Brennan)著眼於其中的黑暗恐怖,在〈死亡遊戲:

大衛‧艾蒙、菲力普‧寇斯以及萊斯里‧候沃斯的恐怖小說〉( “The Game Called Death: Frightening Fictions by David Almond, Philip Cross and Lesley Howarth”)

(20)

中,布瑞能指出越來越多恐怖小說類型的青少年小說,此趨勢挑戰了成人控制恐 懼的慾望(97),透過艾蒙小說《曠野迷蹤》、《史凱力》以及《天眼》,可以看出 青少年事實上已經準備好受驚嚇、體驗死亡,在這些恐怖經驗中,他們透過自己 的想像、前輩的開導或者社群集體的力量和善意,克服自己內在的恐懼(110)。

另外佩寇維克(Danijela Petkovic)則關注其中「故事中有故事」的安排,

在〈「這裡的每個鬼都有其故事」:菲力普‧普曼的《琥珀望遠鏡》以及大衛‧艾 蒙的《曠野迷蹤》中說故事的功能〉( “ ‘Every One of These Ghosts Has a Story’:

The Function of Storytelling in Philip Pullman’s The Amber Spyglass and David Almond’s Kit’s Wilderness”)中,佩寇維克透過兩個文本的分析指出,說故事是唯 一可以確保生命永恆延續的方式(106),《曠野迷蹤》中基特便以故事帶領自己 和艾司庫一起離開死亡洞穴重生(105)。

綜合以上兩篇論文提到《曠野迷蹤》或《史凱力》中青少年克服恐懼或死亡 的方式有:藝術(自己的想像與故事)、前輩開導和社群集體善意力量,與本文 的觀察有所呼應。《曠野迷蹤》中基特送故事給朋友艾司庫,重新喚回他的求生 意志、爺爺給基特化石幫助基特接受他的死亡,同時《史凱力》中米娜和麥可一 起給史凱力食物和藥品,使他不再奄奄一息,恢復健康。這些克服的方式常以贈 禮的形式出現。而這些贈禮行為一方面和自我的想像創造有關、同時又與他人或 群體的力量有關,可以進一步思考透過贈禮所牽引出來的人我關係。

最後一篇是萊瑟姆(Don Latham)所寫的〈賦權青少年讀者:三本大衛‧

艾蒙小說中的互文性〉( “Empowering Adolescent Reader: Intertextuality in Three Novels by David Almond”),特別挑出《曠野迷蹤》、《史凱力》和《黏土》,說明 艾蒙善用各種互文技巧,使得文本相互間都有關聯,萊瑟姆認為如此作法展現了 艾蒙對讀者的尊重,並授權讀者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本文也同樣觀察出《曠 野迷蹤》、《史凱力》的互文現象,此有助於文本分析時對相同符碼或象徵的詮釋 與思考。

(21)

四、「人本心理學」研究

因為人本心理學通常在教育領域受討論,因此國內以其為文學研究的期刊 或碩博士論文甚少,共有三篇:

謝金榮以佛洛姆心理學中「逃避自由」的觀點討論阿普代克「野兔三部曲」

中所展現的主角內心心路歷程的轉變,文末歸結三部曲恰巧構成一個「自由──

安全──調和」的辯證結構。林硯芬以同樣觀點討論法斯賓達的劇作《佩特拉的 苦淚》,說明佛洛姆對於個體同時需要追求自由和安全的心理概念與此劇作傳達 的觀念相仿,並且分析劇中人物的個別人格心理狀態,顯示個體自由受制的問題。

另外林惠燕研究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時,除了歸結反烏扥邦小說 的一般共同特點並分析小說人物如何取回其人性及主體性之外,最後以馬斯洛的 動機論說明反烏扥邦社會如何能成功控制人民作結論。

綜合上述,以佛洛姆心理學做文學研究者,其研究焦點皆在於文本中人物 的心理,而馬斯洛的動機論被用來為小說中人物受社會控制的事實提供一個解 釋,本文也將以馬斯洛動機論進一步說明收禮、贈禮對個體的心理意涵。

五、「禮物」研究

以禮物理論做文本分析的論文,最早的一篇發表於 2004 年,至今共有四篇,

皆為英語或外文所的論文。由此可見「禮物」是現今新興的討論議題,而各個研 究者切入的觀點也不太相同。

黃士茵以牟斯與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禮物觀點來探討亨利‧詹姆 斯的小說《鴿之翼》中的交換行為。《鴿之翼》中有許多人際交流是以送禮物的 模式進行以換取金錢,因為依據牟斯所述送禮會造成別人回禮的義務。但是他們 必須以某種包裝策略掩飾禮物背後的算計,使交換順利進行。黃士茵以布爾迪厄 的概念詳細分析書中人物包裝禮物的方式,以掩蓋背後利益交換的醜惡事實。

黃士茵並未探討到底有沒有真正慷慨無私的禮物,甚至指出正因為禮物介

(22)

於經濟與非經濟的特質有別於商品,所以能夠暗度實質利益;表明了禮物的矛盾 性,促使文本中的人物可以利用禮物形式掩藏自我利益的算計。《鴿之翼》文本 呈現出人物利用友好關係為利益交換做掩護,其下場是最後仍無法得到預期的回 禮而且還傷害了原本友好的關係,使情感變質。《鴿之翼》在此詮釋之下,某種 程度上變成是一種諷刺性的反面教材──因為覬覦回禮所以贈禮的行為無異將 情感交流當作買賣交易,最後終究會失敗。

趙星皓則以德希達解構觀點探討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裡的「禮物」。德 希達認為禮物應該沒有交換、不求回報或造成別人負債;一旦有負債或回禮就等 同把原先的禮物取消掉,所以禮物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唯有禮物不以禮物的形式 出現,禮物才真正可能。趙星皓指出在《一報還一報》裡,莎士比亞與德希達的 看法不謀而合,他們都試圖把「不可能的任務」變為可能,故事情節中伊莎貝拉 寬恕安奇羅的行為可視為「絕對禮物」,沒有任何算計、是無條件給予他人的寬 容。相較於黃士茵分析《鴿之翼》中禮物包裝交換利益的部分,《一報還一報》

在趙星皓的詮釋之下顯得是純粹善意的禮物。

同樣以德希達禮物理論來解析文本的尚有劉秋眉對於童妮․摩里森《愛》

中禮物經濟的研究,透過三個部分──愛、友誼、黑人認同論述其中禮物的表現,

比起趙星皓,劉秋眉不但也嘗試尋找德希達所述不以禮物形式出現的真正的禮 物,同時更強調使「絕對禮物」運轉的是「愛」──回應他者的呼喚,而且「禮 物」就像個從固定形象的意符逃逸出來的意旨,因此我們尋找禮物的過程即是在 挖掘禮物的秘辛,但就算你認出它、發現它了,它也只存在於當下,接著我們又 得繼續從事「不可能」的追尋。簡而言之,德希達所追求的禮物,是一種形而上 絕對純粹的真善美。

最後一篇是王翰陞以佳寶(Jacques T. Godbout)探討人類原始社會與現代 社會中禮物形式的差異來研究狄更斯《錦繡前程》中維多利亞社會的禮物經濟,

該時期剛好是英國社會從農業轉變到工商業社會的過渡時刻,文本中所呈現的禮 物經濟邏輯,充分體現當時社會與文化如何在資本主義市場機制與固有社會秩序

(23)

中尋找可能的調節與平衡。書中主角的禮物經驗一方面有資本主義式的考量計 算,另一方面也有真正慷慨的善意;這不只是因人而異,有時同一人在面對不同 對象、場合便會採行不同態度。王翰陞最後指出在調適過程中,現代社會仍有純 粹美善的禮物。

綜上所述,以上的研究都關注書中人物們所共同形塑的禮物人際脈絡,其 中反映出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或利益交換的、慷慨善意的或是摻雜兩者的,禮物 的主題成為探討文本中人與人關係的重要切入點。本文可嘗試歸結研究文本中透 過贈與和回饋形成的禮物循環網絡特性、禮物對小說人物人際交往的影響。

(24)

第貳章 「禮物」與人

第一節 挑選禮物

因為禮物的性質:若非經過一主體給另一主體而存在於人與人(或鬼神)

之間的關係中,事實上它就只是一個物品不會被稱為禮物,因此「禮物」總會牽 引出人我關係的問題。本節首先說明評析幾位學者對「禮物」議題的看法,最後 將指出本文主要採用的是海德的禮物論述。

一、義務說

禮物的概念自法國社會學家牟斯(Marcel Mauss,1872-1950)的研究發現以 來,本來完全自發贈與、不求回報的性質受到挑戰。因為牟斯發現收禮有回禮義 務,禮物的送往迎來其實是「交換」,在社會交往中:「拒絕送禮或拒絕邀請,就 像拒絕接受一樣無異於宣戰。這是一種斷絕友誼和交往的表示」(23),重點是當 人擁有什麼就有義務分送一些出去,不只有「送的義務」,也有義務「收」禮及

「回」禮,以展示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

另外酋長與臣民之間的階層關係也依賴禮物來建立,施捨顯示自己高人一 等,接受而不回報表示卑屈;甚至很多部落有所謂「誇富宴」(potlatch)的習俗:

宴會主辦人以鋪張的禮物送給所有賓客以顯示其社會地位,而本次的收禮人可能 成為下次另一宴會的主人,他必須以更貴重的禮物奉還,有時不惜傾家蕩產。這 種禮物贈送挾帶了嚴密的社會規範、有很濃厚的道德屬性,社會成員須遵守的原 則即「你收受多少,就付出多少。最好是全部都給」(94)。

二、利己說

法國社會學學者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將牟斯論述當中,「收 禮者有必須回禮的義務」這一點加以發揮,認為送禮者事實上也預期收禮者必須 回禮,因此大方贈禮的行為根本是一種將利益考量加以包裝的手段:「因為社會 拒絕承認自我利益赤裸的事實,所以將經濟資本轉化成象徵性資本」(Osteen 24),布爾迪厄指出正是因為象徵性資本(symbolic capital)、時間差(the lapse of

(25)

time)以及錯誤認知(misrecognition)的運作,使得禮物交換成為可能。因為收 禮者常透過象徵的形式來回報送禮者,如表示尊敬、熱烈地答謝;相對的送禮者 得到了慷慨的美名以及聲望,雙方的行為都是「象徵性」資本的流動,不如錢財 直接。再加上送禮與回禮的時間間隔,模糊了交換的事實,使人有慷慨無私禮物 的錯誤認知(Bourdieu 112)。而這種禮物經濟進行的方式,是一種習性(habitus)

──人們未說出口但卻以此為行動原則、隱含的規範。說穿了,其實人們送禮只 不過是將自我利益的算計裹上一層糖衣,讓彼此都沈浸於甜蜜的謊言中。

三、無私利他說

禮物在牟斯以降的敘述裡,不是利己的便是一種債務會造成回禮壓力,所 以完全無私、純粹利他的禮物幾乎是『不可能的』。解構主義代表人物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 1930-2004)透過語言研究指出:「這些使禮物之為禮物的前提

(也就是「某人」將某件「東西」給了「某人」),同時也標示出禮物的不可能……

產生禮物的可能性定義,都將廢止、消除並毀滅禮物」(

Time

12),也就是說,

一旦禮物收送的雙方(兩個「某人」)覺察到「東西」餽贈的義務或是人情債之 後,這樣的禮物就已經不是真正的禮物了。

因此德希達認為真正純粹的禮物要能產生,必須符合以下前提:禮物要不 以禮物的形式呈現、雙方在給與收的當下馬上就要忘記這回事,不然就是得未意 識到那是禮物,因此禮物必須打斷時間的循環性只存在於「現在」(present)(

Time

9)。所以對於德希達來說,人在意識的層次上不可能送禮物,因為他一旦知道自 己在送禮,那個禮就被回禮的期望或義務取消了。

四、融合說

社會科學學者康特(Aafke E. Komter)一開始便關注由禮物所彰顯出來的 社會人際關係,認為禮物可以聯繫、確立、保持或鞏固社會關係。承襲涂爾幹關 注的「什麼使人與人之間會互相聯繫?」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8的問題,

康特認為「禮物理論就是社會連帶理論」(2):探討社會關係是如何創造或維持。

於是康特便將先前學者研究出的社會關係模型分類用在禮物上:利益交換的工具

(26)

性(instrumentality)、權力壓迫(power)、平等互惠(equality)、自發無私的愛

(affectivity)。前述談及的各種贈禮動機,也都可以被涵蓋在此分類中,康特表示 這四類可以視為連續光譜,實際情況下的禮物很可能並不完全屬於某一類,而是 各類不同程度的混合體(205-6)。

不管是牟斯對禮物義務性的關注,布爾迪厄對禮物私利性運作方式的揭 露,或是德希達不求回報善心的追尋,到康特廣納各種禮物的可能樣貌以說明社 會連帶的人際關係,整體呈現出「禮物」的複雜性,並顯現出各個理論家關注的 人我關係之不同面向。牟斯希望現今資本主義社會能學習原始社會的禮物制度,

強調道德義務的強制性。在人與他人關係的問題上,牟斯提供的解答是彼此都有 義務互相贈與付出,最好是自由意志決定這樣的善行,但若個體無法自主達成那 就不惜用社會規範半強迫大家遵行(108)。對德希達來說,「禮物是一個思索自 我與他者關係的媒介,禮物理論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深化人我關係議題的探討」(陳 重仁 219),德希達欲追求人對他者無條件給予的至善,但依據自己解構主義的 分析又認為這種至善在人類社會中是失落的。布爾迪厄則論及人類的自私自利要 如何轉化成社會可接受的運作方式。

禮物的基本功能在於聯繫人與人、彰顯出人與人的關係,禮物介於經濟、

非經濟之間的矛盾性使其相當複雜,這促使美國學者歐斯坦(Mark Osteen)用

「遊戲」來比喻贈禮收禮:這個遊戲不僅不遵循規則且「正是活動過程中的不確 定性、冒險、時而自發、常常愉悅的成分,使得這個遊戲好玩……而真誠的禮物 有一本質:使人驚喜歡樂的能力」(25),玩家在禮物的送往迎來似乎得到尋寶的 樂趣,因為有不確定的冒險性,以致於當人獲得寶藏時會滿心喜悅。

至於寶藏是什麼?有可能得到的只是別人迫於無奈給的、只是習慣如此、

想顯示他優越地位或是想趁機佔便宜換取利益的,但我想會讓人愉悅,無疑是那 種自發性出於關愛,只是覺得你需要或你會喜歡就給你的那種禮物。很多時候,

當我們出自愛心來送禮時,我們都得考慮對方喜歡什麼?他需要什麼?這種人對 人的關心,願意花心思真正認識另一個人的獨特性並付出感情,這都是人選擇要

(27)

善待他人、營造美好社會關係的一種努力。而收禮人,就像德希達所述「對於所 收到的禮物,所承恩的事/物,和所應回敬禮物的內心召喚,均須抱持負責的態 度。也的確必須去對/向收到禮物的回應負責。一個人必須對於他贈與和接收的 行為負責」(

Time

63),這種發自內心回應道德呼喚的行為,正是人類善行的顯 示。

除了德希達以外,美國著名的文化評論學者海德(Lewis Hyde)也特別關 注無私愛的禮物,海德並不認為回禮的義務感會抵銷掉原來送禮人的禮,反而看 重這樣的情感牽繫。他在《禮物的美學》(The Gift

Imagination and the Erotic Life of Property)導論中便直接表示因為主題優先性的考量:「我不想討論出於無奈或 恐懼而贈與的禮物,或是因為盲從或義務而接受的禮物;我只關心我們所渴望的 禮物,那很有威嚴地對靈魂說話且讓我們感動莫名的禮物」(16)。讓人感動的禮 物,大抵應該是出於愛,但嚴格說卻也不一定,有時也可能是一種未揭露的欺騙,

但海德並不想討論這個,而把焦點擺在禮物讓人感動了之後,對人帶來了什麼影 響,有情感連結的禮物是如何形成禮物社群,禮物的精神與藝術的關連性等問題。

海德論著前半部,詳細地運用人類學材料(神話、禮俗、儀式等)及形塑 我們心靈結構的民間故事,說明禮物的特性以及禮物是如何在流動過程中使得本 身有增長,激起收禮人生產創造的勞動並將個體聯繫到團體,後半部則以兩個詩 人──惠特曼(Walt Whitman)、龐德(Ezra Pound)的生平及作品為例證。

事實上海德也認為:「一樣禮物被給予,的確經常會有別的東西回來,可是 如果那被當作交換的外在條件的話,禮物就不成禮物了」(28),字面上的意思,

與德希達的主張有相似之處:如果送禮一定有回禮,那回禮就等同把送的禮取消 了。但言外之意卻顯出海德與德希達的不同:其實不一定有回禮,那我們就不能 倒果(常常會收到回報)為因,說人送禮都是因為覬覦回禮,而且他也不認為造 成收禮人回禮的義務感會取消掉禮物,反而正是由於收禮者享用了禮物,內心感 到由衷感激,促使他去創造、生產另一份禮物出來,於是「當禮物被用掉時,它 是用不完的……只有繼續被傳下去的,才會源源不絕」(44),海德重視禮物「回

(28)

禮」時產生的增值,就是這一點讓禮物充滿價值。

德希達相較之下強調禮物的「贈與」及其絕對「純粹性」。他認為在時間長 河中,禮物只存在於「現在」,並且要求禮物以非禮物的特殊形式出現,這無非 都是想杜絕任何回禮及其義務的可能,他認為「給予」的純粹善心是不容任何雜 質干擾的、否則就會相互抵銷,賴俊雄就指出:「對德希達而言,純潔無染的『禮 物』永遠是不可能『存在』,因為,純潔無染的『禮物』是一種……『純粹的』

贈與、而沒有交換;是一種『無責任的』贈與,而互不相欠」(111),又說明:「純 真(上帝)的禮物於社會性交換經濟形成後即成為一種永恆的失落……成為一種 交換經濟外的激進外在體」(81)。而海德則認為禮物就是發生在人與人生活的社 會中,關注禮物如何聯繫起社群、產生情感社會心理的增值或是引起生產創造的 能量:「增值是在禮物從第二者轉給第三者時產生的,而非在第一者贈給第二者 時。當禮物經過某個人,當禮物圈出現時,增長才會展開」(67),禮物流動是螺 旋循環的,目的不是徹底解決債務、一往一返就抵銷的,而是要彼此維持永久的 關係。這裡可以明確看出,海德認為禮物的核心價值在「回禮」以及整個禮物社 群關係,而德希達則注重贈與那一刻對他者的至善。

事實上兩人關注的焦點是截然二分的,而我認為因為一方面本文研究文本

《史凱力》、《曠野迷蹤》中的禮物有大半是藝術作品,用海德的禮物美學正好得 以深化其意義;另一方面,因為德希達要求絕對純粹,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傾向,

海德則比較注重實際社群關係、對於禮物在人際脈絡整個的流動有很完整的觀 察,以此分析文本世界人物的互動關係應較為細膩,較符合本文研究問題,主要 採用之。

(29)

第二節 禮物美學──創造力精神往來

上一節已說明海德禮物論述的重點是,禮物在人際之間流轉時會產生增長 並且聯繫起參與其中的人,因為禮物會增長,所以禮物的一往一返並不會等值抵 銷,反而會造成不平衡,而一直流動下去;本節將詳細闡明其中的內涵,為何禮 物會增長?以及禮物是如何造成流動的?海德甚至以此說明藝術家天賦的開展。

海德一開始就強調:「禮物必須保持流動。有些形式的財產會停止不動,那 可能意味到了極限或是有阻力,可是禮物是要不斷游走的」(21),他以撞球遊戲 中的母球比喻第一個禮物,它一定要引起流傳的動能才行;他認為禮物是條流動 不停的河川,如果將禮物持有不動,就等同在河流築堤、河流會停滯並且可能使 佔有禮物的那個人潰決。既然是「流動」,最好是有三個人以上,因為「如果禮 物交換落入以兩人為中心的自我中,很可能會變成以物易物」(41),如果只有兩 人則至少要有三次以上的給予行為。至於為什麼禮物一定要流動?海德在這裡並 沒有很清楚說明,只表示對流動的另一個說法就是「禮物一定要用掉、消耗完、

吃光光。禮物是要消滅的財產」(27)而且又說:「禮物自這一手轉到下一手,而 不保證會有任何回報,那麼禮物就是被消耗掉了」(29)。我的解釋是,「禮物得 被吃了、用了」意味著收禮者是真正需要或喜愛這份禮(如果禮物不是食物或消 耗品,那消耗的意義,應該是指收禮者懂得賞玩它),這是一個禮物要成為禮物 的要件;而既然禮物消耗掉了照海德的講法就暗示贈禮者並不一定會有回報(東 西都用掉了,不一定有可還的)。當禮物用掉了以後,又想回禮時,收禮者就必 須自己生產禮物,因此就牽涉到禮物為何會在流動時產生動能並且增長。

關於禮物何以在流動時增長的問題,得從海德分析各種「成年禮」的贈禮 習俗9來了解,他認為在各個生命階段的轉折點,人都要贈禮或收禮的儀禮意思 是:「一方面,生命面臨新層次的人被授與意味著新身份的禮物;另一方面,年 長者──要脫離該階段的捐贈者──把同樣的禮物贈與年輕者,藉此使自己撤離 該贈與」(74),海德說明人類階段性的轉變就好比昆蟲變態一般,而禮物可以保

(30)

障蛻變順利進行,而葬禮是這種禮物的典型,因為:「所有蛻變都包含死亡。至 少在精神上,舊的生命必須告終,才能讓新的生命出現」(74-5),禮物為何可以 在人的蛻變過程中護航?海德先指出:「我們在蛻變期致贈的禮物,是要我們無 形中放棄的東西看得見……這些紀念品不只可以用來彌補我們的損失,也是對將 來的承諾。它們帶領我們走向新生命,護送我們平安離開死去的東西」(75)。禮 物不只是一種陪伴,或只是轉換蛻變的象徵,還有帶領的作用。海德進一步推想 也許正是由禮物促使人蛻變,倒也不是說禮物本身有什麼魔力,而是收到禮物的 整個過程使人心生感激。「感激是靈魂的勞動,意指靈魂在得到禮物以後的蛻變」

(80),蛻變要付出努力,尤其是靈魂也投入努力,於是一個人便會徹頭徹尾的 蛻變。

海德以一個民間故事作為天賦、藝術家的寓言──「鞋匠與小精靈」,精靈 象徵鞋匠的潛能天賦禮物,他展現完美的縫紉能力、幫助鞋匠脫離貧困潦倒,當 鞋匠心生感激並且發願為光著身體的精靈縫鞋10,最後回禮給精靈之後,精靈便 獲得自由而鞋匠也蛻變為真正優秀的縫紉大師。

海德想說明的是,當我們收到禮物時、禮物(就好比一個靈感)還不是我 們的,我們雖然覺得它很豐盈,但仍沒有能力完全領受它,直到我們感激、渴望 回報並且讓禮物在體內擾動、勞動,使我們自己有能力將禮物傳遞(作品發表),

我們才真正擁有它:

具有改變我們的力量的禮物,會喚醒靈魂的一部份。可是,直到我們自 己可以和禮物匹敵,否則我們無法領受禮物。因此,我們獻身於讓自己 與禮物並駕齊驅的勞動。答禮是感激的勞動的最後行動,因而也是真正 領受了最初的禮物。(86)

因為令人感動的禮物,會激發收禮者想要回禮的心,而要回禮就必須展現出自己 的能力,將天賦發揮出來。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何禮物是在第二者傳給第 三者或是回禮時增值,因為禮物在流動時會激發成員的潛能,禮物在人與人之間 流動時,挾帶累積了彼此的善意、感激,流動愈多、情感愈多,禮物就愈變愈豐

(31)

厚,這就形成了我們的社會文化資產。

以上我們談到,藝術家(收禮者)的辛勤耕耘,終於使他可以實現他收到 的禮物、讓禮物成真並且可以流傳下去,跟觀眾交流。這是一種感激而產生的禮 物增值以及繼續傳遞的動力。海德另外還歸結禮物增長的形態有三:「一是自然 的事實(禮物實際上是有生命的東西);二是屬靈的事實(禮物是精神的媒介,

其個別的體現耗盡時,精神仍然長存);以及社會性的事實(禮物的循環創造了 交流)」(226),這些增長能進一步說明禮物的價值。

就自然的事實來說,海德提到紐西蘭毛利人的狩獵祭儀式:獵人將部分從 森林獵殺回來的鳥兒送給祭司,祭司會吃一些並舉行儀式,再將鳥兒和毛利的護 身符送給森林(40-1);另外北美洲海洋附近的印第安部落對於他們的食物來源

──鮭魚,也有類似的儀式。他們認為:「第一條鮭魚的骨骸必須完整地送回海 裡……否則會冒犯到鮭魚,下一年搞不好鮭魚就不來了,也不會贈禮給族人,讓 他們冬天有東西吃」(54),這些祭禮與大自然建立了一種禮物關係,儀式形式上 的施與受,一方面顯示人類將大自然資源當作是禮物、心存感激,另一方面則是

「承認了我們參與且依賴於自然的生生不息。正因為這種關係的建立,大自然好 像我們自己的一部份,而不是等著被剝削的陌生者或異類。因此禮物交換本身就 有一個檢查機制,避免交換的對象被毀滅」(54)。在自然中,真實的生命會有成 長繁衍,所以禮物也會增長;甚至是禮物關係保存保障了該增長。

就屬靈的事實而言,海德認為個體生命是有限的、會死的,當生命腐朽時,

恆久的「全體生命」還是存在;古代神話有些象徵全體生命的神,海德特別以克 里特島和希臘的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os)為例:

當蜂蜜發酵,腐壞的部分不只會重生(冒泡),它的「靈魂」(spirit)

(酒精)也存活下來……祭司在歌頌酒神的肢解時,會把葡萄塞到榨汁 桶裡面壓碎。戴奧尼索斯是個因為被肢解而得到更高生命的神。他自肢 解重生後,力量有增無減,好比葡萄酒是葡萄的菁華且更加強烈。(61)

葡萄壓碎變成酒汁,個別的葡萄生命都有期限,軀體終會腐壞,但是當他們壓碎

(32)

後卻可以發酵成酒精、提煉出不會腐朽的精華,存活下來。

而沒有生命的物體,若我們願意投資生命在其中,該物也是可以承載全體 生命。所以在葬禮誇富宴11中常贈與的銅牌碎片,其實代表了人死後永存不會腐 爛的部分,「碎片或是重新組合的銅牌更有價值12,就是在說人類生命分享了全 體生命」(61),禮物流經的每個人將自己的靈、精神寄託在上面,成就了意義豐 厚的禮物。

第三個增長形態是社會性的事實,這個部分在之前的行文中其實皆曾提 及,禮物聯繫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傳達人們相互的慷慨與善意及對彼此的肯 定,於是:「眾人莫逆於心,經由禮物的鏡片,他們的心意都聚焦在一起。因此,

禮物就成了凝聚社會的力量,更是讓人覺得價值經由傳遞而得以增長……如果禮 物可以讓團體融合,那它的價值在一開始循環時就已經增長」(65)。

海德提出一個禮物社群很顯著的優點,以科學學術團體為例,如果各種理 論、觀念都要變成商品,「意味著築起一道屏障,阻止觀念免費或免稅地在人群 當中流動。觀念的益處和用處得先被審查且付費,才能走出屏障」(129),如此 一來雖然個體有絕大的自由將觀念販賣獲利,但是卻不利於學術知識的累積與交 流,所以「禮物社群會對其成員有若干限制,但是這些限制卻確保了禮物的自 由……當觀念被當作商品,就無法自由地散佈」(131),這些人類文明集體的資 產,不管是藝術文化、知識理論或科技技術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而是集眾人 之力交流累積而成,從這裡可以見出人類交流確實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因此海 德說:「如果我們無法維持正面互惠13的制度,我們就無法參與我剛剛提到的『更 寬闊的心靈』──無法怡然自得地融入自然,無法把群眾凝聚為社群,最終我們 所說的文化和傳統的集體寶藏,我們也無法再取得、貢獻或薪傳」(69)。

海德認為禮物關係不能以商業金錢來衡量,商品關係是一買一賣就買斷 的,而禮物關係則是彼此循環的交流,促成彼此創造力精神的往來激盪以及共同 文化的增長。

(33)

第三節 人的自我創造

因為海德對創造力的解釋比較強調在藝術或知識上,本節希望引進人本心 理學對創造力的看法,將人可以創造的層面擴展至自己的生活。另外將介紹馬斯 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動機論和佛洛姆(Erich Fromm)對人類生存狀 態的剖析,以提供分析個體進行贈禮回禮的心理基礎。

馬斯洛指出,大多數人習慣認定只有某些領域的專業人員,如:畫家、作 曲家、作家、科學家等,具有創造力。但馬斯洛認為其實所有的工作都可能有發 揮創意的地方,相反的一般人以為極具創造力的藝術表演可能只是機械化的抄襲

(122-3)。因此一個人即便只是在料理家務,卻也可以發揮巧思,實踐生活藝術;

反之,若一個音樂家只懂得按譜演奏,他反而只是工匠。

黃武雄便指出創造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就是因為如此,人類才能 創造現今科技文明的社會及生活方式(《童年與解放衍本》92)。人類從一開始以 採集打獵為生,後來懂得掌握自然運行的規律、耕種灌溉,甚至發明了各種制度 法律,這些都是人類原始創造特質的展現。佛洛姆甚至認為,人是自己人生的創 作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盡情揮灑的畫布(《自我》25)。這些在在說明了人 類具有創造性特質及自主性。

人本主義受到存在主義的影響,傾向認為人的「存在先於本質」。也就是說 每一個人都是實有的存在,每一個人生下來便都被判定自由。「因為人的形象並 不預存於上帝的設計之中,因此人生來便被遺棄,猶如被逐出伊甸園的亞當夏娃 一樣,人要自己去創造自己的形象」(黃武雄,《童年與解放衍本》 92)。每個人 的人生或面貌由自己努力創造,沒有人「應該」活成什麼樣子的預設,因此如佛 洛姆所說人是自己的創作者。

然而這種自我的創造需要外界的贈與支持且也常受到環境或文明偏見所框 限。以馬斯洛的動機論(又稱需求層次論)來說,人類有七種需求,由低到高層 次分別是:生理、安全、愛與隸屬、尊重、自我實現、知識與理解及審美的需求

(34)

(17-26)。前四個為基本需求,後面則是成長需求,這些需求會形成人的行為動 機。低層次的需求滿足後個體才越有可能去追求高層次需求的滿足,人生最大的 意義便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其實就是個體完成自我的創造,將天賦發揮。基本 需求,如生理、安全、愛與隸屬、尊重等,只能來自個人之外,這就意味很大程 度上依賴於環境或他人的贈與;基本需求已滿足而追求成長動機的個體,自主性 較高,依據自己的內部創造衝動行事(29-30)。馬斯洛指出人對環境的依賴性會

「扭曲和限制人際關係」(31),容易把他人看做是滿足需要和供應來源,而以實 用的眼光看待外物;而自我實現就是一種對環境現實的超越,只追求個體潛質的 發揮,不再把他人視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客體。

馬斯洛對人格的完滿的描述是「自我實現」,佛洛姆則指出成熟健全的人格 是「自發創造性的性格」(《自我》87),人類能夠運用理性和想像力改變現有物 質,實現自己固有的潛能;並在創造的時候,體驗自己是權力的化身,感到自己 是擁有本身權力的人(《自我》87-8),而「自發創造性性格」最大的特徵便表現 在一個人對外界的給予,在給予中體驗到自己的力量、豐盈以及生氣勃勃。綜合 上述,可見人的自我創造和與環境及他人的關係,息息相關,在贈與的行動中體 現了自我的創造力。

回過頭來談禮物,禮物事實上也扮演著聯繫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角色,

上一節談到禮物關係有情感社會的價值,海德似乎很理所當然的認為聯繫就是好 的,但事實上,聯繫可能是羈絆,海德確實也承認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有自由和社 群的衝突:「人們總是既捍衛自由又渴望感情」(110),許多年輕人確實都曾有段 時間想擺脫撫育他們的各種關係、浪跡天涯,但是他說:「只有在感情槁木死灰 的時候,我們才會想要極力打破束縛」(114)、「我們經常在拒絕關係,也許是純 粹不想糾纏不清,也許是這個關係有污點、有危險,或根本就是邪惡的、令人不 舒服的」(118),海德認為只有聯繫的關係不好了,人才會覺得那是束縛、想逃 開,情感是人們渴望的,說它是束縛並不公平(114)。但這樣的批評似乎過於簡 化,如果以同樣的邏輯而言,應該可以說:「自由是人們渴望的,說它會造成孤

(35)

獨、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是不公平的」,如此一來兩者只是在各說各話、沒有解 決問題。這個「自我與情感聯繫」的這種人我關係的矛盾,可以從社會心理學家 佛洛姆(Erich Fromm)的論著中去找到補充,另外也可以就「與他人聯繫(禮 物的最基本功能)對人類個體到底有何意義?」這個問題得到心理學基礎的解釋。

佛洛姆對於自由及情感聯繫的矛盾有精緻的觀察,他認為現代人常以為追 求自由是人之所欲,卻常忽略其實人也有追求與他人聯合、安全感的需求,甚至 完全的孤單孤立會導致心智瓦解,正如身體過度飢渴會死亡一樣。人有強烈需求 要跳脫孤立隔絕的狀態,有時甚至不惜放棄自由。佛洛姆此主張是來自於他對於 人類生存狀態的觀察:人類從動物本能的世界裡走出來,成為不再完全由遺傳基 因掌控行動的生物。人剛出生的頭幾年非常脆弱,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幫助、沒有 歸屬,根本無法存活。但人類擁有理性、想像力,能思考判斷、創造及生產,隨 著人的成長、人類的演進,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由純粹被動適應改為主動,人慢慢 開始改變環境使它適應自己的「人性」、適合自己生存(《逃避》30-2)。人類在 整個演進過程中,持續的改變使自己真正成為能發揮自己潛能的「人」(《自我》

25):

每個成為「新人類」的步驟都是令人驚恐的。這過程永遠都代表著要放 棄某種我們已經有些瞭解的安定狀態……接下來的每個新階段,都會令 我們害怕。整個發展的過程永遠有兩個彼此衝突的趨勢:其中一個是要 從子宮中生長,從動物的形式變為人的存在,從枷鎖至自由;另一個趨 勢,則是要回到子宮,回到自然,回到確定性和安全狀態。(《理性》54)

也就是說人類相較起其他動物,確實是可以部分發明和選擇我們的生活方式,選 擇適合我們的,但也正因為這種自由,我們可能犯錯、反而毀滅自己或自然,這 是完全依靠本能適應自然生存的動物不會發生的;因此人類會害怕、想要尋求安 全臍帶關係。在脫離且超越自然的過程中,人類個別化程度逐漸增長,同時也越 感覺到隔離孤獨:意識到自身的存在、自我意識、思考感受,察覺自己是個別的 實體,與大自然、其他人都不一樣;人類要發揮自己獨立個體的本然事實,所以

(36)

「追求自由是人類存在的特色」(《逃避》35),但是自由又會帶來隔離與孤獨。

人同時需要自由和與人連結的歸屬感,這該如何解決?佛洛姆提出他的見 解:人必須以自由獨立個人的身份達到和其他人類、世界再度聯合,方法是愛以 及創造,而不是靠原始關係(《逃避》45)。佛洛姆認為在創造活動中,作者將自 己和外在世界(創作的素材:金屬、木頭、紙張或景物等等)結合為一,愛14則 讓人與人融合;這兩種方法都是既保全自己又尊重他人(或物或景)特性的融合 方式。我認為禮「物」則是讓融合看得見並且可以流傳不朽。

加上心理學研究,我們可以更瞭解禮物聯繫力量的價值,從這裡可以看出,

人生很重要的課題:以個體獨立自由的身份和他人、世界聯合,很有可能可以在 禮物送往迎來中完滿達成。問題在於:如何使自己送出去的禮物體現自己的自由 獨立創造性?此問題將留待文本分析時探索。

(37)

第四節 禮物「美學」的延伸及困難

這一節我想要省視海德禮物美學論述,思考我在運用時可能受到的限制以 及如何延伸的問題。從以上的介紹中,可以看出海德極度擁護團體、全體生命的 價值,這與他基本上傾向社會主義的立場有很大的關係。其實《禮物的美學》原 文是 The Gift

Imagination and the Erotic Life of Property,直譯應該是──禮物:

財富的想像以及性愛人生。海德在書中也不時的以性愛比喻禮物交換,例如:

在禮物的世界裡,蛋糕吃了還有,除非你吃了它,否則你無法擁有它。

禮物交換與性愛生活在這方面是相通的。禮物是愛神(Eros)的流出……

欲力(libido)唯有藉由發洩才不會喪失……如果我們精於算計,愛神 是不會現身的,沒有人可以因此得到滿足……禮物的使用終究會保證其 豐盈。(46)

在談到藝術創造力時,也是像性愛的欲力一樣,唯有用掉才會源源不絕:

畫了一幅畫,創作它的人不會因此而空虛。相反地,放著不用的天賦才 會喪失,才會萎縮,將我們的創作獻出來,絕對是讓創作綿延不絕的途 徑……經由贈與而空出地方,讓新的能量流注。要不就成了化石,成了 作家的瓶頸,「生命之流被阻塞了」。(220)

以性愛原理來說明禮物交換、藝術創作的精神,這是海德的基本論調。藝 術美感講究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交流融合,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事。美 學大師蔣勳在《天地有大美》、《美的覺醒》中,不時的提醒眾人,要對自己日常 生活的食衣住行,種種接觸的物質、環境、自然以及人產生心靈情感的交流,才 會擁有豐富的精神性靈生活而非荒涼孤寂;物質發達後,人要追求的就不只是吃 飽穿暖就好,而是在質的方面細細品味,而非量的輕漫糟蹋:「我講的是一件衣 服十年來跟我的情感,因為我善待一個物質以後,它跟我身體產生很多記憶,所 以我會很珍惜這種記憶。這樣的一個記憶可以包括衣服跟我皮膚的感覺、那雙鞋 子跟我的腳走路形狀產生的感覺」(《天地》135)。朱光潛在《談美》也特別說明

(38)

所謂的美感經驗,不只是人將自己的性格和情感移注在物,同時也是把「物的姿 態吸收於我」(36)。也就是在聚精會神的情況下,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回流往復;

只是將個人的情感投射在物上並非美,還要這種投射關注並尊重物原有的特質:

比如我在觀賞一棵古松,我的心境是什麼樣狀態呢?我的注意力完全集 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我的意識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無所 有……我沒有心思去分別我是我而古松是古松……真正的美感經驗都 是如此,都要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36-7)

藝術美學強調人與物的交流,無非是因為人必須對物產生一種欣賞的情感,才可 能使它成為作品的一部份。但是這些關於人關於物的情感透過作品贈與另一人,

而他也懂得其中的情趣時,便擴大了交流的範圍,形成一種超越時間、空間、人 與人、人與物距離的一種共鳴交融的情感。

當人和其他人或物產生共鳴,達到一種人我同一、物我兩忘的境界時,人就 超越了自己本身個體存在的生物限制,達到心靈自由的狀態。蔣勳就曾說明,真 正的美,最後可以超越所有愛恨、現實,而在更高的層次上,保留對世界所有存 在事物的欣賞(《美》299)。在海德性愛融合的原理連結之下,我們瞭解藝術與 禮物相關之處。海德的禮物理論從人與人的關係、社會性的、倫理道德規範性到 藝術美學,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其可延伸之處。

然而海德的禮物理論確實有其限制,比方說海德如同前一節提到的,較不 看重自我,會選擇站在情感聯繫、團體這一邊:「自我的穩固當然有其價值,不 過有時候我們會想要慢慢擴大……自我享受和世界不斷開闊的施與受,終於成熟 了,自我就會被拋棄」(39),而在談論性愛融合或是美學時,投入「忘我」的境 地確實很重要,但「忘」並不等同「無」我、拋棄掉我。我以為愛的特質應如同 佛洛姆所述:「成熟的愛是在保存自己的完整性、保存自己的個人性之條件下的 結合……在愛之中,這種令人困惑的事情發生:兩個人變成了一個,但仍舊是兩 個」(愛 37-8),強調仍舊是獨立個體的融合,「獨立」與「融合」、「自我」與「聯 合團隊」同樣重要。

(39)

另外在創作中自我所付出的勞力部分,海德也將之神秘化,海德認為天賦 來自上蒼、來自大師的禮物,藝術家為創作所付出的努力(雖然是發自內心), 是為了感激、為了把收到的禮物(靈感)表達出來(221)。但是有許多美學大師 或是藝術家都認為靈感應該是來自努力,不是平白無故來的,而是「日有所思夜 有所夢」潛意識的運作,例如:一位素習音樂的人在落水而跳出時,隨口唱出了 一曲創新的動人樂調,這種事不會發生在一位平常從未在音樂下功夫的人身上

(《談美》159)。

總之海德因為強調靈感是賜給藝術家的禮物,而將其過度神秘化,不過這 只能算是小瑕疵,因為海德並不因為靈感自外來而忽視勞力的重要性,反倒以收 到禮的感激來激勵勞力,他認為「界線裡的任何東西必有其窮竭的時候。最平衡 轉動的陀螺也會慢慢停下來」(43-4)、「感激需要有未償付的債務,唯有這個債 被感覺到,我們才會被激勵前進。如果沒有虧欠的感覺,那我們也會停下來,這 是人之常情」(86)。也許是因為海德雖然相信人性本善但仍有惰性,需要動力與 持續的熱情,而禮物就是很好的燃煤(而且燒掉還會有)。或許靈感同時具有自 外及自我勞力的成分,重點是都要努力、也要感激,因為努力的過程(不管媒介 是語言文字、陶土、圖畫……),要能爐火純青的表達,都需要有前人技術傳授 及累積。

另外學界對於海德的批評仍有:「過度誇大禮物交換的性愛成分,他對於權 力的複雜面向是盲目的,以致於他的論述顯得有些浪漫化而且單一面向」(Osteen 28)。的確,海德不但只談「令人感動的禮物」,如上節所述他也忽略了禮物情感 的聯繫造成人壓力的部分、過度擁護團體價值,簡化個人自我自由與群體聯合的 矛盾,這一方面我希望以佛洛姆的觀點作為補強。並且在分析文本時,我也不排 除動機為無私以外的禮物,如:權力、利益、互惠等各種成分混合體,對人物所 造成的影響,以免過度化約文本世界。

禮物在人的世界經人之手流轉,它體現人我關係的複雜性,經由前人的文 獻,可知禮物並不單純,有很庸俗醜陋的一面、也有很神聖美善的一面:禮物可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inally, we use the jump parameters calibrated to the iTraxx market quotes on April 2, 2008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model spreads generated by the analytical method with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Key Words: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ty and villag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第一章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After pairing mentors to students, peer mentors exercised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 mathematical remedial teaching to target students who need remedial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three number and operation problem-posing curriculum and

The goals of this research are five: first,development of probability problem-posing teaching material of vocational school; second, analyzing the categories of students’ work and

The performanc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PEEK nanocomposites were examined in terms of tensile loading, hardness,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MA), the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