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料理漫畫的4C 特徵

第四章 文本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料理漫畫的4C 特徵

本章第一節已進行文本統計,接下來進行質化而比較精準的分析。本論文 的主要參考指導方針為內容整合學習CLIL 教學的4C 框架:擁有特定主題內容 的二語教學須包含四層面的因素,包括內容(Content)、認知(Cognition)、交 際(Communication)和文化(Culture)等因素。本節的目的為分析兩部漫畫中 的4C 特徵,一方面為了證明專題漫畫在 CLIL 教學的可用性,另一方面為了找 出教學線索。

一、文化(Culture)特徵

「中華小廚師」和「深夜食堂」各呈現許多能夠讓學習者接觸不同文化的 差別,從中培養跨文化意識。而不只是兩者各別的內容:從它們的比較,更能 展現不同國家的文化。研究者篩選的漫畫「中華小廚師」以清末中國為舞台,

「深夜食堂」則描述現代日本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困擾,兩者的故事背景顯然不 同。以下點子可以反映不同文化和時代的特徵:

首先為兩個國家的飲食文化。透過「中 華小廚師」的閱讀,讀者可以發現許多傳統 中國料理,以及他們的材料和基本烹飪法。

「中華小廚師」的第一話以麻婆豆腐為題 材,主角阿昂及其勁敵以烹飪比賽的方式看 誰能做出最好吃的麻婆豆腐。光第一本書,

就能夠看到各種各樣其他中國料理,如餃 子、燒賣、春捲、叉燒等等,除此之外,故 事也提到許多做菜的材料和香料,如豆腐、

小麥、蔥、大蒜、八角、丁香等等。

圖4-2:「中華小廚師」之材料

另外,除了材料和菜色之外,角色的對話呈 現許多有關烹飪方式和工具的內容。各國在料理 過程所使用的道具和方法各不相同,例如西式料 理不會使用中式料理常見的大鍋子和切肉刀。

圖4-3:「中華小廚師」的廚具

角色說明烹飪過程也能讓學習者了解中式 料理的烹飪方式跟不同國家料理的不同,提升 跨文化意識。

圖4-4:「中華小廚師」的烹飪說明

漫畫裡面出現許多描述清末中國的 場景,從此可以了解中國的一些禮儀和 習俗,如中國人聚餐時常常坐在圓形餐 桌,還有筷子的使用等等。

圖4-5:「中華小廚師」的用餐文化

漫畫畫面反映當代的 建築風格、服裝,也包括 許多人名、地名等等,另 外也有一些有關社會層 級、職位和敬稱的用語,

如「大人」、「師傅」、「徒 弟」等等。

圖4-6:「中華小廚師」的傳統中國結到

「深夜食堂」也包含以上特徵。在第一本,有許多現代日本料理出場,如 咖哩飯、納豆、豬肉丼飯等等。不過,由於故事的重點在於角色的生活苦惱和 事情,料理扮演比較次要的角色,不會出現像「中華小廚師」這麼大量的材料 名字。這是「深夜食堂」裡面的單詞比「中華小廚師」簡單的原因之一。

「深夜食堂」有其他可以反映日本文化 的點子,包括人名的不同:日本名字使用漢 字,但是日本名字出現的漢字跟中文名字有 所不同,如「宮本」、「鶴田」、「繪里香」等 等。另外,讀者從中也可以發現有關綽號的 習俗:台灣人常常把人名中的一個字放在

「阿」後面用來稱呼好朋友,作為綽號,例 如主角叫一位客戶阿龍。「中華小廚師」也 可以看到這個特徵,主角本名為昂星,而常 常被叫阿昂。「深夜食堂」裡頭也看到翻譯 成中文的日文尊稱文化,如「小壽壽桑」。

圖4-7:「深夜食堂」尊稱文化

二、交際(Communication)特徵

漫畫跟散文的不同在於散文使用文字描述場景以及角色的動作;漫畫則是 用圖片來描述這些因素,以視覺的方式給學習者閱讀線索。因此,閱讀焦點被 放在角色的台詞,提供接近實際交談的語言輸入。

這方面漫畫角色之間的互動、交談、糾 紛等等可以讓讀者學習許多適合不同情景的 用語。例如,當「中華小廚師」主角阿昂的 姊姊在第一本第一話發現阿昂前一天沒整理 好廚房,就感嘆地說「搞什麼啊?這是怎麼 回事?」。從角色的反映和表情,讀者可以推 測她的台詞時表示某種不滿、不知失措的感 覺。

圖4-8:「中華小廚師」表情實例

漫畫包含許多如此的自然反應,有負面和正面、表示冷漠和熱情、悲傷、

快樂、生氣的用語。在「深夜食堂」,當有人請角色小壽壽桑試吃香腸,她就開 心的回答「可以嗎?!那我不客氣啦」。這個交流可以讓讀者複習或學習如何回 答別人請你吃飯的用語。重複看大量如此的溝通,會讓他學習許多可以在生活 實際使用的用語。不過,教室也要細心輔導,以免讓學習者培養不適當的習 慣,例如叫別人「傢伙」之類的習慣。

圖4-9:漫畫角色的表情實例

除了台詞之外,角色的表情及其他非語言因素(如象徵遲鈍、猶豫、驚訝 的符號)也可以提供學習者一些線索,補充故事敘述的意思。這些因素可以讓 學習者部分了解故事的發展,在讀文字的時候已經有一點理解。漫畫的理解跟 其他書本一樣需要投入與閱讀,而對中高級學習者來說,這些線索可以讓解碼 過程變得有所輕鬆,更能吸收大量的語言輸入。

三、認知(Cognition)特徵

(一)擬聲詞和感嘆詞

除了圖片幫助理解之外,漫畫有一個可以促進對漢字的認知的特徵:擬聲 詞和感嘆詞的頻率。根據許慎「說文解字」和其他數據,形聲字在「六書」中 占比至少超過七成,對華語非母語者來說是中文一定要掌握的一部分。而這方 面,漫畫常出現的擬聲詞和感嘆詞可以讓讀者更了解形聲字的結構。

圖4-10:漫畫感嘆詞

大部分擬聲詞和感嘆詞漢字的結構是以「口」部首表示「形」再搭配一個 表示「聲」的部件。這些字在漫畫的頻率高於在散文的頻率,而當讀者已經看 過同一個如此的漢字幾遍,就對未來的學習有所幫助。舉一個例子:研究者本 人以前看漫畫的時候常常讀到「咦」表示疑慮的感嘆詞,已經明白其讀法為

「ㄧˊ」。後來,某一天看到成語「匪夷所思」,已經可以猜測漢字「夷」的讀 法,讓此成語的學習比較順利。這類的例子許許多多,讓學習者多認識聲詞和 感嘆詞,對漢字的理解以及未來的學習有不少幫助。

圖4-11:漫畫擬聲詞

(二)合成詞

根據本章第一節,兩部漫畫中的合成詞占超綱詞的40%以上,是兩部漫畫 中的重大單詞類型。由於大部分華語教材著重華語八千詞表的詞會,超綱的合 成詞是許多中文二語學習者在上課時間不會碰到的,需要自己去學習。而這方 面,研究者認為廣泛閱讀是學習合成詞的邏輯的良好方式:由於文本閱讀的多 量,合成詞的閱讀也會很高,加上搭配圖片補充理解,漫畫的合成詞是讓學習 者理解合成詞的好路徑,可以將合成詞相關練習加入教學設計。

圖4-12:漫畫合成詞實例

四、內容(Content)特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