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論文的主要動機為漫畫對研究者的中文學習過程所扮演的角色。回顧過 往的學習,漫畫曾提供研究者許多簡明易懂,接近生活實境的語言輸入。而研 究者認為由於漫畫本身以圖片敘述故事,在提供語言輸入的同時能夠臨時圖解 該語言輸入,幫助提升對生詞的認知。因為漫畫讓研究者學習不少生詞、成語 與慣用語,已讓研究者培養閱讀興趣,研究者認為「用漫畫教中文」為良好的 研究題目,讓人看到漫畫當教材的好處與運用方式。

一、流行文化融入華語教學

一看當前有關華語教學的論文,可以發現許多有關如何運用流行文化內容 來教華語的論文。學者們認為:台灣華語偶像劇可以幫助提升學習者的溝通能 力,包括提供自然的語言環境與大量的語言輸入(林慧娜,2015)。華語動畫語 調教學能有效提升對話與語調的重視和掌握度,能激發學習者動機,並讓學習 者希望這樣的教學能融入當今的華語課程中(陳嬿汝,2014)。流行音樂華語對 於人的生理與心理均具正面效果,具有放鬆學生心情、減少焦慮、提高動機等 作用(張佳靜,2013)。朱庭慧的研究又提出:學習詞彙時,用實際物品或圖片 輔助教抽象文化內容,對認識新詞彙來說,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記憶深刻,不 易忘記(朱庭慧,2018)。

在這個內容越來越多元的環境下,似乎極少存在著以「流行漫畫」為內容 的教材。「用漫畫學英文」等相關文獻數不勝數,第二語言習得學術領域中最有 名的學者Krashen 自身提倡漫畫幫助外語學習並提升閱讀興趣。另外,由於日 本的漫畫文化,「用漫畫學日文」相關書本和論文也相當多,然而乍看之下,漫 畫極少被運用於華語教學,讓研究者覺得可惜。從朱庭慧的研究結果(用實際

物品或圖片輔助教抽象文化內容有很大的幫助)衍生論述,可以假設漫畫在華 語詞彙教學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過程即時提供非常具體的例子,提升 學習者對詞彙的認知。

二、華語教材中的漫畫

在華語課本內,已經可以看到些許漫畫的痕跡。許多比較通用的華語課本 在教學單元的後面會把插畫或連環漫畫 (comic strip) 當單元課文的教學輔助工 具,補充說明該單元的生詞或語法點,提供有視覺效果的例子。這些視覺例子 通常為配對教學的活動或練習,如讓學生敘述漫畫角色的動作,或描述插畫的 情景,以提升學習者的語言產出能力。

表1-1:漫畫在通用華語教材之運用方式

註:「漫畫例子和活動」可有可無。

課文 生詞

語法概念

文字解釋 口語說明

漫畫例子

漫畫活動

另外,已有以連環漫畫為內容之 華語教學課本,如「趣味漢語語法:

35課幽默對話與漫畫」(李紅、張 静,2014) 和「漫畫漢語101句」書 本系列(張婧,2009)。以上書籍的 設計原則和教學對象與本論文有所不 同,其內容為基礎溝通中文,未涉及 到專業華語或學科內容。另外,書籍 對漫畫的應用僅限於提供視覺例子,

無任何故事因素,實際上跟一般華語 課本的漫畫應用方式無所不同。

圖1-1:「漫畫漢語101句」

三、本研究設計原則

本論文的設計原則與以上書籍的不同在於預設將專題流行漫畫的特點融入 教學,如故事敘述、專業知識、專有名詞、文化層面等等。從漫畫取出教學方 案,而非依教學目標設計漫畫輔助教學。

表1-2:本研究的設計原則

流行漫畫 生詞

語法概念

文字解釋

口語說明

已經有教學機構認可用流行漫畫當語言教學題材:在修學過程中,如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組織,以下簡稱 IB)。IB 組織「面向全 世界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四個國際文憑教育項目:小學項目(PYP)、中學項目 (MYP)、大學預科項目(DP)」 (IB 組織,2019)。IB 就如一般教學機構提供不同 的科目,而IB MYP「語言與文學」課程內的「指定翻譯文學作品目錄」共有八 部被列為「視覺文學」(Graphic novel) 的作品 (IB 組織,2019):

表1-3:IB MYP 指定視覺文學

原文標題 中文標題 作者(國籍) 年分 Maus 鼠族 Spiegelman (美國) 1972 City of glass 玻璃之城 Auster (美國) 1985 ナルト 火影忍者 岸本齊史(日本) 1997 遥かな町へ 遙遠的小鎮 谷口治郎(日本) 1998 Jimmy Corrigan:

The Smartest Kid on Earth

(無中文版) Chris Ware (美國) 2000

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 Satrapi (伊朗) 2000 De: Tales (無中文版) Ba (巴西) 2006 Aya de Yopougon (無中文版) Abouet (象牙海

岸)

2006

從表格裡頭,可看IB 指定翻譯文學漫畫的多元性:光是這八部漫畫,有幻 想與真實、黑白與彩色、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漫畫。各個漫 畫的畫風與呈現方式大不相同,從此可以意識到漫畫文化的多元性,研究者認 為漫畫文化教學值得探究。只不過,這些漫畫在IB MYP 課程裡頭被運用於文

學教學,語法較複雜,內容頗沉重(如「鼠族」是以漫畫講述作者在納粹德國 的經歷,作品涉及到猶太人大屠殺以及社會對猶太人見死不救之行為),研究者 認為內容和難度可能不適於第二語言教學。因此,研究之前,需要先根據教學 目標找出符合學生的興趣並適於第二語言教學的漫畫。

再者,由於預設將專業漫畫設為本論文的教學題目,研究者認為應該應用 指定的設計原則來當設計方針。基於要分析漫畫為題材的考量,內容導向語言 (CBI) 和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 (CLIL) 值得探究,從兩者的比較和分析出發。CBI 和CLIL 的原則相近,CBI 是「以專題內容為媒體的二語/外語教學或學習」

(Brinton, Snow & Wesche, 1989),CLIL 是「將學科內容和外語學習相結合,用 外語教授科學、地理、歷史、藝術等內容,從而促進語言和學科內容的雙重學 習」(Marsh,1994)。在漫畫的分析之前,會先澄清兩者的差別,再將其原則適 用於研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