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住民家庭發展及特質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住民家庭發展及特質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新住民子女的家庭成長及父母親教養態度的影響,針對國內外 學者的研究作分析。本章節共分為三小節,第一節為新住民家庭發展及相關研 究,第二節為行為表現之理論探討,第三節為教養態度之理論探討。以下針對其 內容做詳細說明,分述如下。

第一節 新住民家庭發展及特質之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新住民家庭發展及相關理論來探討,共分為三個部份:跨國婚姻 的成因、新住民人口成長與分佈情形及新住民家庭問題來說明。分別加以論述如 下:

一、跨國婚姻之成因

如果以各國移民政策的申請項目做為分類依據,將跨國移民者區分為四種 主要的類型(監察院,2005﹚:

(一)依親

基於人道與人權因素的考量,以申請人在移入國有父母、配偶及子女或未 婚夫妻等親人作為擔保的方式,讓移民申請人得以前往與親人團聚。也是 目前美國、歐盟、加拿大、澳洲等國家開放配額最多的移民申請種類。此移民 政策主要認定家庭能在移民者與當地社會產生緩衝及媒介的作用,從而減輕移 民在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困擾,並有助於連結新的人際網路。在依附親屬關係中,

經由跨國婚姻的女性移民逐漸成為持續成長的移民趨勢,有關新住民的研究也 成為東亞各國社會研究中的重要課題。然而這種方式的移民申請卻可能是有心 人士以利用假結婚或委造身分證件的方式,企圖闖關。為了保障家屬團聚同時

10

也杜絕不法,各國政府對於婚姻關係的真偽,婚姻持續時間、申請等待期的長 短、與親等的限制上等等皆有嚴格的限制。

(二)菁英移民

這是目前最受各國歡迎的移民類型,此類型往往帶動移入國家經濟發展的 新契機。菁英移民的訴求是具高技術性的知識人力或是擁有相當程度經濟能力的 人士,移民的申請主要可分為技術移民與商業投資移民兩種。因應現代社會知識 經濟的快速發展,技術移民的數量未來仍會不斷的增加,美國、香港、新加坡、

中國大陸等,皆已放寬科技人才申請工作簽證的限制與配額。

(三)勞工移民

勞工移民的需求量與各國或區域的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已開發國家生育 率降低與人口高齡化的趨勢,造成青壯年勞動人口數量減少,以及扶養與被扶養 人口比例出現失衡的現象。在追求經濟能持續穩定成長之下,面對勞工短缺的現 象,除了提高單位生產力、鼓勵女性投入就業市場、二度就業等之外,引進外勞 也是紓解勞動人口不足的方式。當一地勞動力不足時,政府就必須引進無技術性 或低技術性的外國勞工,來從事當地的勞力密集產業。而勞工來源地常受地緣關 係和特殊的政治關係(如殖民地與殖民母國;或雙邊勞工協議等)所影響。

(四)難民

難民長期以來都是人類歷史的一部份,難民的種類很多,除了因宗教、戰爭、政 治、種族等原因造成人民被迫遷移外,還包括尋求政治避難者及被放逐者。鑒於 難民數量的龐大與問題的複雜性,聯合國難民署也於 1950 年成立,以解決難 民的相關問題。

綜合以上所說,跨國婚姻是由依親發展而來,配偶異國化的現象越趨明 顯 , 婚 姻 移 民 儼 然 已 成 為 臺 灣 主 要 多 元 人 口 組 成 之 一 。「 跨 文 化 通 婚 」

(cross-cultural marriage)是指來自不同種族、宗教道德團體、國家的男女雙方,

經由婚姻形式而成為夫妻的婚姻,包含了族群通婚(inter-racial marriage)、異教 結婚(inter-religon marriage)、跨國通婚(international marriage)等(劉美芳,

11

2001) 。因此,跨國婚姻是跨文化通婚的一種模式。影響此現象的成因有很 多,綜合文獻內容如下:

(一)階層流動

對於兩方來說,各取其利,因為社經地位較低者可藉由跨國婚姻跨入主流 社會,藉由配偶的協助達向上流動的目的;而社經地位較高者,可藉跨國婚姻 尋找條件適合的配偶。

(二)經濟因素

自以前政府採取「南進政策」,開放東南亞投資後,台商與東南亞的女子接觸 頻繁,於是開啟了東南亞跨國婚姻的大門,1980 年代當時臺灣正經濟起飛,許多 的外籍配偶也是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嫁到了臺灣。到了 1990 年代,臺灣的 政經結構改變,亞太地區的經濟興起,促使臺灣與東南亞國家的互動更為密切,

仲介的觸角更可深入其他的東亞國家。臺灣的資金外流,外勞的大量引進,造成本 國籍的勞工階級失業率大,間接影響其婚姻市場的價值與地位,退而求其次的作 法,則唯有迎娶外籍配偶才能完成終身大事(林式州,2009)。夏曉鵑在其研究 美濃地區的印尼新娘博士論文中指出印尼新娘之所以願意遠渡重洋嫁來臺灣,除 了因為臺灣經濟發達外,原鄉生活貧苦更是令她們想離開印尼(引自蕭昭娟,

2000)。菲籍女性乃因母國貧窮,希望改善家庭經濟生活因而選擇嫁來臺灣(劉 美芳,2001))。

(三)人口結構改變

影響婚姻市場的結構因素包含族群的大小、族群的異質性及族群中兩性比 例(Fu & Heaton, 2000;Hwang & Saenz & Aguirre, 1997)。一個族群中適婚年齡人口,

兩性比例若出現不均衡的現象,有供需的問題,則族群中人數較多的性別,便受 到相當程度的壓力而必須選擇外婚(Fossett & Kiecolt, 1991;Fu & Heaton, 2000),

在臺灣,東南亞外籍新娘的增加也驗證國際通婚確實提供兩國男女婚姻瓶頸的出 口(夏曉鵑,1997),另一原因是兩族群在地域性或社會接近度高,男性只好選 擇外婚。

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個人在婚姻市場上有了更多元的考慮,不同種族、

12

國家、宗教的伴侶也是另一種選擇。

二、新住民人口現況

新移民女性的形成,就人口學的觀點來看,是屬於一種特殊形式的遷移與移 民方式,她們是屬於跨國婚姻的類型,跨越族群、宗教、語言、種族及國家界線 等,在另一片陌生的土地上,與另一半展開新生活,其結果影響到通婚的個人、

子女、家庭、團體,以及現在、未來的世代和整個社會國家(馬南欣,2010)。 以下就針對新住民國籍、人口成長與分佈情況做分析。

(一)新住民國籍與人口成長

根據 2016 年內政部的統計,目前在來臺的新住民女性中,以大陸、港澳地 區為最多,其次為東南亞國家,最後則是日本、韓國及其它國家,而除了日本 籍之外,來臺的男女性別比例有明顯的差異。在東南亞國家中,又以越南籍新 住民女性居冠,再者為印尼籍,接者為泰國及菲律賓的新住民女性。對照 2006 年內政部的統計資料做一比對,可以看見十年間的新住民人口呈現穩定成長,

來臺數可說是有增無減,如表 2-1 與 2-2,將 2006 年與 2016 數據呈現如下。

13

14

新住民的總數從 2006 年的 38 萬到 2016 年的 52 萬,在這十年內的人口多了 約 13 萬 7 千人,呈現穩定成長。其中,以新住民女性來說,增加了約 12 萬 1 千 人,占了新住民總數的 88%,由此可知,新住民女性來臺人數遠遠高於男性,男 女性比例有明顯的差別。

(二)新住民人口分布

根據內政部統計周報顯示:以結婚登記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來說,

104 年結婚登記對數中,新郎及新娘均為我國籍者 13 萬 4,358 對,占 87.05%,配 偶為外籍與大陸、港澳地區人民者計 1 萬 9,988 人,中外聯姻比率 12.95%(較 92 年之最高峰減少 18.91 個百分點)。

1、按國籍(地區)別分:104 年與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港澳地區配偶,以大 陸地區人士 9,322 人占 46.64%較多,為東南亞地區者 6,252 人占 31.28%次之,其 他國籍者 3,281 人占 16.41%再次之,港澳地區 1,133 人占 5.67%居末;若按國籍 別觀察,以越南籍 3,986 人最多,日本籍 902 人次之,印尼籍 841 人居第三。如 與 103 年比較,東南亞地區增加 786 人(其中以越南籍增加 672 人)較多,大陸 地區則減少 722 人較多。

2、按性別分:新娘 1 萬 5,302 人占 76.56%,高於新郎之 4,686 人占 23.44%,惟 其差距已逐年縮小;新娘以大陸地區 8,528 人最多,越南籍 3,853 人次之,印尼籍 782 人居第三;新郎亦以大陸地區 794 人最多,日本籍 639 人次之,美國籍 617 人居第三。

3、按區域別分:104 年結婚登記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 1 萬 9,988 人中,

以北部地 區 1 萬 399 人占 52.03%最多,中部地區 4,535 人占 22.69%次之,南部地 區 4,531 人占 22.67%居第三,東部及金馬地區分別僅 352 人及 171 人較少;惟中 外聯姻占該區總結婚對數比率,以金馬地區 21.30%最高,北部地區 14.13%次之,

中部地區 12.05%居第三,南部及東部地區亦分別達 11.64%及 10.35%;其中金馬 地區因居地利之便,大陸地區配偶比率達 77.78%,東南亞地區配偶比率以中部 及南部地區分別為 35.50%及 34.87%較高,其他外國籍配偶比率則以北部地區 19.28%較其他區域為高。如表 2-3 所表示:

15

16

若以新住民國籍別來看,以大陸地區為最多,再者為東南亞地區;以新住民性 別來說,女性人數明顯高於男性;若以地域性來區別,北部為新住民人數最多的區 域,再來為中南部縣市。雖然東部算是新住民人口數最少的地區,但以縣的人口來 說,比例也算高。

三、新住民家庭特質

家庭為孩子成長的最主要場域,而家庭生活的經驗對孩子發展更有重大影 響。在現今臺灣社會快速發展之下,這十幾年來新住民人口的比例越來越高,一 直到近幾年才稍稍有緩和的趨勢,不僅影響了社會結構,同時對於家庭生活型態 也帶來很大的改變。早期的臺灣,「外籍配偶」這名詞很盛行,泛指嫁來臺灣的 女性,因為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觀念、生活方式都很不一樣,願意遠嫁到 臺灣,部分為因戀愛而締結婚約,但大多數是存在著買賣關係,在經營家庭的過 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無論是生活調適或者是教養子女的部分都有困難。以下歸

家庭為孩子成長的最主要場域,而家庭生活的經驗對孩子發展更有重大影 響。在現今臺灣社會快速發展之下,這十幾年來新住民人口的比例越來越高,一 直到近幾年才稍稍有緩和的趨勢,不僅影響了社會結構,同時對於家庭生活型態 也帶來很大的改變。早期的臺灣,「外籍配偶」這名詞很盛行,泛指嫁來臺灣的 女性,因為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觀念、生活方式都很不一樣,願意遠嫁到 臺灣,部分為因戀愛而締結婚約,但大多數是存在著買賣關係,在經營家庭的過 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無論是生活調適或者是教養子女的部分都有困難。以下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