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東縣池上鄉幸福國小,新住民子女行為表現及父母教養態 度的關係。本章節共分為四小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針對其內容做 詳細說明,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隨著資訊化與全球化的腳步,增加人們訊息傳遞與交通上的便利,藉由文 化、經貿、社會的交流,各國地理上的疆界雖然存在,但無可諱言地,實質上 的疆界藩離早已模糊,地球村的趨勢已儼然成形。這種因留學、通商、婚姻所 形成的跨國交流,雖然帶來一些便利與優勢,但也為當地社會帶來了許多的衝 擊與問題,成為社會發展的隱憂(林瑞勳,2006)。

臺灣在這幾十年來的人口變遷改變相當大,尤其在政府大力推動「南向政策」

之下,有了跨國婚姻的通婚現象,大多是由女性的外籍人士為主,也就是說臺 灣有越來越多人娶新住民女性,人數逐年增長,近年則趨於平緩。對於離鄉背 井來臺的新住民女性,有的人可以很快融入當地,但有大多數的人,因為家庭 狀況不同衍生出經濟弱勢、社會支持性低等問題,在面臨少子化的衝擊之下,雖 填補了人口的空缺,但接下來面臨的相關問題才是重要的難題,像是新助民女性 的輔導、因文化背景不同產生的磨合,再者為教養子女上的問題等,我們需要更 審慎的對待。

依據內政部十一月份的外籍配偶人數做統計,臺東縣的新住民女性以大陸 籍配偶為最大宗,再來則是越南籍,接下來為印尼籍,統整如下表如下表 1-1 所 表示。

2

表 1-1 內政部 105 年 11 月臺東縣外籍配偶人數統計表

國籍別 人數 百分比

大陸籍 2625 人 62.8%

越南籍 955 人 22.85%

印尼籍 259 人 6.2%

菲律賓籍 86 人 2.06%

柬埔寨籍 42 人 1%

其它 213 人 5.09%

合計 4180 100%

資料來源:依內政部統計通報﹙2016﹚資料,研究者自行整理。

新住民的人數自 1998 年起逐年遞增,根據內政部統計通報(2016 年第 42 週)

來說,同期每百名出生嬰兒中,生父或生母為大陸港澳地區或外國籍者有 7 名

(其中生父為 1 名、生母為 6 名);近 10 年生母為大陸港澳地區者所占比率由 5.1%緩降至 3.3%、生母為外國籍者所占比率則自 95 年之 6.6%逐年遞減至 2.8

%,由下圖 1-2 可以清楚的看到除了本國籍外,生母為其他國籍的嬰兒人數則逐 年漸少中。

表 1-2 內政部 105 年第 42 週戶籍登記之初生登記狀況統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通報﹙2016﹚

雖然這幾年來,生母為其他國籍的嬰兒人數已逐漸下降,但總體來說,每年

3

仍持續有五六千人的增加,在這十年內,新住民孩童的數量依舊穩定成長中。對 於這一批新住民女性來說,造成生活困境的第五項因素為子女教育的問題,這一批 新住民之子的教育就是我們需要重視的一環。自小在雙重文化薰陶的教養之下,

進入我們的國民教育系統,在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裡,父母的陪伴與關懷對孩子的 成長歷程是相當重要的,可說是奠定學習的基礎。在往後的學習歷程中,家庭的功 能是否能發揮最大效益,攸關孩子的各項行為表現,無論是在人際互動、學習態度 等都是密不可分。

二、研究動機

臺灣是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寶島,早期有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族,後有 漢人遷台,社會成員的形態逐漸在改變。而現今,又以新住民的比例居高,而其 子女的教育議題這幾年來受到大家高度重視,其形成歷程與臺灣社會型態的轉變 息息相關。

臺東,是一個在行政劃分上歸類為偏鄉的一個縣市,地處熱帶氣候區且群山 環繞,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而在族群結構上,除原本定居於此的閩南、客家及 原住民族之外,有一大部分居民為近 150 年陸續移居而來的移民後代,在縣內的 國中小學生名單中,具新住民身分者不在少數,究者想針對這批「新住民之子」

在校的行為表現,再對應到原生家庭中,新住民婦女們對於子女教養的態度有所 不同,對於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是否有絕對的影響進行研究。

在臺東任教已五年有餘,自代課時期開始走訪臺東偏鄉學校,觀察到學生家 庭成員的組成,除了原住民族、閩客漢人之外,還有另一族群為新住民後代,而 且為數不少。而對於池上鄉幸福國小來說,新住民子女數更佔了全校五分之一的 學生數,可說是新住民比例相當高的學校,如圖 1-1 所表示。

4

11%

9%

1%

79%

學生身份

客家/新住民子女 閩南/新住民子女 原住民/新住民子女 非新住民子女

圖 1-1 池上鄉幸福國小學生身份圓餅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直到去年開始進行成人教育班的課程,熟識了一批嫁到臺灣的新住民女 性,在離開家鄉後立即面對的是生活適應的問題,在短時間之內在人生地不熟的 環境中生活,著實不易;接下來面對的是家庭經濟問題,多數新住民女性嫁到臺 灣多半從事勞力工作,要能共同支持家庭收支狀況;而後就是生兒育女的問題,

往往在一兩年內就產下子女,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教養議題慢慢浮現,其中包 含了文化差異及語言隔閡等問題,其實都是造成教養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而新 住民子女在校的行為表現。在臺灣傳統觀念中,教養兒女的重責大任往往會落在 母親的角色上,在 Badura 楷模學習理論中提到「以身作則」的重要性,許多研 究都顯示了學習成長中,父母親給予孩子的觀念及態度具有極大的影響,而綜合 以上所說,教養態度影響了子女們,不管是在學業成績、人際關係等方面都是,

透過本研究想要了解幸福國小新住民子女們對於父母親教養態度的看法,而父母 親的教養態度對其子女行為表現的影響,最後到新住民子女們對父母及自我期待 的看法,以提供新住民女性們在教養子女上的幫忙,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