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新住民子女對於父母不同教養態度的看法,也分析母教 養態度對於子女行為表現的影養,最後探究國小新住民子女對自己及父母期望的 看法,進而提出在教養子女上的幫助。藉由質性研究的方法,依個別訪談的方式 進行。根據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定六名新住民孩子,男女各三位,母親國籍分別為 印尼、越南與中國,綜合文獻與訪談內容,提出研究及果如下:

一、父母持關懷教養態度

首先,因為家庭教養結構皆以母親為主,同時也為主要照顧者,也顯現出臺 灣傳統家庭的分工方式,新住民母親的主要職責為照顧子女,常為扮黑臉的角 色,父親則為白臉的角色,在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獎勵,無形中塑造出「嚴母慈 父」的形象。

再者,研究者發現新住民母親們對於孩子表現良好,大多以物質性獎勵為 主,給予孩子需要的學用品或者玩具,其次才為活動性獎勵,讓孩子可以做自己 想做的事情,最後為社會性獎賞,口頭讚美、眼神及肢體表示等。父母親們用自 己可以做得到的方式來鼓勵孩子,而孩子們皆能接受父母親的獎賞方式,重要的 是言出必行,同時也為身教的展現,才會刺激孩子持續有良好表現的行為。

最後,在訪談過程中,母親皆為家中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但並非孩子傾訴心 事的首要對象,反而是主要陪伴者。為了家中經濟,父母親可能在孩子放學後仍 然忙於工作,甚至早出晚歸,鮮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寫作業或者談天,所以當有心 事的時候,會找陪伴在自己身旁的人,可能是爺爺奶奶或者朋友。即使有機會關 心孩子,也多以學校課業的表現優劣為主要調天內容,較少問起孩子內心的感 受,包括人際方面、心理受挫等問題,父母親應該要再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層面問 題,常表達關注及溫暖的情感,有助於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78

(一) 對學業成績的影響

對於採關懷式教養態度的父母,在孩子的學業成績上多以鼓勵方式勉勵孩 子,希望孩子努力可以進步與成長。而母親跟父親相較之下,更注重孩子的學 業表現。母親了解到可以藉由教育改變原先的社經地位,所以相當在意孩子的 學業表現。再者,比馬龍效應的教育理念應用在教學,給予孩子正向期望,有 助於求得較佳的學業表現。

(二) 對學習態度的影響

無論是在課內或者課外時間,孩子對於學習皆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而學 習態度是需要透過後天學習,影響孩子的對象可能為父母、師長及同儕…等,

而其中父母為主要照顧者,孩子受其影響很大,綜合以上內容,父母親持關懷 的態度有助於孩子的行為表現,尤其又以雙親持相同教養態度更為明顯。孩子 積極的表現在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上,而且碰到困難也會適時請教他人。

(三) 對品德行為的影響

採關懷式教養態度的父母除了重視課業,品德行為也是相當重要,尤其以負 責、熱心服務及誠實為主,以上皆為生活教育需具備的良好品德,所謂楷模學習 的典範,也是影響他人的重要關鍵。父母親的身教堪稱子女的最佳學習榜樣,而 會對孩子提及希望注重的品德行為,家長通常也持一致的教養態度且樂於分享與 付出,對於孩子形成良好品德表現有高度的影響力。

(四) 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採關懷式教養態度的父母,孩子認為在自己的人際互動上,與人相處較和 樂,多採積極鼓勵方式拓展朋友圈,新住民媽媽們對於孩子在交友上並沒有嚴格 的限制,平時也喜歡與人交往互動,孩子們的人際關係良好。在教養態度上採積 極正面的父母,孩子在面對人際的關係時也會比較積極努力。

79

二、父母持權威教養態度

新住民母親們在家中面臨教養情境時,展現出來的是較權威的一面,有絕 對的管教權,也較常採打罵、剝奪活動的方式處理孩子不佳的行為或表現,父 親則態度溫和且以叮嚀為主,也因為長時間不在家或者在外工作,回到家難免 有補償心態,有的甚至持放任式的態度,兩者在教養孩子的部分有明顯不同。

新住民女性與夫家的教養觀念不同也是容易造成教養困難的一種阻礙,孩 子對於母親常有嚴厲兇悍的形象,很多事情選擇藏在心裡或者跟他人傾訴,因 為母親常以孩子為改變家中生活條件的契機,將心中期望加諸在孩子身上,表 現出嚴格的教養態度。

天下父母心,為了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發展,對於課業的要求為最關心,有 的孩子要靠自己努力學,遇到不會的課業請母親或兄姊指導,經濟狀況允許的 情況下,母親皆會送孩子去安親班、才藝班或補習班。由此可知,雖然受訪對 象的父母多從事勞力工作,但他們努力賺錢以換得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在教 養態度上相當積極正向,為的就是以後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若因自己本身的 關係無法給予指導,尋求外界教育資源是個好方法。

每當親子間產生意見分歧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各執一詞,免不了產生爭執,

由於孩子年紀還小,思考價值未臻成熟,會因為自身喜好而忽略掉其他考量問 題,父母仍舊希望能夠依照自己的方式,會盡量以理性溝通,甚至透過父親居 中協調的方式來溝通,這樣的方式有助於孩子建立價值判斷的能力。而爭吵後 並沒有再針對問題做討論,或者孩子選擇壓抑自己想法而聽從母親的話,長久 下來並非好事。

(一) 對學業成績的影響

對於採權威式教養態度的父母,在孩子的學業成績上多以嚴格要求的方 式,逼得比較緊,會訂出分數來做為孩子應該達到的標準,長久下來一直都是 如此。在壓力之下,有些孩子表現出來的是高度的自我要求,有的則招致反效 果,雖然在學校的學業表現佳,但對於課業學習相當反感,甚至出現自我貶低

80

的話語。由此可看出採權威式教養態度的父母對於子女的課業相當要求,影響 孩子很深,但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夠調適的過來。

(二) 對學習態度的影響

對於父母以較權威方式的孩子,面對課業上的問題,也會積極尋求協助與幫 忙,這點與關懷式並無兩樣,皆有表示積極且喜愛學習,在求知的過程中保有良 好的學習動機,這點無論是採什麼教養態度對孩子來說都有影響。

(三) 對品德行為的影響

現在社會中,太多父母以課業為主要導向,孩子在課後時間總是有忙不完的 事情,一窩蜂加入補習、才藝班的行列,造成了童年時期有一堆上不完的課,實 在辛苦。而新住民母親們除了重視課業,品德行為也是相當重要,尤其以負責、

熱心服務及誠實為主,孩子也認為這些行為是很重要,同時自己也親身力行去達 成,在不知不覺中內化成習慣。

(四) 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在人際關係的部分,在老師及同儕的身上獲得較多增強,最後才為家人。

採權威式教養態度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較有摩擦,尤其以親子關係來說更加 明顯,孩子較會有隱忍及配合的情況。

三、對於自我和父母期望

父母親對於孩子在未來的學業成就、人格特質及職業上有所期許,前後兩者 有相當雷同的地方。在課業要求部分,父母親會期望孩子可以念到至少高中以上 程度,或者尊重其意願能讀就讀,在孩子本身的部分,也希望自己可以多念書,

以後才會有更好的表現。在人格特質上,孩子反映父母常提及負責、努力等內容,

以自己的想法來說,兩者相比較下多數也為父母親曾提過的特質,由此可看出受 到上一代影響甚大。未來職業展望的部分就略有不同,父母尚未對孩子提及未來 展望,但受訪者已有美好藍圖,較無法得知是否有明顯的影響。

81

每個人心中對於期望的認定標準並不相同,尤其在親子之間更是如此,父母 親對於孩子在學業表現、未來展望上有著高度的期待,多數新住民學生皆能依照 父母的想法去努力,但仍有因為管教過於嚴格而招致孩子反抗而招致反效果,期 望反而變成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