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旅遊情境

本節將分別從「旅遊」、「情境學習理論」與「旅遊情境」三部分進行探討。

一、旅遊

(一)旅遊的定義

旅遊指人們暫時離開其慣常生活及工作的地方,到另一地方作短期逗留,並 指他們逗留在目的地期間的活動。亦泛指為旅客提供休閒設施與服務的產業。

(二)小琉球旅遊現況

小琉球位於南臺灣屏東縣東港西南方,自東港搭船只需半小時即可到達,是 臺灣唯一的珊瑚礁島,石灰岩洞地形及珊瑚礁海岸地形遍佈全島。島上觀光資源 豐富,具有豐富的海岸資源及變化多端的海底景觀。因 有 北 赤 道 洋 流 黑 潮 支 流 所 經 , 迴 遊 魚 類 甚 豐 ;另外,不但近海有海龜長期定居,更有海龜會上岸 產卵;除此之外,還有隨處可見的奇岩怪石、生態豐富的潮間帶、炫麗動人的琉 球曉霞、夜晚的燦爛星空及螢火蟲,是個適合休閒旅遊的好地點(小琉球觀光旅 遊資訊網,2016)。

早期到小琉球的觀光客多為當日來回,近年來,由於國民旅遊觀念的轉變、

政府在島上觀光設施規劃與改善,民宿的林立……等,遊客大多會選擇兩天一夜 的套裝行程,以更悠閒的步調探索小琉球的美。而民宿業者也為了住宿客人的方 便,將交通船、機車、風景區、烤肉、潮間帶生態導覽、觀星象夜遊探險……等,

與住宿以套裝行程方式結合,讓遊客不需要再一一跟不同業者接洽,減省不少麻 煩,也因此提升大眾到小琉球旅遊的意願。

小琉球地區近幾年觀光發展快速,在短短幾年之間旅遊人數大增,根據交通 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行政資訊網的觀光統計,到小琉球的旅遊人數屢創新

高,從2005年的111,405人次,2010年達到264,232人次,2012年達到362,764人次,

2015年更是增加到410,680人次(交通部觀光局,2016)。

圖2-1 小琉球旅客人次統計表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2016)。

二、情境學習理論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一)情境學習的起源與意義

「情境學習」這個名詞在 Brown、Collins 和 Dugid 等人於 1988 年提出後,

開始受到重視。不過在此之前,Schon 對專門行業執業人員學習模式的研究、

Suchman 觀察人們操作影印機的現象、以及 Lave 對傳統技藝學徒學習歷程的研 究,已蘊含了情境學習的概念(鍾邦友,1994;陳慧娟,1998)。

Schon指出,許多專門行業的知識或技能,無法完全用文字或語言加以詳述。

如欲習得該專業技能,唯有進入專業情境親自觀察和參與,才能有所收獲。故 Schon提出了「在行動中求知」(knowing in action) 及「在行動中反省」(reflection in action) 的學習概念,即是情境學習理論的重要內涵之一(鍾邦友,1994;陳 慧娟,1998)。

人類學家Suchmon觀察人們學習操作影印機時發現,多數人並非先閱讀完使 用說明書後再操作影印機,而是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再查閱說明書或直接 請教有經驗的人。因此Suchman提出了「情境行動」(sitiuated action) 的觀點,強 調知識中的許多概念及規則必須透過實際的經驗來揣模,在實際行動中才能理解 其真正的含意(鄭晉昌,1993;陳慧娟,1998)。

Lave 和 Wenger 在對傳統技藝學徒學習歷程的研究發現,一些從事專門行 業的老百姓(如產婆、木匠、修車工人、船夫等),雖然都只是從一個小小的學 徒做起,並未像專家一樣接受完整的教育及正式的訓練,但依然有能力解決專 業上各種複雜的問題,甚至比完全依賴理論法則行事的學生更懂得一些訣竅,

知道如何直接利用環境資源解決未碰過的問題(陳慧娟,1998)。Lave 和 Wenger 認為學習不是從情境抽離的將知識從一個人傳遞給另外一個人,而是真 實世界裡整體社會實踐的一部分,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構的,而學 習是個人參與社會事務當中所產生的改變(呂美珠,2014)。

儘管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研究經驗加以論述情境學習的理念,但皆主張知識 是學習者與環境互動的產物,且本質上受活動、社會環境與文化脈絡的影響(陳 慧娟,1998),也就是說知識是在情境中建構,是不能與情境脈絡分離的。

(二)情境學習的內涵

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是主動的、積極的,並非只 是被動的接受外在刺激,而是必須與周遭環境交互作用,發現其中隱藏的有用 資訊(李蕙慈,2011)。以下將情境學習理論的重要內涵分列如下(王春展,1996;

陳慧娟,1998)。

1. 強調學習情境的重要性

陳慧娟(1998)認為知識植基於情境脈絡當中,透過參與生活情境中的活 動,學習者才能真正掌握知識。並引用 Miller 和 Gildea 在 1987 年從事字彙教學 研究的例子:Miller 和 Gildea 想要了解如果忽略情境認知,在假設「知道」和

「行動」彼此無關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情形。研究發現在日常的交談環境中,

人們透過傾聽、對話以及閱讀,17 歲左右的人平均一年可學習 5,000 個單字,

而且學習的過程非常快速且成功。相反的,如果脫離語言正常使用的環境,只

從字典或教室抽象的定義學習單字,學習速度會相當緩慢,平均一年只增加 100 到 200 個單字,更糟糕的是,這些單字幾乎無法有效的在實際情境中運用。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周遭的新移民來臺灣幾個月就能用中文進行溝通,及臺 灣人到英語系國家一段時間,英語聽說能力會明顯進步,因為他們置身於一個 充滿目標語言的環境,透過不斷的與他人互動與學習,因此很快的就可以把外 語學好,比起在教室裡死背零碎僵化的單字、句型,來得容易且更有效率。

2. 重視主動探索與經驗學習

陳慧娟(1998)認為知識如同生活中的工具,必須透過使用它們,才能瞭 解它們。在生活中,工具本身不代表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用處,除非工具能 在對個人有意義的情境派得上用場。因此,學習應強調主動探索與操作探究,

將「學」、「用」合一,所學得的知識才不至於變成僵化的知識,也才不會有考 上駕照,卻不敢上路的窘境發生。

3. 強調學習活動的真實純正性

情境學習論者強調知識學習必須建構在真實的活動中,因為唯有在真實的 活動中學習,並使用所學的技能,學習者才能真正了解所學知識的真正意義與 價值(王春展,1996)。

4. 重視學習互動參與和分享

Vygotsky 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要發展潛力,有部分需要透過成人與同 儕的互動才能達成 (Brown, 2006),而這正說明了「學習社群」的重要意義。陳 慧娟(1998)認為透過與他人互動與溝通,學生才能產生有感覺的知識。

5. 重視學習者從邊緣參與到核心參與的涵化學習過程

學習的過程是一步一步漸進的,讓學生進入文化脈絡中,觀察專家的表現,

透王春展過對話、模仿,以及實際參與的歷程,從「邊緣參與」的生手開始,

慢慢學會專業技能,並表現出應有的行為舉止,成為「核心參與」的專家。

(三)情境學習在教學上的應用

情境教學強調學習是發生於建構知識的情境過程中,因此知識的學習應在 學習情境與學習活動中進行。認為教師應透過情境教學提供學生學習的鷹架,

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參與實際活動的過程中,逐漸進入知識核心。所以情境教 學著重利用實際情境中發生的實例或問題,來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在實際的情境 中解決問題,讓學習產生具體的意義(陳姿聿,2009)。

根據王仁癸(2009)歸納出的情境教學特徵及周佩燕(2015)所整理的情境 教學應用策略,整理情境教學的策略如下: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任何學習的前提,有興趣才會有學習動機,有學習動機學生才會提高 學習的積極性。情境教學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設計與生活相關的主題課程,激發 學生產生共鳴,使學生置身生活實際情境問題中,進而能在實際生活情境中應用。

2. 尊重差異適性發展

情境教學強調課程設計可讓學生得到自主性發展,尊重學生個別的學習差 異,使學生長處得以發展,讓學生多想像、保持好奇心與多思考,以期適性發展,

發揮潛能。

3. 給予學生思考探索的機會

教師設計的課程,必須讓學生有思考的過程,使知識內化,成為實用的知識,

再以此知識為基礎,去探索新的知識,以發展出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4. 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問解決的能力(陳慧娟,1998)。情境教學強調教 師必須依據真實的生活情境設計合適的教案,提出真實生活情境中可能會遇到的 問題,讓學生從情境問題的發掘、分析與解決過程中,認識自我,獨立思考,並 將所學習的知識內化成深刻的記憶。

5. 營造情境刺激學習

透過多元感官學習的刺激,才能將外顯知識內化為個人知識,於是多元情境 的運用,促進了多元智能的發展,同時也可強化學習的內容。

6. 善用科技融入教學

科技的運用可強化教學內容與增進教學資源,加深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彌補 學習空間與時間的不足,已是不可或缺的學習方式。

7. 強調互助合作學習

在情境學習的環境中,學習者與其他學習者會有很多互動的機會,透過討 論、共同操作與練習,學習者之間會產生合作與互助的行為(林吟霞、王彥方,

2009)。

8. 強調練習的重要

學生透過外部刺激的所學到的內容只是短期記憶,如沒有及時複習就會遺 忘,透過練習,才能將學習的知識轉換成長期記憶,而能在大腦中有較長的時間 保留。

9. 強調示範與引導

情境教學強調教師的示範與引導,除了言教,還有教師以身作則的身教與提 供適合的境教,來協助學生連結其所學得的知識與情意,培養其於實際情境能適

情境教學強調教師的示範與引導,除了言教,還有教師以身作則的身教與提 供適合的境教,來協助學生連結其所學得的知識與情意,培養其於實際情境能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