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英語學習成效

本節將分別從「英語學習成效的意義與內涵」、「英語聽說能力的學習理論」

與「影響英語口說低落的因素」三部分進行探討。

一、英語學習成效的意義與內涵

學習成效,乃是學習進行一段期間之後,對學習者所學習的成果進行評估,

評斷是否達到預期之目標。學習成效是教與學品質的檢定,是師生進行任何教學 和學習活動關注的目標之一(陳怡雅,2015)。

英語學習成效為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英語課程所達到之精熟程度(王曉慧,

2000)。吳尚儒(2012)認為英語學習成效是在英語領域學習結果的表現,一般 包含單字、詞語、句型、文法的瞭解與運用。

而欲了解學生英語學習成效的高低,則必須透過評量與測驗的方式。在學 校,除了學生平常上課所做的發言、學習態度等所做的平時評量外,比較正式且 佔大部分比重的是每學期三次段考的紙筆測驗評量。而這樣的評量方式與內容,

讓比較在意月考成績的學生,認為月考的考試內容才是重點,而只準備月考的考 試方向,因此學生常有只要把英語單字背熟、句型會寫,英語考試就可以考高分 的觀念,卻忽略了聽與說的重要性。為了改善這種重讀寫,較忽略聽說,以致於 很多的學生在多年的英語學習後仍無法使用英語做簡單溝通的情形,此次研究的 重點著重於學生聽說的能力上,因此學習成效的評量也以聽說測驗的分數為主。

二、英語聽說能力的學習理論

(一)Krashen 的輸入假說 (The Input Hypothesis)

美國的語言學家 Stephen Krashen 在 1980 年代,連續出版了一系列著作,試 著建構出學習語言的模型,其中共包含了五個重要的假說,加以說明如下 (Brown, 2006):

1. 語言學習與語言習得假說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在 Krashen 的定義裡,「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是不一樣的。「語言學習」

(language learning) 是較刻意的、有意識的反覆練習、記憶,像我們在學校學外

語一樣,是照著外在的規則,以系統性語言形式學習;但「語言習得」

(language acquisition)是較自然、直覺且近於潛意識的,像我們學習母語一樣,在 自然、不為人所強制學習的狀況下習得語言。Krashen 認為英語的學習應盡可能 營造「語言習得」的環境,這樣所學習到的英語才得以內化並加以運用。

2. 語言監控假說 (Monitor Hypothesis)

Krashen 認為學習者心中都有一個無形的「語言監控器」,用以檢測語言使 用正確與否。然而語言監控讓學生無法自然的學習語言,因為母語人士在溝通 時,並不會檢測自己所使用的母語正確性,進而能自然的與他人溝通。因此 Krashen 認為只有把心中的語言監控器關掉,才能學好一種語言。

3. 自然習得順序假說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自然習得順序假說」是建立在對兒童母語習得所做的觀察。語言學家們發 現孩子們在學習母語時,順序呈現高度的類似性。Krashen 將這個觀點衍伸至外 語學習,認為學習者若是透過自然的方式學習,其學習順序也會呈現出高度的規 律。

4. 語言輸入假說 (Input Hypothesis)

至於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Krashen 提出「i+1」的概念,「i」是學生目前 的能力,而「+1」就是指加入比學生能力再高一些的英語輸入。也就是說,在學 生原本會的東西上,再加上「1」這個新的、適當的挑戰難度,這樣子的語言輸 入是最容易讓學生理解的。

5. 情意濾網假說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Krashen 認為影響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學習者情意方面的狀態,若在 語言學習中有被強迫、不愉快的經驗,會在他們心中建立一道「情意濾網」的心 理障礙,這會對他們的英語學習造成阻礙。因此教師應試圖消弭學習者心中的 壓力與不安,讓他們可以更自在的學習,這樣效果才會好。

從 Krashen 的第二外語習得理論得到一些啟發,我們無法改變臺灣是一個以 英語為外語的環境,但我們可以盡量營造一個比較真實、較多語言輸入的英語情 境,讓學生在比較自然的環境下學習,以期學生所學習的英語得以內化並可以應 用到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英語學習才會對學習者產生意義,也才能達到更好的學 習效果。

(二)Chomsky 的語言天賦論 (The Nativist Approach)

Chomsky 主張人類天生具有語言學習裝置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Chomsky 觀察到孩子能整合既有的語言知識,說出一些從未聽過的語言,

因此他認為語言的學習不完全是由模仿而來,而是與生俱來的一項能力。

Chomsky 認為語言習得 (language acquisition) 是學習者在自然的情境下觀察語 言使用方式的內在歷程,當學習者遇到外在的語言刺激時,學習者能透過 LAD 的運作,將外在的語言刺激融合成自己內在的語言知識。也就是說,人類天生具 有語言學習機制,只要藉由適當的環境刺激與引導,語言便能獲得發展 (Brown, 2006)。

以 Chomsky 的語言天賦論觀點而言,教師在教導學生英語時,不須強迫 學生背句型和文法規則,而是盡可能提供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兒童透過與 周遭語言環境的互動,促進學生新舊知識的結合,而歸納、修正出英語的用 法。

(三)Willis 的語言學習基本要件

Willis (1996) 指出,語言學習仰賴三大基本要件,包括語言的接觸、 語言 的使用、以及學生的學習動機,以下分別就語言學習三要件分述之:

1. 接觸「真實語言」的機會:Willis 指出語言的學習仰賴大量與語言環境 的交互作用,所以學習者常處於目標語言的環境中,將有助於學生目 標語言的學習。

2. 將語言運用於真實情境的機會:語言的學習除了需要大量的語言接觸

外,學習者還要將所學習到的應用於真實情境中,才能使語言的學習 產生意義。

3. 學習語言及使用該語言的動機:動機是學習任何事物的重要元素,有 較高語言學習與使用動機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主動汲取知識,並 找機會與他人練習對話,所以學習成效較佳。

從 Willis 提出的語言學習基本要件可知,如果想學好英語,在英語情境中 的聽與說以及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身為英語課的老師,更應 該讓學生有接觸英語情境的機會,另外,也要捨棄大多由老師講解的教學方法,

讓學生有機會聽,有機會說,讓課程更有趣,更吸引學生,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 機。

綜合上述學習理論的觀點,更加說明了英語情境對學習外語的重要性,尤其 是聽說能力的培養。當學生在英語情境中嘗試用所學過的英語與他人溝通時,學 生自然會與溝通對象和其所處的環境互動,英語口說的能力自然而然慢慢提升,

而學習者也因為有實際使用英語溝通的經驗,英語的學習變得有意義,所以更有 動機學習。有了學習情境和高度的學習動機,才能使英語學習效能最大化。

三、影響英語口說能力低落的因素

臺灣的學生學了多年英語,卻沒有一個好的練習英語對話的環境,以至於 長久下來英語口說能力低落。就算有時候有機會可以用英語溝通,大家因為平 常不常口語練習,而避之唯恐不及。的確,要以一個不熟悉的語言表達自己的 想法和情感,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而且會引起很大的焦慮感 受。許多研究也證實,比起聽、讀、寫,口說能力的學習過程,更容易造成學 習者的焦慮 (Young, 1990)。

而 Young (1991) 整理出了以下幾個語言焦慮的可能來源:

1. 個人與人際間的焦慮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Anxieties)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若對於自己的語言能力缺乏自信或有和別 人競爭的壓力,都會造成他們的語言焦慮。

2. 學習者對外語學習的信念 (Learner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學習者常對於外語學習有不切實際的信念,一旦這樣的信念無法在現實 中實行,學習焦慮便會產生。就像有些學生認為外語一定要講得像美國人一 樣標準,完全沒有中國人的腔調才是好的,但自己又達不到這樣的標準,以 致於引起較高的口說焦慮。

3. 教學者對外語教學的信念 (instructor beliefs About Language Teaching) 某些外語教學者的教學信念特別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焦慮。例如有些老 師擔心學生太吵、課堂會失控,而不讓學生小組練習,這些都會讓學生產生 較多的焦慮感。

4. 指導者與學習者的互動 (Instructor-Learner Interactions)

老師對學生犯錯時糾正是必要的,但如果老師以過分嚴厲的態度去糾正學 生,或不注意糾正的時機及頻率,通常學生的焦慮感就會上升。

5. 課堂活動 (Classroom Procedures)

Young (1990) 的問卷調查顯示,要學生在眾人面前開口說外語是最容易 引起學生焦慮的課堂活動,而其他像是口說測驗、被要求以外語回答問題也 都很容易引發焦慮,如果可以換成與同學互相討論,或在小組內練習,則會 大大降低學生的焦慮感。

6. 語言測驗 (Language Testing)

測驗本身就可以是一個很大的焦慮來源,若再加上一些其他變數,像是 學生發現所準備和所考的重點不一致或測驗題型前所未見時,學生的焦慮感 受就會加倍。

另外,彭明輝(2014)指出臺灣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原因可能是因為 害怕犯錯而被笑,或被糾正。但他認為我們學英語的目的是為了溝通與達意,

臺灣學習者常因為怕犯錯(無礙於溝通與達意的小錯),而沒有把「能否達意」

當首要目標。他覺得我們面對英語會話的態度應該是:先求達意,再求文法 與發音標準。而學習者也要修正「不可以犯錯」的傳統觀念,改成「犯錯沒 關係,修正就好了」的新觀念,讓原本可能「什麼都不會說、不敢說」的態 度轉換成「什麼都可以試著說說看」的態度。

綜合以上學者的論述,外語的學習者較缺乏自信,怕犯錯,總是想要有 完美的表現,一定要事先想好完整句子,檢驗過文法沒有問題,然後才敢開 口說話,否則,寧可不講,選擇沉默,而這種情形在臺灣更是嚴重。彭明輝

綜合以上學者的論述,外語的學習者較缺乏自信,怕犯錯,總是想要有 完美的表現,一定要事先想好完整句子,檢驗過文法沒有問題,然後才敢開 口說話,否則,寧可不講,選擇沉默,而這種情形在臺灣更是嚴重。彭明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