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英語學習動機分析

本節將分別從「英語學習動機的定義與重要性」、「英語學習動機的分類」與

「英語學習動機相關理論」三部分進行探討。

一、英語學習動機的定義與重要性

動機是引發人從事某種行為的力量和念頭。李咏吟(1997)認為動機是驅使 個體迎向某個目標的內在力量,可能由本能所驅動,可能由理智的思考所引起,

也可能是上述兩種力量的混合。因此林雪萍(2008)認為動機是可以被觸發的,

並具有持久性,能引領個體做出行動以達成目標。Brown (2006) 認為動機是個 體處理工作成敗的關鍵。

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且使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 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1996)。Ismail 等人指出擁有學習動機的學生會 有較明確的目標和強烈想把學習內容學會的渴望(李秋慧,2016)。因此學習動 機在學習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英語學習動機係指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喜歡且願意用更多時間主動學習,

其學習興趣與態度的程度高低(陳靜宜,2009)。杜伊涵(2014)認為英語學習 動機是指個體因為對英語相關人、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的內在動力傾向,進而 引起個體從事英語學習相關活動、維持該學習活動,並使其邁向教師目標、個人 學習成就的內在歷程。

二、英語學習動機的分類

(一)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Deci 與 Ryan (1985) 因動機來源的差異,將學習動機分成內在動機和外在 動機,說明如下:

1. 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指個體選擇從事某項活動是為了活動本身,因為活動很有趣,可以從中得到 樂趣,或是因為自我內在的驅力而行動。也就是個體行為的發生,是出於自發性 的原因,例如學生的好奇心、興趣等。由於不須外在誘因或懲罰就能產生學習動 力,因此活動本身就是酬賞,容易樂在學習,並受成就感所激勵。

2. 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

指個體選擇從事某項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外在的物質、社會性報酬或避免 受到外在的處罰,是為了外在環境的驅力而行動,例如考試、取悅師長、獎懲等。

由於是靠外在驅力才產生學習動力,一旦此外力驅力消失後,學習動機的誘因就 消失,自然使得學習動機消失。因此,教師在利用獎勵和懲罰……等外力驅力只 能當做短期引發學習動機的方法,透過讓學生了解並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引導 他們喜歡學習,使得外鑠的動機逐漸內化為內在動機。

(二)普遍型的學習動機與偏重型的學習動機

Brophy (1987) 針對學生所表現的學習動機差異現象,將學生的學習動機分 為普遍型學習動機和偏重型學習動機。

1. 普遍型學習動機 (General Motivation to Learn)

普遍型學習動機是指不限科目,對所有學習活動都有動機,因此學習者全面 認真學習,不限於某些科目。這一類學習者對求知的動機、興趣、習慣、態度甚 至意志與價值觀等心理因素已有了固定的模式,彼此連結成一個系統,而成為個 體特定的性格。此類型學習者不容易受到教學環境、內容、活動等因素的影響。

2. 偏重型學習動機 (Specific Motivation to Learn)

偏重型學習動機是指只對某幾個學科有學習動機,因此學習者只對某幾個學 科認真學習。這一類學習者會受到學習的成功與失敗經驗,或是師生關係而影響 個體投入某科目的動力與意願。此類型學習者較容易受到教學環境、內容、活動 等因素影響。

本研究是採 Deci 與 Ryan (1985) 的分類,將英語學習動機分為內在動機 與外在動機,以了解內在與外在因素對學生學習英語的影響。另外,因為動機是 內在歷程,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要了解動機必須從外顯行為來觀察紀錄,以作 進一步的研究探討(張春興,1996)。因此本研究的英語學習動機量表加入英語 學習行為表現,透過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行動,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度,檢 定其學習動機的高低。而英語學習行為表現部分,又分為校內學習和課後學習兩 個類別,以了解學生在校內及課後的英語學習狀況及行為。

三、 英語學習動機相關理論

(一)成就動機理論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McClelland、Atkinson、Clark 與 Lowell (1953) 提出成就動機理論,認為成 就動機是個人去追求、去完成自己所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並欲達到完美 地步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Atkinson (1964) 認為個體在學習時,常會因為自己的 成就需求、外在環境及自己對成功的預期等因素影響,在行為前同時產生「追求 成功」與「避免失敗」的兩種心理,此種心理現象即為「趨避衝突」。而在這兩 個相互矛盾的心理拉扯下,若追求成功的動機勝過避免失敗的動機,個人奮發向 上、積極追求成就的行為就會表現出來;如果避免失敗的動機勝過追求成功的動 機,個體則會表現焦慮、退縮等,消極的避免失敗發生。

Atkinson (1964) 認為成就動機的強弱取決個體對事情成敗的預期,這與個體 過去的經驗及發展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說,若個體在過去相似的學習情境中,有 獲得成功的經驗,會提升他的成就動機,進而積極地做出追求成就的行為;相反 的,若個體在過去有失敗的經驗,則會削減其追求成功的成就動機。

從成就動機理論觀點解釋學生不敢開口用英語交談的原因,便不難理解學生 心裡的趨避衝突。學生在每次遇到外國人需要幫忙的時候,在上前幫忙之前,心 中同時產生「追求成功」--成功用英語溝通,協助外國人解決困難,與「避免失 敗」--不僅無法幫上忙,還暴露自己英語不好的兩種心理,但由於平時不常練習 英語口說和之前的失敗經驗,所以覺得如果上前幫忙,可以完美用英語溝通的機 率不大,因此避免失敗的動機勝過追求成功的動機,寧願不開口,也不願意開口

講一口很破的英文。所以身為教師,我們應該減低學生開口溝通的難度,提供學 生成功的經驗,並給予較高的期望,讓學生對成功的預期提高,協助學生跨出第 一步。有了一次成功經驗後,學生便會提高其成就動機,進而提升開口用英語交 談的意願。

(二)需求層次論 (Needs-Hierarchy Theory)

人本心理學之父 Maslow 提出對於學習與教學的兩點主張:其一,他認為學 習不是外鑠的,而是內發的;學生本身生而具有內發的成長潛力。其二,他認為 教師的任務不只是教學生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為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 生自行學習(張春興,1996)。

Maslow (1987) 認為人類的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且各項需 求彼此間有高低層次及先後順序之分,而按其性質由低而高,共可分為七個層 次,如下所述:

1. 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指個體維持生命或延續種族的需求,如:

飲食、睡眠等。

2. 安全需求 (Safety Need):指人身安全、生活穩定,免於遭受傷害、威脅、

疾病的需求,如:安全感等。

3. 隸屬與愛的需求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指被人接納、愛護、關 心、鼓勵和支持等需求,如:親情、友誼、歸屬感等。

4. 自尊需求 (Self-Esteem Need):指個人獲得並維護自尊心的需求,如:受 他人的認可、讚許等。

5. 知的需求 (Need to Know):指個體對知識的好奇心、瞭解和求知的需求,

如:探索、試驗、閱讀、詢問等,在涵義上即屬於個體的學習動機。

6. 美的需求 (Aesthetic Need):指欣賞美的事物的需求,如美感、秩序、要 求完美等。

7. 自我實現的需求 (Self-Actulization Need):指達到個人的理想、發揮個人 潛能以達完美境界的需求,如發揮潛能、自我實現等。

Maslow (1987) 認為這七種層次有高低、先後之分,也就是說,當較低層次 的需求漸漸獲得滿足時,較高層次的需求將隨之增強。另外,Maslow 將七個需 求層次再分為兩大類,將其中較低層次的四個需求(生理、安全、隸屬與愛、自 尊)合併為基本需求 (basic needs),而後三個較高層次的需求(知、美、自我實 現)則合併為成長需求 (growth needs)。當基本需求獲得滿足,需求強度便會下 降;然而,成長需求則恰好相反,需求的強度不會因為被滿足而減低,反而會因 獲滿足而增強。

從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可看出個體的行為是有組織與整體性的,而非零亂 的。若希望學生有求知的需求,便須滿足其前面的基本需求,因此教師應該營造 一個安全、信任和讓學生有隸屬感的教學環境,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與培養和諧 的教室氣氛,進而引導和鼓勵學生往較高層次學習,另外還要多讚美學生優點,

並給予成功經驗以提高自尊,學生才能安於學習並往更高層次追求。

(三)自我歸因理論 (Self-Attribution Theory)

Wenier 提出的歸因理論基本假設:個人對自己的成敗原因加以解釋與分析,

再根據歸納出的原因決定下一步行動。Wenier 發現一般人大多用六個因素歸因 自己的成敗:能力、努力、運氣、工作難度、身心狀況及其他因素。而這六個因 素可再分三個面向來探討 (Weiner, 1979):

1. 內外在構面:影響成敗的因素來源。內在構面是指來自個體的內在因素,

如能力、努力、身心狀況;外在構面則指來自外在環境的因素,如運氣、

工作難度等。

2. 穩定性構面:影響成敗的因素是否具有穩定性。有些因素較為穩定,不 易受環境影響,如能力、工作難度;有些因素則較不穩定,如運氣。

3. 控制性構面:因素是否能讓個人與其意象所控制。如:努力是個體可以 控制的,能力、工作難度、身體狀況則否。

Weiner (1979) 認為成就高低不同的學習者,對成功及失敗的歸因可能會有 所不同。高成就的學習者有較高的自我概念,因而傾向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 與努力,失敗歸於努力不足,因此他們會加倍努力追求成功;相反的,低成就的

學習者常傾向把成功歸因於運氣和工作簡單等外在因素,失敗歸因於缺乏能力,

因此採用停止努力的方式回應,到最後容易有習得無助感。

因此採用停止努力的方式回應,到最後容易有習得無助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