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旅運社會化(Travel Socialization)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旅運社會化(Travel Socialization)

Bush & Simmons (1981) 認為,社會化(Socialization)是指一個人從出生到長 大成人的過程中,形塑自我人格、學習各種知識、技能、價值觀以及社會團體 習慣的互動過程,並且學習在社會中扮演適當的角色。透過社會化的過程,人 學習到社會對人的期許。而兒童社會化(Child Socialization)則是在建立自我認知 的過程中,不斷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朝著社會預期成長,學習融入社會。而兒童 社會化需透過社會化媒介(agents of socialization)以提供孩童的學習來源,圖 2-1 即為社會化媒介對兒童的影響之示意圖,孩童最初接觸社會化是在家庭內,隨 後影響孩童的因素是學校以及同儕。

圖 2-1 社會化媒介對兒童的影響

根據 Baslington (2008)所提出之旅運社會化(Travel Socialization)之概念,認 為孩童對於運具認知的學習過程與文化方面的建構方式相同,皆是透過各種社 會化媒介學習,如家庭、學校、同儕團體與媒體。該理論認為人們對於運輸工 具的想法與態度都在童年時期就已開始建立,最主要是由家庭中的父母處學習 而得,而其他各種媒介如同儕團體、學校以及媒體則會對於孩童從家中所學習 而得的運具使用相關知識產生以下三種影響之效果:

(i) 協同(Synergistic):加強孩童於家中習得的運具知識與行為。

6

(ii) 矛盾(Contradictory):與孩童於家中習得的運具知識與行為產生矛盾,可能 會改變孩童對於運具知識與行為之態度及想法。

(iii) 引導(Introductory):引入或擴展更新的知識,可能會改變一些過去於家中 所習得的運具知識與行為。

Cahill et al. (1996) 的研究發現家中車輛使用狀況與孩童未來的駕駛或使用 車輛意向有相關,在無車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比起在有車環境下成長的孩子 較喜歡步行、搭公車、騎單車,且長大成人後買車的意願也較低。Sandqvist (2002) 的研究也證實了類似的情況,其研究發現在有車環境中成長的孩童或青 少年,對於車輛會抱持的較為正向的態度。

Meaton & Kingham (1988) 的研究發現,人們在兒童時期便開始學習分辨各 種交通運具的差異,並產生偏好。在其研究中,七歲的兒童已可區別不同社會 地 位 的 人 所 選 的 運 具 便 有 所 不 同 , 如 社 會 地 位 較 高 者 會 開 名 牌 的 車 輛 。 Kingham & Donohoe (2002)的研究利用圖片訪問 80 位兒童,調查兒童在幾歲時 會開始注意汽車以及相關的運輸問題,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從 4 歲就會開始注意 到某些汽車是「比較好」或是「比較貴」的,到了 6 歲以後,便會開始學會辨 認汽車的品牌以及型號。

Haustein et al. (2009) 在德國的研究,針對大學生為對象進行調查,探討孩 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旅運社會化過程,對於大學生的車輛使用行為以及運具選擇 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若是父母在子女青少年時期(15 歲)時進行機動運具對環 境影響的說明,以及教育子女必須留意各種運具對於自然環境的影響者,會對 大學生的小汽車使用的社會規範與個人規範產生直接正面的影響。大學生與同 儕朋友間(19 歲後),若會在使用運具前衡量各種運具的優劣以及考慮各種可選 擇的運具者,會影響其小汽車使用的社會規範、個人規範以及使用習慣。而大 學生將駕照取得視為成年自主開始之概念者,會對小汽車使用的個人規範造成 直接抑制的效果,並增強汽車使用之習慣。

以下分別整理了三種最主要社會化媒介(父母、同儕、學校)之相關文獻。

2.1.1 旅運社會化―父母的影響

Tinsley (1997)的研究發現母親對於運具使用的信念以及行為會傳遞給孩童,

並在孩童的行為中體現出來。Stokes & Hallet (1992)的研究發現兒童會從父母 處接收到「擁有小客車是一件會讓人欽佩的一件事」的想法,並在搭乘父母駕 駛小客車的經驗中會模仿父母的開車技巧及習慣。Daly (1996)以及Maxwell (2001)的研究都發現,家庭成員的時間觀念會影響孩童養成自己的時間規範 (time norm),例如工作繁忙的父母由於經常開車,會讓小孩接收到「汽車是生 活中的必需品」、「開車一定比較省時間」的觀念。

7

Lex (1995)的研究以13至16歲的兒童為調查對象,調查兒童對於使用小客 車以及機車的態度,研究結果發現有車家庭中的孩童,在這個年齡便已養成對 於車輛的依賴性,有75%的男孩以及90%的女孩表示無法想像自己長大以後能 夠過沒有小客車的生活。Dixey (1998)的研究連續兩年對於同一群7~11歲兒童 的訪問結果發現,孩童「喜歡的上學方式」與父母所決定他們的「實際的上學 方式」有極大的差異,訪問中大部分的孩童並不會討厭走路上學,而其中約有 40%的孩童最喜歡的上學方式是騎單車上學。Barker (2003)的研究以1006名在 學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其中有47%的兒童沒有參與外出運具的選擇決定,而 是直接接受父母灌輸的「汽車文化」。

Ambert (1992)以及Kostelnik et al. (1998)的研究中整理了孩童從父母處學習 社會價值的過程,主要有三種方式:直接的教導或介紹、觀察、獎賞或懲罰,

例如父母可能因為上班通勤路線與學校順路,就會每日接送孩子上學,讓孩子 從小養成了搭車的習慣;或是對於孩子獨自外出有安全疑慮的父母,可能會禁 止孩子獨自騎單車或步行外出等情況,也阻絕了獲得孩子使用大眾運具經驗的 機會,孩童在成長過程中會憑著自身觀察及經驗學習到時間分配與運具選擇之 間的關係。Mackett (2002) 的研究提出,若要改變小孩子的運具使用行為,必 須先從改變父母的運具選擇行為做起。

兒童社會化的起點是家庭,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會使用汽機車或大眾運輸,

必定是經過學習而得的,例如從小被父母放進汽車安全座椅起,逐漸學習怎麼 開關車門、繫好安全帶等等。父母會透過自身的行為將他們的態度以及信念傳 遞給孩子 (Tinsley, 1997;Stokes & Hallet, 1992;Daly, 1996;Maxwell, 2001);

而傳遞的方式可能是孩童觀察父母的行為、父母直接的教導、或是透過獎勵或 懲罰孩子的行為(Ambert, 1992;Kostelnik et al., 1998;Stokes & Hallet, 1992)。

在孩童成長過程的運具使用中,父母大多是完全掌控孩童的運具選擇權,這些 被父母灌輸的汽車文化以及被載的經驗會讓孩童養成對於車輛的依賴性(Lex, 1995;Dixey, 1998;Barker, 2003),孩童在這些學習過程中獲得了經驗及知識,

並建立起自己的偏好與規範,進而影響長大後的行為。

2.1.2 旅運社會化―同儕的影響

Ambert (1992)的研究以進入青少年時期前的孩子(pre-teen)為對象,也就是 約九至十三歲的時期,發現在這個時期的孩童會出現許多以同儕為導向(peer-oriented)的行為,這個情況被發現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北美洲區域, 指的是在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非常在意他的朋友是怎麼看待他的行為,許多行為也會 受到朋友的態度所影響,同時也會主動想要學習朋友的行為,而且會想要多花 時間與朋友相處。

8

Chinn et al. (2004)的研究調查青少年(11~16歲)的道路安全行為,研究結果 發現青少年的「冒險行為」與「同儕壓力」有相關,青少年會非常在乎他們的 朋友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其中又以12歲以上的男孩最為明顯。Waylen &

McKenna (2002)的研究發現,年輕駕駛者如果車上有年齡相仿的乘客會比較容 易發生事故,可能會出現駕駛分心或是為炫耀而開快車的行為。

Baslington (2007)的研究則以讓孩子填寫聯絡簿的日記型式觀察,發現孩子 可能會想要與朋友結伴步行、騎單車或是搭公車去上學,甚至是希望不要待在 家裡或是父母不要待在身邊,可能是希望追求獨立自主的感覺。

孩童隨著年齡增長同儕的影響力會逐漸增加,在青少年時期甚至會高於父 母的影響,因此會出現許多同儕導向的行為,這種同儕導向的態度也可能激發 不安全的駕駛行為(Ambert, 1992;Chinn et al., 2004;Waylen & McKenna, 2002),

而孩童會有這類同儕導向的行為是因為希望追求獨立自主的感覺(Baslington, 2007)。這些以同儕行為為榜樣或是與同儕結伴的經驗,也會影響孩童長大後 的行為。

2.1.3 旅運社會化―學校的影響

Baslington (2007)的研究中也提到許多STP(School Travel Plan)措施,STP的 定義是:利用宣導方式減少學童搭乘汽車上學,也減少老師或其他校方人士的 汽車使用,增進學校附近區域的安全,實際的執行有組織路隊、設置校車、集 體搭乘公車等等。

Granville et al. (2002)的研究中也對於「如何讓公車在上放學旅次中提高吸 引力」之議題提出許多建議:提供票價的折扣(如發售家庭套票)、增加車上的 安全設施(如安全帶)、改善校園周邊的步行環境、提供更大的車以及更多的服 務(如動態資訊),最後更要透過宣傳讓父母了解設施的改善以及票價的折扣等 詳細內容,希望能達到鼓勵學童搭乘公車上學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