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族群及其相關概念

本章先探討族群及其相關概念,接著探究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

最後分析繪本與教學的關係。

第一節 族群及其相關概念

本節探討族群、族群認同、涵化、族群偏見、歧視等的定義。

壹、族群的定義

劍橋百科全書將族群(ethnic group)定義為社會中有共同血統(實際或 假定)、共同觀念和行為以及共同文化和體質特點的一群人,他們會意識到 與其他族群之別(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1997:360)。

大美百科全書認為族群起源於地理上孤立於他們永久居住的團體之 中。在一個地理區域內長久居住的結果,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各個文化上 和種族上原來分立的族群,終於混合成一個新的團體。也可以說任何共同的 文化特色,經常是種族的特色–來區分的人群(Encyclopedia Americana, 1990:259)。

由上述百科全書中所界定的定義可看出,族群的組成未必具有共同的 血統,但因為長久居住,以致種族間的界線已不明確,而原本的文化與觀念 也逐漸調和,最後形成一個具有共同特徵的團體,而此團體則成為族群。

而 Banks(2003)所提出的族群定義則認為族群是一個無刻意聚集的 團體,而此團體中有共同的歷史淵源及文化傳承,且具有互相依賴的特殊情 感。族群所形成的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和喜好會與其他族群有所差異,因此 可做為族群間區分的特徵,且族群間具有凝聚力。Schermerhorn(1974)認 為族群是一個大社會中的次團體,此團體中的成員擁有或真實或為假設的共

同祖先,有共同的歷史記憶,即擁有定義自我的特別文化表徵。

此外王甫昌(2003)、張茂桂(2005)皆認為族群為人類的分群方式,

而分群方式有其脈絡可循,以藉此區辨「我族」與「他族」。而 Ellis(2004)

則認為族群的定義會隨著時空背景與歷史脈絡的變化而有改變,隨著全球化 時代的來臨原本封閉的族群藉由移動而和他族有了接觸,各族群間的文化相 接觸而產生新的族群及新的族群問題。

由上可知,族群的意義會隨時空轉變而有變化,族群是人為的畫分,

在畫分上族群團體間未必具有共同血源,但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在文化上有 共同的相似處,個體對族群也會產生特殊情感。

貳、族群認同

社會人群中相對少數的團體,會積極尋求團體的共同點來特意界定自 身的團體的獨立性,而人類學家也認為,每個族群所衍伸的社會文化都有其 特色,也都由不同的生活習慣所形塑而成,因此文化必有其差異,而這也就 是「文化多元論(Cultural pluralism)」的主張。正因為文化的多樣性,族群 間對自身文化將有新的體認,也形成了對所屬族群感到認同。而族群或族群 性的產生和持續是人們「主觀」認定,再經由「根本賦予的情感」和「社會 關係」兩個主、客體要素下形成的產物(江孟芳,1997),而相對角色的建 立就是認同符號建構的特色,因此「排除」(exclusion)和「包納」(inclusion)

是一樣重要的過程(Cohen, 1985)。

Tajfel 和 Turner(1986)的社會認同論指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分為 兩部分,其一為個人認同(personal identity),也就是個人對自己的人格、生 理構造、智力、特徵能完整的統合,簡言之,就是自我認定的價值。另一個 部分為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也就是個體之自我概念的一部分,這是由 其對於自己所屬之社會組群的知識,以及對這種從屬關係的價值和情緒所產 生的結果,也就是將個人置身在不同社會團體中所呈現的另一身份。而族群

認同(ethnic identity)就是社會認同的一種,根據 Phinney 和 Rotheram (1987)

的研究,族群的認同要素分為族群覺察、族群自我認同、族群態度與族群行 為模式;意旨個體透過對外界訊息的理解而覺察自己與其他族群之差異後,

並能分派(assign)我族與他族之關係,進而個體能對不同族群有不同的態 度,無論是正向或負向,最後將對族群的態度投射在更積極的作為上。

參、涵化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認為涵化(acculturation)係指兩個文化彼此發生 密切接觸的過程,其結果則是這兩個文化的相同性日益增加(1987:214)。

教育大辭書中對於涵化的定義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化直接接觸,形成一 個文化接受其他文化的歷程和結果。文化涵化可能是單向的,也可能是交互 影響。在文化涵化中,受影響之一方的反應有樂意而自然地接受,也有迫不 得已地接受,主動調適地吸收或排斥抗拒。除了抗拒以外,涵化是互相接觸 的文化間近似的部分日益增加(2000:383)。

當兩個不同文化在態度、價值觀和行為上因持續不斷的接觸而發生改 變時,這種文化現象就被稱之為涵化(Berry, Trimble & Olmedo, 1986)。也 就是當兩個迥異的團體經由持續性的接觸、交流,導致雙方能直接交互穿梭 影響而使整個過程中產生變化,其中包含雙方特質的保留、交換、消失與質 變(Montreuil & Bourhis, 2001)。

由上可知,涵化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動態歷程,在過程中兩個或兩個以 上的文化間有意無意的互相接觸、碰撞,甚至改變,逐漸形成另一種文化。

因此應用在學校教育上,應讓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文化,並在過程中建立 對族群的認同,且對其他文化保有欣賞與尊重的態度。

肆、族群偏見與歧視

根據陳枝烈(2000)、Smith(1969)認為,當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

往往因為社會資源分配的問題而影響族群間的關係,而當支配程度與發展不 成比例時,族群階層阻礙族群的社會流動與資源分享,形成弱勢族群長期受 到不平的對待(包括制度上、態度上等),族群的不同便成為畫分彼此的分 界線。而主流團體因掌握大量資本,有意無意的使社會制度調適為該族群所 認同的規範,因此無形中透過社會、文化、教育的力量貶抑弱勢族群,長久 下來,弱勢族群在社會中失去自我認同感,也因文化資本的不足,便難以提 升社經地位,以致受到社會的歧視及排斥,甚至放棄對自我族群的認同。在 同一個社會中為了競爭有限的稀少資源,必然促成階層化的發展,而族群中 心主義扮演將競爭資源沿著族群地位配給的仲裁者,擁有權力的多寡就決定 了哪個族群團體能夠支配其他族群(Noel, 1968)。

由於擁有權力的族群往往處於社會的高階,其為了鞏固 、延長、深化 自己的權勢,運用國家機器與制度,透過文化、教育等方式安排及穩定其他 族群在社會階層的不同位置,於是族群間的偏見及歧視無形中漸增,成為維 持及保障政權的利器。為了削減弱勢族群爬升的力量,對其社會資源的不 足、制度的不公、教材內容的單一化等,都是為了保障優勢族群,但這些若 成為根深蒂固的觀念後,即成為不可抹滅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也就是 具備「以偏概全」、「缺乏合理的事實根據」及「不易改變的特質」等三個特 性(陳瑞芸,1990)。

簡單來說,就是對一團體或個體有了一定的想法,無視他們之間的個別 差異,而把對某成員的評價應用在團體的每一個成員身上,甚至成為我們建 構人類社會的概念。而刻板印象的產生往往造成我們對真實世界產生誤解而 不自知,也會失去對事物有多元思維精準判斷的能力。

一旦形成了對該團體的刻板印象,對其負面的判斷也就成為了偏見

(prejudice)。譚光鼎(1998)認為偏見是以刻板印象(一種過度分類而固 著不變的看法)為基礎,對他人評以負面觀點的態度,有偏見的人常依據特 定的文化、性別、宗教信仰,給予對方一預設立場的武斷。而各族群間由於

各族之歷史背景、語言型態、生活方式、禮儀風俗之不同,族群間極易產生 不良的互動關係與衝突。

當偏見形成後往往難以改變,不僅對事物的看法有所偏頗,也會影響 人際關係的發展。若偏見是以族群為判斷依據時,則形成族群偏見。對族群 的偏見不僅包含個體,連其語言、宗教、文化、外型等都持負面評價。

相較於偏見,種族歧視(discrimination)則是以具體的行為來拒絕某 一族群分享利益與權益的機會。對種族的歧視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個別化 歧視(individual discrimination),意指個人為了某些原因而拒絕或忽略某些 族群應有的權力或機會。此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常發生,也可反映該族群在社 會階層中所呈現的「印象」為何。然而,由於全球化及民主化的影響,文化 接觸頻繁,也因對其他族群有較多的體認,個別化的歧視已減少。第二種為 制度化歧視(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顧名思義,對某些族群不平等的 待遇已透過法律制定或已約定成俗,成為一般人所認可的習慣。難以改變的 社會制度,對弱勢族群的影響甚鉅,若無重大政治變革,掌握權力的優勢團 體將難以釋放權力,以與他人共享(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

綜上所述,族群間的互動在現今社會是非常密切的,族群認同、涵化、

偏見、歧視等概念常出現於生活四週,為使各族群和平共處,減少族群衝突 的發生,政府及教育相關單位應重視族群議題,並將此議題運用於正式或非 正式的課程中,因此本研究希望具體規劃一適合低年級的教學方案,並藉由 教學方案的實施,進而使學童建立正確的多元文化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