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籍受試者敘述人稱使用傾向討論

在文檔中 []表受試者省略的成分。 (頁 42-47)

4.3 漢、日組敘述人稱使用分析

4.3.5 日籍受試者敘述人稱使用傾向討論

根據上一章的討論(詳見 4.1.5),我們發現漢、日受試者在敘述人稱上 的差異:

在進行敘述時,漢語漢語受試者使用「第一人稱 A 型」敘述立場的比 例高於日籍受試者;而日籍受試者使用「第一人稱 B 型」敘述立場的比例高 於漢語受試者。

「第一人稱 A 型」的敘述立場是敘述者在敘述過程中,以「敘述者」的 身分進入語篇,以旁觀的立場,對於事件或人物發表主觀的評論,敘述者本 身是站在所敘述的事件之外的。

根據表 4-1(見 4.1.1,P),我們發現漢語母語者不論在四格或單格圖片 的語篇中,使用「第一人稱 A 型」立場的比例都高於日籍受試者,這表示不 論在敘述者不能控制事件發展的四格圖片中,還是在敘述者可以主導事件發 展的單格圖片中,母語者都偏好以旁觀者的立場,進行敘述,並不時的加入 自己主觀的意見與判斷。

「第一人稱 B 型」的敘述立場則是敘述者進入事件,將自我投射到所敘 述的事件當中,此時敘述者與故事人物身分合一,敘述者以事件人物的身 分,說明自己的經歷與見聞。此時,敘述者本身是在事件之內的。

同樣地,我們根據表 4-1(詳見 4.1.1,P),我們發現日籍受試者在單格 圖片的語篇中(在四格圖片的語篇中,漢、日受試者都無人使用 B 型的敘述 立場),使用「第一人稱 B 型」立場的比例都高於漢語受試者,這表示在敘

述者可以主導事件發展的單格圖片中,日籍受試者較漢語受試者偏好對人物 投入自己的情感,以當事者的立場進行敘述。

另外,我們觀察日籍受試者在「第一人稱 A 型」敘述立場的表現,發現 除中級漢語學習者(JI 組)中有一人使用 B 型敘述立場,其他全都發生在單 格圖片的敘述語篇中,這樣的結果顯示:在事件發展固定的情況下,日籍受 試者完全以旁觀立場進行敘述,對於事件發展與人物行為並不加以評論,維 持一貫客觀第三人稱敘述立場的觀察態度。

根據以上討論,我們根據漢、日受試者在敘述立場上表現的差異,發現 了兩者在敘述上的不同傾向:

1. 對於客觀存在的事件,漢語受試者在敘述過程中,仍會加入自己主 觀的意見與判斷,而日籍受試者則傾向忠實陳述事件發展的過程,

而不加入個人對事件的評論。

2. 進行敘述時,日籍受試者較漢語受試者更容易將自己的感情投入所 敘事事件的人物身上,站在事件人物的立場進行敘述。

以下我們將從語言結構與敘述者心理兩方面來探討這樣的差異:

(一) 語言結構

Selinker(1972)提出了中介語(interlanguage)理論(詳見 2.1.3,P),

在這一理論中,Selinker 討論了中介語產生的原因與過程,其中一個主要原 因就是「母語遷移」(language transfer),就是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將母語中的

語言形式或語意特徵帶進了第二語的學習與使用上。所以在我們討論日籍受 試者在敘述人稱上的表現前,先來談談日語結構上的一些特性:

1. 人稱的省略

根據金谷武洋(2003)的說法,他認為日語重視的是事件的狀態或結果,

所以敘述時,常省略人稱,至於說話者與聽者等在句中的人稱關係,由動詞 語尾變化與種種的助詞來分別。日語這種忽略行為者的敘述方式,允許主語 空缺,特別是「我」。所以,在言談中所提及的話語或行為是敘述者自己的 所言所行,主語「我」是不會出現在句子裡。

2. 形容詞的主、客觀分類

日語中的形容詞包括「形容詞」與「形容動詞」34,兩者都是表達事物 的性質、狀態以及人的情感、感覺,當形容詞與形容動詞表達性質與狀態時,

具有客觀性,在敘述人稱與表達範圍上沒有特殊要求;但在表達感情、感覺 時,具有主觀性,對於人稱與使用範圍則有嚴格的限制。

當形容詞表示說話者心理上的主觀感情和生理上的主觀感覺時,人稱代 名詞通常不可出現。屬於這一類的形容詞如:

嬉しい(高興)  悲しい(悲傷)  寂しい(寂寞)

恐い(害怕)    苦しい(苦惱) 惜しい(惋惜)

34 形容詞與形容動詞在形式上的區別為:形容詞以「い」做語尾的,例如:嬉しい、悲し い、寂しい;形容動詞是以作為基本型的語尾,例如:きれいだ(美麗、乾淨)、静かだ

(安靜)、不便だ(不方便)等。兩者在表達否定、假定、命令、推量等語意,以及與其 他單語連接時的語尾變化不同。

ほしい(想要∼) 

使用這些形容詞表達敘述者情感時,人稱通常不出現,如:「嬉しい。」

就是「我很高興。」若要表示聽話者(第二人稱)或他人(第三人稱)的情 感時,必須要在這些表情感的形容詞後加上「接尾詞」,變成「嬉しそう。」,

才能表達敘述者對第二、第三人稱情況的說明、推測或引用。

相較於日語,漢語缺乏詞尾變化,所以進行敘述時,必須要將人稱確定,

否則無法瞭解是誰的感受或看法,比如單說「高興」,無法確定是「誰」高 興。因此,我們可以據此合理的判斷:日籍漢語學習者使用漢語進行敘述時,

將傾向省略人稱,特別是第一人稱 A 型敘述立場的「我」,這一點可由日籍 受試者的語料中,使用第一人稱 A 型敘述立場的比例低於漢語受試者得到證 明。

(二) 敘述心理

1. 敘述視點

Kuno & & Kaburaki(1977)的研究發現:日語的敘述方式是以敘述人物

(之一)的立場進行敘述,說話者將自己放到人物的位置,從人物的觀點與 立場進行敘述。 森田良行(1996)在《日本語の視点》中提到日語的敘述 視點是以敘述者自己的觀察立場組織語言表述的,即使是敘述他人的事件,

日本人也傾向採取當事人的觀察視點進行敘述。這樣的敘述視點並非客觀,

而是以事件參與者(其中之一)的觀點(立場)描述事情,也就是將自己放 到參與者這一邊,從參與者立場的所見所聞的進行敘述。

因此,我們可以可裡推測:日籍受試者進行敘述時,傾向進入事件中,

從參與者的角度進行敘述,在單格圖片中,事件的參與者為人類與外星人,

所以,受試者很自然地從人類的角度進行敘述,這也是為什麼日籍受試者使 用「第一人稱 B 型」敘述立場進行敘述的比例高於母語使用者的緣故。

2. 團體意識

松本一男(1987)指出日本人有很強的「集團指向性」,在這種特性下,

強調團體中的團結精神,壓抑個人的意識。我們也從與受試者的訪談中得到 證明,請參考 J19 的部分訪談內容:

實驗者:日本人是否被教育成不要發表自己的意見?

受試者 J19:不要,是沒錯,跟別人不一樣是不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 別人,然後再主張,再表現自己……。

這種傾向也可以從一般人對於日本人說話隱諱、不直接表達的印象看 出,而這種不表達自己的看法似乎已經成為日本人典型性格之一。

根據 Mühlhäusler & Lehrer(1990)的研究:第一人稱「we」(我們)進 行陳述時,敘述者的態度比較謙和,容易獲得聽者的認同,也將陳述的責任 轉移給其他人。

同樣地,在在日本人文化上的集體文化中,也有類似的觀念:個人的行 為將藉由責任,可藉由團體的轉嫁而減少。Benedict(1965)也觀察到這種

集體傾向,他發現一個日本人行為舉止往往溫和謙卑的,但是一群日本人就 容易大膽妄為起來。事實上,這一民族性,從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中就可看 出。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理解日籍受試者進行敘述時,傾向使用第一 人稱「我們」的立場進行敘述。

在文檔中 []表受試者省略的成分。 (頁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