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智慧資本之相關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智慧資本之相關文獻

一、智慧資本之定義

智慧資本,是組織的市場價值與帳面價值之差距,亦是所有為組織創造價值 之無形資產的總稱,而這些智慧資本是藉由被轉換成有價值之資訊,為組織提供 競爭優勢的核心價值(Edvinsson and Sullivan 1996;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Stewart (1997)則認為智慧資本係能用以開創財富的知識、資訊、智慧財產及經驗 的總稱。Ulrich (1998)亦指出智慧資本係員工的「能力」(competence)與「承諾」

(commitment)的乘積,兩者應同時存在,智慧資本才得以成長。智慧資本的議題 雖然逐漸受到廣泛的討論,但由於研究面向之差異,導致智慧資本之定義至今尚 無一致之說法,茲將各方學者之智慧資本定義彙整如表 2-2。

表 2-2 智慧資本定義彙總

智慧資本之定義 文獻

為了生產高價值資產而被具體化、捕捉到及能發 揮槓桿作用的智慧材料。

Klein and Prusak (1994)

能轉換成有價值的資訊。 Edvinsson and Sullivan (1996) 是一種對知識、實際經驗、組織技術、顧客關係

和專業技能的掌握,在市場上享有競爭的優勢。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能用以開創財富的知識、資訊、智慧財產及經驗。 Stewart (1997) 組織中任何可以創造價值但卻看不見的資源。 Roos et al. (1998) 員工的「能力」與「承諾」的乘積。 Ulrich (1998) 無形資產或因使用人的智能所組成的元素與創

新所增加的財富。

Johnson (1999)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合上述文獻來說,可以將智慧資本歸納為一種無形的資源,且與知識、經 驗、技能、資訊以及關係之累積與管理關係甚為密切,而這些資源能夠為組織創 造價值以及競爭優勢,故為組織應該重視之領域。

二、智慧資本之分類與衡量項目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以斯堪地亞(Skandia)的市場價值架構說明智慧 資本分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及結構資本(structural capital),結構資本構面下 又分為組織資本(organizational capital)及顧客資本(customer capital),而組織資本 再細分為創新資本(innovation capital)及流程資本(process capital)。

Stewart (1997)將智慧資本劃分為人力資本、結構資本以及顧客資本三個構面。

其對於人力資本之定義為企業中員工知識、技術、能力、經驗、組織社群與內部 互動之總和,且為企業創新之基礎;結構資本係指組織所擁有且可分享之活動,

包含製程以及文化等;顧客資本則為組織與顧客往來互動的關係,包含與顧客一 起創新、分享戰果以及向顧客學習。

Lynn (1998)認為智慧資本分為人力資本、關係資本(relational capital)及結構 或組織資本(structural or organizational capital)三類,其中人力資本為組織成員之 知識、技巧和能力;關係資本是組織與顧客和供應商等外部組織之連結;結構或 組織資本係指組織之流程及文化等層面。

吳思華等(2000)則將智慧資本分類為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以及關 係資本四個構面。其中人力資本係指個人的知識與能力之總和,創新資本係說明 組織主體與未來競爭優勢創造相關的投入與環境,流程資本則表現組織主體與現 行效率相關的程序與方法,關係資本則是組織與外部主體間的互動狀態。

茲將以往與智慧資本分類有關之文獻彙總於表 2-3。

Bontis (1996)

人力資本 企業從員工知識提取最佳的總和能力。

結構資本 企業滿足市場需求的組織能力。

關係資本 企業的組織關係或網絡的結合。

Edvinsson and Malone (1997)

人力資本

Stewart (1997)

人力資本

在智慧資本次分類部分,吳思華等(2000)、Dzinkowski (2000)、Ordóñez de Pablos (2003)以及 Chen et al. (2004)分別於其研究中在智慧資本各個構面下發展 各項次分類,茲將智慧資本各構面之次分類彙整於表 2-4。

表 2-4 智慧資本次分類彙總 智慧

資本

吳思華等

(2000) Dzinkowski (2000) Ordóñez de

Pablos (2003) Chen et al. (2004)

表 2-5 彙整吳思華等(2000)、資策會(2001)、Ordóñez de Pablos (2003)、Chen et al. (2004)以及 Lim and Dallimore (2004)等五篇文獻所提出之智慧資本衡量項目,

作為本研究制定智慧資本問項初稿之參考。 Dallimore

(2004)

Dallimore

(2004)

Dallimore

(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智慧資本之管理

Brooking (1996)提出對智慧資本流程管理之內容如下:

1. 根據公司之發展策略確認智慧資本的本質和內容。

2. 建立智慧資本政策以及智慧資本的審計制度。

3. 以文件記錄智慧資本的知識基礎,並建立資料庫予以儲存。

4. 保護智慧資本。

5. 智慧資本的成長策略與更新。

6. 運用智慧資本團隊在公司內擴散智慧資本的效益。

van Buren (1999)提出智慧資本管理模型,如圖 2-3 所示,模型中包含了三個 部分,第一部分是從組織現有的智慧資本存量(intellectual capital stock)開始投入 階段,透過第二部分的企業知識管理程序與啟動器(enablers),可以進行兩部分的 衡量,其一為一套核心衡量項目能夠數量化通用於各組織的智慧資本存量,而這 些衡量項目的改變亦會被視為一套有效的衡量;另一個部分則是一套對於財務績 效的關鍵衡量項目以評估其有效性,並於第三部分顯示兩套衡量項目的結果。此 外,組織會以「策略」涵蓋並協調模型的三個部分,以使得組織內所發生的活動 都能夠與主要策略目標一致。

圖 2-4 智慧資本管理模型

資料來源:van Buren (1999), p.73.

現有的 智慧資本

存量 投入

智慧資本 存量 的改變

產出

財務表現 知識管理程序與

啟動器 啟動器 程

策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Zhou and Fink (2003)建構一套智慧資本網絡圖(intellectual capital web),如圖 2-4 所示,說明公司藉由策略目標與使命辨認出重要的智慧資本要素,透過知識 工作者的居中協調,將智慧資本具體化為活動以利執行進而累積智慧資本,衡量 系統係用來觀察管理系統之執行是否有效,公司亦透過與報酬激勵系統之結合,

激勵組織成員創造並分享知識。

圖 2-5 智慧資本網絡圖

資料來源:Zhou and Fink (2003), p.41.

策略目標與使命

管理系統 衡量系統

知識工作者

報酬與激勵系統 催化劑:

資訊科技、組織架構、組織文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