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關主體性和心理功能之藝術教育學術論文評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有關主體性和心理功能之藝術教育學術論文評析

回應本文研究目的「探討個體心理結構與主體性之形成」;和研究問題「個 體的心理功能如何形成普遍性心理功能與主體自我概念」、「藝術創作者之主體 性與心理功能研究對藝術教育之意義為何?」雖然研究者已先於本文第二章之第 一節整理了個體的感官作用、知覺作用和想像作用、心理結構、個體化之心理歷 程,以及主體的多重性;但是藝術教育如何涉獵這些概念?本節透過網路搜尋有 關個體主體性和心理功能的藝術教育研究相關資料,希望經過整理、篩選歸納、

分析與探究之後,主要針對與「主體性」相關之藝術教育研究,以及與「心理功 能」相關之藝術教育研究等文獻進行評析,提出研究分析與討論。文獻來源鎖定 Google學術搜尋網站、JSTOR Arts & Sciences III Collection、Academic Search Premier(ASP) (EBSCOhost系統)、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站和全國博碩士論 文資訊網站,據此綜合探究與評析結果,做為本研究問題之基礎。

一、搜尋資料整理

以本論文標題中之「個體主體性」(individual subjectivity)、「主體性」

(subjectivity)、「心理功能」(psychological fuction)、「藝術教育」(art education) 等 關鍵字,分別登入學術文獻搜尋網站,並設定以關鍵字搜尋為條件,進行近十年 之英文學術文獻的搜尋工作,包括紀錄出現文獻篇數,和篩選實際可供研究參考 之文獻內容,從Google學術網站搜尋所得的數據並進一步作成統計表和折線圖。

(一)Google學術網站搜尋結果

經實際進入Google學術搜尋網站後,發現在關鍵字條件限制之下所出現的文 獻資訊,除了學術專門性,也仍有很大比例不適用或不符合需求,包括一些書籍 內的訊息,還有非美術的藝術教育類研究(例如音樂、舞蹈、建築、宗教、廣告 設計和社會文化等),以及一些只有引言而無文件的和連結已毀損而已無法取得 內容的訊息。雖然如此,些從普遍性角度來看,Google學術搜尋網提供的訊息量

仍比其他學術網站來得多一些,可以藉以了解歷年來相關研究的普及性;而專業 性角度方面,研究者也蒐集到三篇中文和九篇英文適合參閱之文獻,將進一步探 究。搜尋篇數數據整理如表2-6-1。

表 2-5-1

Google 學術網站中英文期刊文獻搜尋篇數數據表

關鍵字

搜尋之關鍵字 2001~2010 年篇數

個體主體性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代碼:IS)

主體性 Subjectivity (代碼:S)

心理功能 Psychological

Function (代碼:PF)

藝術教育 Art- Education (代碼:AE) 資料來源:取自 Google 學術網站,搜尋日期:2010/8/7。

以Google學術網站搜尋篇數整理之數據資料為依據,進一步製成的折線圖

(圖2-5-1)顯示,台灣藝術教育中有涉及「主體性」之研究,於2006年達到最 高峰之後,明顯下滑,2008年來到次高峰之後又下滑,但無論如何,總篇數並不 多;涉及「心理功能」之研究,則更為罕見。而折線圖2-5-2顯示,國外藝術教 育中有涉及主體性之研究,於2005年達到最高峰之後,趨緩而無明顯下滑,2009 年又到達新的高峰;而涉及心理功能之研究,則與台灣一樣稀少。

英文文獻搜尋結果不同於中文搜尋之處是,英文能搜尋到少數涉及「個體主 體性」的藝術教育研究,並且反應岀增加的趨勢,而中文則未出現。這現象是否 跟不同文化之社會脈絡、主體意識形態或是學術研究氛圍有關,可待思考。

就整體搜尋結果而言,可確信研究者之「主體性」與「心理功能」之研究議 題,在既有學術研究成果有限的條件下,必須善加統整研究方法和跨學科研究資 源,才可望作岀學術上的貢獻。

圖 2-5-2:2001~2009 年 google 英文學術網站搜尋所得篇樹數據統計圖 註:關鍵字有主體性、心理功能、藝術教育

圖 2-5-1:2001~2009 年 google 中文學術網站搜尋所得篇樹數據統計圖 註:關鍵字有主體性、心理功能、藝術教育

(二)

中英文期刊文獻資訊網站和學位論文資訊網站搜尋結果

英文期刊部分搜尋JSTOR Arts & Sciences III Collection網站,和Academic Search Premier (ASP) (EBSCOhost系統)網站,中文期刊部分搜尋國家圖書館期刊 文獻資訊網站,學位論文部分則搜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站,搜尋篇數數據如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代碼:IS) 主體性 Subjectivity

(代碼:S)

心理功能 Psychological

Function (代碼:P)

藝術教育 Art Education

(代碼:A)

JSTOR Arts

& Sciences III Collection

(IS) 0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ASP)

續上表 2-5-2 資料來源:取自 JSTOR Arts & Sciences III Collection 網站、Academic Search Premier (ASP) (EBSCOhost

系統) 網站、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站,台灣碩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站、全國師

體性研究有密切參考價值之博士學位論文,和中英文期刊論文九篇(表2-5-3)。

以「心理功能」為關鍵字來進行搜尋,則出現與藝術教育明顯相關的文章也是罕 見,經仔細過濾,中文部分獲得一篇對本研究議題較相近且有參考價值之碩士學 位論文,和中英文期刊論文十三篇(表2-6-4)。透過此搜尋過程發現,國內外 藝術教育領域同時針對主體性與心理功能方面的研究從缺,有開拓研究之必要。

其他搜尋到之資料,可就主體性、心理功能和藝術教育質性研究方法三方面來總 體分析所得資料,作為本研究之參考。

(一)主體性

「主體性」一詞,事實上從其一般使用狀態和意義來類分,兼有針對個別一 人的「個體主體性」和針對群體性的「集體主體性」。經瀏覽「主體性」關鍵搜 尋而來的文獻,可發現集體主體性的研究議題大致源自後結構主義、批判主義和 後現代之後的主體建構等意識,可歸類為:國家主體性、文化主體性、族群主體 性、女性主義、社群主體性、學科主體性、教學者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等,其中,

Fullerton(2004)的研究可作為代表:

Fullerton(2004)指出,女性的後結構主義的關鍵取向近似於後現代主義的符 號語言學(semiotics)和文學批評(literary criticism)核心概念是:「個體」是性別、

階級競賽種族性定向等等的產岀 所以身分既非單一獨立的也非固定不變的,人 類行為不應淪落為任何一個解釋或本質,因而也不存在任何一個解釋足以全部事 物的偉大敘事或能包羅萬象的理論。「真理」(truth)是一個可疑的概念,因此屬 於真理之列的真實(true)也是不存在的, 真實的建構來自不同的文本(texts)或闡述 (discourse),並產生這世界各個獨有的譯本;因此主體性的差異乃建構自語言的 表述,同時並不存在任何「真理」。然而,Fullerton與後現代女性主義仍有區別,

也就雖然同樣強調語言,卻並不想撤入一個只有文字而無任何物質的世界,反而 讓語言負責居間調解現實,以使「真實」不再被視作一個不言而喻的範疇 (self-evident category)。

其次,有以某學者學說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像是存在主義學者Kierkegaard、

Nietzsche、Sartre等,或現象學學者Husserl、Merleau-Ponty等,或後現代哲學家 Foucault等,或禪學思想之哲學性探討文獻,則往往在集體性為基調的論述之中,

可被察覺岀互為主體的觀點和個體實存的背景(林月惠,2001;王志弘,2001;

江美華,2001;林玉卿,2004;譚家哲,2004;王志輝,2006;林志明,2007;

沈碩彬,2007;吳豐維,2007;符瑋、周穎聰、謝昭銳,2008;江偉峰,2010)。

再者,與藝術相關的教育研究有:Tsang(2006)以辯證方式探討社會工作;Neilson (2004)和Silva & Villas-Boas(2006)研究透過藝術的跨文化教育;Inwood(2007)從 事藝術取向的生態教育研究。

(二)心理功能

「心理功能」方面,雖然搜尋到的多數文獻屬於神經心理病症、職能治療、

健康保育、和宗教實踐等領域,與本研究之屬性差異過大,不具參考性;仍有幾 篇涉及精神分析學(Freud、Lacan和Jung)、Jung心理類型學、認知發展心理學、

文化心理學,能對本研究的自我概念闡釋有所助益,稍後將進一步摘要整理文獻 內容;另外,有數篇文獻,或是探究認知心理學在教育和學習中的角色(McCarthy, 2005),或是研究完形心理學中的科學性與哲學性(Cat, 2007; Benjafield, 2008),或 是以後現代哲理批判實証心理學(White, 2007),還有應用Foucault學說作為正向 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McDonald & O’Callaghan, 2008),這些研究雖 未具體地與藝術教育有深入連結,但對本研究後續之研究工作可能具有啟發性。

例如,White(2007)研究比較心理學(comparative psychology),批判簡化論,

視每一個人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現象,有個別的特質,也不同於任何先前與他形成 有關的事件。比較心理學家以證據顯示:由於神經學的、注意力的、知覺的限制,

使得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幾乎無法看到相同的真實(因此是沒有看到真實)。

假設科學是個未臻完美的產物,以科學作為真實的索引也必定是不完美的,科學 的研究往往侷限於可見和可試驗的事件(例如實驗);因此,科學不過是關於真

實的不完全的機率模型,關鍵性思考是其精確度的主要決定因素,觀察所得是來 自於信度範圍內的推理。通常,比較心理學應用關鍵思考策略的方式是:相信「個 別的和種類的關係特徵」(individual- species-related traits)不會是自然生成的,乃是 由先前存在的物質事件,在環境變遷所生成之現有周圍環境脈絡中,發生新同化 而逐步進化,由此產生其新的目標導向行為(goal-oriented behaviors)。顯然,White 所討論之比較心理學已融入當代社會脈絡取向之多元開放觀點,與過去一向被界 定為偏向理性科學的性質已大有轉變,此事實有助於支持本研究大膽進行藝術、

心理、神經心理科學和哲學的跨學科研究。

(三)藝術教育質性研究方法

所得相關文獻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質性研究取向,經研究閱覽和理解之後,不 論在研究內容與目的、方法設計、研究資料蒐集和資料分析上,都能提供研究者 實質的參考價值。此外,也了解研究資料分析方式的重要性,本研究擬在資料的 深入閱讀時,即採取研究資料內容編碼備忘,待進行資料分析時,能與本章之文 獻探討成果續作呼應或交叉分析,並應發展圖解方法來使語言式的複雜論述非語 言化,以創造多元理解的途徑。

1. 行動研究方法

吳遠山(2009)認為,行動研究者為能使掌握的資料能進行有效的分析,設 計研究方法時應發展資料蒐集的輔助工具,而在研究期間運用輔助工具,並採多 元的資料蒐集方式,以利於資料的分析與詮釋。教師即研究者在研究方法的取 向,多採以能透過研究解決現場教育問題的行動研究為多,而敘事探究是其中較

吳遠山(2009)認為,行動研究者為能使掌握的資料能進行有效的分析,設 計研究方法時應發展資料蒐集的輔助工具,而在研究期間運用輔助工具,並採多 元的資料蒐集方式,以利於資料的分析與詮釋。教師即研究者在研究方法的取 向,多採以能透過研究解決現場教育問題的行動研究為多,而敘事探究是其中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