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藝術教育中的個體主體性

綜觀前文就各種個體心理與主體性現象的探討,從實體論來看,個體主體的 集合促成了各種集合性主體,而集合性主又可能反過來影響個體主體性之發展;

於是,個體與集合體有著交集、相斥、吸附、包覆等等非單一關係的共生現象。

正是於這樣的覺知,非實體論者即主張取消個體的實體性,強調個體在集體之中 有彼此相容和被整體包覆的關係,一種集體性。

在人類這麼龐大而多元發展的主體性概念背景之下,自十八世紀興起學校教 育以來,每個時代皆會因應集體性的社會背景和主流藝術風潮,而形成藝術教育 新思潮。但不論引起教育思變的學習對象是個體的、集合體的或集體的,都會相 應預定之教育意義而產生教育哲思和立場,進而選擇工具論或本質論的目標、內 容和方法,此間,教育場中的個體立場與主體性旋即隨之變換。

從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到視覺文化的洗禮,從工業文明產物、為藝術而藝 術到成為信息社會產物的功能,藝術之於人類,儼然是無所不包了。如果把藝術 史視野平行移動至藝術教育史,將能對照岀它們之間密切的關係:感性經驗脈絡 的現代藝術,鼓舞藝術教育以個人創造力為中心;理性脈絡的現代藝術,促使藝 術教育理論興起 DBAE(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學科中心觀點,一方面推 崇知識,一方面鼓勵了個人主義;其後,後現代藝術脈絡則為教育帶來多元文化 觀點,不但逐步促成超學科統整課程概念、消弭了學科的限制和知識結構,還繼 而興起美感教育和視覺文化;到了當代,更融合兒童中心、學科本位、社會取向 的藝術教育理念,以蘊含己課、己我、己世的全人發展為信念,以學生個體為核 心而出發(黃譯瑩,1998)。林曼麗(2003)指出,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的內容,

將由點的擴展—一種超越作品中心的藝術主義、技術主義的線性擴展,而至面的 擴展—一種超越個體的成長、人格形式的內在關連,而至全方位的擴展—一種人 與環境相互關係的交流、確認與自覺。林曼麗的呼籲,指向回歸以一個「人」為 單位的教育接受態度,再循序延伸其線性、面性、結構性和全方位性的教育發展。

綜觀各種藝術教育理念和理論,陳瓊花(2004b:33)綜合學者 Efland(2002)

和 Duncum(2002)的看法而指出,藝術教育有別於其他一般的學科,不外是培育 個體能運用多元的方式與媒介來進行溝通與表達,並促進其心智的想像、思慮、

賞析與詮釋的能力。過去許多有貢獻的藝術鑑賞教育論述,研究取向是偏重於如 何使外部訊息內化於學習者,並積極引導學習者與作品相互指涉,進而向外創造 發展;較少探討如何引導學習者個體具體形塑自我概念,進而理解自己的藝術態 度的發生因果。陳瓊花(2004b:164)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於描述藝術作品時的觀 念傾向的研究,曾提到一個寶貴省思:「教師必須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是的,

現今多元化趨勢的教育,是否獨獨遺漏了關照個體內部心理反映—不論是作為教 育材料的藝術家個體,或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習者個體。

本研究即將從「藝術教育思潮中的主體性觀點」、「藝術教育史上為個體設定 的主體立場」、「藝術教育中的個體主體性發展概況」,隨後也提出 Jung 學說中關 於主體人格教育的觀點作為參考。

一、藝術教育思潮中的主體性觀點

藝術思潮伴隨著藝術哲學,在人類社會脈絡中漸漸演變,也促成藝術教育哲 學。所以藝術思潮是刺激藝術教育發展的外在因素,也是其內在包孕的重要材 料。而藝術教育哲學主要關心的議題則有:為什麼是教育、為什麼要教育、要教 的是誰、什麼時候教和如何教等概念;學習者通常是這些議題的設想對象和目 的。西方教育在十七世紀左右隨著知識進化的趨勢,人們為兒童創造了學校,使 兒童隔離出來學習閱讀、學習如何長大成人。十八世紀之後,漸漸開始受到重視 到的教育,大致可以歸納成為兩派教育哲學觀:經驗論者,認為兒童是可被塑造 的珍貴資源,要求嚴格教育其智慧發展和自律能力;自然主義者,宣揚兒童本身 的存在價值,認為教育是一個過程而不應被作為達成目標的手段(吳韻儀譯,

2000)。十八至十九世紀,藝術哲學對於感性內容和理性形式的辯證和統一,以 反覆交替或螺旋交混的姿態,持續產出許多重要的藝術表達思潮,也就形成許多 藝術教育思想。西方藝術教育理念在藝術教育哲學的影響之下蓬勃發展,林曼麗

(2000:30-52)根據歷史發展脈絡的時間因素和實質內涵分為四個階段:從古

代至近代學校制度確立之前—技術主義、美術主義的美術教育;十八世紀工業革 命—實用主義、造形主義的美術教育;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重視兒童創造 力,以兒童為中心的美術教育;二十世紀中後期開始—美感主義的美術教育。

解嚴之後,許多學者帶回國際新興藝術教育理論,促成台灣藝術教育研究的 蓬勃發展,並開始發展系統性的藝術教育理論探究(王秀雄,1990;郭禎祥,1992;

黃壬來、陳朝平,1995;劉豐榮,1996;黃冬富,2002)。此後的台灣近代藝術 教育的觀點,大致是追隨著西方的思潮而持續演變。例如,黃壬來(1994)審視 近代以來的西方視覺藝術教育主流思潮,包括兒童中心、學科本位、社會取向,

以及科技教育等藝術教育理論加以評析,進而提出「全人發展觀」的主張來統合 過去全部理論內涵(陳朝平、黃壬來,1995:38-45)。陳朝平(2000)則參考 歷次的課程標準、教材綱要及實施辦法的修訂變化,將五十年來台灣中小學美術 教育思潮的演變列為四個時期:(一)傳統藝術教育思想(1955~1968);(二)

兒童中心藝術教育思想(1968~1993);(三)學科中心藝術教育思想(1993~1999);

(四)生活中心藝術教育思想(2000 至今)。整體而言,台灣近代藝術教育的 發展,總體反映的是西方藝術教育思潮的脈絡,教育中的主體性觀點亦然。

二、藝術教育史上為個體設定的主體立場

與個體藝術表達能力發展之關係極為密切的美感教養,始終蘊藏在各個時代 的藝術教育大脈絡之中。二十世紀前半葉以兒童為中心概念,充分鼓勵個人創造 力的美術教育;六 o 年代,美國學界形成獨立的理論立場,主張藝術教育不只是 由內而外的創造表現,也兼具由外而內的審美批評;二十世紀後半葉之後的多元 文化觀點,先逐步促成超學科統整課程概念、消弭了學科的限制和知識結構;當 代,美感教育實質上已融合兒童中心、學科本位、社會取向的藝術教育理念,以 蘊含己課、己我、己世的全人發展為信念,視學生個體為中心,統整學生的生活 經驗,美感教育畢竟是與學習者自身關係最密切的一環,不論是表現在創作方面 或是鑑賞方面。雖然「美感」是抽象性的,無法明白定義,甚且美感教育也隨著

每一種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同,而蔚成不同的美感教養成果;但其共同目的,不 外乎是使每一個體具備表達與溝通其美感的能力。陳瓊花(1997b,2000a,2001,

2002)以台灣地區兒童與青少年學生為對象,不但環繞藝術的創造、感覺與表現 性、判斷標準和價質等議題予以分析討論其藝術觀念;並了解學生在面對作品進 行描述、表示喜好、與判斷時觀念上的差異;也探討個體年齡增長因素與對藝術 家與觀者觀念之間的對照性;還深度研究大眾文化資源對個體的影響狀況。經過 多年的連鎖探究,陳瓊花(2002)指出,個體主體而言,年齡、特殊才能、性別、

教育與文化背景的經驗等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另就藝術品客體而言,其結構的形 式要素、內容和表現性,以及文化意涵,是重要的關鍵因素。陳瓊花(2004b:

164)的研究成果,提供研究者一個反思的線索:不同的個體面對作品時,其主 動思考的起始點,有很多可能性,因而很難被瞭解;雖然如此,教師必須設法理 解學生的起點行為。

「學生起點行為」的議題,意味著我們需要從學習者個體這一端回顧教育現 場。在教育的現場,代表教育體的教學者和學習者個體同時是主體,也是彼此的 客體。而教育的初衷畢竟是要使個體獲得某種教化,如何賦權使個體有所行為?

是教學者必要思考的議題,也將由此影響個體的行為起點、過程和結果;個體是 否具有主體的立場和被鼓勵展現態度,又更是關鍵前提。無論進步世界如何多變 而多元,教育議題涉獵的範疇如何複雜化,所有的實踐都端賴教育現場不變的兩 端—教學者個體和學習者個體基於某種立場來互動達成。

循著傳統藝術教育、兒童中心藝術教育、學科中心藝術教育、生活中心藝術 教育等近代主流思潮的流變來探究,可發現個體在教育體中被設定的主體立場也 幾度有顯著的異變,本研究共歸納出六種立場,先分別敘述個體被教育看待的觀 點,隨後會再匯整討論個體在不同立場所呈現的主體性槪貌。

(一)個體的自然經驗為教育的核心

從崇尚兒童自然經驗的藝術教育立場來看西方教育歷的史發展,可回溯至十 八世紀後期的 Rousseau,他崇尚自然經驗,強調教育來自三種途徑:自然、事物 及人,他重視兒童本身的看法、思想和感覺,認為應該從生活經驗裡自然而然地 學習,而不是遵從大人的示範。Efland(1990)提到,十九世紀初,平民教育之父

從崇尚兒童自然經驗的藝術教育立場來看西方教育歷的史發展,可回溯至十 八世紀後期的 Rousseau,他崇尚自然經驗,強調教育來自三種途徑:自然、事物 及人,他重視兒童本身的看法、思想和感覺,認為應該從生活經驗裡自然而然地 學習,而不是遵從大人的示範。Efland(1990)提到,十九世紀初,平民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