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七節 文獻探討結論

本研究題目的研究價值。

第一節 個體主體的形成與自我概念

進化認識論將人類主體的形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物種的:包 括由外在感覺經驗所得的外源型認知,和由主體動作內化而得的內源型認知,此 兩種認知具有相互支持、彼此建構、協同成長的關係。第二階段是心理的:指出 人類經由同化與順應平衡的過程循環反覆,「認識」就能不斷的發展和進步,與 物種進化認識論有平行同構的關係。第三階段是哲學的:行動、互動、創造、反 思、選擇等主體的參與「人擇機制」而實現了知識的進化(林財庫,2005)。但 是,研究者認為對於已經進化到成熟階段的現代人類而言,這三者已不只是循序 漸進的形成過程,也是同時進行的形成過程,物種的、心理的、哲學的三個探究 面向必然都會各自兼有其他兩者的角度。本研究乃參考進化論的認識方式,兼有 物種的、心理的、哲學的三種知識,而且它們會混合呈現在各大項探討之中。

一、個體的感官作用、知覺作用和想像作用

從哲學心理來看,人類個體生命具有不同的層次。Aristotle(1984)將人的生 命領域界分為植物性的、動物性的和人性的三種,動物性的又有感官、慾望與移 動力三種能力。Merleau-Ponty(1962: 394)則將動物性分為:混合形式層次—低等 動物與它們的直覺;可移形式層次—能從經驗而學習,也能注意到記號的動物;

象徵形式層次—屬於語言的與人性的存有。由此,我們知道動物生命的能力與感 官作用息息相關;而人類身體則比其他動物擁有更為進化的感官設備來與外界客 體互動,也運作更高層次的知覺(perception)作用與心理想像活動來建構主體性。

(一)感官作用和「視覺—非視覺」的感覺接收

感官泛指能接受外界刺激的特化器官和分佈在部分身體上的感覺神經,是使 個體能與外界訊息互動而形成自我感的媒介。Merleau-Ponty(1962: 49)說:「感 覺應被視為人的感官自發地起作用的狀態。」相同的外在刺激對不同個體很可能

引起不同的感覺。感覺是外界與內心的核心介面,個體對外境所有的理解、認知 和經驗的累積,都是基於感覺。從一般常識而言,人類五種感官知覺包括視覺,

和非視覺性的聽覺、味覺、嗅覺等相關特別器官,以及身體的體覺。體覺又可分 為表層皮膚的觸覺,和全身軀幹的動覺。廣泛地說,感覺由眼、耳、鼻、舌、身 與外在刺激接觸,隨之引起了色、聲、香、味、觸等等知覺,以及觸及到心與記 憶而引起的情、意上的感受。由外而內的感覺和內部心靈的關係十分密切,常會 與特定的心理活動相應相生,鄭金川(1993:66)提到 Merleau-Ponty 對「感覺」

的看法是,主體與客體經由一種「交融之形式」所產生之互為因果的「共存」

(co-exist)結果,並非單向之經驗歷程。

(二)知覺作用和「身體—主體」的概念建構

現象學哲學體認到,由於感官的有限性,我們實際上只能直觀到正面面對的 物體對象,無法同時看到其正面與背面(Spiegelberg, 1982: 116-117);也就是說,

我們對物體對象的知覺帶有自身的主觀性,並非是全然客觀的。Adams(1996)說 明Lacan鏡像理論在於闡述,主體乃肇始於一個發展未完全的身體,並透過知覺 想像而持續經歷結構化認同機制而才得以形成,視知覺是其中的關鍵要素。嬰孩 起初對自我的存在是渾沌不清的,成長到達某個重要時刻,嬰孩出現了一種視覺 變化而借視覺從鏡中看到熟悉的環境,也看到了鏡像異己(真實我的影像)和第 二個異己(可能是其母親的影像)。李文瑄(1999:84-86)說明其三階段心理 過程是:首先,幼兒以為出現在鏡中人是真實自己的一部分,產生了一種原始的 想像認同,並且非常歡喜地把自己和鏡中我視為一個整體(gestalt);接著,發現 那鏡中我原來僅僅是個影像,而非真實實體;最後,終於理解那個鏡中我是自己 的影像,先前那完整自我的想法只是一種理想我 (ideal-I)的呈現。

Merleau-Ponty(1962: 49)強調知覺是我們認識外界的初始,是一切行為得以 開展的基礎,知覺並非由人的單一感官所引起,必須包括心智的作用,因此知覺 包含人的意義成分。傳統哲學思想慣於把「身體」(the body)視為物質性,並使

其與「心」相對,但在 Merleau-Ponty 的核心思想中,「身體」由於先天具有「知 覺」作用,能使人打破一切外在世界與人內在的隔閡,使客體與人的心靈內在形 構成一體(鄭金川,1993:8),他主張「身體—心靈」的相對存有應優先於「客 體—主體」的相對存有,主體心靈與肉身不分離,才能彰顯人存有於生活世界 (life-world)的生命(鄭金川,1993:13-14)。因此,一個完整主體兼有「物質的、

生命的、心靈的」三位一體的關係,具有「超越性」的意義,。

(三)想像作用和「客體—主體」的概念建構

Read (1956)指出知覺牽涉到兩個名詞:客體和主體。客體是分離的、外在於 主體的。主體是活的有機體個體,可對準著外在的客體,能見之、觸之、嚐之、

嗅之或聽之(呂廷和譯,2007:111)。Piaget(1952)指出,客體只有在被主體意 識動作有了圖式同化和改變,亦即主體結構與客體之間的整合與順應處於平衡狀 態時,才能為主體所認識(Beard, 1969)。

Freud(1959)認為人的本能有一種慾力(libido),其目的是要消除身體的需求或 緊張,並且經驗快樂,這些目的會藉由慾力的依附或者發洩於某些客體(object) 來達成。本我處於一種極為脆弱的型態,最初的驅力所依附的客體是乳房 (breast),隨後是母親或幼時照顧者(Adams, 1996b)。慾力若未被直接滿足,可用 部分或間接的轉換方式去滿足它,由本我轉向自我而透過昇華作用(sublimation) 或補償作用 (compensation)來替換原本實際需要的客體,或是透過認同作用 (identification)而將此客體內化(introjection)在自我中。

Freud 認為自我與客體的關係起源是以「我」為中心,個體基於生物本能,

因性驅力而追求客體的一種探索(李文瑄,1999:11-63)。Lacan 則揭示,肉眼 (the eye)的觀看與凝視(the gaze)的想像之間還蘊含著斷裂和距離(Lacan, 1978:

73)。主體根據他者的凝視來想像他者正在看著我,或者想像我是如何被觀看的,

使凝視的力量得以具體化。因此,在主體/他者的建構關係中,「凝視的想像」

(an imagined gaze)遠比「肉眼(the eye)的觀看」顯得重要(Lacan, 1978:195;黃

冠華:2006)。Lacan(1981)曾以圖 2-1-1 為說明主體與他者的關係,以及主體在 自我之中的異化,圖右下方是大寫 A 他者(他人的主體),右上方是小寫 a’他 者(主體所想像的他人,客體性質);左下方是自我 a(鏡像我,客體性質),

左上方才是主體 S。

沈志中(2007:61)指出上圖中的主體 S 和大寫 A 他者,代表兩個真實主 體的溝通,是一種無意識的話語形式所呈現的訊息,會被自我 a 和小寫 a’他者這 兩個想像客體所交叉的想像軸線(relation imagination)阻斷和攔截,再變形為主體 S 的認識。也就是說,主體是通過對自我 a 和想像的他者 a’,來進行對自己身份 的辨認與確定。這種想像作用,使主體不但喪失對真實自己的認識,也使得真正 的他者 A 並未被主體所把握,其客體關係是建立在主體不斷折衝於「向外」和

「向內」之間的歷程,其間同時存有一個實存主體、一個想像主體、一個想像他 者,和一個真實他者,它們經常混淆而彼此矛盾。

圖 2-1-1:主體在自我中之異化圖

資料來源:Lacan, 1977;引自沈志中(2007)。真理,不盡然:拉岡文獻研究(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61。2010/3/27,取自 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 /246246/76987/1/ 952411H002018.pdf

二、個體的心理結構

本研究雖是以Jung的分析心理學說為本,也必然要溯及Freud精神分析學說

,並會嘗試整合腦神經心理學相關研究來歸納詮釋。如此以精神分析為起點所進 行的跨學科文獻整理,並非為了圖取知識拼貼,而是想對特定議題有效地訊息重 組、綜合理解,待成為整體背景知識後,再作出詮釋(劉紀蕙,2003)。

Hobbes早在五百年前已提出「思想」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的概念,哲學家Bain、

神經解剖學Cajal等人也陸續做出貢獻(Doidge, 2007; 洪蘭譯,2008:294)。Freud 對大腦神經心理研究很有興趣,其早期研究志向就是想為神經科學與心理學建設 一座橋樑,但因當時的大腦生物科技發展程度難以連結腦功能與心理的關係,而 他也有個人經濟需求上的限制,因此放棄腦科學研究,而直接在臨床使用精神分 析方法來探究病人的內在心理(李文宣,1999:197)。從臨床心理治療經驗,Freud (1959)發現個體內部有兩種生物本能:性本能(Eros)—性、自我保護、愛、生命 力、追求統整;毀滅本能 (destructive instinct)—攻擊、消除聯結、死的本能、恨。

身體的本能驅力會引發心靈的變化,「身體」和「心靈」二者持續在非理性狀態 與理性狀態之間互相牽引(程景琳主譯,2008:102)。透過更深入的研究,他 主張個體的人格結構有三個層面,包括:潛意識(unconscious)、前意識

(preconscious)和意識(conscious);心理結構則有三個部分︰本我(id)、自我(ego) 和 超我( super-ego)。

本我(id)是非理性的,屬於人潛在的本能衝動;超我( super-ego)包含正向的 自我理想(ego ideal)和負向的良心(conscience),動機和行動之間經常難以選擇,

往往以社會規範去達成一種心理的秩序;自我(ego)是理性的,像是在本我的本 能衝動、超我的道德要求,以及適應現實生活之間的一個調解機構(李文瑄,

1999:141-145)。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組織成一個力量和結構的總合(程景琳主譯,2008,

103-108),但自我和本我並不容易被主體明白分辨和掌握,Freud(1964, 77)說︰

自我和本我的關係就好比騎士騎在馬上那樣;馬提供移動的能量,騎士則享 有決定目的和駕馭馬奔馳的權力。然而,在自我和本我之間,常常出現不如 自我理想中所預期的狀況。(引自程景琳主譯,2008:105)

Jung 的思想起源,除了部分承襲 Freud 精神分析學理,也有部分追溯到古希 臘哲學(沈德燦,2003:258)。他依從希臘羅馬時代的人文觀點,認為靈魂是個 體內在的聲音,它是客觀的、本身自主的、有其獨立的生命。Jung 也曾注意腦 科學研究,可惜當時的大腦神經研究大多是生理或行為功能取向,缺少人性心理 的關懷;因而他基於一種人本的感性精神,批評自然主義心理學把人的心靈現象 (psychic happenings)低估成一種純粹的腺體活動現象、把人的思想只看作大腦分

Jung 的思想起源,除了部分承襲 Freud 精神分析學理,也有部分追溯到古希 臘哲學(沈德燦,2003:258)。他依從希臘羅馬時代的人文觀點,認為靈魂是個 體內在的聲音,它是客觀的、本身自主的、有其獨立的生命。Jung 也曾注意腦 科學研究,可惜當時的大腦神經研究大多是生理或行為功能取向,缺少人性心理 的關懷;因而他基於一種人本的感性精神,批評自然主義心理學把人的心靈現象 (psychic happenings)低估成一種純粹的腺體活動現象、把人的思想只看作大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