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人文經過工業文明和資訊社會的變遷,體現了多元包容性和創造性,從 個體精神、生活環境和歷史文化三大層面展開對人類文明的意義。二十世紀現代 主義的藝術人文,強調個人表現和美學取向;接著,後現代主義從解構和批判入 手而推翻個人主義,藝術人文提倡集體性多元文化和社會脈絡,使個體主體性空 缺化;隨後,藝術人文與現代性的媒體科技合流,視覺文化藝術也以「生活即藝 術」的轉型來兼有現代主義的高科技物質、後現代主義的戲謔混搭、離間批判和 非線性語言,以及大眾化的虛擬視像刺激。這一切「後來的後現代性」,使得人 的實體世界日漸困惑,陷入物質與精神交混的狀態,不但難以偏廢意識上的兼有 慾望,還免除不了自身幽靈的對立性蠱惑,那一種心理不安全的質素,漸漸以「迷 離」作為形象,許多藝術創作者在這裡遁入既非意識性也非抽象衝動性的渾沌,

一種回歸自身的探索。漸漸地,當代藝術創作者開始重新探問「主體存有」的議 題,去檢視現象學上的「互為主體」,也去懷疑後現代主義的「主體已死」,更 追問「主體是什麼?」。事實上,主體性議題不僅僅是藝術創作者的新路線, 也 是普遍人類在新世代生活世界所要面對的反思。

隨著藝術人文思潮的流變,愈是靠近當代的人文議題,愈是游離於主體和客 體之間,個體在其中的位置則更趨不確定和不可見。因而,當代有眾多「不可見 之主體」等待我們著手主體性之研究來解構。從國內藝術教育方面來看,近年已 有不少學者透過研究來探討學習者個體鑑賞行為之起點—美感概念(崔光宙,

1992;羅美蘭,1993;許信雄,1994;郭禎祥,1996;陳瓊花,1997a、1997b、

1998、1999、2000a、2000b、2004b;趙惠玲,2005 等);研究者認為同樣基於 對個體行為起點的省思,也須關照學習者個體創作行為之起點—心理動力及其歷 程;然而,藝術活動的本質既是如此立體的、多維的、動態的、開放的和多元的,

個體應從何基礎得到與自身心理功能的連結?教學者如何能同理個體創作行為 起點的心理動力?這些從藝術教育場上看見的議題,不只是藝術教育專業的議

題,更是關於普遍創作者個體的自我認識議題,也是關於創作者個體在人文脈絡 裡形塑主體性的議題。本研究試圖從個體的心理功能和主體性來深入探討,除了 梳理 Jung 學說、解構藝術創作者個體心理功能和主體性的形成現象,也希望研 究所得能成為藝術教育協助個體發展多元主體性的參考。

一、多元主體性的形成與內部心理功能和外部環境有關

個體發展過程中,因應內部心理環境和外部世界環境的衍生,主體將涉及複 雜的個體心理成長歷程,會形塑多重的「主體性」來面對各種客體世界的境況。

Lacan(1977:1)把自我概念形成的最初階段稱為「鏡像階段」(mirror stage),嬰 兒從鏡中認岀自己的影像,並把那個虛像的「他者」誤識為自己,滿足地產生自 我完整的感受。隨著嬰兒的能動性和觸覺漸次發達,還能藉由聽覺和語言系統而 學會掌握「我」、「你」、「他」的象徵意義並分辨出「我」之後,其主體性才正式 確立起來(Adams, 1996b)。然而,那「鏡像階段」是個體發展歷程中的結構性原 像( urbild),成長之後仍會存在個體心理世界,並不時與自己的影像或他者的影 像發生著鏡像作用(沈志中,2007)。從鏡像心理可以看到個體與客體世界互動 中,兼容著不同的「我」,時而和諧,時而矛盾或衝突。

因此,每個人是一「個體」;每一「個體」是一具備我感而存有的「主體」;

每一「主體」同時又存有數個不同的「主體性」,分別在不同的狀況下呈現。其 次,個體起初是發展未完整的主體,需要學習、調適、成長,去把握在自身與客 體世界互動而滋長出來的各個主體性,最終才能成為一個完整主體。這種從自身 出發而適應「主體—客體」(subject -object)關係的終身發展歷程,正是心理學家 Jung(1969) 強調的「個體化歷程」,此歷程使理性與感性得到和諧、使意識與潛 意識得到整合,涉及了人的整體內在精神力量。

然而,人類憑藉科技智慧而到達地球扁平化、資訊扁平化的當下,彷彿鏡像 假我幽靈全面升級並阻撓人們的個體化歷程,使個體的實體在客體世界的處境中 無止境地瓦解、碎片化、虛擬和無邊際地流失實體;即使人們也愛拼湊和複合,

也是亡羊補牢。於是人們的身體翩然發出召喚,全面渴望回歸擁抱有身體的主體 性,「身體—知覺—客體世界」重新成為一個人在生活世界存有的主觀條件和客 觀現實。因而,把握對於個體內部心理和外部環境的認識是必要功課;理解自己 持有多重主體性,則是唯一的進路。

二、個體能辨識內在多元主體性是自我覺醒與被認識的起始點

人個體像一顆種子,內含看無形的力量和希望,自我覺醒使人能在現實世界 把握環境並啟動自我內在能量,有意志地存在;特別是生活在當今全球化又多元 化趨勢的個體更需要先自我覺醒,進而尋求被客體世界接納和認識。

因應新時代發展所需,台灣國民教育司(2003)訂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總綱,其中的「課程目標」明白指出,國民教育之教育目的在於透過人與 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 領域教育活動。其中,「自我」瞭解、接納、調適與增進、表現和創新,又居十 大目標項目和十大基本能力之首。據此,教育實務上需把個體視為一個發展未完 整的主體,鼓勵個體從探索自我出發而認識自身的主體性。

但是,「發展未完整的主體」如何能夠覺醒?德國美育哲學家 Schiller(1965) 認為人天生具有兩種審美衝動—「感性衝動」和「理性衝動」,前者是人自然天 性中的各種情緒和欲望,後者是理性道德意志等等關於認識、判斷制定的規範。

不同的衝動行為背後意味著不同的主體人格,人若要成為完滿的人,必須靠「遊 戲衝動」把二者整合起來(徐恆醇譯,1987:11-21)。由此可知,「主體」擁有 不同的「主體性」,個體對主體性有愈充分的認識和掌握,愈有利於使自身趨向 完善;而藝術創作所能提供的美感運作正是一個適合「遊戲衝動」的心理場。

又,綜觀藝術領域許許多多的藝術思潮、藝術家與其作品,不論是集體性或 個別性姿態出現,他們總有著各自的遊戲衝動,在心理場中鮮活生動地從事自我 覺醒與被認識的主體性建構;藝術家、作品、觀者之間,各自的身分既是主體也 是客體。原來,「人」在藝術領域中,始終既是因又是果;如何透過藝術使個體

辨認這些錯綜複雜的自我身分和個別特質,成為藝術教育可行的質性路線,同時 也不啻是主體性教育的最佳視野。尤其,全球扁平化的「超視界」大多來自媒體 影像,而觀者透過諸多虛擬實體所得的虛擬象徵意涵更為曲折了,因而透過藝術 協助個體在日常生活建構並傳達自我至真的美感態度、信念和價值觀,成為當代 藝術教育前所未有的挑戰(林曼麗,2000:155)。

我們也必須體認,個體的心理現象是動態的而非靜止的,多樣的而非單一 的,特別是當代教育氛圍自由開放,而大環境更是急遽邁向多元化、超文化和全 球化,藝術教育與個體之間的實踐關係必然愈趨動態;藝術教育已經無法依賴傳 統單向式輸出教學法,甚至於,使學習者在群體中「自我學習、自我調適、自我 成長和終身學習」的全人教育觀已然形成,而其基石即是建構個體之自我概念和 發展多元主體性。

三、個體主體性與心理功能研究和審美教育息息相關

既有之主體性相關研究,可從三個面向來歸納: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哲學美學。這些面向,顯然又都與個體心理功能的作用環環相扣;人是處在「意 識—潛意識」和「理性—感性」的心理功能之間,不斷演化主體性的個體。人的 身上可區分出一種持久的東西—人格,和一種經常變動著的東西—狀態;無論狀 態如何變化,我們始終在主體本質中,以某種固有的人格結構保持著種體定性狀 態(Schiller, 1965;徐恆醇譯,1987:88)。

人格心理學方面,其成果豐碩多元,常被應用於藝術教育又受矚目的學說有:

Freud(1959)精神分析學說派鼓勵自由聯想作畫,並就藝術創作動因提出解釋;

Jung(1971)心理分析學說以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為理論核心而提出

「原型」(archetype)概念和積極想像方法;Alder(1959)個體心理學倡導創造性的 自我概念,主張消除自卑與追求優越感是創作衝動的來源;Maslow(1955)以高峰 體驗(peak experience)和自我實現的特點,說明藝術是求取非功利性自我的人格 展現。總體而言,人格心理學主要是討論自我精神的形成,以及人在感官世界進

行個體化歷程的普遍性主體性特質,因此,在一般藝術教育的應用上,主要是在 於說明創作動因與衝動來分析藝術家的特質。

發展理論方面,研究重點在於關切個體隨著時間增加而發生的改變,不但描 述行為變化,也解釋行為變化的發展進程。發展心理學家所強調的「時間」,其 實完全符合 Kant 和 Schiller 的哲學敏覺—前者,已道出人總是一方面要超越時 間,一方面又受制於時間;後者,則指出「時間」是一切形成的條件,而「生成」

是某些事物產生的條件(徐恆醇譯,1987:90)。Miller (2001)曾歸納的三種發 展理論的觀點:(一)被動性的機械觀。試圖從觀察事物中發現意義,從而建構 出人類從出生到兒童期或成人期這段旅程中,包括身體、心理和客體認知上的普 遍性發展故事。(二)主動建構的有機體觀。例如 Freud(1959)要求個體描述其 夢境或者兒童期回憶來研究心理意識發展;Piaget(1952)觀察兒童主動建構知識

是某些事物產生的條件(徐恆醇譯,1987:90)。Miller (2001)曾歸納的三種發 展理論的觀點:(一)被動性的機械觀。試圖從觀察事物中發現意義,從而建構 出人類從出生到兒童期或成人期這段旅程中,包括身體、心理和客體認知上的普 遍性發展故事。(二)主動建構的有機體觀。例如 Freud(1959)要求個體描述其 夢境或者兒童期回憶來研究心理意識發展;Piaget(1952)觀察兒童主動建構知識